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親子關係:解決問題的家長和習得規則的孩子

2020-12-20 海星悅讀

從懷孕到孩子出生,我聽到最確切的形容說是像在層層闖關,每個階段都會遇到問題。但是問題也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讓人慌亂不知所措。

終於闖關成功,孩子順利出生,然而,問題並沒有結束,熬夜餵奶的疲憊、孩子生病的焦慮、孩子磕磕絆絆的擔心、隔代養育觀念的衝突等等,這才是養育孩子真實的日常,而不是朋友圈那個可愛、愛笑、乖巧的孩子狀態。

認識到現狀,了解我們的「已知條件」,問題是源源不斷的,不要做無謂的抱怨,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做一名解決問題的家長。

今天閨蜜發來微信,說孩子「消停時間」不超過5天,今天幼兒園老師說孩子眼睛疼,確實距離上次肚子疼沒幾天,我回復到,這就是媽媽的工作,啥也別說了,上幼兒園給孩子解決問題吧。

我家今天遇到的問題是孩子在奶奶房間摔東西,孩子1歲兩個月,已經開始是明白一些事情了,仔細觀察,他小小年紀也會「看人下菜碟」,在爸爸媽媽面前不會摔東西,因為這會受到懲罰。而在爺爺奶奶面前則不一樣,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不會受到懲罰。

爺爺奶奶覺得雖然這不太好,但是小孩這麼小說他也不聽啊,小孩子哪有那麼懂事。

我覺得首先這是住在樓裡,摔東西會影響別人;其次,這是一個不正確的行為,玩具是用來玩的不是用來仍的;最後,通過我們的觀察,這麼大的孩子已經來時有明白事情的能力了,不能覺得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歸功於孩子「聰明」,孩子犯錯的時候覺得孩子還小,還不懂事。

孩子出現各種狀況很正常,但是不解決問題就是不正常的。

我努力在要求自己做一個解決問題的家長,時刻保持清醒和耐心。每一次出現問題,保持清醒,區分情緒合和理性,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是對未知的探索還是對已知的明知故犯。區別是後者需要對孩子作出懲戒,相同的是,我們需要把周圍的世界耐心地一一介紹給孩子認識,並明確標準,引導孩子行動,不斷地重複,不斷地明確標準、引導行動,直到孩子養成習慣。

家長就只是在不停地在幫孩子解決問題?當然不是,當每一次引導成功之後,孩子可愛的笑臉,每一次小小成長之後的滿足是對家長最好的回饋。

慶幸自己還算比較有耐心,在無數次引導之後,孩子懂得了不去觸碰剛呈上來的飯菜,知道燙;懂得把小小的垃圾扔進垃圾桶;有需要在表達不出來的時候用手指指一下等等,看著孩子的一點點成長,對家長來說是最欣慰的。

遇到問題不可怕,因為我是解決問題的家長!

相關焦點

  • 家長和孩子關係太密切,讓孩子有依賴感,減少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孩子和家長關係太好,就會習慣於事事依賴父母,所有的事情,都不願意去自己完成,總是想指望著父母替自己搞定。人都是有依賴心理的。如果其他人能夠替自己做,那自己為什麼還要去做呢?這種依賴感越強,孩子將來就越不容易長大。而且,很多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幫助,和父母保持一個良好的關係,經常會去主動討好父母。
  •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建立早期親子關係最理想的狀態
    這些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喜歡玩耍本身是和玩耍的內容沒有關係的,家長就能讓孩子獲得玩耍的快樂。那麼為什麼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親子關係淡漠又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不要著急,接下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 和孩子鬧矛盾怎麼辦?這7種方法教你改善親子關係!
    正所謂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家庭也是如此,孩子長大了,親子關係往往會變得緊張,家裡瀰漫著火藥味兒,劍拔弩張!常常會聽到一些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而一些孩子也對家長心存不滿,總是說「別管我」。為什麼家長和孩子都會感到不滿呢?
  • 親子關係欠佳,孩子更容易出現不良性格,最好的親子關係是這種
    親子關係是否良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生活。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僅讓父母和孩子之間能夠和諧相處,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孩子塑造出良好的性格。而性格和情緒良好的孩子,又可以避免許多問題行為(打人、哭鬧等)的出現。親子關係如何,與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 關係大於教育,孩子出問題,試試從重建親子關係開始
    1、很多父母都有這種體驗:孩子長大了,開始喜歡和家長對著幹,親子溝通越來越困難。親子關係好了,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夥的,父母的人生閱歷、經驗教訓、包括生活技能情趣、好的品德素質,都可以更好的傳承給孩子。可是如果親子關係不好,那父母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所以才會在人生的某一刻,悔恨的在心裡說,當初聽爸媽的就好了。
  •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的?
    在家庭裡家長跟孩子可能會建立不同的關係,不同的關係就會有不同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是媽媽的自我犧牲,陪孩子起跑?還是為孩子領跑,彼此成長?舒適的親子關係讓孩子覺得被理解,被愛護。親子關係的最高境界:不期待,不依賴。父母是孩子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朋友,最親的人。
  • 想讓孩子省心懂事,良好親子關係是基礎,簡單3招改善親子關係
    ,親子啟蒙、親子溝通、甚至是建立規則才能真正的奏效。對於家長,有以下3點建議:1、擁有正確的角色、心態才能有良好的親子關係通常父母在養育孩子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視角,把孩子看做是一張白紙,認為孩子是沒有能力的、需要事事包辦,是缺乏內在規則、始終需要指導的人。這樣的父母懷有的是固定型的心態,塑造的是包辦一切的保姆角色。
  • 親子關係不好?家長應負全部責任!
    同樣的事情,如果這個孩子,根據他以往的經驗得出結論,回家只要跟爸媽解釋清楚了,他們一定會理解並且他們會幫助我分析解決問題。那他回家後會急不可耐地找爸爸或媽媽來說明學校裡發生的事情。我們的文化和習慣使我們單純地從一個方向看待孩子的行為,幾乎沒有人想到,這個孩子的所謂「撒謊」行為或「誠實」的行為是由家長的原因引起的。
  • 親子關係幸福的婚姻,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各位朋友你們好,我是三觀比五官還是個我們今天聊的是親子關係,親子關係當中他有很多的一些理念,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什麼?並不是那些所謂的技巧跟方法,我們講的最重要的並不是那些不重要,我們講最重要最核心的婚姻幸福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為什麼會這麼講?
  • 非婚生子女親子關係的認定難點和司法規則
    對此,我國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了親子關係推定規則,在無法通過親子鑑定進行直接認定的情況下,法院可以根據法律規則來推定親子關係是否成立。 在司法實踐中,無論是運用技術手段進行親子關係鑑定,還是適用法律規則進行親子關係推定,非婚生子女想要證明親子關係,通常存在諸多障礙,下文將分別從親子關係鑑定和推定這兩個方面來歸納實務中的操作要點。
  • 跟孩子關係不好?家長掌握"親子互動"三要素,親子關係變得親密
    平時父母忙於工作,那麼回到家之後可以跟孩子做一些小遊戲,親子關係的促進可以通過遊戲增進,這也是孩子可以獲取更多知識的一個途徑,因此,家長陪孩子玩遊戲是必須的親子工作。對於很多父母而言,親子遊戲確實是可以改善親子關係的最好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玩玩遊戲還可以陪陪孩子,讓自己放鬆之餘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 優秀孩子背後好家長:提升親子關係,自測及提升九招,簡單實用
    很多孩子身上的問題,歸根結底,最終都會從這三個方面找到源頭。1、親子關係2、言傳身教3、環境影響今天我們來說說親子關係。沒有關係,就沒有教育。很多問題就出在親子關係上。我們都知道,我們與某人越好,我們對某人的影響力就越大。同理,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 親子關係造就孩子性格的多樣性:詳解親子關係的發展
    3歲之前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對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一生,首先接觸的就是父母,朝夕相處,父母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早期的親子關係是以後兒童建立同他人關係的基礎,兒童早期親子關係好, 就比較容易跟其他人建立比較好的關係。
  • 《你是孩子的光》: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互相照亮,各自精彩
    要想成為孩子的光,要先認識自己,自我成長。在認識自己和親子關係中,結合商業諮詢方法,感性決策,理性行動。一、完美的核心是不完美出去旅遊,提前做攻略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開支,節省時間和精力。購買一件新的電子產品,也會附帶使用手冊。那作為父母,是不是也有使用手冊呢?
  • 親子談判,一種用理性的方式改變孩子行為、改善親子關係的好方法
    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包括獎勵和懲罰措施,並且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 家長和孩子依據談判協議來落實行動。 親子談判不是為了控制孩子,所以親子談判的互動方式不是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親子談判的作用是讓親子關係保持在一個合適並且適度的空間,這個作用是通過原則、方法和步聚等預設的模式來實現,親子談判的基礎就是談判程序和步驟的設置。
  • 不要總「吼娃」: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堅強的關鍵
    新學期開始後,「母慈子孝」的親子關係又遭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學齡兒童聚集的小區裡,又開始不時飄蕩著吼娃的聲音。專家指出,娃不能總是被吼,很有可能在爸爸媽媽的吼叫中,會把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都吼沒了。總是有父母抱怨孩子不夠堅強,有畏難情緒。
  •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就是把握「三度」
    在家庭裡父母與孩子之間不同的關係就有不同的管教孩子的方法,這些方面和孩子培養的密不可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有些家庭對孩子培養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沒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所致,因此要想把自己的孩子撫養得很好,每個家庭都要重視正確的親子關係的形成,建立最好的親子關係,那麼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就是把握「三度」。
  • 和孩子爭吵後,如何很好地修復親子關係?
    當孩子的心被我們傷害了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修復親子關係?但如果輕微的破裂一直沒得到修復,就會造成親子關係之間更加嚴重的破裂。父母和孩子都有兩種心理需求,一種是聯結,一種是獨處。有的父母懂得迎合孩子的需要,在孩子想要獨處時給他空間,在孩子需要聯結時做好準備。
  • 傾聽孩子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關鍵
    但是,在這個特殊家庭中的親子關係確實是難以平衡和處理的,母親要承擔起做母親的責任,同時還要扮演好做父親的角色,這兩種角色的壓力都壓在了母親的身上,難免她會有性格上的變化和情緒上的困擾。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溝通不暢,造成了彼此之間的誤解,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如果把溝通做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會有怎樣的改觀呢?
  • 閱途親子丨英語學習,家長不可不知的「二語習得」理論
    "二語習得論"有個重要的觀點「聽」「說」「讀」「寫」順序是不能顛倒的。首先是先大量的聽和讀,獲得必要的輸入,獲得詞彙和語感,英語啟蒙就是聲音的啟蒙,建立聲音與圖像或情景的直接對應關係,我國大多數孩子接受的傳統外語學習方式,我們稱之為「英語學習」也就是「學得」,這種英語學習存在單一的中文母語環境中。比如傳統的「語法翻譯法」「背單詞」「備註漢語」等,學習的核心是語言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