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關在家念幾句佛, 你對社會有什麼好處?

2021-03-04 愛心善心孝心

要記得,做善事,就當做理所當然的,本來如此的。人活在這世界上,本來就應該做善事,當做本分事想。這樣修行才能進步。做善事也好,尤其要有本分的心,做壞事會導致痛苦。執著自己做善事,執著自己功德大,也一樣很痛苦。

以前廣欽長老在建承天寺時,就常以建寺來教育弟子。他的一個弟子,是承擔翻譯的。有一天,客人來拜訪老和尚。

老和尚都以一句話來回答:「有個人發癲癇了,還以為承天寺是他建的。」每次都是如此。

後來他弟子才知道,原來老和尚這句話是對他講的,不是對來訪的人說的。老和尚這樣教育弟子,防止弟子起傲慢心。

學佛久了,最怕的就是起傲慢心。

看到別人吃肉,自己吃素,就覺得別人業障重。看到別人破戒,就覺得自己戒律清淨。

看到別人在看電視,自己在念經,就覺得精進,別人墮落。總覺得自己很有修行人的樣子。要是有這個想法,是很苦的,越學佛就越苦。

只會懂得看到別人的過失,這就是吸收陰氣。這樣子越學佛,越往地獄跑。

比如做善事,不要覺得,我在做善事,別人沒有做善事,我有善根懂得積累陰德,別人沒有善根。不要有這個想法。

也不要覺得,我帶領大家做善事,我功德最大。如果有這個心態,會很苦,越做善事,越苦。

大願法師講到有個老和尚,建了一座廟。在往生前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抬著他去做官。法師就知道,這個做官,就是當土地神去了。

因為他執著自己的善事,沒有辦法得到解脫。做善事的人,要學習虛雲老和尚,見了一個廟,就走了,交給弟子管理,坦坦蕩蕩。 

自己又去雲遊,去其他地方建寺。這樣才會心中沒有掛礙。否則,越做善事,越有障礙。那可是苦了。

還有「功德」的說法。功德只能來讚嘆別人,而不要拿來讚嘆自己。

佛開示各種善事和產生的功德,都是為了讚嘆別人,讓別人對善事產生信心,而不是用來讚美自己的。

達摩來到東土,梁武帝問他,我是否有功德,梁武帝做了很多善事,但他還是執著自己的善事,一執著善事。

達摩就跟他說,沒有功德。所以我們做善事,不能做自己有功德想,只能做消業障想。

學佛久了,一定要破除這個學佛相。我們講眾生惡業越來越重,這個眾生,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如果自己不學佛,自己的惡業會越來越重。

所以說,要記得,做善事,就當做理所當然的,本來如此的。人活在這世界上,本來就應該做善事,當做本分事想。這樣修行才能進步。

做善事也好,尤其要有本分的心,做壞事會導致痛苦。執著自己做善事,執著自己功德大,也一樣很痛苦。

許多人沒有學佛,不知道功德,做事就是理所當然,就是天性,這樣子的人,就最快樂。

所以,千萬不要在「功德」上下功夫,互相對比,這樣障礙修行。

相關焦點

  • 你關在家念幾句佛,你對社會有什麼好處?
    由此可知,我們懂得這個原理,佛發射出來的光波是一;   佛發出來的音也是平的,也沒有波浪,所以「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但是眾生發出去這個波它有波浪,跟佛的波一接觸,佛的波浪也就跟隨著眾生波浪,恆順眾生。   但是眾生跟佛的波浪接觸當中,他就有領悟,幫助眾生開智能,原理在此地。   然後你才曉得今天這個世界這麼亂,眾生這麼苦,大家心發出來的波是什麼?
  • 念觀音心咒有哪些好處
    其人身內之一切有情,能獲不退轉菩薩位。若身上佩帶此明咒,則成金剛身,並成舍利塔。很多人說我不信佛教,能帶這個咒語的配飾在身上或者車上嗎?回答是:可以的。人對佛或者是任何一件物品有好、壞、香、臭等的分別念,佛祖沒有,他對於眾生都是懷著慈悲之心的,不管你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還是沒有信仰的人,擁有這樣的結緣的機會,佛祖是不會有那麼多分別的。一樣都有功德。
  • 問:念經有什麼好處呢?|問答
    問:什麼是人生的意義?上人:死。1402. 現在有很多人不滿現實社會的髒亂,他們都很有學問,而不願同流合汙,要離開這個社會,到我們這裡來修道。上人: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他們不應逃避現實,應把自己所學的去拯救人類,改良社會。1403. 問:念經有什麼好處呢?上人:念經沒有好處,要費很多氣力、時間、精神。各位居士啊!不要那麼愚痴!
  • 佛說:世界上有一種人最聰明,最智慧,看你身邊佔幾個?
    佛說:世界上有一種人最聰明,最智慧,你知道是哪一種,看你身邊有幾人?生活中,我們經常有說誰有智慧,誰最聰明。有人說聰明不是智慧,智慧一定擁有聰明。因為聰明者智商高,是在腦裡;智慧有靈性在「心」,腦從心而感發,而心涵藏一切。
  • 你要有什麼事,專心地念上幾遍這個咒,馬上就見效!
    因為看到有人用每天念大悲咒5遍,念21天的方法治病,非常靈驗,於是,我也每天念7遍大悲咒,求我一生都不要再失眠。結果第一次念完,我當天晚上躺下就睡著,一覺到天亮。直到今天都是這樣。我念得也是認真,每天念七遍,專門求這個事。這七遍都是不打妄想的,有妄想了就重念。或許也是我積累到了,因為剛信佛的時候就喜歡大悲咒,到現在,斷斷續續念了有十多年了。
  • 淨空法師:你說學佛有什麼好處,好處就是把諸法實相搞清楚了
    凡夫不知道它是假的,受它幹擾,你看它笑你也笑,它哭你也哭,你就受它幹擾了,你就受它影響了,受幹擾、受影響就錯了。佛教我們修行,就在這個境界裡頭,從假相認識到本體,它有個不生不滅的本體,那是什麼?性。在哪裡?六根門頭。《楞嚴經》上,世尊對波斯匿王的開示,那一段經文就講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很難講,說明什麼?我們身上是生滅相,但是裡頭有個不生滅的東西,那是真的。
  • 俗語:「他念他的經,我拜我的佛 」有什麼深意?老祖宗的哲理
    俗語:「他念他的經,我拜我的佛 」有什麼深意?老祖宗的哲理對於封建而落後的古代來說,吃不起飯都是常事,就跟別說買書和讀書了,因此對於大部分的老祖先們來說,他們都是認不到字的,很多人可能一生連自己的名字還都不會寫。
  • 在家設小佛堂是迷信嗎?有什麼好處?
    現實之中,有些人在家裡設有小佛堂,這是迷信嗎?它有什麼好處?可以說對於不了解它的作用的人來說,可能認為有迷信成分,但對於在家設小佛堂的人來,它的意義非同一般。家設小佛堂的好處賢首國師在《還源觀》上講佛行的標準有四德,其中一個叫「隨緣妙用」。
  • 五個佛句,告訴你如何修行
    佛經中的許多佛句,是歷史以來,經過無數人修行的實踐,在實踐中,得出真正修行方式的一些總結。這些佛句,尤其以「三大經王」,以及《金剛經》、《心經》為最。也就是人們的感觸最為深刻。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這五部佛經中的句子,告訴你如何修行。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佛教:你若能善護念自己的心念,你便是自己的如來!
    有人說,佛經是一個世界,只要你在裡面徜徉,定能得心清緒淨。也有人說,佛經是一位導師,能讓你悟透人生,作人生的覺悟者。經過千年的流傳,有人不斷從佛經中,找到與他人生相契合的佛句。有的人因此受持,得無量福報。
  • 在本省念大學跟外省念大學有什麼不同,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作為一個在外省念大學的畢業生,對這個問題有些很深的理解,我從兩個方面回答問題,在本省讀大學有什麼好處,在外省讀大學又有什麼好處?且聽我細說。個人覺得無論是在本省讀大學還是在外省讀大學都有好處和壞處,而且應該因人而異,所有問題都不能回答的太片面,應該樂觀的看待這問題。一: 在本省讀大學有什麼的好處?
  • 在家真修行,家裡就有一尊佛
    古人說守成不易,這個話是真話,你怎麼能守得住?如何能守住?佛經上有一句名言,只要你不退初心,你永遠不會失敗。你永遠記住你初發心那個時候,天天都是初發心那時候,你就永遠不會失敗。所以佛門諺語所說的,「學佛一年,佛在眼前」,那種真誠心、恭敬心、謙虛心,優點都顯示出來了。學佛兩年就鬆懈了,「佛在天邊」。
  • 你能這樣念上一個星期試試看,肯定比你過去念十年還有效!
    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淨土宗學佛精選」,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精彩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內容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無量壽是福報 ,無量光是智慧。念這句佛號的人,得到佛力加持,你的智慧增長,福報增長。要講清楚、講明白,讓人家聽到歡喜,發心去念佛,念佛是福慧雙修。古人 說念經不如念咒,經太長了,咒短;念咒不如念佛,咒也很長,這句佛號就四 個字,阿彌陀佛,好念。       阿彌陀佛是無量福德、無量智慧,為什麼不修?
  • 我們為何會念出佛來|One Minute
    (主播:佛明)「智慧一分鐘 」欄目《法華經》有一句話,「佛種從緣起」。「佛種」,「種」就是因,這個種是從哪裡起的?從緣所起,有了緣,一定有這個因。這句話非常好。我們念佛,我們的佛種就從緣起。是阿彌陀佛成佛,他以強大的願力為緣,讓十方諸佛讚嘆他的名號;他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讓我們聽聞到。所以,佛種從緣起。站在淨土門這樣解釋,很簡單。
  • 印光大師十念計數法與慈雲懺主晨朝十念法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47頁 復鄧伯誠居士書一)大安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是把慈雲尊者的十聲念佛,就是呼吸念佛和數息觀,這兩個把它整合起來,運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令我們攝心念佛有很大的好處。  大家普遍感覺到,尤其現在眾生,念佛都是散亂的心,口裡念著佛號,心裡在打妄想,第六意識就像孫猴子,一下子上天一下子入地。
  • 做一名「佛系青年」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壞處?
    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與「佛系青年」相關的詞還有「佛系」、「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的詞語。做「佛系青年」有什麼好處?如今,隨著社會步伐的加快,90後的社會壓力逐漸變大,關於房貸車貸,關於結婚生子,關於人際工作,每一樣都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面對家庭父母的「使命」、工作上的困難,心情總會莫名變得糟糕,脾氣也會因此而越來越暴躁,久而久之,就容易變得抑鬱、孤僻,進而積鬱成疾。
  • 念佛為何不念本師釋迦牟尼佛,而是念阿彌陀佛,看了你就知道了
    念佛為何不念本師釋迦牟尼佛,而是念阿彌陀佛,看了你就知道了。我們知道本師釋迦牟尼佛,成佛的世界稱為娑婆世界,也稱五濁惡世。我們這個世界是有六道輪迴的,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已涅槃了。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華嚴經》上講「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
  • 楞嚴咒481句娑你般帝迦482句薩婆什伐囉
    這個真言是專門對於這個痢病鬼開設的法門; 在外超度所有的痢病鬼,阿彌陀佛放光加持著,令他們去惡向善,所以這句咒語也具足了般拉密諦十方諸佛的智慧;同時在內,阿彌陀佛放光,十方諸佛放光,以智慧之光息滅一切愚痴的惡念;什麼叫愚痴的惡念,上面的說的多清楚,只要你造業,那麼業海只要無邊,這個鬼就無盡;也就是說,你心裏面只要有惡念,這個鬼就會存在。
  • 淨空法師:佛法修學,你有多大的成就,完全看你用的是什麼心
    禮是禮節、是規矩,沒有禮社會就亂了,一定要用禮來維持社會的和諧、社會的安定,不能沒有禮,有禮這個社會稱為治世、盛世,沒有禮叫亂世。智是理智,反面是感情,祖宗教給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理智,不能用感情。末後是信,人言為信,在佛家講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佛講得詳細。佛的十善業,精神也是五常。
  • 我們提倡十念法,真管用!(附《念佛的好處》全集)
    我們提倡十念法,十念法念四個字,時間很短,追頂念佛,一句接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不夾雜一個妄念在裡頭,這個十句管用。一天我們規定念九次,當然次數愈多愈好,決定不夾雜妄想雜念,符合大勢至菩薩念佛的標準,都攝六根,淨念相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