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全面正確的歷史觀 科學評價毛澤東和黨的歷史

2020-12-13 人民網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指導性。講話有不少精彩之筆,關於毛澤東同志歷史功績和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論述,就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全面科學地闡述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

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對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作了高度評價,強調我們將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前進。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作出的明確宣示,再次表明中國共產黨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鮮明的政治態度。

毛澤東同志為黨、國家、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偉大貢獻,在晚年也犯過嚴重錯誤。但是,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全面科學地闡述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對於正確認識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過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這個問題曾作過多次闡述,集中反映在鄧小平同志指導作《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歷史決議》)的談話中和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110周年時的講話中。習近平同志的這次講話,進一步作了全面闡述,其中有很多新的概括和深刻闡發。

比如,對毛澤東同志「畢生最突出最偉大的貢獻」,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作了進一步概括。這就是: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成就,並為我們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積累了經驗和提供了條件,為我們黨和人民事業勝利發展、為中華民族闊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創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比如,作出毛澤東同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的評價,並從5個方面、用5個「創造性」精闢概括他的傑出理論貢獻,即:創造性地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建設馬克思主義政黨問題,建成新型人民軍隊問題,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問題,提出和實施一系列正確的戰略策略。

比如,結合新的實際對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作出系統闡發,回答了在新形勢下怎樣堅持和運用好毛澤東思想的問題。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它們有三個基本方面,這就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只有抓住這三個方面,才能深刻揭示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現實意義,才能真正理解毛澤東思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邏輯關係。

比如,對毛澤東同志的領袖品格、革命精神和崇高風範作出精闢概括,指出:在為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一生中,毛澤東同志表現出一個偉大革命領袖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於開拓的非凡魄力、爐火純青的鬥爭藝術、傑出高超的領導才能。他思想博大深邃、胸懷坦蕩寬廣,文韜武略兼備、領導藝術高超,心繫人民群眾、終生艱苦奮鬥,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勳。

習近平同志的這些概括和闡發,使我們對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認識得更加清楚,為我們民族擁有這樣一位歷史偉人感到自豪和驕傲。這些論述,政治性、理論性、政策性都很強,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需要很好地學習理解。

相關新聞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李鐵映:毛澤東同志是我們的偉大領袖

賀國強親自致信向年輕幹部推薦《毛澤東的讀書生活》

倪德剛:毛澤東談百年目標與制度改革

李君如:民主建政和協商民主——毛澤東開闢中國革命道路的傑出貢獻

王宏甲:毛澤東的人民觀

相關焦點

  • 堅持全面正確的歷史觀 科學評價毛澤東和黨的歷史——學習習近平...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指導性。講話有不少精彩之筆,關於毛澤東同志歷史功績和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論述,就是其中的一大亮點。全面科學地闡述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對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作了高度評價,強調我們將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前進。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作出的明確宣示,再次表明中國共產黨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鮮明的政治態度。毛澤東同志為黨、國家、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偉大貢獻,在晚年也犯過嚴重錯誤。但是,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
  • 毛勝: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綱領性文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全面科學地評價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系統深刻地論述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基本內涵和時代要求,進一步闡明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有很強的政治性、理論性、戰略性、指導性,是一篇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光芒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
  • 堅持正確歷史觀 開創人類美好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招待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堅持正確歷史觀,牢記歷史的啟迪和教訓」,「只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未來」。這些重要論述,連同他近年來對歷史和歷史觀的一系列論述,形成一個科學整體,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 人民日報:科學對待歷史的馬克思主義重要文獻
    在鄧小平同志領導下,我們黨解決了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根據新的實際和歷史經驗確立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道路這兩個相互聯繫的重大歷史課題,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 參加「全國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代表
    大家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面科學地評價了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系統論述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基本內涵和時代要求,科學闡明了如何正確對待毛澤東同志和黨的領袖人物、正確對待黨的歷史的重大問題,突出強調了毛澤東思想的當代價值,鮮明回答了當前國際國內的重大關切,通篇貫穿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 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功過
    原標題: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功過 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的時候,我們已經有足夠的條件評價他。客觀、正確評價毛澤東這個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為偉大的歷史人物,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 正確評價毛澤東具有現實意義
    正確評價毛澤東,有利於正確認識中國近百年的奮鬥歷程,正確評價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發展中的作用 近代中華民族遭受外國入侵的悲慘境遇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了實現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也決定了中華民族需要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兩大歷史任務。無數仁人志士為之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
  • 學者:正確評價毛澤東具有現實意義
    正確評價毛澤東,有利於正確認識中國近百年的奮鬥歷程,正確評價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發展中的作用  近代中華民族遭受外國入侵的悲慘境遇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了實現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也決定了中華民族需要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兩大歷史任務。無數仁人志士為之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
  • 黨中央如何評價毛澤東
    隨著紀念日的臨近,國內外新聞媒體特別是網絡上有關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呈上升趨勢。除主流輿論引導外,對毛澤東同志盲目神化和惡意詆毀的議論也不在少數。因此,全面梳理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關於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評價,對於做好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各項工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堅持和發揚重視吸取歷史經驗的好傳統
    一方面,通過全面回顧新中國成立後30年的歷史進程,重新確立起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而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就是對這一段歷史經驗科學總結的集中表現載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大理論成果作為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對「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時代命題的賡續回應和理論升華。
  • 毛澤東評價商紂王
    毛澤東主席用辯證的歷史觀全面評價商紂王,肯定他的前半生,否定他的後半生。毛澤東認為商紂王能文能武,在早期,他率軍平定東夷,鞏固了商王朝的統治,並間接地把中原文化傳播到江淮流域,因此,是有歷史功績的;而在後期,他濫用職權為自己享樂而不顧百姓死活,殘暴獨裁導致怨聲載道,寵信奸佞而逼死忠良,所以死有餘辜。
  • 樹立馬克思主義歷史觀 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主張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唯物主義歷史觀,主張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是唯心主義歷史觀。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係原理,對於我們正確認識社會歷史,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科學地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 批判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同時指出,要高度重視學習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 毛澤東在抗戰時期對陳獨秀的評價
    而國民黨堅持實行片面抗戰路線,反對中國共產黨的全面抗戰路線。國共兩黨兩條不同抗戰路線的鬥爭,嚴重地反映到中國共產黨內部,有些同志由於對國民黨統治集團的本質認識不清,產生了右的傾向。 為了批評、糾正這種右的傾向,毛澤東於1937年11月12日在延安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上海太原失陷以後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的報告,完整而系統地論述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政策方針。
  • 張劍平:習近平同志關於歷史學習的重要思想及其現實指導意義
    學習歷史知識時,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和方法論,不能讀死書,要同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對所讀之書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知古鑑今、古為今用,這樣才能在我們認識和處理現實問題時,發揮歷史知識應有的積極作用。 3.進一步提出黨史工作必須堅持黨性原則,認為黨史研究和宣傳工作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的主流和本質,堅決反對任何歪曲和醜化黨的歷史的錯誤傾向。
  • 毛澤東執政黨建設理論的哲學基礎及現實意義
    第三,在作風建設方面,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作風是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主張用整風和民主的辦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黨內矛盾,保持黨的團結統一,堅持從嚴治黨,堅決反對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和腐敗現象。
  • 全面認識黨的歷史貢獻的科學體系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貢獻的重要論述  我們黨的歷史是不斷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與時俱進、豐富多彩的,對黨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的認識也必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完善,呈現多層次多角度的特點。
  • 王愛雲:習近平關於正確看待黨史國史論述的方法論意義
    還有些人看待歷史現象,不把握主流,專挑細枝末節以否定全局。 習近平一貫重視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學習和運用,強調在學習、研究歷史的時候,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和方法論。他身體力行,把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切實運 用到對黨和國家歷史的分析評價中,提出了分清主流與支流、把握歷史的主流與本質等全面辯證地看待歷史的方法。
  • 張全景:毛澤東是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歷史巨人
    這些理論具有獨創性、時代性,是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前無古人的,也是被實踐證明完全正確的理論。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理論家,從孔夫子到孫中山都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但就其思想理論內容的豐富和全面、理論體系的科學完整來說,無一人能與毛澤東相比。特別是他的思想代表了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並且躬行實踐,取得了勝利,這就更無一人可以企及。
  • 鄧小平評價毛澤東:整倒大批幹部是他晚年悲劇
    鄧小平始終把毛澤東看做是偉大的領袖和導師。1980年10月25日,鄧小平就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問題,在同中央負責同志的談話中,對如何評價毛澤東的功過和毛澤東思想,講了十分中肯、十分深刻的意見:關於毛澤東同志功過的評價和毛澤東思想,寫不寫、怎麼寫,的確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