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一直微笑的人,患有抑鬱症

2020-08-26 月波心理諮詢


有多少人,明明心裡很難受了,卻總是微笑著回應:「我沒事」?

我的朋友阿鑫,他是一名能力非常強的銷售,在同事眼中,他熱情、開朗、積極;在朋友眼中,他大方、熱心、仗義;在家人眼中,他懂事、孝順、溫柔。然而,在他自己眼中,他痛苦、消極、不懂拒絕。

是的,他患有很嚴重的抑鬱症,在心理學上,他的病症被稱之為「微笑抑鬱症」,又名「陽光抑鬱症」。

心理醫生吳月波在見他第一面時,便說:「雖然你一直在笑,但其實,你的內心深處正在流著別人所不知道的眼淚。」

在他的世界裡,工作、禮節、面子、尊嚴,處理這些事情時,他都需要微笑著去面對,即使他的內心承載了千萬個不樂意,即使這份壓力、這份沉重已經壓得他快要不能呼吸,他還是會選擇將這份抑鬱和痛苦深深地埋藏起來,不會被人輕易發現。

他說:「自從學會了微笑,我的表情和我的心情,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我很好,救救我


在英國,一個年僅16歲的少女Maisie選擇了自殺,來結束她「微笑」著的一生。

在旁人眼中,Maisie是個活潑開朗、積極樂觀的女生,她熱愛生活、愛健身、愛公益,成績優異,乖巧懂事。如果不是遺物中的一張小紙條,人們都無法將這個愛笑的姑娘和抑鬱症扯上關聯。

一天,Maisie的姐姐在整理妹妹的遺物時,偶然發現了Maisie寫下了英文紙條,正向看,是花體的「I’m fine .」當姐姐不經意間將紙條反過來時,她才驚訝地發現:「I’m fine」變成了「Help me」。

也許吧,Maisie也曾一度渴求親人能發現這張紙條,從而解救她被壓抑的靈魂,將她從深淵中拉出來,然而,她將自己偽裝得太過美好,以至於親人們都忽略了:16歲,正處於青春期的年紀,她應該有著強烈的情緒,她應該被允許有偶爾的任性、哭鬧、壞脾氣……

微笑的面具,讓家人、朋友錯過了與真實Maisie的對話,讓Maisie放棄了生的希望,讓死神有機可乘,奪去了一個花季生命。


突然的崩潰,因為我想好好活著


媽媽,你放心吧。我一切都好,剛吃完大餐!」放下電話後,小妮點開了一段音樂,望著灰白的牆面,突然開始了嚎啕大哭,不足20平米的出租屋內,放著一張單人床,一張書桌,一個小小的衣櫃,衣物堆得到處都是,她蜷縮在書桌下,不再壓抑自己的情緒,讓淚水放肆地流淌了下來,也只有在夜深人靜時,這份沉重的偽裝,才會被她剝得乾乾淨淨。

金玟岐的歌曲《姍姍》中唱到:

「越活潑越難過吧/

越灑脫越放不下/

成人後情緒總反著表達/

你想哭就哭吧/

明天總要微笑啊……」

成年人的世界裡,唯有快樂是不需要隱忍的,難過、悲傷這些消極的東西,總是不好去打擾別人,於是,一個人忍著忍著,直到這份痛苦滿載,快要兜不住了,才會發洩出來。

前些時日,杭州一個小哥晚上騎車逆行,被交警攔下後,馬上打電話給正催著他回家送鑰匙的女友:

「是這樣的,我逆行騎車被抓了,我走不了。

」結束後,他「啪」的一聲,將電話摔到了水泥地上,情緒瞬間失控。

他開始大聲喊出自己的委屈:

工作、加班、女友的催促等等,這一刻,他的情緒崩潰了,他衝向河邊要跳河自殺,被警察攔住後,他哭訴:

「我壓力太大了,所有人都在催我。

我也不想這樣,我真的好煩啊。

我只是想哭一下。

有人說,成年人的世界就是一場悄無聲息的崩潰,而崩潰過後,我們仍舊要披上樂觀的外衣,去與這個世間的喧鬧與遺憾廝殺,我們企圖用微笑的盔甲去抵禦傷害,我們以為只要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便百毒不侵了。

然而,總會有一件小事,將我們辛苦搭建的堡壘瞬間擊塌,我們可以用笑容去欺騙別人,卻無法用笑容來隱瞞自己。對著鏡子,我們努力擠出來的微笑,真的比哭還難看。

所以,成年人必修的課題,不是學會用微笑來偽裝自己,而是,用淚水來洗滌心靈。

我們不需要否認自己的壓力,我們不需要逃避面對的現實,我們只需要擁抱一下真實而脆弱的自己,告訴自己:你可以不那麼堅強,可以不那麼優秀,因為,你只是一個人啊


你是自己的唯一,你更值得被愛護


最新的一份來自國家衛健委及科技部的「中國精神障礙疾病負擔及衛生服務利用的研究」成果顯示:中國成人精神障礙終生患病率達到了16.57%,相當於14億中國人中,有1.8億人患有精神障礙,其中,抑鬱症的患病人數達到了8000萬。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曼說:「沒有人對抑鬱症有絕對的免疫力。」抑鬱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精神疾病,所以我們不需要覺得這是一件多麼古怪的事情。

對於患有微笑抑鬱症的人群而言,他人的感受、他人的眼光、社會的認可才是最為重要的,於是,他們無視自己的感受,只為了迎合他人、迎合世界而去努力著。長久的「缺我」,讓他們覺得自己並不重要,這種持續地消極感受,最終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孤島」。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也唯有你,是自己的唯一,所以,你值得被自己呵護。去認識自己、感受自己,你的訴求、你的內心,都值得被理解。

抑鬱症就像是精神病學中的「感冒」,就像是空氣中的病菌,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患病,區別就在於我們自身免疫力的強弱。嘗試去撕掉自己微笑的偽裝,承認並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去學習自我安慰和放鬆的技巧,去擁抱一個真實而又溫暖的自己。

今天,我們不再要求你笑一笑。

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抱一抱,內心那個脆弱而真實的自己

相關焦點

  •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微笑抑鬱症」的背後
    有的時候,患有抑鬱症的人並不是大多數人所想像的那樣看起來很悲觀、萎靡不振、對所有事物都缺乏興趣等,他們只是擅長用所謂「微笑抑鬱症」是指患者在情緒低落、遭受重大打擊時,依舊微笑示人,掩蓋自己的一切痛苦。可以這樣理解,一個人實際上是情緒低落的,但是在和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只要不是獨處的時候他都會以微笑示人。
  • (微笑抑鬱症了解一下)
    有時候他們會一直保持沉默,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他們焦慮,憂鬱,悲傷,難受,只是在外人面前從不展露,相反的總是以微笑示人,把內心的真實情感隱藏了起來。其實他們極有可能是患上了微笑抑鬱症。微笑抑鬱症是抑鬱症的一種,患有微笑抑鬱症的人表面展現的是微笑,內心卻是悲傷的。他們往往強顏歡笑,喪失了愉悅感,情緒低落,對生活沒有自信,甚至變得自卑消沉,消磨人的意志。
  • 請關心關心患有抑鬱症的人吧!
    抑鬱症以前人們並沒有太多的關注,但是隨著生活壓力和生活質量提高,得抑鬱症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也jjiani開始關注以前不起眼的病症。我曾經也是抑鬱症患者,我能夠深刻感受到患有抑鬱症的痛苦。雖然這個病症不痛不癢,但是他卻是讓你痛不欲生,而身邊的人卻說你矯情!
  • 微笑抑鬱症易患人群有哪些?教你1分鐘測出微笑抑鬱症
    據公開報導,女孩給人的印象陽光美麗,在每一張照片中都笑得燦爛。外表陽光開朗,內心卻抑鬱,這被稱為是「微笑抑鬱症」。他們不一定憂容滿面,也可能以陽光燦爛的微笑示人。2016年9月,28歲的影星喬任梁因患抑鬱症而自殺,而生前他一直以陽光活潑的形象示人。笑靨如花的他們,內心可能已被抑鬱的黑洞吞噬。
  • 微笑抑鬱症:看不到的傷痕更為可怕
    你可能是朋友圈裡那個最愛逗別人發笑的人。但只有你自己知道,雖然在別人面前熟練地說著段子、講著冷笑話,但回到家,進了房間,你卻很難再笑出來一下。有些時候,患有抑鬱症的人們並不是像大多數人所想像的那樣看起來就很悲觀、萎靡不振,對所有事物都缺乏興趣,他們只是以「樂觀」的這層面具來掩蓋著自己,這種現象在最近的一些心理學學術討論中,被稱為微笑抑鬱,也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 微笑抑鬱症:面具背後看不見的傷痕
    微笑型抑鬱症是抑鬱症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如同在鬱鬱寡歡的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層看似微笑的面紗。微笑型抑鬱的根源,是患者無法正確處理外界壓力,不願意傾訴、不願意放棄「尊嚴」,從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儘管他們內心深處極度痛苦、壓抑、憂愁,表面卻假裝若無其事,面帶「微笑」。
  • 愛笑的人不一定真的快樂,微笑抑鬱症你了解嗎?
    都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但是有一種笑例外:「微笑抑鬱症」。說起抑鬱症,大家聯想到的一定是情緒悲觀、萎靡不振,對所有事物都缺乏興趣。但是微笑抑鬱症就不一樣了,他們總是被誤解:「他明明開朗活潑,與人為善,怎麼可能患有抑鬱症呢?」。所以正是應了那句歌詞,「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他們只是以樂觀的形式來掩蓋自己。這樣的病人,你身邊有嗎?
  • 患有「抑鬱症」的人,八成會有以下幾種表現,學生黨不妨自測!
    說到抑鬱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據了解,每年因為抑鬱而自殺的人數已經高達100萬,而全球患上抑鬱症的人已經超過了3億人,對於抑鬱症大多數人都不是很了解,其實抑鬱症又被稱為抑鬱障礙,還分有微笑抑鬱症和產後抑鬱等等,雖然抑鬱症的名字不太一樣,但是抑鬱症的人都有以下幾種表現,若是你發現最近總是心情壓抑,無處宣洩,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的話,不妨來了解一下
  • 什麼是微笑抑鬱症?得了這類抑鬱症,有哪些不同?醫生告訴你
    健康不僅僅指我們的身體沒有毛病,心理健康的問題也同樣重要,然而,人們卻常常只重視身體而忽視心理,導致現代社會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越來越多。抑鬱症就是心理疾病中非常常見且危害巨大的一種,從近年來的社會新聞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因抑鬱症而自殺,對於他們的死,大眾普遍感到疑惑,因為這些人平時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常常是笑容滿面、積極陽光的狀態,這樣的表現怎麼會是抑鬱症呢?這是因為他們得的不是普通抑鬱症,而是威脅性更大的「微笑抑鬱症」。什麼是微笑抑鬱症?
  • 微笑抑鬱症——你不是真正的快樂,自測自己是否有微笑抑鬱?超準
    微笑抑鬱症,顧名思義,是抑鬱症的一種,在患者不能正確地處理生活中的問題,而他的壓力無法得到及時的發洩,並且還需要表露出微笑來面對各種人和事時,這樣一來,微笑就如同一張面紗,罩在憂鬱的內心面前,長期以來,就有可能會患上抑鬱症。這樣的患者缺乏與他人的溝通,內心感到極度痛苦和悲傷,但從外表看上去卻若無其事。
  • 抑鬱症的孩子,沒有人能深入她的內心嗎?有一種抑鬱叫微笑抑鬱症
    這名女孩叫阿杵,患有抑鬱症2年,媽媽是單親媽媽,從媽媽的簡單敘述中,感覺媽媽並不知曉女兒的內心世界當時我很震驚,這麼樂觀向上的學姐怎麼可能得抑鬱症?02.有一種抑鬱叫微笑抑鬱症提起抑鬱症,很多人認為就是情緒低落,暴躁,但是事實上,有一種微笑抑鬱症,也在蠶食著現代很多人的健康,它屬於內因性情感疾患,表現是外表若無其事,甚至經常會微笑,但是只是一種禮節性的微笑,或者是刻意打造的一種外在人設。
  • 「微笑抑鬱」,這種新型抑鬱症比重度抑鬱還可怕,患者讓人心疼
    那就是,「微笑抑鬱症」。什麼是微笑抑鬱?微笑了為何還能抑鬱?患有微笑抑鬱的人,通常來講是,極度壓制住自己負面情緒,同時還要表現出很快樂的人。比如你剛剛失去了雙親,你很痛苦,正常人的面部表情會很哀傷,但是微笑抑鬱的人,內心的痛苦無法表達,無法宣洩,卻還要表現出很開心的樣子,要時常保持微笑。內心極度痛苦,面部保持微笑,這種冰與火兩重天的感覺,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很容易讓一個崩潰掉,他們比重度抑鬱症患者還痛苦,因為他們無法發洩。
  • 1年抑鬱症經歷讓我明白,患有抑鬱症的人,懂事得讓人心疼
    關於童年創傷,我自己一直成長在「批判式」教育的家庭中,我父母經常說我的缺點,哪怕我做出一些成績,他們也只會告訴我「驕傲使人落後」這樣的風涼話,我幾乎沒有接受過父母的表揚。所以我一直希望通過討好別人來獲得別人的欣賞,但遺憾的是,這個世界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最後失望至極。很多抑鬱症患者會有一個想法,就是喜歡窺探周圍人的想法,因為患者想知道自己在身邊人的眼裡是什麼樣子的,是喜歡我還是反感我。
  • 心理學:如何識別身邊的微笑抑鬱症?
    有的時候,患有抑鬱症的人們並不是像大多數人所想像的那樣看起來很悲觀這種現象,被稱為「微笑抑鬱」。 微笑抑鬱症也屬於抑鬱症,只是抑鬱症患者隱藏了其真實症狀,而以「微笑」示人。如此大的隱蔽性,導致周圍的人無法第一時間發現,往往因此延誤了治療時機。
  • 「都挺好」的背後可能是「救救我」,警惕微笑抑鬱症!
    他們被稱為——「微笑抑鬱症患者」 他們在別人面前表現的很開心,甚至很有幽默感,但在微笑和樂觀的面具背後,卻充滿了無價值、殘缺和絕望感。 和普通抑鬱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鬱」的患者並不是每天縮在床上,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擁有比較好的社會功能,甚至令人誤以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
  • 「微笑」的背後是「求救」,微笑抑鬱症你真的能識別得出來嗎?
    如果要說在如今的社會中,哪一類精神類疾病危害性較大,毫無疑問,答案會是——抑鬱症一直以來都是精神類疾病中,死亡率排名名列前茅的疾病,當然,這其中很多都並非是病理導致的死亡。結果,突然因為抑鬱症而終止了自己的大好年華,也是讓不少粉絲一臉懵圈……誰能想到這些明星臺前的微笑,背後卻是一直在飽受抑鬱症的困擾,這也就是在抑鬱症中非常常見的「微笑抑鬱」的的典型例子。那麼具體來說什麼叫「微笑抑鬱」?
  • 「微笑抑鬱症」
    我想說的,是抑鬱症這個疾病本身,時至今日,都還有很多人對它充滿了誤解。在這些相關報導評論裡,我看到不少類似這樣的話:「幼稚的行為,說到底還不是承受能力差。」據統計,在中國每年約有20萬人因抑鬱症而自殺,但僅有2%的人接受治療,還有71%的患者試圖隱藏自己的病情,也就是所謂的「微笑抑鬱症」。
  • 抑鬱症是種精神問題,中國近一億人患有抑鬱症!表面樂觀背後孤獨
    根據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患有抑鬱症,並且每年約有100萬人因為抑鬱症自殺,而中國目前抑鬱症患者人數近一億人!抑鬱症是精神病學中的「感冒」,目前已成為全球疾病中給人類造成嚴重負擔的第二位重要疾病。
  • 為什麼經常笑的人也會得抑鬱症?微笑抑鬱症如何治療
    原標題:為什麼經常笑的人也會得抑鬱症?微笑抑鬱症如何治療   說起抑鬱症患者,很多的人都會想到悲觀、陰暗的形象,然而事實上,有不少抑鬱症患者對外的表現是陽光的、樂觀的,這也是很多抑鬱症患者不被家人和朋友察覺的原因;也造就了不少抑鬱症患者自殺的慘劇。那麼為什麼一些經常笑的人也會得抑鬱症呢?
  • 比抑鬱更可怕的是,微笑下心靈的那片荒蕪,警惕微笑抑鬱症
    ,以至於大家都覺得微笑的人不會痛苦地哭泣,因此錯過了幫助她的時機。患有「微笑抑鬱症」的人在生活中難以被察覺,他們隱忍著自己內心的痛苦,在外表塗上一層厚厚的「微笑」偽裝。這種「微笑」的偽裝讓這類人群能獲得到的關注與幫助更少、影響更嚴重,往往都是當實在承受不住心靈的痛苦而選擇一些過激的行為,甚至自殺時才會被人發現。他們常常會留給世人「這怎麼可能?」、「他怎麼會抑鬱!」、「真的太可惜了!」的遺憾和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