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文房四寶的歷史淵源中,各位最熟悉的怕是紙了。每個中國人或多或少知道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現代化的今天,我們再了解造紙術的過程不免有點費事。筆者曾經看過網上一個工廠化造紙的過程,以後,再談古法造紙術不免覺得落於時代。
那麼我們就來談談古法造紙術,即手工造紙,他們都造出過哪些紙?
01麻紙
麻紙即用麻類纖維製成的紙張,例如用薴麻製作紙張。 這類麻紙又分為白麻紙、黃麻紙、麻沙紙,它們僅是製作工藝略有區別,相同點是麻紙的韌性好,易保存。古代傳世之書若在麻紙上書寫保存時間更長。但是,古人肯定沒有為我們這些後人欣賞他們的佳作而考慮這麼多。他們更注重的還是紙本身的品質。
02宣紙
如果你認識了文房四寶流傳淵源,你必要會對唐朝這個國度崇拜非凡。唐朝,那真是匠人們揮灑智慧、名垂千古的朝代。
宣紙,即安徽宣州出世的紙。其質地優良被作為皇家貢品進入大內。最令人推崇的是它負有「紙壽千年」的美名。唐、宋時期的書畫多是書寫在宣紙上,質地柔韌、平滑潔白、細膩勻整,只要保存得當,不招蟲蛀便可千年保存。
宣紙有羅紋紙、玉版宣、單宣、夾連紙、棉連紙等,其中羅紋紙最是有名,宋元明清時期的印本還有少量存世。
03棉紙
棉紙並非用棉花製成,它是用樹皮為原料,也叫「皮紙」。因它鬆軟的質地得名「棉紙」。棉紙各地均有產地,根據他的產地,有河南棉紙、貴州棉紙、遷安棉紙、上海棉紙,也有依據用途不同得名的藏經紙、庫箋紙。這時,紙不再是書寫,而根據它的用途製造紙。例如上海棉紙在裝裱、古書修補上是上選,庫箋紙在清朝內廷用作包裝紙,藏經紙多是唐人書寫佛經之用。
04竹紙
竹紙品種多樣,但顏色偏黃,也叫「黃紙」。古人對紙的顏色也有要求,並非一味追求潔白,例如黃紙,米黃色的毛邊紙可做書皮之用。人們甚至會把紙染成各種顏色,豐富紙的觀感。
竹紙除了毛邊紙、還有連史紙、毛太紙等,這些紙多用於裝裱、補鑲,用作扉頁或襯紙等。
與紙共生的,還有書房必備之物:鎮紙和裁紙刀。古人對書房之物的追求恰是現今人們對於奢侈品的追逐。但前者能體現主人的身份,一般有不可越界之說,後者僅是越加流於俗套的包裝之物。
END
文章邊牧人原創,百家號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