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組圖:數十年路網擴張 見證柳州滄桑巨變

2020-12-2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上世紀40年代,柳州城區道路總長僅12.7公裡,到90年代初增至278公裡

&nbsp&nbsp&nbsp&nbsp進入新世紀,一大批道路建成通車,構築起現代化路網新格局

&nbsp&nbsp&nbsp&nbsp數十年路網擴張 見證龍城滄桑巨變

&nbsp&nbsp&nbsp&nbsp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黃遠來/文 張存立/圖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新柳大道是柳東新區的主動脈。

&nbsp&nbsp&nbsp&nbsp從半個世紀前只有13條城市骨架道路的南方小城,到如今路網密布、出行便捷的現代化都市;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牛車馬車當道,到現在新能源公交車穿梭城市;從半個世紀前的交通盲區遍布,到如今路網擴張……數十年來柳州城市道路的發展變遷,無不讓老柳州們感嘆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欣欣向榮。

&nbsp&nbsp&nbsp&nbsp新中國成立初期

&nbsp&nbsp&nbsp&nbsp幾條大街構成的城市

&nbsp&nbsp&nbsp&nbsp「上世紀40年代的柳州城市道路就那麼幾條,大多都是石板路和泥巴路,道路條件比較差,主要通行牛車和馬車,汽車基本都很少。」回想起兒時看到的柳州城市道路,雖然已過去70多年,年過九旬的李志決依然印象深刻。

&nbsp&nbsp&nbsp&nbsp「當時柳州市區內,僅僅魚峰路比較寬敞。」今年95歲的黃輝老人介紹,上世紀40年代,魚峰路寬30米、長650多米,是當時廣西最寬的道路之一;其他道路基本都是彎曲狹窄的小道。

&nbsp&nbsp&nbsp&nbsp據柳州市志記載,1912年,柳州城區道路大多用石板鋪設,彎曲狹窄,柳江南北兩岸的交通依靠渡船。1928年,柳州市政籌備處為創造條件設市,在柳江兩岸開闢魚峰、河南上下街和東大路(中山東路),並陸續拆除河北城牆開闢馬路。解放前夕,柳州城區面積為3.42平方公裡,道路總長12.7公裡。

&nbsp&nbsp&nbsp&nbsp黃輝介紹,民國時期柳州市區有13條城市骨架道路,而柳長路(柳州至長安)、柳石路(柳州至石龍)、柳邕路(柳州至南寧)、桂柳路(桂林至柳州)是幾條重要道路,基本構成當時柳州對外的交通骨架。

&nbsp&nbsp&nbsp&nbsp新中國成立初期,主要沿用上述城市骨架道路,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柳州市政府把道路、橋梁列為城市建設規劃布局和建設重點,連年不斷擴建、改造、擴寬,逐漸形成貫穿東西南北的環城路網。

&nbsp&nbsp&nbsp&nbsp1968年12月26日,跨越柳江的第一座公路大橋竣工通車,使龍城路和魚峰路相連,成為南北向交通的主幹道,結束了過河靠渡船和浮橋的歷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上世紀80年代後拓寬的西環路。

&nbsp&nbsp&nbsp&nbsp改革開放後

&nbsp&nbsp&nbsp&nbsp路網建設加快推進

&nbsp&nbsp&nbsp&nbsp改革開放後,柳州市加快推進路網建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nbsp&nbsp&nbsp&nbsp黃輝介紹,1980年後,柳州相繼拓寬改造鵝山路、魚峰路、柳邕路、西環路、廣場路、柳石路、柳江路、文惠路和駕鶴路西段,開闢了飛鵝路中段、潭中大道、廣雅路、濱江東路、濱江西路、蝴蝶山路。

&nbsp&nbsp&nbsp&nbsp「上世紀80年代後,柳州市開始將城市路網規劃成環形加輻射形的路網系統,並拓寬改造東環路和西環路,開始建構成城市內環(田字路網)和外環,逐步解決了柳州道路被山、水、鐵路割裂的難題。」黃輝說,柳州城區的「田」字路網,既能迅速疏散市中心的車流,又讓被山體、河流、鐵路分割的不同片區快速溝通。

&nbsp&nbsp&nbsp&nbsp黃輝介紹,上世紀80年代後,柳州的道路越來越多,從沙土路升級為混凝土和柏油路面,道路也越來越寬,越來越平坦。到90年代初期,柳州城區面積擴展至82.07平方公裡,市區道路259條(含小巷),總長278公裡,其中高、次級道路230公裡。

&nbsp&nbsp&nbsp&nbsp城市公交得益於城市道路的升級改造,公交運營線路也擴展至18條,運營線路總長206公裡。「上世紀90年代的柳州,出門有公交車可直達城區的大半部分地方,出行越來越便捷。市民之間的時空距離也被大大拉短。」黃輝說,當時柳州的公交系統得益於道路條件的改善,在廣西數一數二。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寬闊的陽和大道。

&nbsp&nbsp&nbsp&nbsp新世紀

&nbsp&nbsp&nbsp&nbsp構築現代化路網新格局

&nbsp&nbsp&nbsp&nbsp進入新世紀後,柳州市交通路網建設投入持續加大。如今的柳州,路網越來越發達,道路越來越寬,越來越通暢。

&nbsp&nbsp&nbsp&nbsp今年初,百米寬的曙光大道實現主車道雙幅通車,成為溝通起主城區與柳東新區的第二條「大動脈」。此外,雙沙路(一期)、柳江大道、瑞龍路等一大批道路建成通車,也大大改善了交通環境。

&nbsp&nbsp&nbsp&nbsp目前,柳州市外環快速路仍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建成通車後,柳州交通網絡將更加便捷順暢。

&nbsp&nbsp&nbsp&nbsp除了新建道路外,柳州市還對原有的老城區道路進行整體提升改造,勝利路、東環大道、西江路、紅巖路、東環大道東一巷(原炮團路)等一批道路的提升改造極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nbsp&nbsp&nbsp&nbsp目前,柳州市正加快推進對雙沙路(後期)、東外環、西外環、白蓮大道等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未來的柳州路網更通達,市民出行更便捷。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與鐵路線並行的柳太路。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近年拓寬修建的東環大道延長線。

相關焦點

  • 從送炮彈到送好水 晉江圍頭村見證海峽兩岸滄桑巨變
    從「送炮彈」到「送姻緣」再到「送好水」——圍頭村見證海峽兩岸滄桑巨變泉州網訊 (記者 張曉明)渠成,水到。8月5日上午,汩汩流出的晉江水,從祖國大陸這一端,流到金門那一頭,只用了2分鐘時間。供水工程在大陸的入海口,位於晉江金井鎮圍頭村。
  • 牡丹江站118年的滄桑巨變……
    118年的風雨歷程 牡丹江站歷經1次搬遷,4次改造 伴隨著哈牡高鐵開通 這個跨越百年的老站正式走進了高鐵時代 ~~~ 讓我們打開時光隧道的大門 一同追憶百年老站的滄桑巨變
  • 20餘家外媒記者雲參訪延安 見證中國革命聖地滄桑巨變
    12月10日,「雲上解碼幸福中國」——外媒記者雲參訪之「見證中國革命聖地延安滄桑巨變」專場活動在延安舉辦。原標題:《20餘家外媒記者雲參訪延安 見證中國革命聖地滄桑巨變》閱讀原文
  • 72年的滄桑巨變,我的母校:山東省昌邑市第一中學
    離開高中已經10多年,現在想想我們的人生也在發生著巨變,那時候的我們是多麼的純真,每天的任務就是學習,那個時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轉折點,從那時起,我們有的人上了大學,有的人步入的社會,有的人成為了戀人,也有的人成為了仇人!不管怎麼說,高中時代都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永久的記憶!
  • 70年滄桑巨變——地小信帶你看西安歷史變遷
    70年滄桑巨變——地小信帶你看西安歷史變遷 2020-08-13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頂級情色攝影師的情色人體「18禁」【高清組圖】
    【高清組圖】  1984年中國大閱兵珍貴老照片【高清組圖】  美女柔術、少林絕技 探秘讓人瞠目結舌的絕技!【高清組圖】  1984年中國大閱兵珍貴老照片【高清組圖】  美女柔術、少林絕技 探秘讓人瞠目結舌的絕技!
  • 十年滄桑巨變 他們弄潮領航
    2010~2020年,十年滄桑巨變,家居行業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隨著房地產精裝的推行、整裝以及電商等新零售渠道的崛起,行業競爭變得更加激烈。而在這場巨變中,他們是家居行業發展的領航人,緊抓時代發展趨勢,帶領企業走向升級轉型。他們是中國家居行業金獅獎十年行業功勳人物,在行業裡奮力拼搏、勇於創新,推動著家居行業的發展。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執行會長 張傳喜張傳喜,是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執行會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小康大街」,夢實現的地方村民賈建東一家坐在自家小院裡,享受著愜意的傍晚時光。「這條路,見證了賈家寺村的發展與變遷。」村支書賈成剛說,如今村裡家家戶戶住進了新房,硬化路直通田間地頭,依託暖河灣和繡金山兩個產業示範園區,大多數村民都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人均收入也達到1萬元。「小康大街」,不僅獲得了所有村民的認可,而且來過賈家寺村的人都會給出同樣的答案。「兜裡有錢」,就是小康!
  • 組圖:音樂人導演阿彬最新高清藝術照曝光
    組圖:音樂人導演阿彬最新高清藝術照曝光—— 阿彬,中國內地男歌手,音樂人、導演。組圖:音樂人導演阿彬最新高清藝術照曝光—— 2017年8月,阿彬受邀參加「中國南嶽星空節」群星演唱會,同年08月,阿彬出席網絡電影《痞子超神》開機新聞發布會。2018年6月,阿彬參加在長沙舉辦的明星演唱會。組圖:音樂人導演阿彬最新高清藝術照曝光—— 2014年7月,阿彬正式發行數字EP專輯《分手的心碎》。
  • 阮湧小學:始建1903年 百年老校見證歷史滄桑變幻
    115年來,作為百年來東莞乃至中國教育的縮影,隨著時代變幻,阮湧小學的教制、教學內容,乃至校名等也隨著變化,帶上了濃濃的時代色彩,反映了歷史背後的滄桑變幻,也見證了時代的巨變和現代生活的日新月異。前世:東莞乃至全國百年歷史的縮影阮湧小學位於莞城阮湧路,這裡是莞邑大地人文薈萃之所在。
  • 往事歷歷在目,見證時代巨變!
    往事歷歷在目,見證時代巨變!就因為味道本地柚子有點酸,人們嫌棄了,不愛吃了,不遠處的水果店裡,各種美味的水果好吃又不貴,現在誰也不缺錢……真是改天換地,時代巨變啊!
  • 光陰故事 滄桑巨變——最美農場:八五六!
    崢嶸歲月六十年,滄桑巨變;風雨歷程六十載,彈指一揮間。八五六墾荒兒女用勤勞與勇敢,譜寫出一首首振奮人心的奮鬥之歌、團結之歌、巨變之歌......
  • 朝鮮鴕鳥牧場吸引大批外國遊客 工藝品巧奪天工(高清組圖)
    原標題:朝鮮鴕鳥牧場吸引大批外國遊客 工藝品巧奪天工(高清組圖) 朝鮮鴕鳥牧場推出的工藝品。圖片來源:朝鮮《勞動新聞》  原標題:朝鮮鴕鳥牧場吸引大批外國遊客 工藝品巧奪天工(高清組圖)朝鮮鴕鳥牧場飼養了大批鴕鳥。
  • 滄桑巨變 中國經濟特區四十年
    經濟特區的滄桑巨變是一代又一代特區建設者拼搏奮鬥幹出來的。今天,我們邀請4位參與特區建設的親歷者,讓我們隨著他們的視角重溫那些辛勤與熱誠的創業故事,回顧中國走向改革開放的奮鬥歷程。讓我們一道,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而團結奮進。
  • 滄桑巨變 -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再到如今,600米的廣州塔、530米的東塔、432米的西塔,它們在城市序列裡突出又不可或缺,撐起了天際線的新高度,記錄著城市擴張的新地標。不過,廣州的高樓,始於身高,卻不止於此。高度更迭,與城市發展同行。廣州緣何持續領跑全國「第一高」?為何一再擁有全國「第一高」?
  • 貴州土城古鎮:傳承紅色基因 生態與文化並重(高清組圖)
    貴州土城古鎮:傳承紅色基因 生態與文化並重(高清組圖)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15年04月25日08:58 推薦閱讀: 貴州望謨:兩萬餘人盛裝歌舞歡度「三月三」(高清組圖) 加榜梯田春耕季:光影如魅 田入畫【高清組圖】 中國最大革家寨用上了自來水(組圖 ) 英國遊客迷戀苗家梯田農耕文化(
  •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詩頌滄桑巨變吟詠時代精神
    朗誦比賽結束後,組委會還為詩歌創作獎及朗誦獎獲得者頒獎。
  • 圖集丨蒸汽機車:不僅是懷舊情結,更是對鐵路滄桑巨變的回望
    圖集丨蒸汽機車:不僅是懷舊情結,更是對鐵路滄桑巨變的回望 2019-12-07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群眾下山上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群眾下山上樓 開啟「城市」新生活 2020-12-07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蘋果產量穩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蘋果產量穩中有增 政府搭橋果農抱團銷售 2020-10-13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