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特約評論員 李勤餘
2017-08-24 10:51 來源:澎湃新聞
設想一下,您的孩子在偌大的水上樂園走丟了。當您遍尋不著,心急如焚地向工作人員求助時卻被告知:尋人廣播收費5元,且只能在整點半點播報。不知那時的您,會有怎樣的心情?
上述文字絕非虛構,而是發生在上海老牌水上樂園「熱帶風暴」的真實故事。8月19日,上海市民張女士在網上發帖稱,當天帶孩子去上海老牌水上樂園「熱帶風暴」遊玩,不料孩子走失,接著就遭遇了水上樂園的奇葩規定。
張貼於熱帶風暴樂園入口處的廣播規定。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實習生 韓寧宇 圖慶幸的是,張女士最終通過廣播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是,若孩子在張女士焦心等待的時間內遇險,甚至發生不測,責任該由誰來負?莫非孩子走失還得掐著點來?在人流密集、空間巨大的水上樂園內,想要靠一己之力找到孩子,難度可想而知。園方對此自然不會一無所知。既然如此,為何還將尋人廣播強行設置在整點半點?
「熱帶風暴」工作人員回應稱,尋人廣播之所以在整點半點播報,是考慮到園內大多數遊客的利益,保證遊客的遊玩效果。這種說法聽上去似乎顯示了園方為遊客著想的苦心,其實不過是無力的狡辯,且很快被事實「打臉」:據遊客反映,樂園廣播裡並不缺乏廣告和音樂。那何以擠不出一點寶貴的時間尋人?還有什麼比一條生命的分量更重?
說到底,園方恐怕還是心存僥倖。面對遊客和媒體質疑,園方工作人員宣稱,園區內都是有救生員的,所以小孩子「肯定」不會出事。而尋人廣播只在整天半點播出的規定也「持續了十多年了」。言下之意,園方或許心裡也默認此規定不合理,但更自得於從來沒有造成過悲劇性的事故。殊不知,早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種邏輯的荒謬:「說得好像一直如此就是對的一樣。」
時下風平浪靜,又何需作出改變?這大概符合不少不合格的管理者之心理。不久前,據媒體報導,在河南滎陽多個村聚集了一批翻新大型遊樂設備的廠家,他們用低價從各地回收二手大型遊樂設備,自行翻新加工後出售,往往能獲利一倍。多位廠家稱,經他們翻新的大型遊樂設備主要賣給二三線城市的景區、小型遊樂場,以及趕廟會節日的流動遊樂場。這些膽大包天的廠家,何嘗不是抱著僥倖心理?「遊樂設備不出事,自然還是能用的嘛。」
可惜,海恩法則提醒著我們: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這一次,在水上樂園裡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回來了。下一次,走失者就一定還能延續好運氣嗎?誰也不敢打包票。真不知園方工作人員的底氣究竟從何而來。
安全是最基本的底線,任何企業都應將責任觀念置於商業價值取向之前。「熱帶風暴」水上樂園應該感謝張女士,正是她的爆料給了園方一次亡羊補牢的機會。對於其他企業和單位而言,也應該及時補上安全意識這一課,及時完善制度流程,才能防患安全事故於未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尋人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