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座位也有這麼多的門道?這四種高效排座方式老師必須知道(圖文並茂)

2021-02-17 統編小語資源

每次考試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重新排座位的問題,而這件事也牽動著家長們的心。

「你家孩子坐在教室哪一排?」

這是家長們湊在一起時,常常會聊到的話題。讓孩子在教室裡找個好「地段」,是件再重要不過的事情。在大多數家長心中都有這麼一個「理想座位」它往往位於教室的中部、靠近前排。

乍聽之下,爸媽心目中的理想座位確實很不錯,既照顧了身體有特殊情況的孩子,又能讓熊孩子們秒變學霸。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班主任們異口同聲地回答:NO。

能否集中注意力,和位置前後沒有必然的關係。老師通常對全班孩子一視同仁,並不會特別關注前排的孩子,上課時也都是前後走動,不會只盯著前排的孩子看。

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孩子因為坐在老師跟前,會產生一種心理暗示:要在老師跟前好好表現,否則做什麼小動作立刻會被發現。

如此一來,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守規矩,好好聽課,肯定有利於促進學習成績。

有趣的是,第一排居然沒有入選「黃金座位」。原因是家長認為第一排靠近黑板,容易吃粉筆灰,雖然現在很多學校已經使用白板。

不過,第一排沒有進入「黃金位置」也有道理,老師一般不會在第一排停留。老師們說,家長會以各種理由來要求坐中間靠前位置,最常見的接口是:近視。

按照資深班主任的經驗,學霸經常出沒的位置其實在這裡:

為什麼靠後排的位置反而是學霸聚集區?

許多爸媽覺得:前排孩子受關照,這個觀點是個誤區。老師在教室裡轉悠時,往往是在後排停留時間略長一些。因為在後排老師站著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所以會多指點同學幾句。

而且學生座位基本是按身高從低到高排的,相對來說:個子矮的同學,尤其是男生,自我保護意識會略強一些,有時不太容易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建議。而坐後排的高個同學,似乎更陽光一些,聽得進建議和意見,進步會比較快。

老師也說,這張位置圖僅僅是相對而言,並不表示坐前排的同學裡就沒有學霸了。

對於排座位,老師們給爸媽的建議是:順其自然,不要刻意。成績好不好,和座位沒有必然聯繫,關鍵還是看孩子的領悟能力、行為習慣,以及心裡是不是憋著那股勁。

「排座位」對於孩子的影響其實並沒有很多家長想的那麼大。

對於座位的糾結其實更多的是來自於家長的焦慮。首先,現在解決了大班的問題,一個班裡就40幾個孩子,「最後一排」也不過是第五六排,不存在老師關注不到的問題。

其次,老師上課會有針對性地提問,也會走下講臺,孩子即使想在後排搞點小動作,老師也能及時發現。

如此看來,只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座位管理的難題一定可以得到有效地解決。家長們,也不必太擔心啦。

坐後排的同學也有好處,坐得太靠前反而容易近視,低年級孩子坐5米以外對視力最好。

對於網傳的「黃金座位」,眼科教授醫生卻並不認同。低年級的孩子都有一定度數的遠視儲備,坐得離黑板太近,遠視儲備消耗得越快,反而容易近視。

孩子的視力正處於發育階段,坐在5米以外對視力是最好的,算起來也就是教室第四排往後的座位。

坐在旁邊其實沒有關係,只要不是長時間固定坐在那裡,就不會引起斜視。比較理想的辦法是教室的前中後排輪換著坐。

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是課堂教學最普遍的方式。目前,我國大部分學校採用「秧田式」的模式,把學生排列成一行行、一列列,使講臺成為教室的中心。

☑ 優點:便於教師管理。

教室整齊劃一,空間充分利用,有利於教師管理課堂、維持秩序和有計劃地傳授知識。有利於教師觀察學生的一切活動,是大班授課最適宜的座位排列方式,教師可以隨時走到學生中間,充分發揮了教師的控制作用。

☒ 缺點:不利於師生交流。

其課堂布局過於突出教師的中心地位,既容易讓教師產生權威感,形成居高臨下、高高在上的心態,也容易讓學生產生畏懼感,不利於師生交往和學生討論合作。師生互動具有「教師→學生」的單向性,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教師進行反饋的頻率。

這種模式類似於文章開頭提到的「團團坐」,與秧田式不同,改變了學生看著學生的後背的方式,面對面圍桌而坐,在相互交流中完成教學任務。


☑ 優點:增強學生間互動合作。

學生的主體性加強,注重了互助式、互動式、討論式的學習,有利於小組成員進行相互交流合作。使小組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功能群體」,學生的學習任務由過去的個體化轉向個體化與合作化相結合,學生之間由過去的競爭關係轉向合作與競爭相結合的關係。

☒ 缺點:老師監管較難。

在這種自由的學習空間中,教師對學生的監控很難到位。小組學習中,學生圍桌而坐,教師很難發現學生開小差。生理方面,不良的坐姿、肌肉的鬆弛、突然的扭頭不僅會造成精神的渙散,長期下去還會影響視力,甚至增加一些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

學生們面對面而坐、時不時互相討論、老師則拿著課本「全班繞」。課桌椅按照長餐桌的形式擺放,所有學生都是面對面坐著聽課的,以方便自由討論。

☑ 優點:有利於學生的合作學習。

不但方便學生們在課堂上討論,最「實惠」的還是解決了老師、校長開學排座位的煩惱。老師講課全班繞的模式,完全不存在前座、後座的不公平。有利於學生的合作學習,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

☒ 缺點:分散學生注意力。

「餐桌式座位」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效率也會大打折扣。這種方式雖然拉近了學生與學生的距離,但也方便了學生間的閒談,個別差點的學生更是有了依靠,容易養成惰性。

馬蹄式座位模式又叫作U型座位模式,是指教師站在U型入口處,學生面朝教師而坐。

☑ 優點:有助於師生交流。

佔用空間較小,學生比較集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較近,適合於教師講授新課,也適合學生交流討論,更便於師生開展各種表現活動。教師也可以到黑板板書,還可隨時走到中央地帶,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

☒ 缺點:只適合小班教學。

它具有較強的局限性,比較適合小班教學。如果大班教學也要採用這種排列方式,那隻得用兩個甚至三個U形嵌套在一起,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座位並沒有嚴格的優劣之分,只有合適與否,而達到這個「合適」,需要的是家長與老師之間的合作、信任和溝通。

家長們,請信任老師和你的孩子,老師會盡心盡力照顧到每一個孩子,而你的孩子也有能力在他的「區域」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班級排座位,老師為啥故意讓男女同桌?排座位的「潛規則」知多少
    可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在不提倡早戀的學校裡,為什麼老師們這麼多年,都仍然堅持著男女同桌的原則呢?殊不知,排座位可是也有一套「潛規則」呢。班級排座位,老師為啥故意讓男女同桌?同性在一起往往想法會更加趨同,而男孩子和女孩子因為愛好、家庭教育、性格的不同更容易被對方引發觸動,讓自己的思維方式得到改進,從而拓寬視野。除了男女同桌,老師們在排座位的時候,還會遵從哪些「潛規則」呢?
  • 老師應該如何排座位?5種基本方式+20套精美排座表(建議收藏)
    怎樣的排座模式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按身高?按學號?按成績?還是有其他標準?
  • 孩子開學,老師排座位也有「潛規則」?家長心急,老師無奈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身為學生和家長都知道,孩子開學第一件事就是排座位,而且座位對於學生來說尤為關鍵,關係到學習成績。開學季,家長紛紛拜託班主任給孩子安排個「好座位」,讓班主任左右為難堂姐是一位小學老師,最近剛開學,恰好她又當上了一年級新生班主任,頭疼的事是一波接一波,可是要說最鬧心的還是給學生排座位的這件事。
  • 班級除了排排坐,還能怎麼排座位?看看國外常用的4種花式排座法
    我們對於班級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一排排一列列排列整齊的桌椅,而實際上孩子們除了「排排坐」,還可以有其他的排座位方法,而我國的很多學校也逐漸開始吸收這些國外花式排座位法方法,其中普遍得到教育界認可的,有以下4種排座位方式:
  • 開學排座位,老師揭秘「學霸區」真正的座位是哪裡!
    "我家孩子眼鏡度數又上升了,可以讓孩子坐在第一排嗎?」 "我們家孩子和她同桌關係不好,上學期沒少回家跟我哭鼻子,這學期,我一定和老師好好說說給她換一個同桌。」 "這孩子老走神,能不能給安排在前兩排坐?在老師眼皮子底下也許能更專心聽講。」
  • 我見過的高中班主任排座位的四種有趣方式,第二種所有學生都喜歡
    班主任排座位,很難,有時候要斷斷續續地花上幾天。個頭兒、男女生、成績、紀律、視力、多科老師要求等等各方面都要考慮,怎麼安排,都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意願。所以,不同的班主任,想出來了各種不同的招兒。大多數的班主任,會把成績放在第一位,成績好點的坐在靠前靠中間的位置,成績最好的一般放在第二、三或者第四排,然後再考慮男女生搭配、成績互助、性格互補等方面,也會考慮把最喜歡講小話的放在最前面或者最後面,或者最邊上。我見過的高中班主任排座位的幾種奇葩方式,這裡給他們每人一個姓氏吧,就稱之為某班主任。
  • 修身書道:開學排座位,學霸都坐哪?老師揭秘「學霸區」是這裡
    每年開學,排座是很多班主任的必選項,而且備受家長關注。那麼,老師在安排教室座位時,會參照哪些因素呢?記者採訪了多位北京的小學班主任,他們給出了的首要條件驚人一致:身高。王老師是北京一所知名小學的教師,有著二十多年教齡的她深諳一名教師在排座時必須要做到公平公正。每次給新生排座,她都會讓班裡所有孩子按身高從矮到高排列,然後從第一排開始,橫向排座。無獨有偶,另一位小學教師溫老師在給學生排座時候,參照的第一個標準也是身高。
  • 修身書道:開學排座位,學霸都坐哪?老師揭秘「學霸區」是這裡!
    總之,坐前排到底能不能秒變學霸,關鍵還是看調換座位是否對孩子產生這種心理暗示。所以,理想座位的效果因人而異。 老師排座位參照哪些因素? 每年開學,排座是很多班主任的必選項,而且備受家長關注。那麼,老師在安排教室座位時,會參照哪些因素呢?
  • 靈商引航:開學排座位,學霸都坐哪?老師揭秘真正「學霸區」座位
    首先,現在解決了大班的問題,一個班裡就40幾個孩子,「最後一排」也不過是第五六排,不存在老師關注不到的問題。其次,老師上課會有針對性地提問,也會走下講臺,孩子即使想在後排搞點小動作,老師也能及時發現。如此看來,只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座位管理的難題一定可以得到有效地解決。家長們,也不必太擔心啦。
  • 排座位的學問
    老師說出來的,無非也就是憑經驗或者說憑感覺猜測的,準確度實在不高。關於班級座位怎麼安排。網上有很多的專家在支招,我一招都沒用。就因為位置的擁有者是學生,我沒有權利去包辦代替,更沒有資格拿著這個位置去做家長的人情——我以為這種行為是極其可恥的。學生都不傻,他們知道什麼叫好與不好,也知道什麼叫公平與不公平!所以,最佳的策略就是學生自己說了算,再由自己來安排!
  • 老師按成績排座位,被家長舉報到教育局|班級排座位的風風雨雨
    一位學生的家長,因為孩子成績低,坐在了後面,而且孩子個子比較低,上課被前面的大個子同學擋住了視線,家長認為有失公允,一氣之下,把老師舉報到了教育局。作為老師,他是這樣考慮的,想儘可能為好學生創造更好的條件,從而激勵其他學生,這種做法看起來也無可厚非,「常理」如此,大多數學校都是這麼做的。但是這種按照成績高低來排座位的做法,是否真的「合理」?
  • 教室座位有講究 中間二三排是「黃金寶座」?
    「居中靠前的座位當然最好,一是孩子看黑板不吃力,二是坐在中間,老師很容易關注到,接受提問的機會就比較多。另外孩子在老師眼皮底下注意力也會更集中。不過坐第一排也不好,因為容易吃粉筆灰。」採訪中,一位小學生家長直言不諱地表示,大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坐到「黃金座位」。對於這種想法,記者接連採訪的幾位家長都表示認可。但有人說,最核心的座位就這麼幾個,不可能人人都能如願。
  • 隱藏「黃金座位」,孩子坐這位置最好!原來老師都是這樣排座位的
    現在很多家長都比較關心孩子上學的時候,在班級中坐的位置,因為在父母眼中,孩子坐在前三排的位置最好,不僅離老師最近,能夠聽清老師講課,更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而且對視力的影響也最小。而如果孩子被安排坐在最後一排了,那家長都會很擔心,生怕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得罪了老師,所以被安排在最後一排,而且還會怕孩子坐在最後一排不好好聽課,成績有所下滑,甚至還會擔心到私下找老師詢問情況的地步。
  • 為了避免「學霸區」之爭,排座位真是煞費苦心
    排座位真是新學期最棘手的事情之一,孩子的身高、視力、性格、社交、學習水平都需要顧及,還有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就是家長的感受。春晚的小品《佔位子》中幾位家長為了給自己的孩子爭奪「學霸區」的座位,的確反映出很多家長對座位的重視程度。
  • 開學排座位,家長應該知道這些,別給老師找麻煩,可以嗎?
    作為一名老師,在座位這個問題上,我一直也將永遠秉持這樣的觀點:家長不提任何意見就是最好的意見,當所有的家長都提意見時,就是老師無所適從的開始,就是班級兵荒馬亂的開始!這樣說,有些家長有看法,覺得老師是一言堂,其實有些事情,絕對需要一言堂。排座位,就是需要一言堂。
  • 開學排座位,「學霸區」是中間嗎?老師揭秘排座位的「四個講究」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開學後,班級的學生座位,又面臨了一波「大洗牌」,畢竟座位問題,一直是很多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班級座位怎麼排的?按照成績排嗎?」「我家孩子上次考試成績不錯,這次可以坐中間嗎?」老師統籌大局,規劃好座位之後,有些家長擔憂之間還夾雜著些許不滿。
  • 家長迷信教室三四排座位 為爭搶讓娃謊稱近視
    有老師分析,很在意孩子座位的家長,其實就是怕老師不公平,怕老師偏袒哪個娃娃,把好位置留給他。  不少老師採取每排每組定期輪換的辦法,來不斷調整孩子的座位。更有一些老師試驗團組式的座位方式,打破傳統教室格局,讓學生圍坐成小組,面對面學習、交流,讓「黃金座位」徹底消失。  在一些家長眼中,入學後,孩子的人生卡位戰是從教室裡的座位開始的。
  • 班主任是怎樣給學生排座位的
    排座位確實比較敏感。還記得在春節聯歡晚會上的搶座位小品嗎?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教室中的c位就座。1.排座位最基本的原則,是按高矮個兒。最矮的在最前面,最高的在最後面。但對於前後來說,一般老師都會是男生女生穿插座。即男生的後面是女生,女生的後面是男生。到了初中青春期,大家對性別都比較敏感,很多初中的老師喜歡男生和男生同桌,女生和女生同桌。3.高中生排座位最注重的是分數。
  • 高鐵為啥沒有E座?飛機和高鐵的座位是怎麼排的?
    座位編號很符合常識:由一個阿拉伯數字和一個英文字母組合而成,阿拉伯數字表示這個座位在第幾排,英文字母則表示在該排座位中的具體位置:窗| ABC |通道| DEF |窗這個排列的方式用的時間長了,形成一個定式:AF是靠窗位置,CD是靠通道位置。
  • 班級排座位,你知道班主任是怎麼排座位的嗎?其實還有這三種方式
    按學生高矮個頭排座位。 一個班的學生個頭參差不齊,尤其是小學高段,最高和最矮差距比較大。面對這種情況,開學初,學生入校的第一天,按個頭高矮依次排隊,個頭矮的坐前面,高的坐後面,這樣不會存在前面的學生把後面的學生擋住的情況出現,不會影響坐在後排學生們看黑板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