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裡,拐棗多數是人工種植,野生的較少,屬於高大落葉喬木,葉子和柿子葉有點相似。
去年暑假,我去本縣城的老年大學教小朋友們畫畫,看到院子裡就種有兩棵,當時拐棗還沒有成熟,扭扭曲曲的,綠的,吃著很澀。
而成熟的拐棗呈褐色,吃起來滿口生甜,果裡全是白色的漿,熟得透的,嚼起來還有種沙沙的感覺。
這種果子因為長得怪異,象雞爪一樣,有的地方還叫做雞爪子,一般秋天成熟,可以生吃和泡酒。
十月份左右,我們這裡的山貨交易市場,到處都可以見當地農民在賣拐棗,大而不貴,十元三斤就可以買到。
我們雲南人最喜歡喝泡酒,中其一種就是拐棗酒,這種拐棗生吃本來就能醒酒安神,化痰止吐,通利二便。
泡酒後還能舒筋活血,補中益氣,治療風溼骨痛,所以我老爸每年都要泡上一罐子,記得小時候還偷撈過酒罐裡的拐棗吃,把罐給打爛了,還被老爸給收拾了一頓。
以前在我家老房子附近的地裡也有一棵,因為主人家沒怎麼管理,結得少,成熟的時候我們常常去偷吃,現在估計死掉了。
拐棗樹很粗壯,它的果除了可以吃,樹木還可以用作木料用,改成板做家具也是非常不錯的。
拐棗除了生吃,泡酒,據說個別的地方還興煲湯做菜吃,我本來就不怎麼喜歡吃,不知道是會什麼味兒,你是否也嘗過呢?
我是哈尼小妹,歡迎閱讀我的文章,你的關注和點讚都是對我的支持和鼓勵,感恩。圖文原創,禁止盜文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