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長徵五號順利發射 帶你了解實踐二十號衛星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海南文昌12月27日電 題:奠基礎·黑科技·新技術:揭秘實踐二十號衛星
作者 郭超凱
12月27日,實踐二十號衛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記者採訪多位專家,揭秘這顆被譽為中國航天創新急先鋒的「黑科技」衛星。
「奠基礎」:助「東五」平臺推廣
實踐二十號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一顆新技術試驗驗證衛星,採用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簡稱「東五」平臺)進行研製。實踐二十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東五」平臺成熟度向前邁進一步,為「東五」平臺的全面推廣與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何理解衛星和平臺的關係?業內專家舉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東五」平臺和實踐二十號衛星的關係,就好比汽車底盤和汽車的關係,購買底盤的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對汽車進行改裝。同理,衛星平臺只提供最基礎的功能,而不同的衛星則根據任務需要再添加各種專用功能模塊。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實踐二十號衛星產保經理郝燕豔告訴中新社記者:「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的出現填補了中國東方紅系列大型衛星平臺型譜的空白,可滿足未來20年的大容量衛星應用需求。」
按照設計指標,基於「東五」平臺的衛星載荷承載能力可達1500-1800公斤,設計壽命長達16年。這意味著,相比「東三」「東四」等現役衛星平臺,「東五」平臺能力將得到跨越式提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黑科技」:衛星一身真功夫
作為中國目前研製的地球同步軌道發射重量最重的衛星,實踐二十號衛星在研製過程中採用了眾多「黑科技」。
第一項「黑科技」是實踐二十號衛星的太陽翼。太陽翼是衛星的「翅膀」,為衛星提供能源。實踐二十號衛星的「翅膀」是中國迄今為止面積最大、翼展最長、展開方式最複雜的太陽翼,雙翼展開比波音737飛機的翼展還要寬10米。
第二項「高科技」則是實踐二十號衛星配備的「大心臟」——中國功率最大的電源控制器。與第一代電源控制器相比,它在功率增大3倍以上、功率密度提升2.5倍的情況下,重量卻只增加了40%,實現了國產電源控制器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跨越。
除此以外,研製人員還為實踐二十號衛星配備了眾多「黑科技」產品,比如:耐冷耐熱耐衝擊的「小關節」太陽翼驅動機構、由化學推進和電推進提供混合動力的混合推進系統以及「降溫神器」可展開式熱輻射器等。
「新技術」:驗證一批國際前沿技術
之所以被譽為中國航天的創新急先鋒,主要是因為實踐二十號衛星瞄準航天未來發展需求,搭載了雷射通信、Q/V頻段通信、深冷迴路等十餘項國際領先的「前沿性、戰略性」技術試驗載荷,其中多項為國際或國內首次。
記者了解到,實踐二十號衛星將首次開展基於深冷環路熱管的深低溫傳輸在軌演示和基於形狀聚合物可展結構的在軌試驗,這兩項試驗均為國際首次。而在國內首次方面,該衛星將首次完成帶寬Q/V頻段星地通信試驗,為當前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用頻空間開闢了新的領域;同時還將首次開展高軌相干體制雷射通信試驗,刷新了靜止軌道雷射通信速率新指標。
郝燕豔表示,實踐二十號衛星驗證的一批新技術將進一步推進高通量通信衛星、高解析度遙感衛星為代表的衛星技術進步,對提升新技術成熟度、促進新技術應用、進一步推動中國航天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