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初中部開學季,寒門子弟靠什麼改變命運?

2021-02-26 實話之聲

王文濤

延中初中部終於開學了,而且還神採奕奕的開學了,王文濤老闆還給這一批學生帖金「延安中學初中部復辦後的第一批學子」,不得不說王老闆生意人老腦瓜子就是好使,僅「復辦」兩個字不但連接了歷史,而且給自己縮短學區辦學找到了「合理依據」。但是社會不認可,就在前一段時間《延安中學初中部招生:花錢找關係,成為公開的秘密》引起了市民廣泛質疑。試問王老闆,面對群眾的公開質疑,為什麼不敢公開回應?

不知王老闆敢不敢公開聽證?公示所招學生名單?當初你標榜的招生範圍是「延河以西、職院附小以南(含職院附小),延中溝溝口(延中家屬院)以北(不含延中溝)範圍內的六年級畢業生」,你敢公開保證這近一千新生都是就近入學?這些學生中工農子弟比例是多少?

我的父親畢業於延中,他曾告訴我,延中溝與延中僅僅一牆之隔,延中建校時,當時學校艱苦,延中溝的老百姓也和師生一樣就近參加建校義務勞動,延中那幾孔老窯洞就是老百姓的幫助下建設的。可是到了今天,你王老闆居然把八九十年的老鄰居趕出了學區外。吃水不忘挖井人,當你忘記了挖井人、當你忘記了工農子弟、忘記了鄉裡鄉親,你延中校長的職務缺乏了道德上的合法性。看看你劃分的學區,工農子弟的比例佔多少?

讓王老闆們把持了學校大門,寒門難出貴子,這是延安部分有良知媒體對一些名校招生的結論。延安中學是「光明在前」的學校,從她辦學的第一天起就確立了一個原則「教育要為工農大眾服務」,正是有了這個原則才有了法律意義上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法》。

而王老闆呢?僅僅是把「光明在前」掛在嘴上,骨子裡卻是「光明賺錢」,把學區範圍壓縮的短短的,就像報導的那樣「很多家長說這麼小範圍,本來就是給延中子弟和有關係的辦的個初中」,看來王老闆兩下子也是酸秀才辦學,忘記了初心,又回到了酸秀才精蠅辦學的老路上了,把復闢當改革,老百姓盡看在眼裡。

延安中學初中部辦學究竟應該恢復她的優良傳統,還是按王老闆酸秀才辦學搞精蠅教育?難道多考幾個清華、北大就是名校?難道非要把延中搞成貴族化學校就是名校?建國後,在延中的歷史上有五十多名校友赳赳氣昂昂的參加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也有些校友參加了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即使在新時期也有些校友至今堅持在扶貧一線,這才是偉大的延中,這才是真正的名校。

延中是我黨辦的第一所中學,她的辦學方針舉足輕重,這些年來延中招生,幹部、企業家等上層子女比例不斷攀升,遠超其他階層。每年招生季,圍繞農家子弟是不是上名校難、精英教育是不是被社會上層家庭子女壟斷的話題,備受社會關注。這次圍繞延中初中部生源有多少來自上層家庭子女壟斷,以及引起的社會反響,折射出市民對教育機會公平問題的關注度不減。

秀才王老闆,延中成立前陝北的中學生是舊式的精蠅教育,入學名額基本被社會中上層家庭子女壟斷,作為社會中下層的工農子女幾乎與其無緣。1938年延中成立後,進行了一場無聲的革命,改變了兩千年的酸秀才精蠅辦學,從此以越來越多的工農子女入學,當年在陝甘寧邊區獨樹一旗,引得陝甘寧其他學校盡模仿。工農子女不僅在延中佔據多數比例,即使其他的傳統舊式貴族學校也成為多數。這一看似悄然無聲的轉變,不僅是陝甘寧邊區教育領域的重大變革,更是中國學校教育深遠的一場革命。

王秀才,當然你是帶著「酸」字的王秀才!你縮短招生範圍,遲早是露馬腳的。試想想,沒有不透風的牆,現在開學了,如果有幾個不聽話的孩子像《皇帝的新衣》中的小男孩一樣,一旦說出他們不在學區範圍,你就違法了,違反了《教育法》「就近入學」。我相信說不定那個家長為了擺闊,一不留神就在朋友圈曬了出來。


王秀才,你知道我為什麼說你「酸」嗎?你太小看我們《教育法》了,這部法律是維護大眾化教育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法律,而你偏偏要搞擦邊球。我提醒你,如果你的擦邊球是正確的,那麼我們的《教育法》就錯了;如果精蠅教育是正確的,那麼我們的公平教育就錯了。你的這些「酸」味,不但對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留下了創傷,也延續和強化了既有的社會分層。

延安時期及社會主義時期的延中,不僅保持了生源的多樣性,更重要的在於形成了一套大眾教學制度與方法,使得一部分家庭文化資源相對薄弱的工農子女能夠和幹部、專業技術人員子女一樣,進入延中。為什麼今天卻出現了王文濤這樣的酸秀才呢?根本原因是資本精蠅教育與《教育法》大眾教育的衝突,酸秀才忘記了初心,忘記了自己公辦教育的身份,一味的與資本教育爭奪虛擬的「名校」、甚至跑到基層與當地學校爭奪優質生源,不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

寒門再難出貴子!現在成績好的孩子越來越偏向富裕家庭,這是砸錢上教育的結果。富裕家庭從小對孩子投入大量金錢,胎教、早教、各種興趣班,鋼琴、芭蕾、繪畫、英語等。窮人家的孩子要考上延中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頭,真的比家境優越的孩子要多得多。再加上王秀才發明的縮短學區的招生手段,疊加了優越家庭的優勢,寒門子弟拿什麼和他們爭?靠什麼改變命運?

註:以上圖片來源延安教育圈                             原創東方時事評論員

相關焦點

  • 延中初中部開學季,寒門子弟靠什麼改變命運?
    王文濤延中初中部終於開學了,而且還神採奕奕的開學了,王文濤老闆還給這一批學生帖金「延安中學初中部復辦後的第一批學子」,不得不說王老闆生意人老腦瓜子就是好使,僅「復辦」兩個字不但連接了歷史,而且給自己縮短學區辦學找到了「合理依據」。
  • 「為寒門子弟著想」的真相:分數至上,真對寒門子弟更有利?
    「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只有按考試分數錄取,才能讓無家庭背景的寒門子弟享有公平的競爭機會。」「超級中學給了不發達地區、貧困地區農村孩子命運上升的通道,沒有超級中學,農村孩子怎麼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城市孩子競爭?」「對鄉村孩子進行素質教育,這是何不食肉糜,他們有城市孩子的條件嗎?他們只有加班加點的學習,才能有機會考過城市學生,把握自己的命運。」
  • 大學擴招,學歷「貶值」,寒門子弟只靠學歷逆轉人生的時代過去了
    也正因為這樣,寒門子弟的逆襲之路變得越來越難了。告別了精英教育,告別了高考改變命運的時代2001年的時候,全國畢業的大學生只有114萬。時光流轉到2020年,這一數字驟然翻了將近8倍,達到了驚人的875萬。而相對於當初的高考元年,1977年,這一數字更是翻了32倍之多。
  • 寒門子弟,別入法檢?
    當我們選擇一種的職業的時候,我們首先還是要問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這是一個可以選擇遵從自己內心的時代,不要讓暫時的困境遮住了未來的路。雖然巴人平時對法院吐槽得厲害,但是從沒有後悔入了法院的大門,路怎麼選,怎麼走,關鍵還在於我們自己。偉人曾說過「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究是你們的」,但不得不承認,世界只是一部分人的,寒門子弟向上層流動的機會越來越小,逆襲越來越難。
  • 感謝貧窮的寒門學子,如何改變自身命運
    因為不同的家庭出生環境也都不相同,只有靠自己才能有好的出路,這條路就是教育。 也許,徐佳代表了一批窮人家的孩子,他也是寒門子弟讀書改變命運的寫照。儘管高考制度還不夠完美,卻給了窮人家孩子一個未來。
  • 寒門子弟龐眾望命運多舛,卻自律自強考上清華:永遠不要畏懼困難
    當然,我們不可否認其中考上清華北大的,也有些是寒門子弟,他們自強自律得有點讓人心疼,筆者今天要介紹的寒門子弟就是清華學子龐眾望。一、寒門子弟龐眾望命運多舛,父母患病,家徒四壁。龐眾望出生於河北省滄州吳橋縣龐莊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他的經歷可以說命途多舛。
  • 福建「寒門狀元」程美華:曾高考702分進清華大學,高考改變人生
    她深知唯有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很不甘心;可是,現實卻給了她慘痛一擊,讓程美華感到絕望。或許讀書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並不是什麼奢望的事情,甚至有些孩子還出現了厭學,但是程美華卻渴望讀書。如今,貧窮的孩子只靠努力學習還不夠,還要有繼續學習的機會,但是這樣的機會對於寒門子弟卻往往是一種奢望。
  • 上大學對於寒門子弟的意義
    但是,對於一個寒門子弟,上不上大學則意味著今後你要過怎樣的一種生活。之前看過一篇發表在雜誌上的深度好文:《我奮鬥了18年,不是為了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文章深刻地記錄了一個出生寒門的農家子弟,在奮鬥了18年後看似獲得了和大都會裡的同齡人一樣的機會,但是那些根植在內心深處的家庭出生、生活方式、財務觀念,並不會因為學位、公司名氣、收入這些外在的符號而發生改變。
  • 在工地接到通知書,被清華校長點名的寒門狀元,用讀書改變命運
    2019年清華大學開學之際,校長邱勇用「踏萬古江河,鑄不朽人生」這十個字,勉勵所有新生。開學致辭裡,他還專門提到了一個名字——林萬東,一個來自中國深度貧困地區的寒門狀元郎。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一直被媽媽鼓勵和肯定的林萬東,相信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 我,農村寒門子弟,考上公務員後,親戚朋友態度發生了很大轉變!
    其實,現在的人們都比較現實,確實存在他說的這種現象,農村的寒門子弟考上公務員後,生活以及各方面都會發生很多變化:一是社會地位的變化。公務員的社會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比較受人尊敬,農村子弟一旦考上公務員從事公職,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算是端上了鐵飯碗,就是吃「皇糧」的人了,社會地位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 讀重點大學,與高幹子弟談戀愛,孫蘭香靠什麼實現命運的逆襲?
    可比較自己與孫蘭香的命運結局,卻又是雲泥之別。我常常在想,自己和孫蘭香命運的區別,真的僅僅只是因為孫蘭香在智商上天份上高過自己?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麼原本出生平凡深受貧窮困擾的孫蘭香,是靠什麼實現人生命運的逆襲的?
  • 寒門女子,根本無法改變命運
    文/知否在《知否》中曼娘算是一位寒門女子了,她原本可以平安順暢的度過此生,但是她偏偏心比天高,想了不該想的,想要嫁給顧廷燁,嫁到侯府做大娘子,像她這樣身份的女人,不好意思,根本沒有辦法改變命運。想起幾年前很火的一篇文章,叫做《寒門難出貴子》,這篇文章一出,引起了很多網絡輿論,也產生了很多的爭議。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寒門難出貴子的這個事實,也不得不承認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生下來和我們的起跑線就不一樣,他們所見到的世面和接觸的資源也是很多寒門子弟無法接觸的。
  • 別再罵毛坦廠中學了,沒有它「寒門子弟」何來出頭之日
    因為它是寒門子弟唯一改變命運的方式,不進高考工廠,就只能進真正的工廠,然後平庸地過完一生。所以為什麼不給自己的孩子一次機會呢? 也因此,「奮鬥改變人生,高考改變命運」成為許多人通過高考實現人生抱負的真實寫照。因為高考搭建了社會下層上升的階梯。而那些不斷提倡高考改革的,是否又考慮過寒門子弟的感受呢?
  • 寒門子弟,憑什麼考公務員?
    寒門子弟,憑什麼考公務員?先說答案:因為公務員是寒門子弟逃離農村、紮根大城市、擺脫貧困、跨越階層的最好職業。我不談大道理,只談寒門子弟在大城市紮根必然面臨的兩個現實問題及解決辦法:一是買房;二是結婚。所以,要改變「等賺夠了錢再去買房,再去消費,再去享受生活」的理念。畢竟,公務員是賺不了大錢的。
  • 從結構主義視角論寒門子弟的階層困境與教育突圍
    家庭主義和制度主義對於「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具有一定的解釋力,問題在於,兩種解釋路徑都遭遇了對現實問題的解釋困境:前者無法解釋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21世紀2010年前,為何貧富家庭同樣存在差距,寒門子弟卻能夠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後者無法解釋為何國家不斷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寒門子弟依靠教育發展自身的希望卻愈加渺茫。
  • 延安中學初中部招生:花錢找關係,成為公開的秘密
    可當家長擠破腦袋的想讓自己的孩子進延安中學初中部時才發現,進延中初中部上學幾乎成為望洋興嘆水中月,鏡中花白日做夢,難於上青天。 延安中學初中部學區設置範圍特別小 根據《延安市寶塔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延安中心城區2020年初中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中的劃分,延安中學初中部的招生範圍延河以西,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小學以南,延中溝溝口延中家屬院以北(不含延中溝),延安中學初中部的招生範圍幾乎就是延安中學家屬樓和供銷大廈。範圍小的讓家長有看法沒辦法,望洋興嘆。
  • 寒門難出貴子?小米捐助五城「宏志生」!為知識改變命運致敬
    在我國以前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叫寒門難出貴子,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以後,這一說法便不復存在,因為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對人才的培養,越來越多的寒門子弟通過知識改變了自己和家人的命運,而這一途徑就是高考。高考是我國最公平最嚴格的考試,因為他需要為國家篩選人才,所以就顯得格外的神聖和莊嚴。
  • 逆襲,寒門子弟成功的唯一出路
    可能你會有懷疑,但絕大多數時候這句話是正確的,因為它被無數的寒門子弟驗證了。因為他們擁有更多的資源、更強大的背景、更好的教育……成功對他們來說,遠比那些底層的人更容易……(這裡的「成功」是大眾眼中的成功,除非你有更高的人生追求)所以對於底層的寒門子弟來說
  • 不要聽信「寒門再難出貴子」,高考依然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馬上就要開始2020年高考了,聯繫到最近網絡上曝光的山東高考生頂替上大學事件,又有很多吐槽「高考不公」和「階層固化」的聲音,「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斷,也甚囂塵上,覺得很有必要再探討一下這個話題。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幾個概念,明確幾點共識,這樣才能心平氣和的理性看待這個話題。一、什麼是寒門,當今的寒門指的是哪種家庭?
  • 寒門難出貴子,我們才更應該感謝高考
    寒門子弟則在一次次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像通不過塞子的大石頭,被淘汰出局。從這些年考取重點大學的比例來看,富人子弟的比例遠遠高於寒門子弟。而高考狀元幾乎都是出自富家子弟。寒門子弟,缺少了提升階級的資源人生這場競爭就是一場馬拉松。從學校出到社會,才算真正站在了決賽的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