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濤
延中初中部終於開學了,而且還神採奕奕的開學了,王文濤老闆還給這一批學生帖金「延安中學初中部復辦後的第一批學子」,不得不說王老闆生意人老腦瓜子就是好使,僅「復辦」兩個字不但連接了歷史,而且給自己縮短學區辦學找到了「合理依據」。但是社會不認可,就在前一段時間《延安中學初中部招生:花錢找關係,成為公開的秘密》引起了市民廣泛質疑。試問王老闆,面對群眾的公開質疑,為什麼不敢公開回應?
不知王老闆敢不敢公開聽證?公示所招學生名單?當初你標榜的招生範圍是「延河以西、職院附小以南(含職院附小),延中溝溝口(延中家屬院)以北(不含延中溝)範圍內的六年級畢業生」,你敢公開保證這近一千新生都是就近入學?這些學生中工農子弟比例是多少?
我的父親畢業於延中,他曾告訴我,延中溝與延中僅僅一牆之隔,延中建校時,當時學校艱苦,延中溝的老百姓也和師生一樣就近參加建校義務勞動,延中那幾孔老窯洞就是老百姓的幫助下建設的。可是到了今天,你王老闆居然把八九十年的老鄰居趕出了學區外。吃水不忘挖井人,當你忘記了挖井人、當你忘記了工農子弟、忘記了鄉裡鄉親,你延中校長的職務缺乏了道德上的合法性。看看你劃分的學區,工農子弟的比例佔多少?
讓王老闆們把持了學校大門,寒門難出貴子,這是延安部分有良知媒體對一些名校招生的結論。延安中學是「光明在前」的學校,從她辦學的第一天起就確立了一個原則「教育要為工農大眾服務」,正是有了這個原則才有了法律意義上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法》。
而王老闆呢?僅僅是把「光明在前」掛在嘴上,骨子裡卻是「光明賺錢」,把學區範圍壓縮的短短的,就像報導的那樣「很多家長說這麼小範圍,本來就是給延中子弟和有關係的辦的個初中」,看來王老闆兩下子也是酸秀才辦學,忘記了初心,又回到了酸秀才精蠅辦學的老路上了,把復闢當改革,老百姓盡看在眼裡。
延安中學初中部辦學究竟應該恢復她的優良傳統,還是按王老闆酸秀才辦學搞精蠅教育?難道多考幾個清華、北大就是名校?難道非要把延中搞成貴族化學校就是名校?建國後,在延中的歷史上有五十多名校友赳赳氣昂昂的參加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也有些校友參加了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即使在新時期也有些校友至今堅持在扶貧一線,這才是偉大的延中,這才是真正的名校。
延中是我黨辦的第一所中學,她的辦學方針舉足輕重,這些年來延中招生,幹部、企業家等上層子女比例不斷攀升,遠超其他階層。每年招生季,圍繞農家子弟是不是上名校難、精英教育是不是被社會上層家庭子女壟斷的話題,備受社會關注。這次圍繞延中初中部生源有多少來自上層家庭子女壟斷,以及引起的社會反響,折射出市民對教育機會公平問題的關注度不減。
秀才王老闆,延中成立前陝北的中學生是舊式的精蠅教育,入學名額基本被社會中上層家庭子女壟斷,作為社會中下層的工農子女幾乎與其無緣。1938年延中成立後,進行了一場無聲的革命,改變了兩千年的酸秀才精蠅辦學,從此以越來越多的工農子女入學,當年在陝甘寧邊區獨樹一旗,引得陝甘寧其他學校盡模仿。工農子女不僅在延中佔據多數比例,即使其他的傳統舊式貴族學校也成為多數。這一看似悄然無聲的轉變,不僅是陝甘寧邊區教育領域的重大變革,更是中國學校教育深遠的一場革命。
王秀才,當然你是帶著「酸」字的王秀才!你縮短招生範圍,遲早是露馬腳的。試想想,沒有不透風的牆,現在開學了,如果有幾個不聽話的孩子像《皇帝的新衣》中的小男孩一樣,一旦說出他們不在學區範圍,你就違法了,違反了《教育法》「就近入學」。我相信說不定那個家長為了擺闊,一不留神就在朋友圈曬了出來。
王秀才,你知道我為什麼說你「酸」嗎?你太小看我們《教育法》了,這部法律是維護大眾化教育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法律,而你偏偏要搞擦邊球。我提醒你,如果你的擦邊球是正確的,那麼我們的《教育法》就錯了;如果精蠅教育是正確的,那麼我們的公平教育就錯了。你的這些「酸」味,不但對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留下了創傷,也延續和強化了既有的社會分層。
延安時期及社會主義時期的延中,不僅保持了生源的多樣性,更重要的在於形成了一套大眾教學制度與方法,使得一部分家庭文化資源相對薄弱的工農子女能夠和幹部、專業技術人員子女一樣,進入延中。為什麼今天卻出現了王文濤這樣的酸秀才呢?根本原因是資本精蠅教育與《教育法》大眾教育的衝突,酸秀才忘記了初心,忘記了自己公辦教育的身份,一味的與資本教育爭奪虛擬的「名校」、甚至跑到基層與當地學校爭奪優質生源,不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
寒門再難出貴子!現在成績好的孩子越來越偏向富裕家庭,這是砸錢上教育的結果。富裕家庭從小對孩子投入大量金錢,胎教、早教、各種興趣班,鋼琴、芭蕾、繪畫、英語等。窮人家的孩子要考上延中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頭,真的比家境優越的孩子要多得多。再加上王秀才發明的縮短學區的招生手段,疊加了優越家庭的優勢,寒門子弟拿什麼和他們爭?靠什麼改變命運?
註:以上圖片來源延安教育圈 原創東方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