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男子借著酒勁作出方言歌曲 《嗯咹歌》走紅網絡

2021-01-21 湘潭在線

羅正局哼著湘鄉方言小曲 (記者 陳旭東 攝)

□ 他創作的湘鄉俚語歌曲《嗯咹歌》走紅網絡

□ 湘鄉話常被人笑話,但他很愛湘鄉,想用歌曲來傳承家鄉的方言文化

湘潭在線3月24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何瀅) 你聽說過嗎?這個長沙裡手,湘潭漂,湘鄉嗯咹做牛叫。

哈哈……

不是的,不是的,這個嗯咹就是「我和我們」的意思!

哦……

《嗯咹歌》走紅網絡

「嗯咹」哎、「嗯咹」啊,湘鄉的嗯咹嗯咹頂呱呱

你莫笑,也莫誇,湘鄉的嗯咹名天下

黃公略、蔡和森還有那曾國藩,

都是嗯咹湘鄉伢。

……

如果你不是湘鄉人,也許你很難完全聽懂這首「嗯嗯咹咹」的湘鄉方言歌,也很難感受到湘鄉俚語的親切,但對於湘鄉人來說,聽到這首歌就感受到了一種榮耀;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打拼的湘鄉人,聽到這首《嗯咹歌》就猶如回到了家鄉。

隨著《嗯咹歌》走紅網絡,歌曲的詞曲作者也漸漸走入了大家的視線。

40歲的羅正局是湘鄉虞唐人,在湘鄉生活了20多年的他,懷著對家鄉的熱愛創作了這首《嗯咹歌》。

3月21日,談起這首歌時,羅正局笑著說:「本來是寫著好玩,沒想到反響這麼好。《嗯咹歌》參加2009全國音樂創作研習系列評獎活動獲二等獎,徐沛東老師還特地表揚了這首方言歌。」

不少在外地的湘鄉人聽到這首歌后,都紛紛和羅正局聯繫,羅正局笑言:「其實我寫過的歌有200多首,但真正算得上成名之作的是《嗯咹歌》,自從這首歌發表了以後,我的QQ好友暴增,如今已經有2000多個好友了,還有網友將《嗯咹歌》製成了VCR,並放在了網上。」

借著酒勁寫出湘鄉人的「倔勁」

2009年一次朋友聚會,飯局上幾位朋友說起了笑話,後來就講到了「湘鄉嗯咹」。說了很多關於湘鄉人和湘鄉話的笑話,借著酒勁調侃湘鄉話「嗯咹」、「嗯咹」做牛叫,這次聚會「激發」了羅正局的創作靈感。

飯桌上並沒有人知道羅正局是湘鄉人,但羅正局心裡還是很不是滋味。羅正局說:「當時大家開玩笑調侃湘鄉話發音土,但礙於朋友的情面我又不好發作,當時我就想,別人笑話湘鄉話,我就偏要寫一首湘鄉俚語的歌曲,說一說家鄉的美。」

悶著一肚子湘鄉人不服輸的勁頭回到家後,突發靈感的羅正局一個人自言自語「嗯嗯啊啊」的哼唱起來,羅正局說:「當時也是有感而發,因此很快就敲定了曲子的劇本旋律。」填詞的時候,羅正局想起了湘鄉俚語童謠「動象棋」的段子,歌詞後半部分馬上應運而生,當晚就寫出了《嗯咹歌》。

歌曲創作出來後發表在2009年的《歌曲》雜誌,之後為了推廣湘鄉俚語歌曲,羅正局又從網上聯繫到了湘鄉籍的女歌手王美姿主唱,另外一位湘鄉老鄉李閃光自告奮勇地擔起了對白的任務,《嗯咹歌》順勢而成。

寫班歌獲獎激發創作熱情

1993年,羅正局從湘鄉師範畢業後到湘鋼一校任教,因為從小酷愛音樂,二胡、鋼琴、吉他、作曲、指揮羅正局都玩得轉。

參加工作後,二胡拉得不錯的羅正局經過自學,考入了湘潭教育學院94級音樂大專班深造,師從我省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楊長安教授學習了4年二胡。看到了羅正局在音樂方面的成就,學校正式把他從體育老師調整為音樂老師。

羅正局把湘鄉人的鑽勁和韌勁都用到了詞曲創作上,為了學習詞曲創作,他遠赴北京學習。平時省、市只要有音樂方面的講座,也一定能看到羅正局的身影。

羅正局對音樂、對藝術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羅正局的付出和勤奮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並被推選為湘潭市二胡協會的會長。

羅正局的詞曲創作都是應景而生,帶著女兒玩耍,他創作兒童歌曲《小腳丫》;2008年冰災時期,他創作了《春天永遠在我們心裡》;和網友PK作曲,他創作了《你為什麼不上線》。

羅正局最大的特色還是方言歌。作為湘鄉人,他將湘鄉俚語與湘潭的地方音樂元素加以揉和,創作了《嗯咹歌》、《昭山妹子》、《詠蛙》等反映了本土民俗民風的方言歌曲。

用自己的方式傳承方言文化

湘鄉方言極具特色,尤其在湖南衛視《越策越開心》節目中,由湘鄉話的粉絲——陳英俊進行推廣後,在湖南引發了學習湘鄉話的熱潮。

此外,還有奇志、大兵在他們的相聲中曾多次說過湘鄉話,甚至連汪涵、馬可也經常在他們主持的節目中秀秀湘鄉話。

羅正局說:「湘鄉原本是個交通比較落後的地方,因為難以被同化,而使得作為古殷語系的湘鄉話很好地保留了原始的發音。作為一個湘鄉人,我很希望將家鄉原汁原味的方言文化傳承和保留下來。」

在羅正局的薰陶下,在湘潭江聲實驗學校讀初三的女兒羅逸琴也開始嘗試創作歌曲,她創作的《團結拼搏》在學校的歌唱比賽中也獲得了一等獎。

「鄉音是伴著出身的故土烙在每個人身上的印跡。」羅正局說,他想通過創作歌曲的方式來傳承家鄉的方言文化。

微訪談

記者:您創作的第一首歌是什麼歌?

羅正局:1993年我在湘鄉師範讀書,當時學校組織了一次歌唱比賽,我萌發了自己填詞、作曲的想法,於是創作了一首班歌——《我們的144》。後來這首歌在全校的歌唱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記者:聽說有人建議將《嗯咹歌》作為湘鄉市的市歌。

羅正局:呵呵,是的,《嗯咹歌》創作出來後,我放到了網上,反響很大。

記者:是不是經常有人笑話湘鄉話?

羅正局:我們湘鄉人有股不服輸的勁,有人笑話湘鄉話土,我就不服氣,我偏要用湘鄉話寫歌。或許若干年後,連東北大舌頭都會來幾句湘鄉話,全國人民都會說,「喝杯白酒,交個朋友」。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焦點

  • "董小姐""吃炸雞"網絡走紅 小眾民謠歌曲選秀逆襲
    提起最近在網絡上莫名其妙、一夜爆紅的歌曲,當屬《董小姐》《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和純正陝西方言唱出的《我能歘》,這三首原本「默默無聞」,屬於文藝青年小圈子裡傳唱的民謠歌曲,突然一夜之間密集躥紅,瞬間成為網民在網上議論的熱點。
  • 男子借酒勁家暴毆打孕妻,民警一招制服後怒吼:她還懷著孕呢!
    近日,內蒙古赤峰紅山區公安分局哈達街派出所接到一位懷孕女子的報警,稱自己遭到丈夫的毆打,民警趕到現場後,該男子將其妻子推倒,欲再次實施家暴時被民警瞬間制住。據了解,該孕婦因發現丈夫用微信和他人聊天而發生了爭執,事發當日,男子飲酒後借著酒勁對已經懷孕的妻子進行毆打。目前,該男子因對妻子實施家庭暴力,被處以治安拘留10日並處罰500元的罰款。
  • 從創作與傳播看《大田後生仔》歌曲走紅
    《大田後生仔》能夠走紅,首先與歌曲的精心打造緊密相關。一是結合閩南語方言。大田地處福建中部,與泉州、漳州接壤,大部分鄉鎮通行屬於閩南話語系的「大田話」。閩南語主要使用於福建(廈門、漳州和泉州)和臺灣等地,源於黃河、洛水流域,也稱作「河洛話」,它保留了中原古漢語的一些發音,據說共有7個聲調、15個聲母和89個韻母,要比現在的普通話複雜得多。
  • 「江蘇各地方言口頭禪」走紅 網絡用語流行引擔憂
    「江蘇各地方言口頭禪」走紅 網絡用語流行引擔憂 2014-07-29 14:45:06近期,一則「江蘇各地人口頭禪匯總」的帖子就在網絡走紅了。這篇帖子匯集江蘇13個城市的方言口頭禪。「幹麼事啊」、「親娘來」等方言,喚起了人們對家鄉方言的記憶,也引發了各位網友對家鄉方言口頭禪的熱議。
  • 湖南最難懂方言,你聽過幾個?婁底和郴州話真心聽不懂
    湖南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古代交通不便、各地多民族聚民、外來移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使其成為一個方言複雜的地區,下面來看看湖南五大難懂方言,你聽過幾個?
  • 三首最近很火的歌曲,其中一首《我的名字》走紅網絡,登上音樂榜
    三首最近很火的歌曲,其中一首《我的名字》走紅網絡,登上音樂榜雖說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段有著不同的心緒,因此喜歡聽的歌曲也有些不同,但是有一些歌曲卻擁有著極高的國民度,一段時間內迅速在網絡上走紅今天我們想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三首最近很火的歌曲,其中一首《我的名字》走紅網絡,甚至登上了音樂榜榜首。首先第一首來自於鄧紫棋的《來自天堂中的魔鬼》,這首歌曲是鄧紫棋於2015年發行的歌曲。這首歌曲相比較鄧紫棋之前的幾首經典歌曲,比如《多遠都要在一起》等歌曲,知名度要低很多。
  • 歌曲《生僻字》走紅網絡 一首歌唱出70多個生僻字
    近日,由蘇州90後小夥陳柯宇作詞作曲的歌曲《生僻字》在網絡走紅。陳柯宇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這首歌裡面有70多個生僻字,創作靈感來自網絡熱詞「又雙叒叕」,希望通過歌曲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漢字文化,讓生僻字不再生僻。
  • 深度分析之歌曲《生僻字》爆紅網絡
    熱點概況   最近,江蘇蘇州90後小夥陳柯宇創作了一首名為《生僻字》的歌曲,在網上走紅。歌曲發布短短一周,播放量就達到近5000萬,點讚量252萬,留言12萬多。整首歌曲的歌詞幾乎使用的全是各種生僻字,網友直呼:「聽完歌語文水平大漲」。
  • 網絡歌曲《豬之歌》走紅 香香愛上豬寶寶
    網絡歌曲《豬之歌》走紅,演唱者香香愛上豬寶寶  「豬!你的肚子是那麼鼓,一看就知道受不了生活的苦……」這首詼諧、幽默的《豬之歌》,讓演唱者香香成了目前最受歡迎的「網絡女歌手」。昨日,廣東飛樂唱片公司總經理、著名音樂人鍾雄兵向記者透露:香香願為四川養豬大縣當免費的形象代言人。
  • 《董小姐》意外走紅 創作者:歌曲很一般
    「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這句歌詞尤其受到網友青睞,套改這句話成了網絡上的新時尚。但宋冬野說,歌曲很一般,不用太關注。」     陶晶瑩哭了《董小姐》「火了」     在上月末播出的2013年《快樂男聲》節目中,來自湖南鳳凰的選手左立演唱了一首之前並沒多少人聽說過的民謠歌曲《董小姐》,說要把這首歌送給自己的女友。
  • 戴凱勳1975年整理的流沙河瓦子坪方言與普通話對應規律表。
    李劍林在《寧鄉方言與地域文化關係分析》一文中說。「寧鄉是由長沙、益陽、湘鄉三縣析置,析自長沙、益陽的地域是下寧鄉,析自湘鄉的地域正好是上寧鄉。」 可是,十裡卻不同音。從玉潭街道往西走出十公裡,寧鄉話聽起來就有點費勁了。 在玉潭街道香山社區主任周正佳的辦公室裡,同坐著寧鄉縣玉潭街道政協聯絡處主任袁暑山。
  • 網友惡搞周倪婚事歌曲《不能和你分手》網絡走紅
    網友惡搞周倪婚事歌曲《不能和你分手》網絡走紅 2008年12月23日 11:24 來源:成都晚報 21日凌晨一時,披頭散髮的周慧敏又現身愛巢廚房準備夜宵,不知道是否怕記者發現,周慧敏只敢摸黑煮食,借爐頭火光來照明,其間,一個疑似倪震的人影探頭入廚房,不過未幫忙,在廚櫃拿了點東西後便走回客廳,約半小時後,周慧敏才小心翼翼地捧面碗往客廳,把夜宵雙手奉上給倪震享用。  網友為倪周結婚大戲譜曲  眾網友無疑都被倪震這一舉動惹怒。
  • 湘鄉街上果滴充滿傳奇的地名,老湘鄉人得不一定曉得!
    湘鄉締造了湘軍,湘軍成就了湘鄉。如荷葉塘的曾國荃,大坪的章合才,中沙的彭炳武,都建功立業榮歸故裡,顯赫鄉野。同樣,得勝地域究竟有多少人加入湘軍,又有多少人封官晉爵,留下的地名讓後人去解讀。 蘭山衝 梅橋鎮橫鋪村蘭頭衝尾有個蘭山衝,原名攔殺衝。
  • 讓金華方言歌曲花頭更浪
    近年,他們「花頭」更「浪」了,又推出一首方言歌曲「花頭浪」,那是華堅作詞,阿樓、趙衛華作曲,趙衛華、阿樓演唱,是用在《二十分可樂》欄目「茶花朵朵開」片尾的。而方言歌曲內容豐富,形式多種多樣,自然也可稱為「花頭浪」。《花頭浪》這首歌,正是套用這句金華熟語來說金華新農村的多彩生活:「油菜花開花頭浪,蝴蝶飛來花頭浪,『小句王』背書花頭浪,內堂逛街花頭浪……」接著巧妙的用諧音說地名:「孝順的兒女真孝順,仙橋風景得先瞧,走進塔石心踏實,來到莘畈不心煩……」也挺有趣的。
  • 歌曲《生僻字》爆紅網絡,90後創作者:越難大家越想學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29日訊 據中國之聲消息,最近,蘇州90後小夥陳柯宇創作了一首名為《生僻字》的歌曲,在網上走紅,整首歌曲的歌詞幾乎使用的全是各種生僻字,網友直呼,「聽完歌語文水平大漲」。對於突如其來的走紅,陳柯宇說並沒有給他的生活帶來太大的影響只是演出多了一些。雖然目前還沒有繼續創作《生僻字》系列歌曲的計劃,但是依舊在創作其它歌曲。
  • 歌曲《愛情的流沙》走紅 詩人李尚朝越界創作
    近日,詩人李尚朝作詞作曲的歌曲《愛情的流沙》在中華演出網上線後,不到一天就在點擊排行中迅速躥紅,登上一周排行榜,秒殺《小蘋果》等一大批神曲。那麼,這首一夜爆紅的歌曲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昨日,記者聯繫到《愛情的流沙》詞曲作者李尚朝進行採訪,聽一聽他的創作經歷和歌曲背後的故事。
  • 日本和尚演唱「佛經歌曲」走紅中國網絡
    他也因此走紅中國網絡。Kanho Yakushiji是一名和尚,家住日本西部的一間禪寺。其父也是一名和尚。作為孩子,他本應繼承父親的衣缽,但他並不想成為和尚。最終,他成為了一名音樂家,甚至還發行過大公司的唱片。但他表示追名逐利並沒有使他快樂。於是,他放棄吉他,開始為期兩年的培訓計劃,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和尚。
  • 蘇州小哥唱原創歌曲《生僻字》走紅網絡,這些字你都認識嗎?
    蘇州小哥唱原創歌曲《生僻字》走紅網絡,這些字你都認識嗎?說到唱歌,很多網友都喜歡在自己心情好的時候哼兩首歌表達一下自己內心的快樂,或者在休息之餘也約幾位好友一起去KTV一展歌喉,發洩一下自己心中的憤懣。
  • 霸州方言吆喝「烤山藥」短視頻走紅
    ……看似普通的對話,用霸州方言演繹後,既接地氣,又不乏幽默、風趣。近日,這樣一段霸州方言的吆喝聲,在多個短視頻平臺走紅,不僅引發網友們爭先模仿,與之相關的視頻點擊量達上億次,還讓創作者鄭新橋成了「網紅」。各地網友紛紛來霸州,感受現場版的魅力。今年51歲的鄭新橋,是霸州市霸州鎮牛業莊村人。「吆喝聲中說的山藥,就是紅薯,我們這邊都習慣這樣叫。」
  • 《beautiful鹽城》刷屏 80後方言說唱盡顯「家鄉美」
    近日,愛刷抖音的網友們有個驚喜的發現,繼西安、重慶之後,一首《beautiful鹽城》火爆網絡,成了許多人喜歡使用的BGM。那麼,這麼火的《beautiful鹽城》,創作者是誰?為什麼寫這首歌?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創作者陳可,了解他創作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