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全面抗戰: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

2020-12-13 早安研習社

主席在論持久戰中深入分析了:「敵強我弱,敵大我小,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的矛盾特點,闡明了中國既不會滅亡,也不能速勝。

深刻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勝必定利屬於中國的趨勢,然後確立了持久抗戰的總方針。

那麼如何貫徹落實這一總方針呢?

主席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進一步分析如何營造持久抗戰的大勢,並提出共產黨武裝抗日的戰略方針,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

但是主席的這一主張卻遭到了來自國民黨和內部多個方面的反對。

一方面,國民黨政府懼怕共產黨武裝發展壯大,極力限制和阻撓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發展敵後遊擊戰爭。

另一方面,在共產黨內部,王明等人主張大規模的運動戰陣地戰,極力反對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

針對種種反對意見,主席非常客觀的分析中日雙方的利弊,擺出了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的三點理由由。

第一,中國既不是小國,又不像蘇聯,是一個大而弱的國家,這一個大而弱的國家被另一個小而強的國家所攻擊,但這個大而弱的國家卻處於進步的時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敵人佔地甚廣的現象發生了,戰爭的長期性也就發生了,所以要持久抗戰。

第二個理由,敵人在我們大國中佔地甚廣,但他們的國家是小國,兵力不足,在佔領區,留下了很多空虛的地方。因此抗日遊擊戰爭就主要的不是在內線配合正規軍的戰役作戰,而是在外線單獨作戰,因此必須展開獨立的山地遊擊戰。

第三個理由,由於中國的進步,也就是說有共產黨領導的堅強的軍隊和廣大的人民群眾存在。因此抗日遊擊戰爭就不是小規模的,而是大規模的。

這說明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並非由而不及,而是真正的全面抗戰。

由此可見,主席制定獨立自主的遊擊戰戰略方針,並不是憑空想像的,更不是感情用事,完全是在對中日雙方實力客觀分析的基礎之上,最後根據雙方利弊敲定下來的堪稱因利而制權的典範。

孫子說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一旦敲定作戰計劃,就要造勢,用來輔助計劃的執行。勢,指的就是憑藉有利的情況而採取的應變的策略。

勢這個東西沒有具體的形狀,也沒有明確的規格狀態,但是確實又能夠幫助客觀的力量或者條件發揮出巨大的能量。

凡事借勢而為,順勢而上,往往幹的就很順利,力量也能夠充分的釋放出來。反過來如果逆勢而為,那就好像頂峰而走一樣,走起來相當困難。

戰爭中更是如此,所以戰爭決策確定下來之後,就要營造有利的作戰態勢,使這種決策能夠得到順利的貫徹落實。

即使現代條件下打仗也是如此。

1978年底,小平同志定下了打仗的決心,然後全國全軍馬上展開相應的造勢活動。

政治上從上往下一層一層的內部打招呼,預先吹吹風,統一思想。

軍事上從軍委到各個部隊立即著手研究作戰方案,加強部隊訓練,補充武器裝備,徵召新的兵員。

外交上強烈譴責越南蠶食中國領土,驅趕駐越華僑,佔領寮國,侵略柬埔寨等等罪行。

經濟上各個系統籌集作戰物資,準備前送後運。

輿論上大力宣傳解放軍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譴責對方種種滔天罪行。

南方的各地醫院,包括部隊的地方的,都積極著手準備病房和急救措施等等。

這一切活動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孫子所說的乃為之勢,營造打仗的態勢聲勢。

軍事決策的思維過程中,就是因利而制權的過程。這個過程也不是獨立的一條或者兩條計策,往往都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帶有戰術和現役的區分,甚至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的差別。

最為關鍵的是因利和治權兩者的結合。

現代條件下,貫徹落實某種重大的決策,也務必注重這兩個要素的結合,精確的根據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制定相應的謀略,兩者緊密結合才能營造有利的態勢,使決策得以順利貫徹執行。

相關焦點

  • 聽97歲抗戰老兵劉克群講述當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
    15歲扛起紅纓槍,20歲加入八路軍,聽97歲抗戰老兵劉克群講述當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歲月流轉 英雄精神屹立不倒解放戰爭時的劉克群(受訪者供圖)劉克群老人正在讀報直播南陽訊 15歲時,他拿起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全力保護鄉親安危。
  • 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系統闡述新民主主義理論
    針對國內時局的逆轉趨勢,黨鮮明地提出堅持抗戰到底反對中途妥協、鞏固國內團結反對內部分裂、力求全國進步反對向後倒退三大口號,堅決揭露打擊賣國漢奸汪精衛,繼續爭取同蔣介石集團合作,鞏固並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駕馭了整個局勢的發展。  在日軍將敵後抗日根據地作為軍事進攻主要對象的情況下,黨領導人民抗日力量肩負起抗擊日軍的主要責任。
  • 堅持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戰略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闢中華民族壯麗的未來,我們既要長期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要長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還要長期堅持正確的戰略。  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歷史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紮根中國大地、吸納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  只有紮根中國大地,才能把握好中國的國情。各國的國情不同,決定了應該根據國情制定發展模式。照抄照搬其他國家成功的模式,往往水土不服。
  • 權威的抗戰史,應當這樣翻譯
    中國進行全國抗戰的準備第三章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全國抗戰開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戰場一、 中國全國抗戰開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1. 七七事變爆發,中國全國抗戰開始2.八路軍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與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2. 華北各地人民抗日武裝的建立與遊擊戰爭的開展3. 八路軍開展平原遊擊戰與保衛山區抗日根據地二、 南京保衛戰和徐州會戰1. 南京保衛戰2.
  • 華中抗戰的中流砥柱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協議,於10月將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
  • 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形勢下,必須堅持黨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積極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有利外部環境,為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貢獻。
  • 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適勢求是)
    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彰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也是我國社會長期發展積累的寶貴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繼續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
  • 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
    中國人民就是依靠獨立自主,從本國的實際出發,依靠本國的革命力量和人民群眾的奮鬥,走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正確道路。  新時代,獨立自主依然是立黨立國之本。習近平指出,在運用獨立自主原則上要抓住「三個堅持」,即「堅持獨立自主,就要堅持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堅持獨立自主,就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獨立自主,就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
  • 皖東摩擦前新四軍抗戰戰略的調整與演變
    從最初改編時提出的「保存南方革命運動的戰略支點」,到開赴前線後強調的「獨立自主的敵後抗日遊擊戰」,再到六中全會後定位為「發展江南(浙、皖南、蘇南)閩粵贛遊擊戰爭之『產婆』」,基本還是立足江南、輻射東南的框架。江北指揮部獲準設立後,中央順勢提出以指揮部作為「華中武裝力量之中心」推動「發展華中」戰略,並要求皖南、蘇南抽調骨幹北上,便已是整體戰略格局的大逆轉。
  • 田心銘:獨立自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第三,獨立自主思想是正確處理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關係、統一性和獨立性關係的思想,是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處理國共兩黨關係方面保證我黨獨立性的思想。統一戰線是黨領導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之一。尤其在抗日戰爭時期,沒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與堅持,就不可能有抗日戰爭的發動、堅持和勝利。
  • 堅持全面正確的歷史觀 科學評價毛澤東和黨的歷史
    全面科學地闡述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 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對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作了高度評價,強調我們將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前進。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作出的明確宣示,再次表明中國共產黨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鮮明的政治態度。 毛澤東同志為黨、國家、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偉大貢獻,在晚年也犯過嚴重錯誤。
  •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萬眾一心向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全面回顧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程,深入闡釋了偉大勝利背後的歷史密碼,揭示了偉大抗戰精神的深刻內涵,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和指導性,對我們做好黨史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黨史研究室宣教處副處長武春霞表示,抗日戰爭中,我省湧現出了佟麟閣、馬本齋、狼牙山五壯士等抗日先烈和英雄人物,不僅是河北人民的榮耀,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
  • 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創...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題: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創人類美好未來不懈努力——專訪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新華社記者白潔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堅持全面正確的歷史觀 科學評價毛澤東和黨的歷史——學習習近平...
    全面科學地闡述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對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作了高度評價,強調我們將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前進。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作出的明確宣示,再次表明中國共產黨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鮮明的政治態度。毛澤東同志為黨、國家、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偉大貢獻,在晚年也犯過嚴重錯誤。但是,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
  •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依靠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必然結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實事求是,群眾路線一起,成為貫串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是中國共產黨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出發點。
  • 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
    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既是基於我國曾經長期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和掠奪、有的宗教被帝國主義控制和利用的歷史事實,也是基於境外勢力不斷進行宗教滲透、試圖重新控制我國宗教的現實狀況。我國現有宗教除道教是「土生土長」的宗教外,其他宗教包括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職工和基督教,都是歷史上由國外傳入的。
  • 「這一論斷抓住了黨和法關係的要害」 ——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重點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個方面的要求,第一個就是「要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這一論斷抓住了黨和法關係的要害。」  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為什麼如此重要?一起學習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
  •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教育改革發展任務,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們特刊發系列文章,展望教育發展未來,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