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養豬該如何選擇與養殖企業公司合作?

2021-01-21 大學生做農業

目前豬價市場一直都非常好,雖然上了歷史高位後有一點點回落,但是短期內豬價還是會處於一個比較高的行情。所以很多人都想往養豬進行發展,但是由於國家的一系列政策,散戶基本是很難去單獨養殖的,基本都是與大公司(有養殖牌照和完整的一套養豬技術方案)進行「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那麼該如何跟這些公司進行合作呢?首先我們先大概了解下這幾方面:

一、什麼是「公司+農戶」模式?

「公司+農戶」這種養殖模式已經發展有一段的時間,就是公司和農戶一起來養豬,充分發揮出各自的資源,各取所需,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行成本,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公司有公司的優勢資源,農戶也有農戶的不可代替性。

對於公司來說:主要是提供技術、培訓、資金、信息等各方面的有效支持

對於農戶來說:自己的土地、勞力等靈活的資源

通過洽談大家相互配合,一方面公司方減少了資金投入,另外一方面農戶又可以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問題。

具體到養豬上來說,公司就能負責提供斷奶仔豬、然後一整套的養殖技術扶持、而且豬仔養大後,公司回收等承諾條件,而農戶只需要提供土地、養豬用到的圈舍以及自己的辛苦勞動力等,並且要按照公司的養殖要求進行餵養和管理輸出。

而在利益分配上,因為公司掌握了銷售渠道,所以都是公司拿大部分的利潤、農戶他付出的辛苦勞動力錢,按照目前市場的行情,每出欄一頭豬,農戶可以得到200~300元左右的純利潤(假設當年養的豬沒有死或者病的情況)。對於沒有實力、沒有經驗的養殖農戶來說,這種養殖模式目前還是比較切合農戶的實際的,也是非常不錯的精準扶貧的項目!

三、怎樣選擇合適的養殖企業進行合作?

不管企業有多好,也不管企業多有實力,我認為我們在選擇合作企業時,一定要全方位考慮,因為是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分成的,要充分考慮企業在當地的信譽度和實力。而且還要綜合考慮自己的時間和方便程度上。

比如你要考慮與你本地最近的、信譽度高的、且正在擴張的、實打實的正在招募合作夥伴的企業等等,要多做調查了解、實地去公司進行考察和與相關的負責人員進行溝通洽談,最後再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一家最適合自己的企業進行合作。當然最好是考慮身邊已經有與該企業成功的合作案例的。

個人建議在合作的意向中,一定要優先考察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看公司在當地總體的運行情況;

二是看公司對於仔豬的供給能力,是否有完整的一套管理方案;

三是考察公司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是否有傾向於農戶的風險承擔機制;

四是考察公司在後續支持和服務水平方面的情況。

二、個人推薦下溫氏和新希望的六合兩家公司,供大家參考

1、溫氏公司:溫氏企業總體來看,是一家比較負責任的集團企業,在推行「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上,算得上是一家最早的企業,從最初的養雞就使用這種合作模式。正是因為溫氏成功的運用了「公司+農戶」的模式後,才在市場上快速發展,其它企業紛紛效仿其模式。

溫氏企業算得上是一個良心企業,責任心很強,對養殖農戶的利益考慮得也比較到位。記得當年禽流感爆發的時候,溫氏企業從養殖戶利益保護出發,主動向養殖農戶補償了10多個億呢,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考慮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是否有考慮到農戶的承受能力。

2、新希望六和企業:新希望的六和集團也是一家口碑不錯的集團企業,它的起步比溫氏晚很多,但是它的發展速度較快,特別是在養豬行業上,規模越來越大,產能越來越高,在目前國內養殖集團排名上,它擠入了前三名的位置。

雖然六合企業在養殖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是總體上看來,它還是一個新手,相比溫氏這樣的老牌企業,它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當時六合在一些區域還是有它的優勢方面的,例如在福建等地區,政策支持要好於其他的企業。所以要看各位當地的市場是怎樣的一個政策。

希望我們的農戶能夠通過合作,借力大公司的資源,在農村創出自己的一遍田地!

相關焦點

  • 「公司+農戶」催生養殖高效益
    劉國勇是養豬的「老把式」,根據多年的生豬養殖經驗,去年他將養殖規模擴大到300餘頭,出欄時正趕上好價格,賺了個盆滿缽溢。今年,他想進一步擴大規模,但仔豬、飼料等價格卻水漲船高,這讓劉國勇很著急。然而這一問題通過宋家鎮政府的牽線搭橋迎刃而解——今年1月,鎮裡引導劉國勇與該鎮新引進的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對接,通過「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由對方提供仔豬和飼料等,通過代養模式降低養殖投入及風險。吃下「定心丸」,劉國勇將養殖規模一下擴大到3000頭。  「畜牧業是產業興旺的重要力量、農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來源。
  • 「公司+農戶」火爆:雛鷹、天邦、海大...
    養殖合作是農戶在公司養殖場進行養殖,嚴格按照養殖流程接受公司提供的飼料供應、防疫、技術指導和封閉管理,農戶自定養殖方案,按照養殖成果支付農戶養殖利潤。養殖場合作是農戶按公司要求自己出資建場,然後租賃給公司。這種模式可以實現養殖生產分階段、流程化、分散布局、統一管理,共享成果。
  • 2020PIC論壇|數位化技術如何賦能養豬企業?
    今年是畜牧業頭部企業爆發增長的一年。然而大家也開始意識到,豬價紅利帶來的是短期的高營收,企業持續增長需要更深的技術、人才、品牌內核,才能走得更遠。 那麼在後非瘟時代,企業怎麼做才能贏?
  • 天涯區抱龍村:發展規模養殖 巧念養豬致富經
    天涯區抱龍村:發展規模養殖 巧念養豬致富經冬日的鹿城陽光明媚,空氣清新。記者在三亞市天涯區抱龍村看見,村道旁的一棟棟生豬養殖場整潔而規範。「這是我村今年6月份啟動的生豬標準化養殖項目,計劃年出欄2000頭生豬,項目惠及抱龍村95戶建檔立卡戶。」抱龍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林浩介紹說,該項目立足該村集中養殖點的優勢,採取「政府+村委會(村集體公司)+企業」的投資入股方式發展特色產業,不僅為抱龍村增加了一個特色養殖產業,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 集團化養殖將取代養豬散戶;植保無人機打農藥成本:每畝8元
    該階段的特徵就是「雞犬升天」,即只要是與養豬沾邊的股票都會上漲,甚至有的公司說要養豬,其市值很快升至100億元以上。另外,未來,未來豬肉價格可能還將上漲,因此養豬公司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業績大概率會大幅增長。
  • 天邦股份旗下漢世偉獲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百佳養豬企業獎」
    近日,紀念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慶典暨學術研討會隆重召開。該會議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對中國養豬業的發展進行總結及展望,對當下非洲豬瘟疫情的防控形勢進行分析和討論。
  • 網際網路大佬雲集 「智能養豬」戰場,創業公司如何搶灘?
    對於養豬行業來說,2018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非洲豬瘟讓中國養豬業遭遇巨大危機,但隨著國內IT巨頭的介入,阿里雲推出「ET大腦」,京東數科將「聲紋識別」技術引入養殖業,2018年也被眾多業內人士稱為「智能養豬元年」。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如何推進養豬行業的智能化發展?
  • 養殖發展新模式——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
    《2019中國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資料彙編》徵集稿件及企業合作,敬請垂詢!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意見提出,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 在農村養殖什麼最穩,成本低又能賺錢?
    不管什麼行業,利潤都是與風險成正比的,養殖業也是如此,在農村有很嚴重的跟風現象,如果有成本低還賺錢的養殖項目,馬上會有很多人會跟風養殖,一兩年就會達到飽和,最終利潤壓縮到很低,大家又一起退出。
  • 原創|穿西服、打領帶的萬科都去養豬了,你該怎麼辦?
    最後,你會選擇離場。若是萬科的員工,你會想著跳槽;若是萬科的投資者,你會拋售它的股票。離開是容易的,但用腳投票的代價是機會成本。你的離場行為是需要自己買單的。那麼,看空萬科是否理性?04在我看來,並不理性。理由是:第一,養豬是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行業。何為企業?
  • 廊坊城郊聯社:推出「公司+農戶+信用社」貸款模式
    在董事長胡萬臣的帶領下,該公司憑藉企業的自身努力、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城郊聯社信貸資金的支持,企業規模逐年擴大,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迅速步入了企業健康發展的快速車道。康達公司在最初的肉雞養殖的基礎上,成功創新和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肉雞養殖模式,採取「六統一」(即:統一供雛、統一供料、統一用藥、統一服務、統一回收、統一結算)的運作方式,並建成輔以「肉雞保險」等風險保障機制的現代化企業。城郊聯社也由1994建場初期的萬元信貸支持,逐步的發展到對康達公司授信8000萬元信貸支持。
  • 頭條熱搜,雲聯牧場助力「養豬」大大們超越丁磊
    說起丁磊養豬為什麼可以盡人皆知,幾乎成了每年的網際網路大會大佬們聚會的熱門菜,專供肉那還是要說背靠網易這個品牌,這個碩果僅存的門戶三巨頭發展到今天,遊戲,新聞,音樂,養殖(養豬),電商嚴選並舉的局面還是依靠著當年大平臺+品牌優勢,背靠大樹好乘涼。什麼自己品牌力不夠?什麼無法快速自建平臺怕錯過歷史機遇?
  • 今年豬價啥行情 養豬還賺錢嗎?看看這份專業報告吧
    另外很多採用公司+農戶模式的大型企業,公司統一將配合飼料、仔豬、藥品出售給農戶,由農戶負責飼養,育肥後按預訂價收購。養殖戶認為配合飼料從營養成分上可能確實略勝一籌,但是成本較高。配合飼料或者混合飼料的選擇對豆粕的消費也有直接影響,一般選擇預混料、濃縮料的農戶,對豆粕的需求非常剛性,這種剛性體現在,一是他們不會使用其它的蛋白原料替代豆粕,二是他們在飼料中豆粕的添加比例非常固定。
  • 8000塊起家,如今年收480億,靠養殖做到2000億
    戰略是一種選擇,只有大市場才能孕育大企業。農業是一個大市場,我們經常講這個行業一旦做到一定程度,想死都死不了。農業的核心問題是效率,包括單位土地產出,人均產出。解決效率問題,就要靠「規模化、工業化」。溫氏通過工業化、規模化解決了農業和農村的效率問題,同時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輕資產地將分布式的小規模「養殖車間」串聯成大規模經營。
  • 「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領跑梁河產業扶貧
    ,梁河具有悠久的養豬史,大部分農戶都會養豬。鑑於這些獨特的條件,林春法毅然決定到梁河投資生豬養殖產業,註冊1800萬元成立梁河聯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8500萬元在馬鞍山建設了佔地386畝的畜牧生態園,首創「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扶貧合作模式。
  • 如何才能和農戶合作養蜂?3點需求分析,4大工作準備和管理
    導讀:如何和農戶合作養蜂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主要看我們以什麼方式來進行合作,一般說到合作方式無非就是蜂產品的合作,而蜂產品的合作又要進行細分,因為每種蜂種的合作結果是不同的,採用的方式也有變化,另外就是利用農戶的優勢,因為現在農戶有很多優勢,但是想要把這些優勢體現出來,很多農戶的實力又不允許
  • 養殖時機:2020年養豬將迎來4大改變,「順者昌,逆者亡」,請養豬人早準備
    養豬整個行業在這裡有二百三十年的時間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以前的贅肉型豬成為了今天 的瘦肉型,豬的飼料是以前的泔水現在營養合理的飼料養殖技術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20年是中國豬養殖業巨變的一年,將發生4大變化,有專家甚至認為這4大變化是「順者昌,逆者亡」。
  • 生豬養殖點亮村民好「錢程」 井陘縣紅土嘴村龍頭企業帶動全村致富
    原標題:生豬養殖點亮村民好「錢程」 井陘縣紅土嘴村龍頭企業帶動全村致富   喝的是優質山泉水,吃的是標準全價料,住的是「中央空調房」,呼吸的是綠水青山間的新鮮空氣
  • 攜手京東 90後「養豬迷」讓「跑山豬」走出大山
    和大部分90後不一樣,韓士平從小就對畜牧養殖有著濃厚的興趣,從畜牧獸醫專業畢業之後他選擇進入了豬肉養殖行業工作,憑藉敏銳的嗅覺,工作幾年後他發現了黑豬養殖的商機,在黑豬養殖產業還方興未艾時,韓士平就毅然選擇回到家鄉,開啟自己的「黑豬」養殖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