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其實就是向主管告白」黃執中如是說,「目的都是為了請你接納我,請你選擇我」。故事比形容詞更能表達你自己面試時到底如何好好說話?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面試官更好的了解你?這無疑是社會新鮮人關注不已的話題。
「面試其實就是向主管告白」黃執中如是說,「目的都是為了請你接納我,請你選擇我」。按照「黃式邏輯」,追求對方的時候不應該說「我有多愛你」,而是應該證明「我有多懂你」。
9月13日下午五點,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報告廳座無虛席,廳內的過道和空地上也坐滿了人,黃執中如約而至。
作為歷史上唯一連續兩屆拿下國際華語辯論最高賽事「國際大專辯論賽」的最佳辯手黃執中通過《奇葩說》這檔節目讓更多的人熟知。這次,他以「面試時如何好好說話」為主題,向同學們分享了說話的藝術。
「故事比形容詞更能表達你自己」面試時到底如何好好說話?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面試官更好的了解你?這無疑是社會新鮮人關注不已的話題。講座一開始,黃執中隨意抽取座位靠前的幾位同學,讓他們嘗試簡短地進行面試過程的自我介紹。
「面試官已經有了你的履歷,他早就了解你的相關信息。換句話說,你的名字專業系級,都不是重點」,對於同學們的自我介紹,黃執中總結出大家普遍喜歡用形容詞描述自己的情況,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面試官在意的是你所講述的故事,而不是提取出來的標籤化形容詞。「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故事比形容詞更能表達你自己。」
這位參加過面試,更面試過許多人的「寶島辯魂」認為面試過程中應該展示出自己有什麼樣的興趣嗜好。興趣嗜好的背後代表著一個人對某件事物的著迷與熱愛,而從中就能體現出這個人鮮明的特點。
「沒必要像一臺吸塵器一樣,報出自己的生產編號和使用說明」。黃執中給出的精妙比喻引來現場笑聲陣陣。他強調「名字只是符號」。
「面試和交女朋友是一樣的」「面試其實就是向主管告白」黃執中如是說,「目的都是為了請你接納我,請你選擇我」。按照「黃式邏輯」,追求對方的時候不應該說「我有多愛你」,而是應該證明「我有多懂你」。
「你很愛我,只是證明了我很可愛,並沒有證明你自己的優勢。」黃執中幽默地點破個中邏輯,指出面試和追求他人都應盡力展示出自己的優勢。
隨後他舉出曾與自己共事的「面試之王」的故事作為例子——因為了解酒店附近十分鐘車程所能找到的最好吃的滷肉飯,從而徵服了面試官,成功進入自己從未涉獵過的酒店管理領域。這其中展現出的不是經驗,而是一個求職者對公司需求的了解和去實踐完善的能力,而這正是面試官所在意的。
「嘴只負責說,考驗的是看情況的能力」如何形容一支筆?如何描述一張桌子?這樣看似簡單的題目,卻難住了在場的同學們。在黃執中看來,並不存在口才好壞一說,所謂說不好,只是因為對情況不夠了解,想的不夠透徹。「你講了,我聽懂了,證明你知道。我明白了,能轉述給別人,讓別人聽懂,才能說明我知道。」
「員工覺得主管傻逼,是因為面對的情況有所不同。」黃執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在職場容易遇到的情況。在他眼中,職場和學校有很大的不同。「在大學念書,不考驗智商,考驗的是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而初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應該讓上級認識到自己擁有了解狀況和辨明是非的靈活性。
談判、說服與辯論最後的提問環節,在場的同學積極踴躍地向執中學長提出自己的疑惑,其中不乏與辯論相關的問題。
現場有觀眾提問,如何在觀點交鋒時說服他人,黃執中認為,在雙方交流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關注權力的所在與流動。他理性地將此分成三種情況:當權力在雙方手上時,單方無法解決所出現的衝突,所以採取談判的方式;當權力出現在一方時,另一方則往往需要採用說服的方式實現權力的流動,以達到自己的目的;而辯論則是權力屬於第三方的情況。
「我們常說,無裁判不辯論,辯論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對方的看法,而是為了改變第三方的想法與態度」,這是黃執中對辯論的形容。
作為第三季「奇葩之王」,他坦言在《奇葩說》中,辯手們能讓觀眾聽得大呼過癮,是因為他們能夠精準把握現在講到了哪裡,能夠了解觀眾此刻在意的是什麼。
被問及如何說服學校解決宿舍問題,黃執中簡練地給出這樣的建議——「把自己的需求,包裝成對方在意的重點」,而這同樣也是交流與溝通中的重要技巧。
最後在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中,黃執中結束了他的這次演講。
記者 | 李梓琪攝影記者 | 鄒怡 責編 | 陳瀅鈺 排版 | 吳磊
文章來源:掌上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