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紅利,這個詞在過去十年間都非常流行,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人在以『流量紅利』為基準來打造自己的生態模型。但今天可以看到,傳統意義上的流量紅利已經不復存在了,不僅僅是因為人口紅利窗口期已過的問題,更多的原因是在於今天獲得一個新用戶的代價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高,實現起來越來越難了。此時更應該去關注留量。
易觀創始人於揚在2020易觀A10峰會上提出,留量的核心概念是要以今天已經擁有的用戶作為核心資產去經營。只有經營好現存的用戶,才有可能通過後續社會化和口碑的營銷進一步做裂變。所以留量概念與傳統的流量紅利理念的差別在於,它不是以產品為中心,而是以用戶為中心,將用戶打上標籤並進行標價,之後才能做到物盡其用地去運營它。
如何讓新用戶持續活躍和留存下來,成為「留量時代」的運營法則。
我們把完成激活並在一段時間內繼續進行使用、瀏覽或者購買等關鍵行為的用戶叫做留存用戶。我們在做用戶增長時往往重視獲客,而容易忽略留存。就算我們獲取的用戶足夠多,但如果留存差,當流失的用戶大於獲取用戶數時,我們的用戶就會減少,用戶增長就無法持續。就像水池,只有當進水口大並且出水口小時,水池裡的水才會越來越多。用戶留存要做的就是想辦法縮小水池的出水口。那如何才能提升用戶留存呢?
一般產品的用戶留存會經歷三個階段,即高速流失期、緩慢流失期、平緩穩定期,這三個階段也恰恰是用戶在產品中的成長過程,判斷期、驗證期以及共存期。
用戶流失的三個階段/用戶在產品中的成長過程
高速流失期/判斷期:是用戶流失比較嚴重的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是新增的激活用戶,用戶會試用產品的功能,判斷其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
緩慢流失期/驗證期:是用戶流失開始減緩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用戶通過對產品功能進一步了解,驗證其是否符合自己最初的判斷。
平緩穩定期/共存期:是用戶較少流失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用戶經過較長時間的驗證期,已經對產品較為熟悉,確認產品符合自己的使用需求,並養成了使用習慣。
在不同的用戶流失階段,提高用戶留存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01引導用戶感受產品的核心價值
高速流失期/判斷期是三個階段中最重要的階段,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讓新用戶快速了解產品的核心功能,很容易就會造成大規模新用戶的流失。而要再次獲得用戶的信任,召回流失用戶就非常難了,其成本往往是維護一個老用戶的5倍。
用戶第一次接觸到產品,對產品還沒有認知,最主要的留存方法就是要引導用戶,引導的目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指定動作」讓用戶快速感受到產品的核心價值。引導不是為了展示產品的全部功能,而是展示產品解決用戶痛點的能力。
以「Keep」為例,Keep通過新用戶引導頁,了解用戶的基本信息、運動目標等用戶的需求和痛點,然後給用戶推薦其感興趣的內容,精準的內容會擊中用戶的痛點,從而激發用戶繼續使用產品的興趣。如果沒有這些引導頁,用戶未必能夠快速理解Keep的核心功能與價值,那可能就會造成用戶的流失。
keep新用戶引導
02給到用戶新的留存理由和刺激
在緩慢流失期/驗證期階段,用戶對產品有了初步認知,同時對產品的新鮮感也在逐漸消失。在產品存在較多競品的情況下,僅依靠帶給用戶價值、解決用戶痛點,是不足以留住用戶的。這時就需要給到用戶新的留存理由和刺激。
以駕考類這種工具類產品為例,用戶的需求是階段性的,復用頻率低,它們的用戶留存問題主要是用戶需求曲線過短。用戶考完駕照後,產品對於用戶而言再沒有其他可使用價值,此時就需要把用戶的需求曲線延長。
在延長用戶需求曲線前,首先需要找到什麼樣的動作會增加用戶留下來的概率。例如「駕校一點通」就發現了用戶學車後對買車需求的增長,利用其58體系內部豐富的汽車資源,增加了「買車」功能,從學車到買車,形成一條比較明朗的延長用戶需求的方向。
如何給到用戶新的留存理由和刺激,有一些常用的手段:
構建用戶激勵機制。激勵機制就是給到用戶繼續使用的好處,例如籤到紅包、等級特權、積分兌換等。微博的籤到紅包可以直接提現,滴滴出行的積分可以兌換優惠券,都是給到用戶既得利益,也都是為了提高用戶的留存。
增加用戶沉沒成本。沉沒成本就是已經發生的不可回收的成本,例如金錢、時間、精力等,它們會影響用戶的決策,因為用戶做決策時不僅看當前的利益,也關注之前的付出成本。增加用戶沉沒成本的目的就是通過提前的成本支出,讓用戶持續地使用產品,提高用戶留存。
例如餓了麼的超級吃貨卡,本質上就是充值會員,先增加用戶投入的金錢成本,再用紅包等優惠權益刺激用戶,提高產品在用戶選擇上的優先級。
03創新產品功能讓用戶產生依賴
平緩穩定期/共存期的用戶流失雖然較前兩個階段更平緩,但是如果長時間沒有給到用戶新的刺激,還會出現小規模的用戶流失。這個階段要提高用戶留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產品的更新迭代,開發出新的功能和玩法。
例如支付寶的螞蟻森林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功能創新。螞蟻森林複製了當年火爆全網的偷菜遊戲的核心玩法,同時加入了自己的核心支付功能。用戶通過綠色出行、線上業務辦理等環保行為積攢能量種樹,並引入社交化的偷取好友能量、好友能量排名板塊,增加用戶的時間、精力成本投入。既帶給用戶有趣、有競爭感的遊戲,又提高了支付寶支付以及便民功能的使用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支付寶的用戶活躍與留存。螞蟻森林這種遊戲化、社交化的創新,在僅上線半年時,就給支付寶帶來了40%的日活用戶增長。
除了功能創新,個性化推薦也是讓用戶產生依賴的重要途徑,這也是絕大多數產品都有的功能。個性化推薦就是根據不同用戶的喜好,進行精準化的推薦,讓用戶覺得產品是真正懂他的,增加對產品的喜好度、依賴度。
04藉助留存分析工具解決問題
上述方法,都是在產品功能層面上提高用戶留存的方法。那在到提出產品需求前,如何比對產品的日留存、周留存、月留存數據?如何了解產品的用戶存留是否存在問題?我們可以藉助留存分析工具解決。
易觀數科旗下的智能用戶運營平臺-易觀方舟,已完整集成了留存分析功能。易觀方舟包含事件分析、渠道分析、實時分析、智能路徑等12大分析模型,留存分析也是用戶行為分析體系中的重要分析模型之一。
在留存分析模式中,我們通過明確留存用戶的初始行為、後續行為、時間範圍後:
(1)通過定義留存,依照明確的用戶相關行為徑依次選擇初始行為、後續行為,並設定相應的用戶留存周期。
(2)通過指標設定,在我們可以看到留存用戶隨著時間變化的相關數量,也能夠切換看到流失用戶隨著時間變化的相關數量。
(3)在設定完轉化路徑後,我們可以通過添加細分維度,如「設備類型」這樣的屬性,對留存人群進行拆解,進行多個維度挖掘,從而找到不同維度下的留存差異。
(4)如果短期數據無法使我們發現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對時間的設置與修改,了解7天、30天或指定時間段下的留存表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