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陽光先生》海報
參考消息網7月19日報導 曾聯手打造大熱韓劇《太陽的後裔》的「金牌搭檔」編劇金銀淑和導演李應福再度合作,推出新劇《陽光先生》。
這部時代劇以日據時期之前為背景,講述1900年到1905年期間——朝鮮巨變前夕——發生的故事,既有家國天下,也有兒女情長。
該劇於7月7日起在tvN熱播,也在奈飛上同步播映,從目前四集來看,在正劇盪氣迴腸的國讎家恨的外衣下,略帶些許言情色彩。
盪氣迴腸的國讎家恨
洋槍洋炮開啟了國讎家恨的故事
故事從發生於1871年的「辛未洋擾」講起,美國為了追究1866年「舍門將軍號事件」的責任,派軍隊開赴朝鮮、與其發生正面衝突。
雖然領教了洋槍洋炮的厲害,但朝廷內部仍自欺欺人地堅信美國人是戰敗而逃,也沒有像日本明治維新那樣進行根本性的改革,而是繼續閉關鎖國政策。這為日後更大的危機爆發埋下了隱患。
數十年後,朝鮮面對的不僅僅是外交危機,而是來勢洶洶、氣焰囂張的列強。他們試圖瓜分這片土地,朝鮮幾無招架之力,而每個個體都不可避免地在這歷史洪流中被裹挾前行。
劇中主角來自社會不同階層,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李氏朝鮮,階級流動無非是痴人說夢,原生家庭往往就決定了人一生的命運。
然而,朝鮮的風雨飄搖已露出一角,西方列強依靠船堅炮利打開朝鮮的大門,國難當頭、危機四伏,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不確定性也給備受欺凌的底層民眾帶來翻身機會。
男女主角來自截然不同的身世背景
該劇前幾集以閃回的方式交代主角的身世背景。
男一崔宥鎮(李承憲飾)出身奴隸家庭,九歲時親眼目睹雙親的慘死,出逃後幸得瓷器店老闆搭救,跟著美國商人來到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多年後,宥鎮在海軍陸戰隊佔得一席之地,以軍官身份重返故鄉。
高愛信(金泰梨飾)貴為兩班貴族的小姐,其父母是堅持正義、為國獻身的革命先驅。爺爺希望身為高家獨後的她過上安穩的生活即可。
然而,或許是父母基因太過強大,愛信骨子裡就深埋下了革命、反抗的堅強種子:愛信從小心繫國家大事,志在成為保家衛國的鬥士。
具東魅(柳演錫飾)是日本最大的黑幫黑龍堂常駐朝鮮的堂主,他是屠夫之子,出身低賤,得到愛信的搭救後出逃日本,並打下一片小天地。回朝鮮後,暗中幫助日本欺壓朝鮮。
金熙成(卞耀漢飾)是個不學無術的二世祖,被送到日本留學,但實際上只是在那混日子,只想沉浸在紙醉金迷的世界裡醉生夢死。
母愛是決絕的勇氣
母親在關鍵時刻展露勇氣
前幾集的一大特點是突出母愛的偉大。
雖然身份不同,但各自母親在關鍵時刻展露出的決絕勇氣如此相似。
宥鎮的父母是士大夫家的奴隸,只是老爺的財產,在遭遇不公時磕頭求饒,忍氣吞聲地苟活。然而,當年幼兒子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母親內心深處的憤怒都被觸發,爆發出不屈的力量奮死一搏:用尖釵抵住主人脖子,扯下銀珮,以自己的生命換給孩子生的希望。
國難當頭之際,一批愛國的有識之士加入到抵抗日本的行列中來,其中便有愛信的父母。不料他們被投靠日本的昔日同黨出賣,犧牲時將尚在襁褓中的愛信託給他人,送到爺爺身邊。具東魅的母親為了討回欠款,在冰天雪地的冬日裡跪在其他平民面前,受盡凌辱仍舊無法得償所願。為了不讓孩子也遭受這種苦難,甚至用刀劃傷孩子來趕走他。
正如具東魅所說的,「朝鮮的母親們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要麼自我了斷,要麼被殺,再或者……選擇被拋棄。」
在當時,朝鮮女性地位低下,但這些看似軟弱順從的女子展現出的無比堅韌和頑強,讓那些身居高位、危急關頭只想保命的男性汗顏。
各色角色複雜 辯證地看待歷史
外強入侵是國恥
外強入侵是國恥,但落後、腐朽、專制的朝鮮的社會弊病不該因此被掩蓋。崔宥鎮、具東魅身上流著朝鮮人的血,但他們拒絕承認自己是朝鮮人。由於貧賤的出身,在朝鮮他們根本就沒有地位可言,甚至不被當做人來看待,是母國先背叛了他們、迫使他們遠走他鄉。
在筆者看來,在觀看歷史題材劇時,我們更傾向於將關注的焦點投向列強對朝鮮的欺負、蹂躪,這種思考方式忽視了原有的封建等級制度對平民百姓的欺壓。
該劇至今已推出四集,劇情線初見端倪,三位男主角都愛上了高愛信,不難猜測之後感情戲佔據的比重會有所提高。
劇情發展的關鍵所在或是他們迥異的價值取向,愛信是來自貴族階級、卻決心投身革命的女子,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金熙成毫無吸引力,具東魅是有性格缺陷的「叛國者」,身為美國軍官的崔宥鎮始終認為母國待他有愧,看樣子不會為了朝鮮而戰。
故事究竟會走向何方,讓我們拭目以待。(文/鄭雅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