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到底是什麼意思?正月剃頭,真的會死舅舅嗎?

2020-12-16 騰飛說史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聽到「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正月裡剃頭,真的會死舅舅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正月剃頭死舅舅」的來歷。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實際上是一句歇後語,其中的「死舅」諧音「思舊」,「思舊」指的是思念明朝。

清軍入關以後,在中原地區實行「剃髮易服」的法令,剃髮令、易服令、圈地、佔房、投充、逃人法被稱為「清初六大弊政」,其中尤其以剃髮令受到的抵制最為激烈。自古以來,普通的漢人老百姓對於誰當皇帝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他們只關心自己的溫飽問題,而較少關注政治的變革。清軍剛剛入關的時候,打著「弔民伐罪」的旗號,其統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受到了一部分漢族老百姓和士大夫的認可,然而,清朝統治者隨後推行的「剃髮易服令」卻受到了強烈的抵制,並且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新一輪的反清起義。

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

因「剃髮令」而出現的新一輪抗清浪潮,也令當時的西方傳教士感到震驚,如義大利傳教士衛匡國在《韃靼戰紀》一書中說:「人民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衛頭髮而鬥爭,甚至比為皇帝和國家戰鬥還要更勇敢……。」

為什麼漢人老百姓在保衛自己的頭髮的鬥爭中,要比為皇帝和國家而戰鬥還要勇敢呢?這就是千百年來,儒家文化耳濡目染的結果,儒家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孝治國」,一切的道德規範皆是由「孝」闡發而來的,在《論語》裡是這樣說的:「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其為仁之本與?」

孔子畫像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孝」呢?《孝經》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儒家文化所強調的其他道德規範是從「孝」闡發而來的,不敢毀傷自己的身體髮膚被認為是孝的開始,而「孝」是儒家文化的根本之所在。所以,保衛自己的頭髮,顯得比保衛皇帝和朝廷還要重要。

明朝的服飾

為了強制推行剃髮令,清廷還提出了「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口號,為此,民間反清義士則提出了「頭可斷髮不可剃」的口號來回應,與清廷針鋒相對,但是,民間的反清鬥爭最終還是被清政府給鎮壓了,人們不得不以「正月不剃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怒,正月不剃頭的意思就是「思舊」、「思明」。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歇後語「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實際上這句歇後語在一開始的目的是以「正月裡不要剃頭」的方式來對抗清朝統治者強行推行的剃髮令。

相關焦點

  • 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
    在廣袤的北方大地,有一個俗語流傳盛廣 ,那就是「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句,意思是說在正月裡不能剃頭,如果剃頭都話就死舅舅。如果按字面意思來說,那肯定是封建迷信啊?絕對不能信 ,但萬物都有來源,這句話也是有淵源的。
  • 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正月剃頭,為何舅舅要倒黴?
    首先"三點頭"不是說點三次頭,這個三隻是一個數量詞,是被用來形容點頭的次數比較多,什麼不會做,只會點頭而已,這是對於男人來說。對於女人"闊步走"這個意思指的是女人大步行走,在心中沒有一定的禮教規範等等。如果一個女人闊步而走,說明這個女人是有一定資本的,有一定本事的。那麼這樣的話,在古代會威脅到家庭中男性的地位和自信,是沒有男人願意去娶這樣一個女人的。
  • 放心大膽去剃頭「正月剃頭死舅舅」屬訛傳
    「正月剃頭死舅舅」是流傳了很久的一句恐怖的民俗,為了這句話,我活了30多年都沒敢在正月理過發——因為我有四個舅舅。前不久才終於搞明白,這是一句純粹的誤傳,剃頭跟舅舅一點關係都沒有。它的原文,應該是「正月剃頭思舊」,來源是由明入清時的「剃髮令」。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記載過這個訛傳的流變:「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
  •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其實是諧音訛傳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這一民間傳統說法流傳至今。不過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還沒出正月,但剪髮的人已經不少了。民俗專家解釋,「正月剃頭死舅」的說法實為諧音訛傳,原意是「思舊」。  市民徐女士近日想到理髮店剪髮,可她記得聽過「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老話,心裡頗為矛盾。
  • 【親舅】為何都說"正月剃頭死舅舅"?
    在沂水有這麼個民俗,就是正月裡不能剃頭,但是你知道什麼原因嗎?要問老一輩的人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得到的答案都有幾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頭死舅舅」!這聽起來完全不相干的事,到底是為什麼流傳了這麼久,而且不少人深信不疑呢?
  • 【真相】除了正月剃頭死舅舅,這些習俗也不靠譜!
    後來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舊」。後來,「思舊」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後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那除了「正月剃頭死舅舅」還有那些民俗是誤會呢?
  •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為何農曆二月二才是「剃頭日」?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二月二龍抬頭,才是「剃頭日」! 農村有個舊俗,就是正月裡不能剃頭,也就是俗語所說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其實,「正月剃頭死舅舅」並非迷信之語,而是源自一段血腥的歷史。
  • 為何會說「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和舅舅有啥關係呢?
    為何會說「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和舅舅有啥關係呢?文/歷史通心在我們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中,有許許多多令人受益匪淺的瑰寶。就比如說,獨具魅力的詩詞歌賦、或者是茶文化、對聯文化等等。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為何會這樣說,這又和舅舅有啥關係呢?咱們就接著往下看吧據了解,這其中有一種說法是源於清軍入關,滿清貴族為了更好地鞏固封建統治,便對各族人民下達了剃髮令。甚至還有這樣一句口號「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畢竟,在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都十分傳統,而且還一直有著這樣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 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實為「思舊」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說法,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人們大多會在年前把頭髮剪短,避開正月這段時間,從二月二龍抬頭開始,再進入新一輪的理髮高峰期。對於這個說法,有人不當回事一笑了之,但也有人把它當作一種禁忌,嚴格遵守。
  • 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剪頭髮,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是真的嗎?
    過去常說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是真的嗎?#龍抬頭# #二月二# ①俗話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二月二日剃頭從1644年清軍入關開始,流傳到今天已有300多年歷史。明朝以前,十八歲以下的孩子,可以理髮,等到十八歲弱冠之年正衣冠後,戴上帽子,從此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此生不得剃髮,都是將頭髮編成辮子,盤起來。
  • 農村習俗正月不剃頭,為什么正月不能理髮?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
    想必大家都聽過,"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農村俗語,為什么正月不能剪頭髮呢?還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這種說法又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呢?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呢?正月是一年的開始,之所以一開始有正月不理髮這個說法,原義是新的一年一開始不要忘了去年的辛苦和經驗,是思舊的意思。其實古時候的人比較封建迷信,禁忌也比較多,在中庸思想的影響下,不太願意打破常規,而且又對開端比較看重,所以就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類似的還有初一不扔垃圾的習俗,都反映的是同一層意思。
  • 中國民間習俗,「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你今天去理髮了嗎?
    ,「正月不能理髮,會死舅舅」,至於真假,就不得而知了,大家生怕出錯,也沒人敢犯這個先例,互相遵守,理髮店幾乎沒生意。說到民間習俗,我算見識到了,從大年三十開始,一直到正月裡,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習俗,和一些不成文的規矩,只讓人哭笑不得,但是,祖宗傳下來的習俗,咱也不能弄丟了,也得遵守,就拿理髮來說,怎麼還和舅舅扯上了關係?很多人都說不清楚,在查閱了大量資料以後,我終於知道了答案,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看一看。
  • 正月理髮死舅舅?西安市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正月理髮死舅舅?西安市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首席記者 姬娜實習生劉嘉穎楊青)我國大多數地方流傳著「正月裡不理髮」的習俗,理由是「正月裡理髮死舅舅」。
  • 趣談理髮:「正月不剃頭」,啥意思?「思舊」被訛傳為「死舅」!
    作為一名從業三十年的老牌理髮師,每到正月這個話題就在耳邊響起,「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這種說法背後到底有怎樣的典故,今天成老師就給大家聊一聊這種傳說背後的故事,也聊一聊與理髮有關的一些奇聞趣事,為這個不走親訪友不聚會的春節增加一些有趣的話題。
  • 正月剪頭髮不吉利會怎樣 正月理髮死舅舅臨沂人怎麼看
    過年了許多小夥伴準備換個新髮型,從頭開始嗎,但是家裡人一聽說要剪頭髮就開始反對,說正月剃頭不吉利,原因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   正月理髮不吉利的來源   清軍入關,大清統治者為了「消平四周,留守中原」,便推行了一種奇怪的髮式: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的部分統統剃掉,再把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集中的一塊頭髮,將這些頭髮擰成一根長長的大辮子,這就是我們平時在電視劇裡看到的清朝典型的髮式。
  • 「正月不剃頭」其實緣起古人「思舊」
    可這個流傳下來的民俗雖然不能全信,但也讓想去理髮的人有所顧忌,並紛紛表示,難道真的要等到農曆二月二(龍抬頭)才能去理髮嗎?對此,南京民俗專家表示:「正月不能剃頭」其實是因為「思舊」「思舅」。原因就是流傳的「正月不能剃頭」。面對這樣的民俗,仲先生感到自己有些冤枉,並不知道有這樣的民俗。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很少信這個,但是仍有不少人比較迷信,也有好多地方都有「正月裡不剃頭,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記者了解到,很多人都知道「正月不剃頭」只是以訛傳訛的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是面對這樣的民俗,不少網友表示,還是不要去觸犯,免得真的得罪了舅舅。
  • 正月理髮死舅舅? 這種迷信說法是誰規定的
    2019-02-22 09:20圖文來源:金陵晚報在我國,「正月不能理髮」的習俗流傳很廣。而且在一些省份和地區,很多人從小就聽說,正月理髮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如果理髮,會死舅舅!正月理髮死舅舅?究竟是誰規定的?民間本意是「思舊」訛傳為「死舅」其實是一種迷信在我國,「正月不能理髮」的習俗流傳很廣。而且在一些省份和地區,很多人從小就聽說,正月理髮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如果理髮,會死舅舅!
  • 文化:春節習俗之正月為什麼不能剃頭?
    導讀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古人敬天地鬼神,所以在民間有很多流傳的禁忌,春節期間特別出名的一句話就是「正月剃頭死舅舅」,那到底是什麼原因才有了這樣的說法呢?關於正月剃頭那點事兒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死舅」其實是「思舊」的諧音。據民國二十四年出版的《掖縣誌》中記載:「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
  • 正月剃頭舅舅的死亡率是多少
    正月剃頭die舅舅,一個霍格沃茲至今都無法解釋和破譯的黑魔法,經年累世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每到正月,尤其是正月下旬,姆們都要為一個叫舅舅的生物,跟自己的審美展開一場拉鋸式搏殺。如果你在正月剪了頭髮,適逢舅舅真有個頭疼腦熱的。沒有人會認為那是甲流幹的,它只是個間接兇手,在全家人道德的天平裡,真兇只有一個。況且,你舅不只是你舅啊,他還是你舅媽的老公,你表兄弟姐妹的親爹,你姥姥的親兒子,你媽的親弟弟。你咔嚓咔嚓幾剪子,落在他們眼裡就是劈向家裡頂梁柱的幾斧子。
  • 正月剃頭舅舅的死亡率是多少?用大數據來揭秘!看好了
    這一年的忙碌下來,在正月的時候終於有假期,看到自己長長的頭髮,就想著去理髮。但是在出門前就會被自家的老母親攔住,她說出了一句俗語:「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這話一出,嚇得大部分人都臨時退縮,等到正月過了才敢去剪頭髮。說到這句俗語,有小夥伴好奇,這句話的真實度有多高呢?死亡率究竟是多少呢?今天小編我就來跟大家用科學的大數據為你們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