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老禪師去鬧市辦事,看見很多人都在抱怨生活,感覺簡直活不下去了。於是他將自認為最為痛苦的十個人聚集在一起,問他們:「你們撼到十分痛苦嗎?
每個人在人群中都爭先恐後地說自己非常痛苦,希望老禪師能夠消除自己的痛苦。老禪師說:「好!我知道你們都很痛苦,但是現在每個人都要將你們自己痛苦的事情寫在紙條上,好讓我明白!」
大家很快都寫好了,老禪師又說:「現在你們拿自己手中的紙條儘可能地與別人交換。」十個人在交換過別人的痛苦後,紛紛地驚叫道,急忙要回自己原來的痛苦。
悲觀的人總是相信別人比自己快樂,比自己活得更順心、更灑脫、更能把握自己的人生。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別人在生活中也同樣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
在生活中,眾生總是只看到別人快樂、瀟灑的一面,總會將別人如意的地方與自己不如意的地方相比,總覺得自己比別人過得差,以至於每日都鬱鬱寡歡。
實際上大可不必如此,每個人都有痛苦的時候,你之所以痛苦,就是不知道有人比你還要痛苦。
自從丈夫去世之後,曉梅的性格就變得怪異,心中時時充滿憤怒,整天在朋友面前抱怨生活的不公。她內心憎恨孤獨,孀居三年後,她的表情也變得硬邦邦的,幾乎看不到一絲笑容。
有一天,曉梅在路上走著,忽然看到一幢她以前非常喜歡的房子的周圍豎起了一道新的柵欄,那房子雖然很舊了,但是院子裡面卻打掃得乾乾淨淨,院子裡種植著各種花草,顯得很是安靜。
曉梅注意到裡面有個繫著圍裙,身材瘦小、弓腰駝背的女人在拔雜草,修剪鮮花。曉梅不由得停下來,長久地凝視著柵欄裡的一切,看到那弱小的女人正要試圖開動一臺割草機。
「喂,你家的柵欄真是太美麗了!」曉梅一邊喊著,一邊揮動著手。那個女人也蹣跚著站起身,看著曉梅。她微笑著說:「到門廊上坐會兒吧!
曉梅同女人一同走上後門的臺階,那女人打開拉門,說:「這些年我都是獨自一個人生活,經常會有許多人來我這裡聊天,他們喜歡看到漂亮的東西。有些人看到這個柵欄後便會向我招手,幾個像你這樣的人甚至走進來坐在門廊上與我聊天。
「但是前面這條路擴寬後,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難道你內心不介意?」曉梅問道。
「變化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內容,也是鑄造個性的因素。當不喜歡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總要面臨兩個選擇:要麼痛苦憤怒,這樣做的結果只是會讓自己越來越痛苦,因為你不停地重複自身的痛苦,重複一次,就會讓自己再痛一次,久而久之,傷痛就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要麼就振奮進步,用微笑與努力將痛苦掩埋,它就再也不會影響到你了。要知道,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它從來不會因為你而改變什麼,既然如此,不如選擇後一種。」
聽到此話,曉梅的內心深處有了一種新的感受,只是感覺到,由憤怒築建起來的心靈的堅硬圍牆轟然倒塌了…
苦水是一片陰雲,會越吐越多,越吐越苦,對於解決問題不僅無益反而有害,甚至還會導致焦慮和抑鬱等情緒的產生,這些負面情緒會漸漸地湮滅眾生內心僅剩的一點點快樂與活力,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情緒傳染」或者「傳染性焦慮」的現象。
在生活中,當眾生心情不好時會找別人吐苦水,想博得別人的同情,但是凡事都必須要有個限度,反覆重複自己的不幸,只會讓人覺得你是個生活的「怨婦」,最終得到的只可能是看客悲劇心理的滿足與茶餘飯後的談資,以及別人對你的厭煩,這樣的結果就是讓你感到越來越苦,直至無法承受。
是的,苦水只會越吐越多,你每重複一次,內心就會痛苦一次,久而久之,你的內心就會變得抑鬱起來,痛苦也就成為你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所以,當眾生遭遇不幸或遇到糾結的事情時,一定要及時地敞開心扉,讓陽光碟機散掉心靈深處的陰雲,那麼黑暗便會與你絕緣,你將會永遠地生活在快樂舒心的氛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