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習俗,「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你今天去理髮了嗎?

2021-03-03 聽風吹過葉子的聲音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從大年初一開始,一直到月底,都稱之為「正月」,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人已返回工作崗位,按部就班,井井有條,有的開班更早,正月初六就出發了,新年新氣象,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一定要樹立一個好形象,在領導面前,在同事面前,在家人面前,不要邋邋遢遢,換一句話說,就是沒有一點精神,說了這麼多,髮型是關鍵,它能左右一個人的氣質,也是最先被肉眼所能觀察到的,大城市咱就不提了,在農村這一塊,至今還流行著一個民間習俗,「正月不能理髮,會死舅舅」,至於真假,就不得而知了,大家生怕出錯,也沒人敢犯這個先例,互相遵守,理髮店幾乎沒生意。

說到民間習俗,我算見識到了,從大年三十開始,一直到正月裡,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習俗,和一些不成文的規矩,只讓人哭笑不得,但是,祖宗傳下來的習俗,咱也不能弄丟了,也得遵守,就拿理髮來說,怎麼還和舅舅扯上了關係?很多人都說不清楚,在查閱了大量資料以後,我終於知道了答案,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看一看。

走訪了幾家城鎮的理髮店,老闆反映,生意真的很一般,不能說一個沒有,僅僅只有有一些老年人,年輕人、中年人和孩子很少見,營業額僅夠維持費用,這與年前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年前做頭髮的多,幾乎每天都爆滿,如此看來,大部分人還是挺遵守的。

還記得之前有個小品,外甥就喜歡跟舅舅要壓歲錢,如果不給,就馬上去理髮,半開玩笑半認真,舅舅只能乖乖地掏出了紅包,這個俗語流傳的挺廣,尤其是北方農村一帶,則更根深蒂固,大家習慣二月理髮,因為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

                                                                                                               

正月為啥不理髮?

這主要源於一個小故事, 很早之前的時候,有一個剃頭匠,以剃頭為生,勉強度日,日子過得很窮,吃完上頓沒下頓,等到春節的時候,外甥要給舅舅買禮物,而他窮得叮噹響,只能為舅舅理髮,算是送給舅舅的禮物,一連持續多年,兩人的關係非常好,舅舅也經常來找剃頭匠,後來舅舅歲數大了,也就去世了,剃頭匠經常想念舅舅,也稱之為「思舅」,人們把「思舅''訛傳為「死舅」,一傳十,十傳百,以訛傳訛,而且越傳越廣,後來人們乾脆不理髮了,不想討這個不愉快,也就不再正月去理髮了。

                                                                                                               

說句實在話,現在是科學時代,正月不理髮的習俗,沒有一點科學依據,但是,為了不惹怒長輩,大部分還是保持了恪守,年前把頭髮打理乾淨,一直熬過正月,才會第二次理髮,大家都知道,無巧不成書的說法,因為理髮死舅舅,發生這種事也不稀罕,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理髮店的生意一般,除了有幾個老年人,幾歲的小朋友,在我們這裡,幾乎沒有,大人們都避諱這個,孩子頭髮長一點也無所謂,不影響形象,很多人的舅舅,其實早就去世了,但也仍然繼續遵守,謹記正月不理髮的規矩,比較禁忌去剃頭。

                                                                                                               

中國人比較講究,禁忌習俗也多,拿老百姓來說,害怕自己理髮的行為,讓舅舅背上不好的厄運,即使沒有關聯,自己內心也過意不去,拿經商人來說,頭髮意味著開年就發,如果盲目地去理髮,是不是把財運剪掉了,剛過完新年,就理髮修補,是不是意味著這一年都這樣,豈不是白忙乎了。

                                                                                                               

正月裡的節日很多,禁忌也多,中國人講究的是養足精神,儘量少觸碰禁忌,為自己討一個好彩頭,也為家人討來福氣,按照理來說,這種習俗應該廢除,就像婦女裹腳一樣,不也是慢慢消失了嗎?

                                                                                                               

正是因為對舅舅的尊重,不想惹怒長輩生氣,人們習慣正月不理髮,等到二月二的時候,好好的理髮一次,二月二,龍抬頭,對於人們來說,這也是一個好兆頭。

今天你去理髮了嗎?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真相】除了正月剃頭死舅舅,這些習俗也不靠譜!
    這些習俗給你帶來過困擾嗎?
  •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其實是諧音訛傳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這一民間傳統說法流傳至今。不過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還沒出正月,但剪髮的人已經不少了。民俗專家解釋,「正月剃頭死舅」的說法實為諧音訛傳,原意是「思舊」。  市民徐女士近日想到理髮店剪髮,可她記得聽過「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老話,心裡頗為矛盾。
  •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到底是什麼意思?正月剃頭,真的會死舅舅嗎?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聽到「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正月裡剃頭,真的會死舅舅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正月剃頭死舅舅」的來歷。「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實際上是一句歇後語,其中的「死舅」諧音「思舊」,「思舊」指的是思念明朝。
  • 放心大膽去剃頭「正月剃頭死舅舅」屬訛傳
    「正月剃頭死舅舅」是流傳了很久的一句恐怖的民俗,為了這句話,我活了30多年都沒敢在正月理過發——因為我有四個舅舅。前不久才終於搞明白,這是一句純粹的誤傳,剃頭跟舅舅一點關係都沒有。它的原文,應該是「正月剃頭思舊」,來源是由明入清時的「剃髮令」。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記載過這個訛傳的流變:「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
  • 農村習俗正月不剃頭,為什么正月不能理髮?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
    想必大家都聽過,"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農村俗語,為什么正月不能剪頭髮呢?還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這種說法又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呢?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呢?正月是一年的開始,之所以一開始有正月不理髮這個說法,原義是新的一年一開始不要忘了去年的辛苦和經驗,是思舊的意思。其實古時候的人比較封建迷信,禁忌也比較多,在中庸思想的影響下,不太願意打破常規,而且又對開端比較看重,所以就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類似的還有初一不扔垃圾的習俗,都反映的是同一層意思。
  • 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正月剃頭,為何舅舅要倒黴?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流傳著許多許多的俗語,他們都是老祖宗根據一些事實依據或者是社會習俗發展而來,直到現在我們仍在口頭相教著,有著一定的積極或消極影響。比如"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食不言、寢不語"、"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等等。
  • 趣談理髮:「正月不剃頭」,啥意思?「思舊」被訛傳為「死舅」!
    作為一名從業三十年的老牌理髮師,每到正月這個話題就在耳邊響起,「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這種說法背後到底有怎樣的典故,今天成老師就給大家聊一聊這種傳說背後的故事,也聊一聊與理髮有關的一些奇聞趣事,為這個不走親訪友不聚會的春節增加一些有趣的話題。
  • 「正月不剃頭」其實緣起古人「思舊」
    可這個流傳下來的民俗雖然不能全信,但也讓想去理髮的人有所顧忌,並紛紛表示,難道真的要等到農曆二月二(龍抬頭)才能去理髮嗎?對此,南京民俗專家表示:「正月不能剃頭」其實是因為「思舊」「思舅」。原因就是流傳的「正月不能剃頭」。面對這樣的民俗,仲先生感到自己有些冤枉,並不知道有這樣的民俗。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很少信這個,但是仍有不少人比較迷信,也有好多地方都有「正月裡不剃頭,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記者了解到,很多人都知道「正月不剃頭」只是以訛傳訛的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是面對這樣的民俗,不少網友表示,還是不要去觸犯,免得真的得罪了舅舅。
  •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為何農曆二月二才是「剃頭日」?
    農曆二月二,舊稱龍抬頭,古今都有哪些習俗?「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二月二龍抬頭,才是「剃頭日」! 農村有個舊俗,就是正月裡不能剃頭,也就是俗語所說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其實,「正月剃頭死舅舅」並非迷信之語,而是源自一段血腥的歷史。
  • 【親舅】為何都說"正月剃頭死舅舅"?
    在沂水有這麼個民俗,就是正月裡不能剃頭,但是你知道什麼原因嗎?要問老一輩的人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得到的答案都有幾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頭死舅舅」!這聽起來完全不相干的事,到底是為什麼流傳了這麼久,而且不少人深信不疑呢?
  • 文化:春節習俗之正月為什麼不能剃頭?
    導讀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古人敬天地鬼神,所以在民間有很多流傳的禁忌,春節期間特別出名的一句話就是「正月剃頭死舅舅」,那到底是什麼原因才有了這樣的說法呢?關於正月剃頭那點事兒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死舅」其實是「思舊」的諧音。據民國二十四年出版的《掖縣誌》中記載:「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
  • 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剪頭髮,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是真的嗎?
    過去常說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是真的嗎?#龍抬頭# #二月二# ①俗話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二月二日剃頭從1644年清軍入關開始,流傳到今天已有300多年歷史。明朝以前,十八歲以下的孩子,可以理髮,等到十八歲弱冠之年正衣冠後,戴上帽子,從此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此生不得剃髮,都是將頭髮編成辮子,盤起來。
  • 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實為「思舊」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說法,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人們大多會在年前把頭髮剪短,避開正月這段時間,從二月二龍抬頭開始,再進入新一輪的理髮高峰期。對於這個說法,有人不當回事一笑了之,但也有人把它當作一種禁忌,嚴格遵守。
  • 「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今天你剃頭了嗎?
    今天是陰曆二月二日,這天叫做春龍節,我國北方流傳「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滿」的民諺,這天我國北方還有許多習俗,如在早晨家家戶戶挑著燈到河邊挑水,回到家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老百姓期盼著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
  • 正月理髮死舅舅,二月二龍抬頭理髮」習俗考
    「正月理髮死舅舅,二月二龍抬頭理髮」習俗考文:枯木舊俗「正月不剪頭,理頭死舅舅」,所以很多人在正月裡是不理髮的,一直到二月二龍抬頭,人們才會去理髮部(現在叫美發廳)剪頭理髮,覺得寓意很好,龍出頭,大展宏圖,也意味著新的開始。那麼,這些習俗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古人基本上是不剪髮的。
  • 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
    在廣袤的北方大地,有一個俗語流傳盛廣 ,那就是「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句,意思是說在正月裡不能剃頭,如果剃頭都話就死舅舅。如果按字面意思來說,那肯定是封建迷信啊?絕對不能信 ,但萬物都有來源,這句話也是有淵源的。
  • 民間龍抬頭重要儀式「理髮除舊」?抱歉,2020龍抬頭不宜「剃頭」
    農曆二月初一,對部分朋友來說,終於把正月熬過去,二月二龍抬頭,可以光明正大理頭髮。「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 民間流傳300多年的俗語:正月不理髮,不然後果很嚴重——會死舅舅。一些文人士大夫也不再高喊「頭可斷髮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前朝的思念,實為「思舊」,為了掩人耳目,訛傳為「死舅」。舅舅們這下可放心了吧。但傳統習俗在民間根深蒂固,如果舅舅深信不疑,建議你還是過後再好好打理下,畢竟「家和萬事興」!
  • 正月理髮死舅舅? 這種迷信說法是誰規定的
    2019-02-22 09:20圖文來源:金陵晚報在我國,「正月不能理髮」的習俗流傳很廣。而且在一些省份和地區,很多人從小就聽說,正月理髮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如果理髮,會死舅舅!正月理髮死舅舅?究竟是誰規定的?民間本意是「思舊」訛傳為「死舅」其實是一種迷信在我國,「正月不能理髮」的習俗流傳很廣。而且在一些省份和地區,很多人從小就聽說,正月理髮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如果理髮,會死舅舅!
  • 過年前後,記得剃頭!
    還有不足一個星期,就到了咱們中國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而從古至今關於春節的風俗傳統數不勝數,大到神話故事,小到稱呼禮儀,都是有說法有講究的。但是其中最有意思的在我看來還是關於剃頭的那些事兒。有道是年前剪頭好運留,正月剪頭「死舅舅」。
  • 二月二龍抬頭剃頭日由來 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理髮剪髮
    在中國傳統習俗裡二月二龍抬頭有剃頭理髮的說法。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理髮?二月二龍抬頭各地習俗盤點如下:  》》二月二龍抬頭祝福語大全 簡訊微信朋友圈吉祥祝福語  》》二月二龍抬頭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天是「剃頭日」?  農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種的時節,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