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在長期革命鬥爭中立下的偉大功勳是不可磨滅的。
●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
●毛澤東同志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
201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隨著紀念日的臨近,國內外新聞媒體特別是網絡上有關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呈上升趨勢。除主流輿論引導外,對毛澤東同志盲目神化和惡意詆毀的議論也不在少數。因此,全面梳理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關於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評價,對於做好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各項工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評價
毛澤東同志逝世後,特別是粉碎「四人幫」後,西方輿論界普遍認為,中國將走向「非毛化」或正在「非毛化」,港臺輿論也判斷「大陸批毛,勢在必行」。在國內,一方面,深受林彪、「四人幫」影響的一些人散布流言蜚語,攻擊改革開放是「復闢資本主義」,是「歷史的大倒退」;另一方面,一些人乘党進行撥亂反正之機,肆意誇大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否定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作用,並進而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
針對上述情況,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旗幟鮮明地指出:「毛澤東同志在長期革命鬥爭中立下的偉大功勳是不可磨滅的。如果沒有他的卓越領導,沒有毛澤東思想,中國革命有極大的可能到現在還沒有勝利,那樣中國人民就還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之下,我們黨就還在黑暗中苦鬥。」全會指出,對毛澤東同志晚年發動的「文化大革命」應當歷史地、科學地、實事求是地去看待。「毛澤東同志發動這樣一場大革命,主要是鑑於蘇聯變修,從反修防修出發的。至於實際過程中發生的缺點、錯誤,適當的時候作為經驗教訓加以總結,統一全黨和全國人民的認識,是必要的,但是不應匆忙地進行。這既不影響我們實事求是地解決歷史上的一切遺留問題,更不影響我們集中力量加快實現四個現代化這一當前最偉大的歷史任務。」
1979年3月,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鄧小平同志針對當時黨內外存在的各種錯誤傾向,明確提出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他指出,毛澤東思想過去是中國革命的旗幟,今後將永遠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旗幟,我們將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前進。
1979年9月,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對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作用作了高度評價,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革命家和戰略家,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在中國革命中的運用和發展,是馬列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同志就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最傑出的代表。
1979年10月,在鄧小平主持下,黨中央開始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使《決議》能夠成為總結歷史經驗、統一全黨思想、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歷史性文獻,鄧小平提出三條原則,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是第一條,即「確立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決議》起草過程中,鄧小平反覆強調這一根本原則。《決議》稿基本完成後,中央組織黨內四千多名高級幹部對《決議(草稿)》進行了討論。針對討論中出現的一些不正確意見,鄧小平認為必須予以澄清,明確指出:「對於毛澤東同志的錯誤,不能寫過頭。寫過頭,給毛澤東同志抹黑,也就是給我們黨、我們國家抹黑。這是違背歷史事實的。」他強調:「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丟不得。丟掉了這個旗幟,實際上就否定了我們黨的光輝歷史。」
1981年6月27日,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作用。《決議》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他為我們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和發展,為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建立了永遠不可磨滅的功勳。他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
《決議》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指出:「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把中國長期革命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的指導思想,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決議》強調:「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長期指導我們的行動」。
對於《決議》的重要歷史性作用和影響,江澤民同志1992年10月在黨的十四大明確指出:「十一屆六中全會專門作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同時堅決頂住否定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錯誤思潮,維護了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肯定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作用。隨著國內局勢的發展和國際局勢的變化,越來越顯示出黨作出這個重大決策的勇氣和遠見。」
二、毛澤東同志誕辰90周年、100周年、110周年時黨中央的評價
(一)毛澤東同志誕辰90周年時的評價
198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90周年紀念日。當天,《人民日報》發表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的紀念文章《最好的懷念》,同時發表長篇社論《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
胡耀邦同志在文章中回顧了毛澤東同志不平凡的一生,指出,毛澤東同志是我們國家這一百多年中最偉大、最卓越的人物。「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黨內外對毛澤東同志有不同議論和評價,特別是少數人想要黨把毛澤東同志的偉大貢獻因他晚年的失誤而一筆勾銷,從而使黨陷入歧途。我們黨沒有受這種種幹擾,對毛澤東同志作了全面的評價,恢復了毛澤東思想的本來面目,並在新的條件下有所發展。毛澤東同志幾十年披荊斬棘所創立的豐功偉績,使我們思慕感奮不已,激勵著我們為完成他的未竟事業奮發向前。
《人民日報》社論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戰略家。他是我們黨的創始人之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在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上產生過許多為世世代代人民所景仰的民族英雄,毫無疑問,其中最傑出的是毛澤東同志」。社論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把毛澤東思想同四化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使我們對中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終於找到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同時把毛澤東思想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這是我們黨善于堅持毛澤東思想的生動表現」。
社論針對境內外一些「非毛化」議論,明確指出:「世界上有那麼一些人,胡說什麼我們在搞『非毛化』。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今天,我們對毛澤東思想的認識更加準確和全面了,我們更自覺更堅定地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並將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前進。」
(二)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時的評價
199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當天,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全國政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紀念大會,首都各界一萬餘人出席大會。江澤民同志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江澤民同志在講話中高度評價毛澤東同志的豐功偉績,指出,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毛澤東同志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接著,他又從中國實際出發,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江澤民同志在講話中闡述了毛澤東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指出:「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對中國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的一系列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指導思想,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共產黨人從長期奮鬥的歷史中深切地認識到,我們黨所以能夠承擔起歷史的重任,所以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成為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核心力量,就是因為我們黨經過艱苦鬥爭的反覆錘鍊和理論的創造,形成並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堅定地把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寶庫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永遠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行動指南。」
江澤民同志在闡述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關係時指出:「鄧小平同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以開闢社會主義建設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氣和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巨大理論勇氣,集中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智慧,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毛澤東思想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科學。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繼承、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把毛澤東思想推進到新的高度。」
針對國內外「非毛化」傾向,江澤民同志指出:「正確地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過、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關係到怎樣看待黨和國家過去幾十年奮鬥的成就,關係到黨的團結、國家的安定,也關係到黨和國家未來的發展道路。這是毛澤東同志逝世以後我們黨遇到的一個全局性的、緊迫的、至關重要的問題。」他高度評價鄧小平同志在領導撥亂反正中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智慧和勇氣,認為由鄧小平同志親自主持起草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排除了『左』的和右的幹擾,統一了全黨的思想,加強了全黨的團結,激勵著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滿懷信心地去開闢未來」。
同一天,《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紀念毛澤東同志一百周年誕辰》,重申了黨中央對於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
(三)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時的評價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座談會。胡錦濤同志發表重要講話。
胡錦濤同志在講話中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畢生最突出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從中國實際出發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為古老的中國趕上時代發展潮流、闊步走向繁榮昌盛創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
胡錦濤同志進一步強調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他指出:「在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點的科學指導思想,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始終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
胡錦濤同志闡述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承和發展的關係。他指出:「在新的歷史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的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集中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系統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推進理論創新,集中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用一系列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胡錦濤同志在講話中指出:「歷史是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今天由昨天發展而來,明天是今天的延續。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和他們的戰友們以及千百萬革命先烈的偉大理想。他們為實現這一偉大理想殫精竭慮、前赴後繼,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動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壯麗詩篇。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的手中。我們對毛澤東同志的最好紀念,就是把老一輩革命家歷經千辛萬苦開創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詩繼續譜寫下去。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