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人,「存錢」最實在:越早完成原始積累,人生選擇越多

2021-01-09 鯉魚兩條

作者/池魚

我們多數人,到了最後都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你這一輩子,都將是普普通通的存在。

你沒有高超的智商,也沒有過人的情商,不會有為你兜底的父母,更不會在人生的路上遇到貴人,助你平步青雲。

你不是自己曾經幻想的電視劇中的主角,而是路邊的甲乙丙丁,沒有英雄歸來時的瞬間,只是默默坐在路邊鼓掌然後羨慕的那個人。

大概人成長的第一步,就是首先接受自己的平庸吧。

如果你承認了這點,可能就會和生活中諸多的不如意和解。

你這輩子為之奮鬥的,可能都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物質,那種指點江山的豪情,只能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時的壯語,自己後來想起來的時候,微微一笑,有懷念,也有感慨,然後默默化作一句:年輕真好啊!

是啊,年輕真的很好。

因為,年輕意味著你不用去過多擔憂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只是著眼於眼前的幸福便好,你人生的天有人幫你撐著,你的風雨有人幫你擋住了。

那個時候的你,總是想著要出去好好闖蕩一番,想要去經歷外邊的各種考驗。

殊不知那些心境,後來,竟然能夠成為記憶中最為明媚的時光。

我們總是感慨歲月萬裡,也唏噓成長無涯。

昨天晚上,我和幾個朋友聊天,大家都已經大學畢業三四年的時間,說起以後的規劃和發展,我發現所有人的心境幾乎都變了。

大學剛畢業那會兒,大家的想法都比較簡單。

還是和在校園裡沒有什麼不同,認為人生最為開心的事,就是可以自己單獨出來住,還有終於可以掙錢了。

自己可以掙錢,就意味著想要買的東西可以買,想要去的地方能夠去。

自己的錢包,終於是自己做主,而不是需要看父母的臉色了。

那個時候,每每和一些朋友聊天,發現大家毫無意外地幾乎都是月光,一發了工資開心得不得了,趕緊去買好看的衣服買口紅,反正就是各種買買買。

而現在,這種買買買的心境都被生活的瑣事替代了。

有的人,因為一直租房,感受到了日子的漂泊無依,說這個城市很大,但是好像沒有屬於自己的家,想要買房了。

所以,已經在努力存錢,開始省得不得了。

有的人,面臨著家裡父母的生病,當關於生死的接力棒一下子放到自己手中的時候,她們突然發現:父母開始老了。

而自己終於已經到了要撐起一片天的年紀。

曾經,父母是我們的天,總是認為不管發生什麼事,反正都有父母在,我們還小,不用擔心這麼多。

那時,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誰還不是個寶寶了!

猶想起我大學剛畢業那年,母親經常還會問我錢是不是夠花了,要不要給我打一點過來。

如今, 卻是我開始關心他們的養老問題,他們開始很多事都詢問我的意見。

我媽總是和我感慨,說當年她和我爸第一次出門打工的時候,就像我現在這個年紀,沒想到一轉眼我們都已經這麼大了。

原來,生活的重量,不似我們曾經看到的那般輕鬆。

小的時候,總是渴望長大,認為長大以後的世界是美好的,也會假裝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開始偷偷穿媽媽的高跟鞋,卻總是引來一片滑稽的笑聲。

而如今,什麼都不用偽裝,關於年紀的痕跡就那麼輕描淡寫地表現在了臉上,刻在了每個人的神情裡。

年輕,真的是屬於那個年紀才能獨有的風景。

長大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一個每時每刻都在前行的過程。這是大自然的規律,誰也阻擋不了。

如今,大家再次坐在一起,談論起生活的時候,彼此的話題都成熟很多,變成了婚姻,房子還有生活。

每個人都全面而深刻地意識到一件事:關於存錢的重要性。

一個朋友的感慨讓我印象深刻。

她以前是那種每個月都要把錢花完的人,典型的月光,從來都沒有半分要存錢的意識。

現在說起這些,她特別後悔,說以前壓根不會想到很遠,目光特別淺,感覺眼前的生活就已經很好,不需要存錢。

她的家裡條件一般,父母並不能給她人生之路的前行上提供太多的幫助,所以一切只能靠她自己。

她說想要自己買房了,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房子也行,畢業四年的時間,她搬了三次家,每次都是大費周折。

她現在租的房子人員比較複雜,主要是因為交通比較方便,而且價格合理,所以當時就選定了這裡。

但是,她說,前段時間樓上新搬來一家人,特別吵,經常半夜還有一大群人,房子質量不好,隔音效果也不好,她晚上也跟著睡不著。

反應之後也無果。

然後,她就想著要是有自己的房子就好了,是不是就不用在這種時刻,感到萬分委屈?

雖然說起來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就是莫名能夠觸到她的神經。人越是成長,反而越是容易在不經意的地方受傷。

她想買房,所以目前開始存錢。

我發現,我周圍不少沒有結婚的朋友都動了自己買房的心思,雖說現在工資比畢業的時候高多了,但是卻都開始省了起來。

同時,大家也都後悔,認為以前想法幼稚,要是能夠早點存錢就好了。

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還是存錢最實在,對於多數普通人來說,越早完成原始積累,人生的選擇就越多。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不能給予你這份原始積累的資本,同生活中那些五花八門的能夠短暫滿足人的消費欲望比起來,還是存錢最能帶來長期的安全感。

大概,這是成長中的一個必然心態轉換吧。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相關焦點

  • 普通人一輩子是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呢?關鍵是這幾點
    那麼,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是一輩子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呢?我認為,下面幾點是關鍵。項目優勢任何創業項目的誕生都源自於一個人的想法和創意。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如果你準備創業,一定是有了一個好的想法或者創意,這就是創業項目。
  • 經濟獨立,才能獨當一面,12個幫助你存錢的建議
    可是對於我們來說,開源比較困難,需要慢慢來,但是節流可以馬上做到,這才是我們當下最應該做的事情。以下是最近我對於存錢的幾點反思,希望大家都能早點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主要原因是沒有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存錢目標,以至於沒有動力賺錢存錢。
  • 存錢方法那麼多?哪款適合你?
    想不想擁有自己人生的第一筆過萬的存款?想不想從現在開始積累人生的第一桶金?存錢方法那麼多,哪款適合你?目前網傳的存錢竅門、存錢技巧、最聰明的存錢方法和各種存錢計劃層出不窮。不過這種存錢方式屬於前期零壓力,後期壓力巨大的那種。普通人是很難堅持下來的。因為到了最後的幾個月,很多人可能會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即使不吃不喝也存不下那些個數目。
  • 普通人是如何賺到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
    幸運的是,李嘉誠在不到30歲的時候,就完成了這個跨越。很多人也經常把賺到第一個100萬當成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為什麼是100萬是一個門檻呢?在當今社會,如果你還沒有跨過100萬門檻,在應付完各種高昂的生活成本之後,其實能用於投資的資金非常有限。
  • 寶貝存錢罐:一個專屬於孩子的存錢罐
    如果真的探討起來,小編認為家長培養孩子最主要的是兩個字:堅持。荀子說:「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當數量達到一定地步,才能引起質變。寶貝存錢罐是富德生命人壽開發的教育金年金保險產品。現在很多8090年輕父母都在使用,小編來跟你們說說這個產品。
  • 2020年:存錢!存錢!存錢!
    有欠債時怎麼存錢? 對於有欠債的小夥伴來說,也許會說每個月錢都用來還債,根本存不下錢來。其實有負債的人更應該存錢。《巴比倫最富有的人》這本書裡就介紹了一種懶人存錢法,也就是每個月存下收入的一部分,要還債的部分從支出方面壓縮,而不是從存錢的部分壓縮。 5.
  • 普通人想要積累財富,實現財富自由,應該怎麼做?
    作為一個普通人,有實現財富自由的理想是好的,但也要認清現實,終點固然非常具有吸引力,但通往終點的每一步階梯才是最重要的。本文就跟您一起來聊聊要想實現財富自由,這個終極目標,我們普通人就應該這麼做,歡迎關注鑫鑫念的錢。閒來的話也可以翻翻其他內容。
  • 早教不是投入越早越多越好
    嬰幼兒早期教育是人生重要的奠基時期,對個體和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機構與兒童的認知、社會性、情緒發展有著短期與長期的關聯,對嬰幼兒早期教育投入的產出比是最高的。科學的早教對促進嬰幼兒腦和神經的發育具有積極意義,但早教是不是投入越早越好,投入越多越好?答案是否定的。早教的功能應該是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培養他們的學習和探索興趣,而不在於知識和技能學習本身。
  • 收入高才能存錢,低工資一分不剩!這種觀點正確嗎?
    如今這個社會,對於年輕人來說真的有一點不公平,之所以這麼說,便是年輕人的學歷層次越來越高,但當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大多數人的工資只不過剛剛邁過平均線而已。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因為工資太低以及物價太高,所以便存不下一分錢。
  • 存錢很難?學會這4種方法,「第一桶金」會向你招手!
    最後發現,大多數人的第一桶金,仍然來自早期的積累。而且,積累越早,富裕也越早。會存錢,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必備技能。存錢難嗎?當然是難的。正因為難,我們才會為錢而煩惱。但,存錢的難題,並非無法跨越。只要能邁出開始的第一步,後面就會越來越順暢。今天,來分享幾種存錢小方法,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
  • 心理學:對於女人來說,有兩種「存錢」的方式,很高級
    我們發現隨著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提高,人們對於金錢的觀念也越來越匱乏。尤其是對於一些年輕的人來說,他們更加不懂得利用金錢,讓其發揮最大的價值。所以在面對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情時,很有些家庭中很難拿出一部分的錢來解決當下的問題,因為他們很少有存錢的意識。正所謂「及時行樂」。
  • 每天積累一點點
    他聽了以後,興趣高昂地開始存錢了。這實在是給教育提供了太好的啟發,一方面說明孩子有積累的興趣,另一方面他們看到自己積累的東西時很有成就感。只是存錢是一件相對簡單的事,把得到的錢扔進儲錢罐就可以了,剩下的事就是時常去搖一搖,聽聽它們撞擊時發出的叮叮噹噹的美妙的聲音。如果把知識的積累也能變得這樣有趣,那教育就太容易了。
  • 有些道理,越早明白越好!網友:人與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
    文 | 顧思言,世人千千萬,唯有懂你的人最溫暖,總有一篇文章能寫進你的心裡。點擊上方「關注我」,把你的故事告訴我,讓我做你的朋友。02 父母應當越早明白:自己的孩子只是普通人很多父母自己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卻還高要求的去要求自己的孩子,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攀比。其實孩子生下來就是普通人啊,不要強迫他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他們也需要一個快樂的童年,而不是每天都在超負荷學習。
  • 銀行存錢利息最高的時候在幾月份,存入銀行該選擇在什麼時間段呢
    一般情況下對於普通人而言銀行的存錢利率在哪個月份都是一樣的,如果你的存款金額足夠大那是可以跟銀行協商利率的,銀行即使缺錢而攬儲的方式經常會使用存款贈送禮品而不是提高利率。
  • 普通人想理財,拿出存款比例的多少,才是最合適的投資?
    當然了,普通人距離財務自由還很遠,我們最應該做的,便是過好當下。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有點小存款,想要理財,不知道該拿出存款比例的多少進行投資,也不知道該投資什麼品種,怎麼辦?那麼,普通人存錢,容易還是困難呢?存款比例拿出多少來投資,才算是合理的呢?普通人,真的應該涉足理財嗎?
  • 心理學:越早讀懂這三個「人生定律」,越早識破人心!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越早讀懂這三個定律,越早讀懂人心!經濟學上面有個著名的效用——馬太效應,即:代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廣泛存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諸多領域。簡單理解馬太效應,就是:好之更好,壞的更好;富的更富,窮的更窮。該理論是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在1968年首次提出來的!
  • 去銀行存錢,利息最高的時期是幾月份?「答案」來了
    對於儲戶而言,存款利息越高,收益越多,所以利率是很多銀行競爭力的一個核心關鍵點,那麼到銀行去存錢,什麼時候銀行給的利率會高一些呢? 其實對於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無論在哪個月份,銀行的存款利率都是一樣,因為銀行的基礎利率並不會隨意的調整,即使是缺存款,銀行攬儲更常使用的也是存款贈送禮品而不是直接提高利率,所以說在大部分情況下,銀行每個月存款的利息是一樣的。
  • 現在去銀行存錢的都是窮人?銀行經理:有錢人存錢都有2個習慣
    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很多人看來,只有手裡有了一定的存款,才能遇事不慌,由是,不少人都有著「愛存錢」的這一習慣。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股票、基金以及各種理財產品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與把錢存進銀行相比,許多理財產品擁有著更高的收益,但是考慮到風險等問題,更多普通人還是喜歡將錢存進銀行。
  • 人越窮越要存錢?其實,這是個「笨方法」,聰明人會這樣做
    對於土豪來說,能夠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可是,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還無法坦然地用金錢來解決,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擁有的財富還是有限的,除了基本的生活開支之外,是否還有「餘糧」,可能還是個問題。
  • 人生短短幾十年,存錢為將來打算跟及時行樂享受當下到底哪個更重
    「人生短短幾十年,年輕人努力存錢為將來打算跟及時行樂享受當下,到底哪個更重要?」人生就是這樣,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再做卻不會有年輕時那般感受了你看有些人辛辛苦苦存了一輩子錢,賺那麼多錢又是為了什麼,就為了存起來?很多人都有點守財奴的潛質,存錢的動機很多,買房啊,為了娶媳婦啊,為了給以後孩子出生存著啊,唯獨忘了自己的人生,一輩子過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