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營養價值高、富含膳食纖維幫助消化,血清素有助於情緒快樂,以及鉀能降血壓。但關於香蕉的疑惑好多,有傳聞香蕉皮若有黑點就不要吃了、香蕉頭尾若呈綠色就是使用了可能會致癌的催熟劑?這些傳聞屬實嗎?
出現黑點的香蕉營養價值更高!
有傳聞表示「當香蕉出現黑點時,代表過熟就不要吃了」。專家表示,選購香蕉時,若表皮出現黑點,並非香蕉腐敗,反而是香蕉最香甜的時候,但若大眾仍有疑慮,可以在食用前用清水衝洗再食用。除非一整根香蕉都變黑,達完熟狀態才不建議食用。
香蕉的成熟過程分為不同階段,首先是青蕉轉黃香蕉,青蕉透過冷藏於 16~18度C、5~7 天催熟,之後就變成黃香蕉。當黃香蕉出現芝麻黑斑時,是營養價值最高的時候,因其富含完整的鈉、血清素、蛋白質、鉀、磷、鈣等,若丟掉很可惜。
專家建議,民眾在辨別香蕉熟成程度時可聞一聞、看一看和摸一摸,若已出現明顯酸味,或是香蕉皮全變黑,甚至手壓很軟時,就不適合吃。
為什麼香蕉和芒果的表皮會變黑?
水果若是表皮變黑,不少人會擔心品質不佳、快壞掉了。但像是香蕉、芒果這兩種水果,如果長黑點或黑斑反而營養價值更高,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多酚類氧化酶與酚類,經過時間催化,雖會生成黑色物質,但吃起來會更香甜。
尤其是在表皮受損、或運送過程中若遭到碰撞時,多酚類氧化酶與酚類就會開始產生反應,並在氧氣的幫助下,生成黑色物質。但這個過程中並不會產生有害物質,若只是果皮出現黑點,並不會影響果肉品質,仍可安心食用。不過,若是果肉變黑,就不建議食用了。
另外,也提醒大家,由於芒果皮中間含有組織胺的成分,是一種「過敏源」,容易引發皮膚過敏等症狀,皮膚敏感者須留意。
香蕉頭尾呈綠色是加了催熟劑嗎?對人體有害嗎?
網上流傳,「香蕉頭尾呈現綠色,其他部位為黃色,是由於頭尾有塗抹催熟劑,會導致癌症」。專家表示,香蕉是自然熟成的產物,市售香蕉是先於綠熟期採收,後再以低溫催熟促使後熟,並非添加催熟劑的緣故。
食藥說明示,香蕉若在樹上自然黃熟,常常無法轉色及熟成一致,導致口感品質不佳,因此目前大部分的市售香蕉是先於綠熟期採收,後再以低溫催熟促使後熟,才能使香蕉熟成品質一致。
青蕉催熟是以低溫(14~20度C)催熟約5~7 天,催熟的第1 天利用酒精或電石(電土),產生微量乙烯,乙烯屬揮發性物質,會自然揮發消散,不會存在於香蕉內,並無致癌風險,會促使青蕉果皮逐漸退綠轉黃,絕無塗抹催熟劑,網路流傳之「頭尾綠香蕉」,實際上是果皮轉色級數達第五級的香蕉。無需擔心,可以安全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