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17日,天眼新聞分別發布了《網際網路大鱷搶佔貴陽社區生鮮菜場,線上or線下買菜,你咋選?》《被巨頭盯上的菜籃子,到底誰是你的菜?》,新聞引發了不少市民的熱議。手機買菜讓價格如此透明,讓人首先想到的是大型超市是否會受到衝擊?會不會出現降價打折潮?12月19日,記者來到貴陽市內幾家大型生鮮超市。
超市蔬菜種類豐富
大型超市——價格實惠合理下午6時,正是買菜的時間,結帳處排著長長的隊。仔細比較一下,菜價大多都比手機上略貴卻比中小型生鮮超市便宜許多。一位稱菜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段時間買菜的人有所減少,但表現得不是很明顯,因為前來買菜的大都是附近的居民,且超市的定價也比較實惠合理。超市的蔬菜水果價格都很低,與手機上價格相差不是太大。
正在挑選蔬菜的王先生說,他知道現在可以在手機上買菜,也作過比較,超市的白菜價格1.18元/斤、折耳根4.68元/斤、土豆1.78元/斤,價格確實比手機略貴一點,因為家就在超市樓上很方便,加上自己買得不多價格還可以接受,選擇在超市買圖的是個新鮮。
一位生禽類食品營業員表現出樂觀態度,他對記者說,手機上有些比我們活動價貴,不一定都是最便宜的。手機上的價格,有些是按克數算的,有些按只數賣,造成低價錯覺,買的時候要仔細辨別是否真的便宜。許多顧客選擇大型超市買,是因為我們的貨看得見摸得著,畢竟好貨不怕比。
某電商平臺的蔬菜價格
貴陽——一幾十萬人線上買菜一條完整消費鏈條已形成,消費者的習慣正在形成,手機下單買菜的數據每天都在更新。到目前為止,貴陽市有幾十萬人線上下單買菜。面對這樣的競爭現狀,劉先生認為網際網路巨頭插手的行業必將面臨洗牌的命運,此次巨頭們燒錢掙搶菜市,對「倒手賣貨」的中小型生鮮超市衝擊最大。因為從大型超市到手機下單,線上線下銷售讓菜價越來越透明。巨頭爭搶菜市雖然有爭議,但這就是殘酷的市場競爭,最終消費者肯定是「認錢不認人」。巨頭們是動真格的還是吸引眼球掙流量,我們不做評價。菜價透明真正讓老百姓受益,拉動市場消費形成良性循環,這才是符合市場規律的盈利模式,這樣的生意才具持續性。
火車站附近菜市
快遞超市——買菜業務照單全收手機買菜配送很關鍵,為了保證果蔬的配送,今年9月,一家手機賣菜電商正式開通了服務平臺,平臺位於龍裡,有一萬多平米的配送中心,客戶提前一天下單的蔬菜水果都是通過本地採集最新鮮的,每天零晨3到4點開始分裝配送。
超市蔬菜種類豐富
【互動話題】巨頭們燒錢吸粉,消費者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今天你用手機買菜了嗎?除了這些每天還有便宜到爆的特價果蔬,你會選擇在手機上買菜嗎?我們來看看消費者怎麼看?韋女士:會選擇,手機買方便又便宜,省錢又省力。曾先生:現在只是知道手機可以買菜,而且價格還便宜,哪天先體驗一下,如果真的是物美價廉,一定會長期使用。丁先生:家裡人少,吃不了多少,退休在家閒得無事,每天逛超市菜場也是一種樂趣,更喜歡挑選買菜的過程。通過採訪,記者發現大多數人面對這個問題,回答都是肯定的,特別是年輕上班族更樂意接受手機買菜。如果你看到這條新聞稿件,了解到現在的菜市現狀,你也會選擇在手機上買菜嗎?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廖秋 劉小鈺 王迪
編輯 章虹
編審 李中迪 張傳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