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的普及固然讓很多人都有了對稅後收入,對財富自由的嚮往。
當你要看空中樓閣時,再低頭看看自己的腳下,這個差距著實還是比較大的。作為一個普通人,有實現財富自由的理想是好的,但也要認清現實,終點固然非常具有吸引力,但通往終點的每一步階梯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就跟您一起來聊聊要想實現財富自由,這個終極目標,我們普通人就應該這麼做,歡迎關注鑫鑫念的錢。閒來的話也可以翻翻其他內容。
在說這個話題之前,咱們先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一組數據把中國人擁有的財富人群分為幾大類:
小於100萬的大眾人群;財富在100萬到300萬,在這部分富人中,也是越來越多的財富向頭部高淨值和超高淨值人群轉移。
認清這個現實你就知道了,如果財富在300到700萬的富裕人群能夠實現財富自由的話,想要實現真正的財富自由,你就必須至少要打敗中國99.14%的人,這個難度著實不小,但是我們不能看到困難就退縮吧!
那我們來拆解一下要想成為高淨值人群的方式都有哪些呢?
中國高淨值人群財富的來源主要是創辦公司或企業,這個難度不小,畢竟大部分的人都是打工的,只有少部分的人才是老闆,而你眼中的老闆也是倖存者。偏差的結果就是,你只看到了你老闆成功的這個結果,卻有意的忽略掉了,跟你老闆類似的創業者,其實有很多都失敗了,而且都是失敗的,沒有人會關注他們,所以創業這種九死一生的事並不適合大部分的人,這是通往高淨值人群最快的通道,但也同時是最殘酷的通道。
那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幾種方式,剩下的五種方式中,似乎也就是勞務收入更加適合大部分的人。
投資獲利股票投資房產投資,這些都是需要原始資本才能夠獲利的。
而對於繼承財產的問題,大部分人都沒有這個好命。
所以勞務性的收入成為了大部分普通人修改命運的關鍵。勞務性收入說白了就是工資收入。你出賣自己的體力或腦力所換取的報酬,這個也是我們絕大部分人正在做的。
但是工作也分360行,就拿我自己來說,大學畢業後有開公司的,有做風投的,有賣古董的...畢業十多年之後,當年一個教室上課的同學經與財富就會有非常大的區別。
那該選什麼樣的職業才更有助於財富的積累呢?咱們可以從巴菲特的一句名言中找到答案,他曾說過,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
簡單來說就是好的,職業必須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和長期積累的特點。
哪些是滾雪球型的職業呢?比如教師律師醫生,這就屬於我們傳統所說的越老越吃香的職業,隨著時間的推移,所積累的經驗越來越多,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也越來越多,自然社會給予的財富也會越來越多。
健身教練美容師育兒師理療師這些職業雖然不需要太高的文憑,但是隨著技能的經驗的增加,依然可以拿到不錯的收入,比如健身教練2018年,城市服務的平均工資中,健身教練的工資可以達到16524元。
其次,我們還必須要注意到自己的職業,未來會不會被人工智慧所替代。
就拿華爾街那幫高智商,高學歷的人來說,2019年花旗銀行和德意志銀行分別裁員了1萬人和1.8萬人,人工智慧可以替代很多投行員工的工作依然可以被替代,又為什麼一定要請人呢?
當然,這個也僅僅只是金融領域,咱們來看看工廠的製造領域,工業機器人市場從一四年到一七年就翻了一番,受制於進來的貿易戰和疫情影響,增速有所放緩,但仍然處於不斷攀升之中。曾經銀行職員被認為是金飯碗平均工資,我們取中位數的話也在25萬左右,這個收入是城鎮平均工資的三倍左右,但是人工智慧化的今天,銀行的一些工種正在消失,智慧櫃員機遠程視頻櫃員機各種各樣的媒體展示屏代替了一些大堂經理的職能,從這張圖上我們就可以看出,36家上市銀行的員工數量是在逐年下降的。
這並不是說銀行不掙錢了才要裁員,而是一些職位被替代螞蟻集團旗下的網商銀行。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分析技術,實現310放貸流程,小微企業可以在三分鐘內填寫申請資料,在一分鐘內審核並放款,零人工幹預,其720名員工卻累計服務了1227萬家小微企業。
這就是人工智慧在未來對職業的影響,不要覺得人工智慧對職業的影響是未來的事,對自己不會有影響,想想騰訊的新聞寫作機器人,Dreamwriter0.5秒就可以寫出一篇1000字的新聞報導,這是對媒體的影響,想想百度無人計程車未來對司機的影響,想想京東研發的快遞配送機器人未來對300萬快遞員的影響,科大訊飛的實時翻譯筆。對翻譯的影響等等,這些都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已經實實在在落地的技術,我們不能裝作視而不見掩耳盜鈴的認為對自己不會有影響,未雨綢繆,提前花幾分鐘思考一下這個問題,自己的職位是滾雪球型的,還是推石頭型的,未來會不會被人工智慧所替代?
只要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觀察,順應大趨勢,坐上快車,順著長長的坡道就能滾出屬於自己的大雪球,所以職業的選擇對財富的積累有著重要的作用,才會有那句雞湯文選擇大於努力。
本文由鑫鑫念的錢創作,歡迎點讚,評論加轉發,錢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