譯詞 | 正當防衛 vs. 防衛過當,英文怎樣表達?

2021-02-18 譯·世界

A road rage incident occurring in Kunshan, Jiangsu province, has become a trending topic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this week, when the driver of a BMW pulled a knife to attack a man riding anelectric bicycle. Unexpectedly, it was the BMW driver who turned out to be a victim of his own violence. Is this a case of 「justifiable defence」 or 「undue defence」?

本周,江蘇崑山發生的一起路怒事件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軒然大波,一名寶馬車司機拔刀砍傷了一名騎電動車男子。結果情況發生了逆轉,寶馬司機由於自己的暴力行兇而被對方殺死(編者註:寶馬司機在持刀砍傷騎車男子時,長刀掉落被騎車男子撿起,騎車男子持刀還擊將寶馬司機殺死)。這起事件到底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

 

這個問題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那麼,何謂「正當防衛」?「正當防衛」「防衛過當」等法律術語如何用英文表達?Yee君為大家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Crimina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涉及到這些術語的中英文對照內容,以供學習參考:

 

第二十條

Article 20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An act that a person commits to stop an unlawful infringement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and the public, or his own or other person's rights of the person, property or other rights from being infringed upon by the on-going infringement, thus harming the perpetrator, is justifiable defence, and he shall not bea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justifiable defence  正當防衛

infringement  n.侵犯;違反

infringe upon sth是固定搭配,表示侵害/侵犯權利、利益等;

on-going  正在進行的

perpetrator  作惡者、行兇者、犯罪者

「shall」在法律或半法律文件中,含有「本條款具有法律規定的指令性或強制性之意」。尤其是在經貿法律文本中,「shall」的譯法種類繁多,通常被譯為「須」「應」,有時被譯成「應當」,也有時譯成「要」「將」「可」,還有被譯成「必須」。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If a person's act of justifiable defence obviously exceeds the limits of necessity and causes serious damage, he shall bea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however, he shall be given a mitigated punishment or be exempted from punishment.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刑事責任

mitigate  緩和;減輕

be exempted from  獲豁免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If a person acts in defence against an on-going assault, murder, robbery, rape, kidnap or any other crime of violence that seriously endangers his personal safety, thus causing injury or death to the perpetrator of the unlawful act, it is not undue defence, and he shall not bea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undue defence  防衛過當

crime of violence  暴力犯罪

endanger  v. 危及;使遭到危險

unlawful act  不法行為;違法行為

 

防衛過當(undue defence)在百度百科中是這樣定義的: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所謂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因而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

 

防衛過當的概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並未被單獨提出,而是隨著正當防衛的歷史發展而提出來的。

 

人民法院  People’s Court

中級人民法院(區、市級) the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高級人民法院(省級) the Higher People’s Court

最高人民法院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人民檢察院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公安部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司法部  Ministry of Justice

犯罪嫌疑人  criminal suspect

控告人  accuser, complainant

原告  plaintiff

法官  judges

法警  bailiff; court police

律師  lawyer, attorney, counsel

(lawyer用得最為廣泛,凡經過專業訓練獲得開業資格的無論哪種律師都可以稱lawyer。由於lawyer一詞使用太多,加上西方社會對律師時有譏諷和誹聞,這個詞多少帶有貶義,因此律師一般自稱attorney。

attorney指由當事人授權處理法律事物的律師。

counsel是指給當事人出主意並代當事人在法庭說話的法律顧問或辯護律師,在法庭上,法官稱呼參與審訊的律師也用counsel。)

辯護人  defender

辯護律師  defence attorney/lawyer

民事案件  civil case

民事訴訟  civil litigation

刑事案件  criminal case

刑事訴訟 criminal litigation

判決  judgement(用於民事、行政案件), determination(用於終審),sentence(用於刑事案),verdict(由陪審團作出)

上訴案件  case of trial of second instance; appellate case

申請人  petitioner, claimant

申訴案件  appeal case

申訴人(仲裁) claimant, plaintiff

受害人  victim

訴訟  litigation; action; lawsuit

開庭  in session

休庭  adjourn the court; in recess

宣判  pronounce judgement; determination

一審案件  case of trial of first instance

二審  second instance

仲裁  arbitration

裁定  order; determination (指最終裁定)

無罪判決  acquittal, finding of 「not guilty」

無罪  innocence

有罪判決  sentence, finding of 「guilty」

監禁  imprisonment

失職瀆職  misconduct, dereliction of duty, malfeasance

 

部分內容來源自Whatsonweibo、《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英版等

注意啦,好消息!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號內搜」,獲取連結,可以快捷搜索「譯·世界」號內任意信息~


相關焦點

  • 「正當防衛」成熱詞 什麼樣的尺度算「正當防衛」?
    一北一南兩個家庭命運的逆轉背後,是對正當防衛深刻的法律思考,它不是簡單的「以暴制暴」,而是「以正對邪」。專家:什麼樣的尺度算「正當防衛」路見不平,敢不敢拔刀相助?飛來橫禍,能不能勇敢自衛?發生在一南一北的兩起案件,引發了人們對當事人命運的強烈關注,也表達著對安全感和公平正義的訴求。
  • 如何判斷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
    請問,這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有人說,第一腳是正當防衛,第二腳是防衛過當。那麼,什麼是正當防衛,什麼是防衛過當?要區分這兩個概念,必須採取事前一般人標準,而不是事後理性人標準。也就是說把自己代入進去,以當時的情況進行判定,而不是事後諸葛亮,用上帝視角的態度去評判當事人採取的措施。
  • 「正當防衛」成熱詞 什麼樣的尺度算「正當防衛」?專家談
    發生在一南一北的兩起案件,引發了人們對當事人命運的強烈關注,也表達著對安全感和公平正義的訴求。  事實上,這兩年隨著山東於歡案、崑山於海明反殺案結果的改變,有關「正當防衛」「防衛過當」「特殊防衛」這些法律專業名詞逐漸步入公眾的視野。它也衝擊著包括執法者在內諸多專業人士對「正當防衛」尺度、界限的認知。
  • 陝西酒吧反殺案二審改判防衛過當!防衛過當與正當防衛有什麼區別
    編輯近日,這起引起廣泛關注的「陝西版反殺案」二審開庭,終審判決王浪防衛過當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 正當防衛的防衛限度問題探究
    但正當防衛的防衛權也不是可以任意行使的,公民需要在法律限度內來行使自己的權利,超過必要的防衛限度,可能會造成防衛過當。本文首先對正當防衛進行概述,接下來闡述正當防衛的防衛限度認定問題及其具有的重要意義。
  • 正當防衛認定難的原因探析
    的靈魂式向法官發問,再次將全民討論正當防衛推上了「高潮」。正當防衛的最基本特徵是「以正對不正」,但因為每個案件情節的不同,勢必會造成案件性質的不同。畢竟,法律是用文字表達的,文字表達的局限性和有時的多意性是造成理解不同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正當防衛認定難的問題,在法律層面談一點淺顯的看法。
  • 什麼是正當防衛?
    一般正當防衛是針對正在進行的其他不法侵害所進行的防衛,具有防衛限度因而存在防衛過當的問題。特殊正當防衛是針對正在進行的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進行的防衛,不存在防衛過當的問題。對於防衛過當應根據其符合的犯罪構成確定罪名,而不能定所謂「防衛過當罪」、「防衛過當致人死亡罪」、「防衛過當致人重傷罪」等罪名。從刑法第20條關於防衛過當的規定來看,通常只有在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傷或者死亡時,才存在防衛過當問題;造成他人輕傷以及針對財產進行防衛的,一般不存在防衛過當問題。
  • 「關注」什麼是「特殊防衛」?「特殊防衛」與「正當防衛」有何區別...
    什麼是「特殊防衛」?「特殊防衛」與「正當防衛」之間有什麼區別?副檢察長宮為所解釋道:我國刑法二十條第一款和第二款所規定的正當防衛,會存在防衛過限、防衛過當問題。我國刑法二十條第三款所規定的特殊防衛,是一個無限防衛權,它不存在防衛的過當和過限。■ 如何認定此案中的「特殊防衛」?據檢察機關介紹,此案適用了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
  • 什麼是特殊正當防衛,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怎麼確定?
    網友諮詢:正當防衛的起因如何認定,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是什麼?江蘇石湖律師事務所賀洋律師解答:特殊正當防衛是指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
  • 正當防衛新規!!!!
    最高人民法院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正當防衛新規來了!
  • 正當防衛!
    認定是否構成正當防衛、是否防衛過當以及對防衛過當裁量刑罰時,要注重查明前因後果,分清是非曲直,確保案件處理於法有據、於理應當、於情相容,符合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觀念,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4.準確把握界限,防止不當認定。
  • 正當防衛制度新規明確:防衛過當應兼具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來源:澎湃新聞正當防衛司法適用標準漸趨統一。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值得關注的是,在正當防衛制度的具體適用上,《指導意見》提出了「十個準確」規則。比如,要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對象條件、準確把握防衛過當的認定條件、刑罰裁量等。
  • 趙宇案背後的法理評析:從過失傷人、防衛過當到正當防衛
    2月21日,晉安區人民檢察院以防衛過當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三、評析意見我國刑法第20條規定的正當防衛,根據防衛目的的不同,可以區分為保護本人的正當防衛和保護他人的正當防衛。在司法實踐中,大部分正當防衛都屬於保護本人的正當防衛,存在少數保護他人的正當防衛。
  • 正當防衛?防衛過當?
    庭審當中,控辯雙方的焦點是犯罪嫌疑人劉某會的行為是故意殺人還是正當防衛抑或防衛過當。蔣某銀是劉某會的第二任丈夫,這個13歲的女孩是劉某會和前夫所生。據悉,死者蔣某銀有長期的家暴史,並且曾經因打傷劉某會家人被判入獄1年,出獄後蔣某銀對於劉某會的家暴有過之而無不及。
  • 防衛行為正當化進一步為正當防衛「解綁」
    斯河近日,最高檢發布了對6起防衛行為人不捕不訴的典型案例,旨在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法律適用,統一司法標準,準確理解把握最高法、最高檢和公安部於今年9月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
  •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出爐!(附防衛攻略)
    懂點法律知識的人都知道「正當防衛」這個詞。在2018年,100份以「正當防衛」為由要求輕判的二審(終審)刑事判決書,僅有4份被法院認定為正當防衛,其他20份為防衛過當,76份為故意傷害罪。《指導意見》規定了正當防衛、防衛過當、特殊防衛的適用條件,其中還對起因條件、對象條件、意圖條件有了新規定。
  • 正當防衛新規來了:鼓勵見義勇為,維護公民正當的防衛權利
    我國正當防衛制度的立法,開始於1979年刑法,當時對正當防衛的適用標準把握過於嚴格,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手腳1997年刑法對此進行了改進,增設了特殊防衛制度,規定對正在進行的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等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從而使正當防衛制度的束縛有了明顯緩解。但總的看,由於受&34;觀念影響,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仍保偏守,未能充分發揮正當防衛制度的功效。
  • 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看看著名刑辯專家朱明勇律師怎麼說
    最近江蘇崑山寶馬男反殺案引起熱議,對於電動車主的行為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網友和律師都有不同的看法,有律著名刑辯律師朱明勇將結合法條來為您解讀本案!事件本身我們就不再介紹了,現在社會上爭議最大的點在於,於某的行為有人說是正當防衛,也有人說是防衛過當。究竟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
  • 最高檢明確正當防衛界限!2種情況下你就是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應符合>> 防衛過當: 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形。所謂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因而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構成要件>>防衛行為大大超過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須的範疇防衛強度大大超出了性質一般的不法侵害的強度最高人民檢察院於2018年12月19日印發的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中,集中發布了四個案例,均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案件。
  • 設「毆打罪」,給「正當防衛」加防衛
    正當防衛判例的確少新京報:近年來,從鄧玉嬌案、於歡案,到今天發生的蘇州文身男子砍人反被殺一案,公眾對於《刑法》第20條中關於「正當防衛」的界定條件還是保有一定不同意見。你是否認為現有的「正當防衛」界定條款還是存在不足,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