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平教授:關注這一點,讓孩子遠離性早熟!

2020-12-24 騰訊網

提起兒童內分泌,不得不說到兒童發育和長個。在老一輩的印象中,孩子十三四歲開始發育,十五六歲才開始抽條,但是根據中華兒科學會發布的最新中國兒童成長發育專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女孩青春期平均開始發育的年齡是9.2歲,比30年前提前了3.3歲。那麼青春期為什麼會提前?提前是否就是性早熟?青春期提前和性早熟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此次,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健康客戶端發起的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傳播行動系列直播,特別邀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羅小平教授為大家詳解青春期與性早熟的關係。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學系主任,一直從事兒科臨床、科研、教學以及科普工作,先後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際科技進步二等獎,首屆中國兒科醫師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等榮譽,發表學術論文430餘篇,2020年2月入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名單,尤其擅長兒童內分泌疾病,遺傳代謝病以及新生兒疾病的診治。

青春期發育正在逐步提前

青春期是人生長發育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時期,生長發育逐步成熟,包括體格發育以及性器官的成熟,同時具備了生育能力,所以這是一個從兒童到成人的過渡階段。

不僅是中國兒童有青春期提前的趨勢,實際上整個人類發展過程中,青春期都是逐漸提前的,比如100年前左右,歐洲白人的初潮時間大概在16歲左右,現在平均在12歲左右,所以總體都是提前的趨勢。

最近50年以來,月經初潮的時間提前的不是很明顯,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但乳房發育提前的更加明顯一些。國內也逐漸觀察到這個現象,不管是女孩還是男孩,青春期發育都有提前的趨勢。

青春期提前與人類基因還是環境變化有關呢?

基因的改變是非常漫長的過程,青春期發育雖然跟遺傳基因有關,但這些基因在很多年前也是存在的,所以青春期提前更多與環境因素有關係,比如飲食、社會環境,運動等等。

發現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家長要注意什麼問題?

青春期發育是一個逐漸出現的過程,而家長往往不易發現孩子青春期微妙的改變。青春期的發展遵循一定的過程,男孩和女孩不一樣,女孩青春期最早出現的徵象是乳房增大或有硬結,男孩主要表現為睪丸的增大,比如睪丸容積大於等於4ml,就認為青春期開始發育。女孩跟媽媽接觸多一些,如果是夏天,比較容易發現,但男孩不易發現。

所以快到發育年齡時,家長要特別注意孩子的一些細微變化,比如媽媽要多注意女孩乳房是否發育,或者是否有其它的症狀,而爸爸需要多關心男孩,另外去醫院做體格檢查時,也要多諮詢醫生,做一些相應的檢查,來判斷是否有早期的徵象。

性早熟與青春期提前有何區別?

正常青春期發育,女孩在10歲左右出現第二性徵,男孩比女孩晚2年,大概12歲左右出現徵象,並不是說青春期的徵象一旦出現,或者之前提到的青春期發育徵象比以前早就診斷為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女孩8歲前,男孩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或者女孩10歲前出現初潮,即早初潮,也可做為診斷的直接依據。

而且國際上也關注到一些現象,不同的人種性發育時間也不一樣,比如黑人,女孩性發育的徵象出現的更早一些,白種人會相對晚一些,中國人介於兩者之間,雖然大家都觀察到有提前的現象,但是性早熟診斷的標準還是規定女孩8歲前,男孩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才認為是性早熟。

青春期的啟動不是像性早熟一樣診斷,而是需要觀察,隨著第二性徵的出現,有沒有其他的徵象,比如女孩是否有陰毛出現,男孩是否有陰莖增大,或者變聲、喉結的出現,同時是否有體格生長加快等等。

如果去醫院諮詢,還要做一些其他的檢查,比如測骨齡,看骨齡是否突然增快,超過她實際的年齡,還有影像學的監測,做B超,看子宮大小,內膜回聲,卵泡大小、數量以及卵泡直徑等等,綜合起來有助於醫生判斷是否是中樞啟動後的性發育。必要時還要做其他監測,比如頭顱核磁,排除有沒有腫瘤,同時還要做激發試驗,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用藥後看促性腺激素的反應,能夠達到一定的標準後才能診斷是否是性早熟。

性早熟為什麼是一種容易忽視的疾病

1、為什麼容易被忽視?

容易被家長忽視

性發育是比較隱秘,逐漸發育的過程,男孩女孩到了一定年齡後會出現一些生理和心理反應,關於隱私方面不會直接跟家長溝通,如果是冬天,衣服穿得比較多時更不易發現。

而且有些家長還存在舊觀念,認為孩子不可能八九歲就發育,有時候孩子說胸口疼,家長也不當一回事,對於孩子身高突增不是很明顯的,家長更不會重視。像農村的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只有爺爺奶奶照看,對孩子的觀察更加不細緻,所以也不太容易發現早期徵象。

容易被醫生忽視

一般兒保科或兒內科的醫生容易關注孩子身高,不易關注性發育,而且很多孩子去醫院看病時,掛的不是專科醫生,而是普通醫生或其他專業的兒科醫生,這時候醫生往往只關注他專科的情況,比如孩子感冒發燒、支氣管炎、肺炎等只關注呼吸道問題;腹瀉、肚子疼只關注消化系統問題。

而且兒科內分泌對專業要求高一些,因為診斷和治療時要做一些特殊的檢查,比如影像學檢查,骨齡檢查,激發試驗,或者鑑別它是器質性或特發性的性早熟,都要有一些內分泌的專業知識。還有一點基層醫院或者中層醫院內分泌專科劃分不細,可能會缺少這方面的技術人才和專業知識,所以容易被普通兒科醫生忽略。

2、為什麼是病態的?

整體時間提前

正常的青春發育是有過程的,一般女孩10-12歲,男孩12-14歲開始發育,但青春期發育長短不一定,有的快,有的慢,平均3-5年。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當青春期提前時,都比正常青春期發育過早出現,雖然大多數性早熟和正常青春發育的程序類似,但整體時間提前了。

性早熟分類

性早熟被分為好幾種,一種是器質性病變,是由疾病所引起的,比如中樞神經系統的腫瘤,腎上腺腫瘤,或者是生殖器官,睪丸卵巢的腫瘤等會導致性發育提前,或者是外周性的藥物、環境內分泌幹擾物等引起性早熟。

對於女孩來說,80%-90%的性早熟一般找不到器質性病變的原因,這種稱為特發性性早熟。不僅性發育過程提前,還會產生一些生理或病理方面的影響,比如骨齡超過實際年齡2年或者更多,這時孩子身高比同齡小朋友更高,家人都很開心,但骨齡超前導致別的孩子還在長個的時候,她已經月經初潮,逐步停止生長,最終導致終身高比同齡人矮很多。

心理變化

另外性早熟會導致相關心理問題,心理髮育的成熟度和生理的成熟度是不一致的,男孩可能出現脾氣暴躁,有犯罪衝動行為,而女孩不想讓別人發現胸部發育,來月經等,可能會自卑、內向、孤獨,不跟同學交流,或者會成為性侵或性虐待的對象。

女孩性早熟比例比男孩高嗎?

整個青春期發育過程,女孩要比男孩早2年,這也是小學五年級或初中時女孩身高比男孩高,比男孩懂事的原因,其實,整個性早熟比例也是女孩比男孩多一些,只不過女孩特發性的比較多,男孩器質性病變的比較多,所以如果男孩有性早熟,特別要注意是否有腫瘤。

如何辨別真假性早熟?

辨別性早熟有沒有真假之分,就要看中樞神經系統是否啟動,性發育的過程是由下丘腦中樞神經系統-垂體-性腺軸調節,如果出現一部分早熟的表現,比如單純的乳房早發育,單純性陰毛早現等單一性發育現象,稱為部分性性早熟(不完全性性早熟),這些孩子做完檢查後,一般骨齡沒有明顯超前,性腺增大也不顯著,如果做性激素促性腺激素激發試驗,結果也是陰性的,說明是假性性早熟,並沒有真正的從下丘腦啟動。像單純性乳房早發育,或者假性性早熟,醫生會尋找原因,或者進行密切的醫學觀察,不需要做特別的處理。

如果發展到一定程度,孩子有明顯的第二性徵,骨齡超前,子宮增大,卵巢增大,卵泡發育,做激發試驗時,黃體生成素峰值達到了一定的數值(大於5),就認為是中樞啟動,為中樞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這時,醫生會通過孩子身高或月經初潮的影響來決定是否需要幹預。

因此,作為家長,在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要密切關注青春期啟動時間,如果有問題,一定要到正規門診科學幹預,對於早產兒,出生體重比較低以及肥胖的孩子,要更早關注青春期發育問題,避免錯過最佳幹預時間。

相關焦點

  • 孩子早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來看看這些家長們可能忽略的原因
    這是為什麼呢?我也沒有早熟的經歷啊,孩子怎麼就早熟呢?部分性性早熟也較為常見:比如單純乳房發育早,但是骨齡、性腺都沒有早熟的特點;這類患兒臨床較為常見,有時候不處理乳房也可回縮,但是也有些會慢慢進展至真性性早熟。還有些單純陰毛早現、單純早初潮等,臨床也較為常見。
  • 孩子早熟的原因到底是啥?有沒有標準答案呢?還真沒有
    這是為什麼呢?我也沒有早熟的經歷啊,孩子怎麼就早熟呢?部分性性早熟也較為常見:比如單純乳房發育早,但是骨齡、性腺都沒有早熟的特點;這類患兒臨床較為常見,有時候不處理乳房也可回縮,但是也有些會慢慢進展至真性性早熟。還有些單純陰毛早現、單純早初潮等,臨床也較為常見。
  • 孩子出現第二性徵,還會長高嗎?掌握這三條,遠離性早熟
    女孩子初潮是開始發育的標誌,在這個時期往往是女孩子增長的黃金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得到雨露滋潤的小草,簡直是一天一個樣。性早熟是很多家長焦慮的問題,也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但孩子11歲初潮是很正常的發育時期,不是性早熟,家長要把心放在肚子裡。目前性早熟的定義是孩子8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孩子第二性徵出現是身體增長的黃金期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孩子出現了第二性徵就不長個了。我曾經也被父母這樣定義過。
  • 胖小孩當心性早熟!疫情期間,你家小孩胖了嗎?
    據了解,疫情讓門診中的胖小孩多了起來,有專家猜測這與小孩子宅在家裡時間長,食物吃得多、活動量少有關。據了解,疫情讓門診中的胖小孩多了起來,有專家猜測這與小孩子宅在家裡時間長,食物吃得多、活動量少有關。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社會與經濟發生翻天地覆的變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兒童肥胖的發病率日趨增高。兒童肥胖對兒童身體危害性較大,不僅會增加兒童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患病率,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性發育,導致性早熟!如今,肥胖已成影響兒童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 專家:關注兒童性早熟 早發現早幹預
    可是胖豆剛8歲,這是怎麼回事?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程昕然教授在受訪時表示,「男孩在9歲前變聲、長喉結,長鬍鬚,出現睪丸、陰莖長大,陰囊皮膚褶皺增加同時顏色加深,陰莖勃起增加,甚至有些男孩會有精子的產生,這些都是男孩性早熟的信號,重要的是男孩性早熟家長不容易發現。」
  • 中國超53萬兒童性早熟:注意3件事,別讓孩子過早被「催熟」
    得知這一結果,媽媽崩潰大哭,沒想到自己差點就毀了孩子一輩子。除了兒童保健品之外,還有一些藥膳補品也不宜給孩子大補,因為容易引起孩子肥胖,導致體內激素水平變化,誘發性早熟。,要想避免孩子過度肥胖,就需要從這兩者入手了。
  • 孩子不長個兒家長有誤區 不同年齡段標準身高計算法
    65%的家長在孩子身高偏矮時,會首先考慮使用增高保健品,甚至盲目進補。   受訪專家/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組長 羅小平教授   我國兒童矮小發病率約為3%,4~15歲生長發育遲緩的矮小患兒達700萬名,但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療的患兒不足3萬名。65%的家長在孩子身高偏矮時,會首先考慮使用增高保健品,甚至盲目進補。
  • 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與疾病防控戰略研究訪談-羅小平專訪
    當然也存在一些其他問題,如地區發展不均衡;肥胖、近視、性早熟等問題日益突出等。 兒童疾病的整體診療水平,診斷技術不斷提高。既往一些兒童疾病的診斷多為跟隨性發展,而目前針對兒童常見病、嚴重疾病、疑難危重症的診斷技術已基本與國際接軌。診療過程也隨之更加規範。
  • 超53萬兒童''性早熟'',這些食物''坑娃不倦'',很多家長卻成箱地買
    當然這些不僅僅體現在成人身上,在很多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尤其是當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了性早熟現象,更讓家長們操心不已。靜靜今年剛剛7歲,是一個特別活潑的小女孩,前幾天媽媽帶她洗澡的時候突然發現孩子的乳房有一點微微隆起。媽媽用手小心地摸了摸,發現孩子的乳房裡有一處小小的硬塊,當晚靜靜媽一直都沒有睡好覺,等到天亮就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 中國超53萬兒童「性早熟」:注意3件事,別讓孩子過早被「催熟」
    得知這一結果,媽媽崩潰大哭,沒想到自己差點就毀了孩子一輩子。除了兒童保健品之外,還有一些藥膳補品也不宜給孩子大補,因為容易引起孩子肥胖,導致體內激素水平變化,誘發性早熟。值得注意的是,肥胖還容易導致孩子患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等疾病,千萬別以為這是只有成年人才會得的病!
  • 女孩性早熟就一定要打那麼貴的針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孩子和家長都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但是作為醫生不能欺騙她,只能委婉的告訴家長和孩子還有一點增長空間,努力加強運動,發揮最後的潛力。不建議藥物幹預。因為代價和獲益不對等。這個孩子的問題是沒有定期監測身高的增長,8歲前孩子有加速生長及乳房增大的表現,但是家長認為這是好事,孩子懂事早、聽話、乖巧、好撫養。但是沒有想到孩子9歲多就來月經,月經來了以後身高增長就慢下來了,直到身高不增長才恍然大悟。那麼這個孩子是什麼原因引起她這麼早就來月經呢?
  • 11歲小男孩開始遺精,醫生檢查後說:這類食物,儘量少給孩子吃
    沒太在意,但是發現孩子開始長鬍子了,而且喉結也開始突出,於是便仔細詢問了孩子,這時樂樂才支支吾吾的說了自己的情況,原來這段時間和自己生分,主要是因為孩子遺精了,但是孩子才11歲,樂樂娃很震驚和疑惑,於是連忙帶著樂樂去醫院做檢查,醫生診斷這是性早熟的表現。在醫生詢問了孩子飲食和生活習慣後,很快的得出了結論:主要是因為長期吃油炸食物所導致。
  • 8歲女孩骨齡超12歲,吃出來的早熟,這些食物孩子再饞也別吃
    直到,媽媽發現女兒藏在床底的小內褲上有著褐紅色的分泌物,這才著急的拉著女兒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性早熟,骨齡已接近13歲!追根溯源,竟是吃出來的早熟!這一結果讓一家人懊悔不已,怎麼就吃出性早熟了呢?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董關萍解釋說,肥胖會讓人體內的脂肪細胞增多,脂肪細胞中含有激素,孩子在大量的激素暴露中容易性早熟。如董關萍醫生所說,家長們一般不會單純因為孩子胖來就診,而是發現了因肥胖導致的病症才來,性早熟便是其中一種。
  • 您的孩子身高達標了嗎?關於孩子長高這些觀念都是錯的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及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組長羅小平教授此前向媒體介紹,在矮小症患者中接受正規治療的人數只有一成左右,也就是3萬。目前許多家長還缺少對矮小症的正確認識,導致患兒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爸爸媽媽們,您的孩子身高達標了嗎?
  • 孩子現在高將來一定不矮?關於身高的這些觀念都不對
    孩子現在高將來一定不矮?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及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組長羅小平教授此前向媒體介紹,在矮小症患者中接受正規治療的人數只有3萬人。目前許多家長還缺少對矮小症的正確認識,導致患兒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兒科內分泌專家許瑞英教授表示,關於孩子長高的問題,不少家長存在一些錯誤觀念。  經常有人說:「父母高,孩子未來一定高。」
  • 名醫直播間|杭州市兒童醫院副院長桑杲:切勿讓性早熟耽誤孩子一生
    據疾控部門的數據顯示,杭州少兒肥胖率較高,每10個孩子就有一個小胖墩。現如今,很多孩子養得太好又動得少,隨之而來性早熟、肥胖等生長發育問題也層出不窮。11月3日,杭州市兒童醫院副院長桑杲教授做客《名醫直播間》,圍繞孩子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健康問題和廣大網友共同探討。
  • 它是孩子身高的隱形殺手,父母做好3個方面,孩子長更高
    性早熟為什麼能夠影響孩子的身高?在醫學上性早熟可分為真性早熟、假性早熟、部分性早熟。真性早熟是指由於下丘腦導致孩子的身體表現出青春期的發育,導致機體表現出性早熟的現象。假性早熟為孩子表現出來的地兒性徵的發育與性腺的發育不同步,且男孩的睪丸、女孩的卵巢並沒有開始發育,只是由於誤食入一些含過量激素的食物或藥物而讓一些第二性徵提前表現出來了。部分性早熟是指孩子的身體上只有一部分位置出現了青春期該有的第二性徵,如只是胸部提前發育、長喉結等。
  • 「我女兒胸部發育了 是不是性早熟?」!兒科專家:性早熟和飲食的...
    傅君芬教授說,性早熟帶來的危害主要有兩方面:孩子的性腺軸提前啟動,性發育成熟了,但是智力、心理以及體格發育等沒有跟上,和年齡不匹配,這時候孩子容易在情緒和心理上出現問題;骨骼發育早,骨骺提前閉合,生長周期縮短,結果影響最終身高。相比正常發育的情況,有時候甚至能拉開20釐米的差距。
  • 這些食物千萬別給孩子吃 容易性早熟
    性早熟這個概念在08年轟動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中被大家廣為熟知。以前我們都以為這是孩子長得快、發育得早的表現,是好事。此事之後,大家才清楚地意識到性早熟不是件好事。而性激素會促進骨骼的骨骺閉合,導致孩子長不高,比同齡人矮小,這也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事情。  性早熟所催生的性激素過多的話,還會改變孩子體內正常激素的分泌,導致內分泌嚴重失調,容易引起兒童多毛症、甲狀腺疾病、少年早白等疾病,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哪些原因會促使孩子性發育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