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茶行業的價格比去年上漲了15%,其中特級碧螺春已達到/斤5800元的天價了!
據媒體報導,今年福州連江茶葉總產值有望達到1.5億元左右。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最近有消息透露,長龍茶山的普通茶農每斤茶只能賺取微薄的幾十元,甚至面臨滯銷的困難。
市區的高端茶行,僅接受芽頭,稍微差一點的茶品茶商都不收,導致茶農的收入被直線壓低!
記者去採訪一位剛從採茶途中回來的茶農,他迅速將茶葉放在桌上。
他的母親立即坐在桌子上,開始幫忙挑選優質的芽頭 。 「綠色的芽頭是剛剛摘下的茶葉嫩芽。
」現在這是最暢銷的茶葉,而且價格還比較好「。茶農微笑著對著記者說道,當他和母親一起撇去了有缺陷的茶葉時。
說道自己三代人都以採茶為生,每年的春季都是特別的忙,因為一年的收入基本上就靠頭春茶這一批了,基本上夏茶和秋茶都不賺錢的。
茶農說福州連江的碧螺春品種很多有福建和本地的也有四川的品種,炒制完成後基本上是無法區分出來的,茶農炒制的茶通常不會特別的乾燥,因為太乾燥了自己就虧本了。茶農說近年來,一部分茶商更傾向於自己收原茶葉來自己加工處理,她們會更加的掌控質量和成本。
那麼問題來了,茶農直接賣原茶葉利潤怎麼樣呢?
茶農娓娓道來,由於年輕人外出打工,本地的勞動力嚴重不足,他家有一百多公斤的茶葉生產量,因此不得不僱用外地的茶葉工人。
近年來,人工成本持續增加,一名茶工每天的費用為120元,包括夥食和住宿費用,至少180元。另一方面,茶工通常每天可以摘兩斤芽頭,以目前每斤芽頭120元計算,毛利為60元。
當然這不包括茶農一年中自己的工作和維護,以及農藥和化肥的錢。如果必須計算的話,一斤茶葉的利潤估計為20元左右吧,哎·現在的茶農已經不賺錢了,都給茶販子吧錢賺走了,我們不做又有什麼辦法呢?
不過正好人工成本上漲賣原茶葉就是我們茶農最佳的選擇。
自己僱傭人工來採茶和炒茶,1是人工成本高,2是炒好了的茶,茶販挑三揀四,壓低價格,不好銷售。所以自己炒一斤茶最多只賺50元已經是極限,還不如直接賣給茶販來的省事!
憑藉如此微薄的利潤,茶農之所以堅持不懈,是因為他不想讓祖先留下的基業在自己的手中敗掉。
過了一會兒,茶農和記者去了附近的採集點。所謂的購買點是村上的小賣部而已。 「小賣部僅受某人委託來收茶的,而真正的茶販老闆很少會來現場。
」茶農告訴記者,該市大多數店鋪在福州連江都有基地,原材料大多是通過茶農收集的。 「種植基地只是一個外觀,能有多少畝土地來種茶?」
茶農當然知道外面的茶已經以天價出售,但是對於普通茶農來說,缺乏銷售渠道已成為最大的弱點,他們只能被迫接受現實。
在街邊鄉道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茶葉收購牌子。
忙活了一早上收到的錢就150元,但是茶農伯伯還是非常高興,因為挑選好了的芽頭茶葉今天不能售賣出去的話,明天就沒人會要了,因為要變黑氧化!所以必須要及時售賣,不要一天全白幹。
茶農伯伯說其實這都算是好的了,有一些茶販更可惡集體通氣商議好來壓低茶農原茶葉的價格,反正我們大家都不買,你的茶葉只有爛在家裡,愛賣不賣!有時候茶農的茶葉比較多,茶販收的價格會更低,忙活一天還會虧本!
一家雜貨店正在購買茶農的青頭茶,這也是當地茶農的主要銷售渠道。
茶農還試圖通過日益發展的網絡來售賣茶葉,但最終由於不擅長網際網路營銷,銷量也是寥寥無幾,最終還是只能售賣給當地茶販。
茶農說:「可能過不了幾年,恐怕沒人會做茶了。因為天不亮起床採茶,中午開始炒茶到深夜,這麼辛苦又賺不到什麼錢,現在的年輕人誰願意幹呢?
記者走訪了市區裡的一些茶店。在櫃檯上,今年剛上市的洞庭碧螺春名列前茅,罐子上標價為5800元/斤。短短十分鐘之內,就有兩個顧客買了這個昂貴的碧螺春。
「這種情況仍然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鬆散的產業結構,原始的生產方法和單一的交易渠道是這些茶農低收入的關鍵
關於茶農做茶卻不賺錢的情況您有何見解呢?
歡迎評論區討論
因為上次有一位福建的粉絲就留言說,自己炒了多年的茶,很辛苦,卻沒怎麼賺錢,原本以為會學很多茶知識,結果炒了幾年茶,最後還是只會炒茶!
辛苦 熬夜 不賺錢 沒前途 是這位茶友的核心表達思想!
關於炒茶師傅的未來您們怎麼看呢?
評論區等各位!本文由心靈茗茶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