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來講,在傳統意義上,傳宗接代是一個家庭的延續,是一個家庭必經的一個過程,更是一個未來。中國人重情,對於血濃於水的親情來講是任何都不可取代的。
對於一個家庭來講,夫妻間最強的羈絆就是孩子,因為這是兩個人共同孕育的一個新生命,有著兩個人共同的基因,孩子也是兩人生命的延續。
「六年以來朝夕相伴的可愛兒子竟然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而這一切開始於當年在醫院陰差陽錯的誤抱。」今日給大家推薦這部《如父如子》。也許有人看到上面一句簡介就會覺得這個聽著好狗血,抱錯孩子這種橋段會出現在家庭苦情戲裡面,然而同樣的情節,這電影《如父如子》中所表達的主題是截然不同的。
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與朝夕相處的養育之情,兩者之間如何選擇。這是圍繞電影的一個核心問題。兩個家庭,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環境,觀念的不同也造成的是否交換孩子和如何交換孩子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影片中,野野宮一家中產階級,家庭富裕,丈夫良多一心在工作上,對兒子也是嚴格要求,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要求兒子慶多。對於慶多來說父親是嚴肅的,令人膽怯的,但是也是很愛父親的。父子間缺乏交流和感情的培養,父親對於兒子來說更多的是敬畏。而另一個家庭,齋木一家則經營著一個很小的店鋪,雖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是丈夫齋木雄個性隨意,經常與孩子玩成一團。父親的隨性,母親的隨和,使這個一家6口貧困的家庭變得溫暖而快樂。因為醫院的一個抱錯孩子的通知,將兩個家庭的生活開始錯綜交叉在一起。
隨著劇情的推進,在兩個家庭的生活中,相較齋木家貧窮而又溫馨的生活,野野宮一家就顯得尤為的冷漠,兩家也形成強烈對比。當野野宮良多得知兒子並非是自己親生兒子時,內心越加壓抑,認為兒子慶多不優秀的原因是因為並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所以不能像自己一樣做到優秀。於是他期待自己的親生兒子,那個流著相同血脈的兒子。
關於抱錯孩子這件事上了法庭,當護士說出其抱錯的根本原因,是護士的惡意調換所導致。這個護士當年遇到了與非親生兒子的相處問題,因為內心壓抑,又心生妒忌,做出了換子行為。這種行為令兩個家庭都陷入困境。即使這樣,還是得找到處理方法。兩家人開始漸漸互換,野野宮慶多到齋木家,齋木琉晴到野野宮家。開始因為小住,兩個孩子可以接受。到了真正互換之後,良多發現自己的親生兒子並不能接納他,甚至無法和琉晴正常的相處,更無法用以前對待慶多的方式去要求他,教育他。而琉晴想念齋木家,自己悄悄離開回家。
在找回琉晴時,慶多發現,自己的爸爸居然連提都未提起他,獨自躲起來傷心,然而是因為良多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孩子。隨著故事的發展,護士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給良多送去賠償金,但當良多還給護士賠償金時,護士的繼子出來維護。這一幕讓良多明白了母親告訴他的,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也可以靠時間的相處成為至親。良多開始轉變,陪伴琉晴,去了解孩子,完成父親這項別人無法代替的「工作」。最後良多用自己的真心也喚回兒子慶多。
整個影片著力於親情的渲染,電影鏡頭總是在緩慢的平移,好似在安靜的訴說著這樣一個小故事,講述著良多在做「父親」這項工作中的成長。在親情與血緣的這個問題時,也有著關於人性的討論。
如果此事發生在你身上,你會如何選擇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