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在臺山舉行的南粵古驛道學術研討會暨重大發現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南粵古驛道新增了15處重大發現。其中梅州五華大眉山古道上榜。
據了解,今年12月,廣東省文物局指導省古蹟保護協會開展了《南粵古驛道重大發現》的推薦、評選工作,經專家論證,推薦條件限定在2016年至今發現的未經文物行政部門普查登記在冊的廣東省轄區內的古道及其沿線1000米以內的歷史實物遺存,包括文物考古新發現、調查研究新發現和社會人士新發現,並確定了推薦認定標準。最終經專家實地考察,從29個推薦中投票選出15個重大發現。
這些新增的重大發現由省古蹟保護協會發布,它們分別為大洲灣遺址、上正村古遺址群、肇慶古城驛道遺址、萊山遺址六朝墓群、蓮花書院遺址、澄海樟林古港古碼頭遺址、張文湛故居、大眉山古道、鐵石徑古道、夏街古道、通真巖「唐宋紀年」摩崖石刻、何新屋地契、羚羊峽古道、波羅古道和鰲頭古道。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龍家有表示,南粵古驛道重大發現進一步豐富了南粵古驛道文化遺產的內容,是對以往發現的古驛道沿線歷史文化遺存的延伸,是南粵古驛道系列保護利用工作新徵程的接力棒。「希望通過評選重大發現活動,讓越來越多的民眾了解古驛道,走進古驛道,暢遊古驛道的同時,既帶動周邊鄉鎮旅遊、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更有利於保護和活化利用古驛道沿線的歷史文化遺產。」
相關:
大眉山古驛道位於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岐嶺鎮皇華村大眉山,大眉山古道原長十公裡,由岐嶺街口鋪築至狗峎。由於開礦、黃沙堆積,無法耕種。長樂縣及龍川縣同時上奏清朝庭,乾隆八年,朝庭下旨封山,聖旨由大眉山古道傳道,二縣官員在古道迎碑石處跪接,故此地稱迎碑石。大眉山古道的鋪築在乾隆初年,在古道約半公裡處存有古戰壕,約二公裡連綿不斷,可見度達80%。是當年李濟深、張發奎曾在此地發生遭遇戰。當地村民曾參與清理戰壕,至今仍有老人講述此事。
【作者】 汪思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