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稱100%日本品牌,「名創優品」被曝商品大多中國製造

2020-12-13 澎湃新聞
名創優品店面名牌。  東方IC 資料圖

近日,有網友發帖爆料,稱在中國街頭一夜爆紅的「名創優品」物「美」價廉的背後,實則是打著日系品牌的旗號賣國產貨。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調查發現,該品牌宣傳自己100%是日本品牌,但絕大部分產品為中國製造。且該品牌在中國申請註冊商標的時間比在日本早了大半年,很多商品設計與其他著名品牌的設計極其相似,但價錢更為便宜。法律界人士認為,其行為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店內商品大都為「中國製造」,且商品原創性存疑

2014年,名創優品進駐上海,短短一年之間,已經在上海開了30多家分店。

9月10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位於莘莊的名創優品店鋪。10點開門以後,來店裡買東西的顧客絡繹不絕,短短5分鐘內就有3個顧客來到收銀臺結帳。

現場顧客向記者評價稱:「名創優品是一家日資品牌小店,裡面很多商品都是10元起,大都是女生的美妝護膚產品和日用品,雖然價格便宜,但東西還是很精緻的,種類也挺齊全。」

據悉,「名創優品」——這家被商家自譽為日本快時尚設計師品牌的店鋪,主要出售化妝品、生活用品和配飾等物品。在店中最顯眼的位置,澎湃新聞記者發現了設計和外形與Longchamp品牌幾乎一模一樣的包,商品吊牌顯示,其產地為廣東,品名為:日系大牌簡單手提袋。吊牌上雖然沒有標價,但如廣播宣稱的那樣,「未標價的商品一律售價10元。」實際上,據記者了解,此款包若是在Longchamp品牌店售賣,正價大約為1000元,為名創優品價格的100倍。店中不斷有顧客試背這款包。

店內還有不少化妝品,如洗面奶、面膜和化妝水,也和其他著名品牌的包裝設計相類似,不過都打著「名創優品」自己的商標品牌。記者比較價格後發現,「名創優品」的標價相對便宜,幾乎所有商品背後都印有「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字樣,並非產自日本。

對此,有網友表示支持:「反正我買東西,一看品牌口碑,二看性價比,然後再看實際需求,什麼香奈兒、巴寶莉,那是白富美的世界,在我的世界裡,好用便宜才是王道,名創優品就能給我這樣的產品。」

但是,也有網友不買帳,持保留意見:「這麼便宜不太可能是日本的商品,反正是不敢買的。而且裡面東西很多都是仿冒暢銷品牌的設計,有侵權嫌疑。」

另外,會日文的顧客發現,名創優品產品上的日文名稱翻譯存在問題,是日文假名和假名生硬地拼在一起,一般日本人不會那麼用。

中國商標註冊比日本早大半年,日本品質或為宣傳手段

澎湃新聞記者在名創優品官網上看到,其品牌簡介顯示,名創優品是日本快時尚設計師品牌,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由日本青年設計師三宅順也創辦併兼任首席設計師,是全球「時尚休閒生活優品消費」領域的開創者。

該品牌在官網上還宣稱,目前名創優品在全球正式營業和籤約在建的店鋪已達數千家,平均每月開店80-100家,並堅稱自己是「100%的日本品牌」,從世界各地取材,其中超過80%的產品設計源於日本、韓國、瑞典、丹麥、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等地。

但記者在其官網店鋪統計頁面看到,名創優品在日本只有4家店鋪,而中國店鋪數量佔絕大部分。一位日本留學生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日本5年從來沒見過名創優品這個品牌,也沒聽過日本有三宅順也的設計師,是想和三宅一生(日本著名設計師)搞在一起嗎?」

此前有媒體報導,名創優品幕後老闆為中國企業家葉國富,他曾對記者表示,「100%日本品質」的口號是一種廣告包裝的運作手法,並承認目前90%的商品為「中國製造」。葉國富還說,日文翻譯錯誤是因為「用電腦百度的,確實存在問題」。

澎湃新聞記者在日本特許廳網站與中國商標網上查詢發現,名創優品商標在中國申請註冊的日期為2013年9月,但品牌在日本申請註冊最早也在2014年4月,也就是說,比在中國國內申請的要晚大半年。記者致電北京某智慧財產權代理公司,工作人員蔣先生透露了名創優品註冊商標的整個過程:「名創優品第一次註冊的是純文字形式的商標,沒加任何修飾。後經過反覆幾次修改,最後改成了與某暢銷服裝品牌極其相似的商標。」

9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致電名創優品華東地區辦公室,員工回應「名創優品」是100%的日本品牌。記者追問,既然是日本品牌,為何在中國註冊商標的時間早於日本,該員工表示不做任何回應。澎湃新聞記者又先後兩次發郵件給其公關部門,截至發稿時均無回應。

律師:不違法,但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對於「名創優品」涉嫌仿冒暢銷品牌,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律師丁金坤表示,仿製品可能涉及到的智慧財產權侵權,主要包括專利、商標、版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和裝潢。如果「名創優品」售賣的商品仿製了其他品牌的商品,卻打著自己的商標,則迴避了最顯眼的商標侵權;但是,如果其他品牌的正品有中國專利權的(專利保護有區域性,外國專利不算),「名創優品」則涉嫌侵權專利權。「另外,如果正品的圖案等,是其獨特設計,有版權的,則仿製品涉嫌侵犯版權。對於這些,工商部門都應予查處。」

丁金坤還表示,至於國內企業以外國字號經營的,比如「名創優品」用日本語進行宣傳等,雖然不違法,但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有悖公德。「這家公司的註冊經營信息都是真實的,所以並不構成欺詐,只能說他們經營不誠信,刻意誤導消費者。」

其實,並非只有名創優品一家以日本品牌作為宣傳噱頭。2011年, 在中國市場頗受歡迎的味千拉麵被指「貼牌日貨」。有媒體報導稱,在不少消費者心中是一個地道日本拉麵館的味千,其實在日本並不出名,在東京只有一家店面。味千拉麵創始人實是一名旅日中國臺灣人,而後香港人潘慰將其帶進中國內地市場遍地開花。

對於為何國內商品紛紛貼上日本品牌?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坦言:「日本東西做得好,我們做不過人家是事實。」這也直接成為了中國商家喜歡將自己商品套上日本品牌的原因。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曉鳴認為「智慧財產權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創新」。「現在這種借鑑別人的商業模式現在太多了,模糊了智慧財產權的邊界,而且這樣的借鑑模式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例如在國內很暢銷的某快時尚服裝品牌。以後這種現象會越來越普遍,有一天會為所謂的『山寨品牌』翻案。但是借鑑模式仍然要受到智慧財產權的界限約束。」

有網友則認為,依然看好名創優品的前景:「既得利益集團都會扼殺先進業態,但『名創優品』肯定會給中國精明消費者市場一次徹底的革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名創優品真的是日本品牌嗎?
    名創優品打著來自"日本"的旗號和低價實惠的商品吸引了很多人,但是大家對於名創優品都是蠻有爭議的,同時在大家看來名創優品就是一家高級的"十元店"。那麼名創優品真的是一家來自日本的"十元店"嗎?並不是。名創優品在日常播放的廣告語當中稱自己是一個日本設計師品牌,商品都是採自世界多個國家,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
  • 十元店「中國製造」開到商場 偽「日本品牌」成噱頭
    但是,被大家調侃為「升級版」十元店的名創優品讓消費者很糾結:明明是「中國製造」,為什麼一定要披上日本品牌的「洋皮」,並「山寨」其他品牌的外包裝呢?雜貨鋪開到商場裡與一般的十元店走低端路線不同,名創優品的門店大多開到了大型商場、商業步行街中。
  • 名創優品致癌物超標1400倍,到底什麼品牌的產品才能讓人安心
    9月24日,全球領先的自有品牌價值零售商名創優品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 但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被曝出名創優品指甲油質量存在問題,致癌物質超標準1400倍!由此引發輿論關注。
  • 來自韓國的「名創優品」,正在威脅日本的名創優品
    近日,名創優品(MINISO)IPO的計劃被媒體公開,其募資的目的是為全球業務擴張提供資本支持。名創優品全球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葉國富曾透露,在2018年,名創優品在全球79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3500多家門店,營收170億元,員工突破30000人。同時,他還給公司定下了一個短期目標:「2022年前將實現『百國千億萬店』的三年戰略計劃。」
  • 毛利38%給加盟商、利潤只賺8個點,名創優品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名創優品品牌中心總監成金蘭為《第三隻眼看零售》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2016年名創優品銷售額超過97億元,較前一年翻了一番,而預計2017年名創優品銷售額將突破200億元。雖然創始人葉國富聲稱名創優品對標的是無印良品,但其業態定位、商品結構,甚至供應鏈模式與日本的百元店有頗多相近之處,名創優品的商品零售價在10元至數十元之間,與日本百元店商品零售價大致相當。
  • 名創優品:正在崛起的超級平價品牌
    這樣的消費者多了,把平價品牌名創優品「逼」上一條激進的「叛逆」之路,95%以上的產品定價控制在29元以內,新開發產品的價格下調20%到30%。名創優品平均每個門店3000多種商品,絕大多數集中在10-29元之間,核心消費者鎖定18-28歲的年輕人。
  • 名創優品為何「不買就吃虧」?
    北京時間9月24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招股書,再次成為零售行業熱議的話題。一方面,這個誕生於2013的品牌創造了快速擴張的神話,七年開了超過4200家店鋪;另一方面,一些零售行業的從業者對名創優品的快速擴張感到困惑:平價商品能否持續獲得消費者青睞、名創優品不同於零售行業慣常的打法能否跑通,這些常常成為從業者們爭論的話題。
  • 名創優品:中國企業or日本企業?招股書違規or企業虛假宣傳?
    自2013年我們在中國開設首家分店後的七年內,我們將旗艦品牌『MINISO』打造成全球知名的零售品牌,並在全球建立了龐大的門店網絡。」文中提及了「2013年開設了中國首家分店」,但未提及名創優品是日本品牌還是中國品牌。之後,支點財經記者以「Japan」「Japanese」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相關內容共有17處。
  • 「C端搭臺、B端唱戲」 雙面的名創優品
    而當人們提出對名創優品的質疑時,炮哥則回應「名創優品是下一個華為」「一周能接80通投資人的電話」「中國只有10%的人看得懂」。嘴炮歸嘴炮,話說回來,炮哥還是有兩下子。截至今年上半年底,創立僅7年的名創優品,就已經在全球80多個國家開出了4200多家門店。
  • 名創優品即將上市:國內門店擴張遇到瓶頸,加盟店利潤下滑
    這些品牌門店非常相似,如果不看招牌,很難區分,它們同樣來自中國,比如MUMUSO的中文名叫「木槿生活」,2014年成立於上海, YOYOSO中文名叫「韓尚優品」,是義烏的品牌……它們像名創優品受到日本品牌啟發一樣,受到了名創優品的啟發。根據這些品牌的官網資料,加盟政策也如出一轍,但其加盟費用更便宜。
  • 這家「日本商品」店被曝光!90%是國產高仿!
    懂日文的小夥伴可以來炫技了,前面的翻譯還勉強能看,後面的……是不是也太歐比賒欠了一點……和雪人有毛線關係啊……3、商標中國比日本早大半年「名創優品」宣稱,他們是從官網的截圖上看,「名創優品」的分店確實遍布全球,但大部分是在中國!況且為何一家日本品牌在日本卻僅有4家分店呢?
  • 無印良品節節敗退,名創優品步步為營
    2020年10月15日,品牌成立才6年的「十元店」名創優品在美國紐交所風光上市;而後,12月18日名創優品發布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 反觀品牌成立40年,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的無印良品,多次降價卻沒能留住消費者,市場佔有率不斷下降,日漸式微。
  • 名創優品指甲油致癌物超標1400多倍!
    2013年,品牌創始人葉國富攜家人前往日本旅行時,發現當地有很多生活家居專營店,這類店鋪銷售的日用生活百貨不僅質量好、設計美觀,價格還很實惠,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葉國富因此獲得商業靈感,並憑藉自己過往在經營時尚連鎖品牌時積累下的產品開發經驗、供應鏈和渠道資源,在中國廣州創辦了名創優品。
  • 名創優品創TOPTOY品牌賣盲盒 這是搶泡泡瑪特飯碗?
    名創優品(圖源網) 根據相關爆料,TOPTOY品牌成立之後,將獨立開店運營,不依靠名創優品的門店售賣商品。其立志建立潮玩全產業鏈一體化平臺,名創優品還要將其打造成亞洲潮流文化集合地的品牌。如果你想知道名創優品實力如何?可以參考一下CNMO前不久發布的一篇,關於該品牌的文章《名創優品上市後在巴黎開店!要做下一個無印良品?》。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名創優品在巴黎開設首家門店的事情,也分析了該品牌的歷史和發展前景。
  • 江瀚:為啥無印良品業績下滑名創優品卻開遍全國?
    一、中國基因的日式零售店每每說到名創優品,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好奇,這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店鋪,的確從裝修風格來看,其和無印良品、優衣庫等日本品牌基本上是如出一轍,也是日本極簡主義的裝修風格,包括其名字中都含有顯著的日語,但是,名創優品卻遠比無印良品發展的更好,生活的更加滋潤。
  • 名創優品「洋式」的商業模式
    深究來看,其實,名創優品經營邏輯依然是一般中國企業的思維主導。 名創優品為什麼不能大大方方地告訴國內消費者: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原創品牌!? 我們希望看到,名創優品能夠大大方方地登陸紐交所,融入全球市場競爭,但我們更希望,在商業價值之外,名創優品能夠獲得與之匹配的尊重,真正代表「中國力量」。
  • 「名創優品」「哎呀呀」同屬一家 商標註冊國內早於國外
    搜鋪網消息:近日,名創優品在微信朋友圈內火了一把,不過這火的原因卻不是什麼好的事情。據一條名為「驚呆了,火爆合肥的日系店『名創優品』其實全是山寨」的爆料稱,名創優品打著日本品牌的幌子,賣的卻是國產的高仿貨。
  • 為什麼名創優品淨利率比無印良品、優衣庫還高?-虎嗅網
    直到最近,這家「遠看像無印良品,近看像優衣庫,仔細看原來是中國製造」的十元店正式上市,才揭開了神秘面紗:2020財年,名創優品淨利率達到10.8%,居然超過了同期的無印良品、優衣庫、沃爾瑪、大潤發、永輝等一系列著名連鎖零售門店
  • 一年逛50次名創優品,有必要告訴你這些秘密
    四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葉國富去了一趟日本。在東京的街頭,看著遍地都是的百貨精品店,葉國富被震撼了,他好像突然明白了日本的電商為什麼一直都做不大。「這些店裡賣的東西都包裝精緻,設計簡約,但價格卻都只有 200 日元。200 日元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十二三元。12 元買這麼好的東西,別說日本,就是在中國也會被搶購一空的,而且這些日本精品店賣的大多數商品還都是中國製造。」
  • 名創優品將上市募資1億美元,「中國版無印良品」的野心有多大?
    名創優品聯合創始人葉國富的人生就是這句話的最好寫照。在名創優品之前,葉國富操盤過飾品店「哎呀呀」。「哎呀呀」雖然只是個不起眼的街頭小店,但僅用了6年的時間就開了3000家店,火爆全國。2012年,35歲的葉國富在日本旅遊時發現當地百貨精品店的很多商品都只需要人民幣1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原產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