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方歌括》

2021-02-07 北京紫金蓮

收聽音頻請直接拉至文末【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進行收聽。

        一般來說,學習四小經典是要求大家背《湯頭歌訣》的,但是我的習慣是讓學生背誦《時方歌括》,因為《時方歌括》比《湯頭歌訣》更有內涵,《湯頭歌訣》的作者沒有《時方歌括》的作者水平高,陳修園既是《醫學三字經》的作者,同時也是《時方歌括》的作者,是清代的大醫,他的水平一般人是比不了的,所以我就要求學生背誦《時方歌括》。  另外還有一本書叫《醫方集解》,也可以作為參考。如果你很喜歡學很多內容,那麼除了要背《時方歌括》之外,還要去讀《醫方集解》。《醫方集解》引用了很多名醫對方子的解釋。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也不喜歡看太多書,那就看這一本《時方歌括》,把這些方子的方歌背下來,作為打基礎也夠了。  《時方歌括》裡面講的都是時方,也就是唐朝以後出現的那些藥方,也就是我們現在最常用的方子,一共是108首,如果能把這108首方歌都背下來,都理解了,在生活中就可以運用無窮了。  

        我們都知道時方跟經方是相對的,為什麼現在不直接學經方呢?因為經方一定要等到學《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時候再學,經方是和《傷寒論》、《金匱要略》密不可分的,經方指的是《黃帝內經》、《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方子,如果不研究經典,就不容易理解這些方子。《黃帝內經》的方子比較少了,經方主要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方子,作為打基礎來說,我們先要好好學習一下時方,把時方學明白了,在生活中我們就可以運用了,所以這個課還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要重點學習《時方歌括》,別以為這本書比較薄,但是這本書非常重要。大家看一下《醫道傳承叢書·時方歌括》小引第一頁,第一句話就說:「經方尚矣!」如果要談到方子,經方是最高的,是上古傳下來的,不是我們後世人能編的出來的,其實經方也不是張仲景編的,是從上古傳下來的,唐宋以後始有通行之時方。 

        主要歸納為十劑:宣、通、補、洩、輕、重、滑、澀、燥、溼,後來加入寒、熱,共十二劑。  時方是怎麼來的?都來自於經方。所以時方、經方本來是不該分家的,因為時方都是從經方變過來的,所以每一個時方都能找到經方的依據。  比如:  輕可散實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  宣可決雍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梔鼓湯、瓜蒂散。  通可行滯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五苓散、十棗湯。  洩可去閉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陷胸湯、承氣湯、抵擋湯。  滑可去著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膽導、蜜煎。  澀可固脫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赤石脂、桃花湯。  補可扶弱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附子湯、理中丸。  重可鎮怯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禹餘糧、代赭石。  溼可潤燥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黃連阿膠湯。  燥可去溼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寒可勝熱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白虎湯、黃連湯、瀉心湯。  熱可制寒這一類的方子,仿效的是白通湯、四逆諸湯。  後來的聰明人他們仿效經方創造了時方,做學問就是應該這樣,要學會舉一反三,就可以衍生出很多東西出來,所以時方比經方多很多,陳修園老先生是一位經方學家,但是他的可貴之處就是他喜歡做一些科普工作接引後學。 

        因為經方不好學,所以他就給你講《時方歌括》、《醫學三字經》,而一般的經方學家都沒有做這件事,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真方歌括》,講的就是經方的歌訣,書還沒有印,已經有很多人開始傳抄了,為什麼他後來還要寫《時方歌括》這本書呢?嘉慶年間辛酉年,他在直隸當縣令的時候正好下大雨,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瘟疫流行,他奉天子之命去鎮災,因為太勞累得病了,脈脫而厥,病重到什麼程度呢?按照今天來說就是休克了,脈摸不著了,請了很多當地的大夫,都不知道是什麼病,諸醫無一得病情者,到了半夜幸虧陳修園老先生自己醒了,陽氣稍回,神識稍清,自己給自己摸了脈,自己給自己開了方子,一吃好了,幸虧陳修園老先生自己懂醫,不然陳老先生就完了。  一個人自己得了病以後,對醫藥這個事情就會有深刻的體會,在座的可能都是年青人,可能沒有得過什麼病。你可以想想自己感冒的時候多難受,你就知道了人如果得了比較嚴重的病會有多麼難受,所以要推已及人。陳老先生自己得病以後看見瘟疫流行,大家都不知道怎麼治,甚至於亂吃藥,所以陳修園老先生感慨:誤於藥者堪憫焉!  

         醫學本來是讓大家生活的更好的生命之學,但是一旦醫學上有錯誤的話,就是殺人了,本來醫學是生人,結果卻殺人了。陳修園老先生說自己的醫學造詣雖然是濫竽充數,勉強算一個大夫,但是自己還是很有志向,想把醫道弘揚。他覺得自己以前做的經方工作,其中不是關於《內經》就是關於張仲景,大家都覺得這個有點太難了,所以畏難,講比較高的學問,人家害怕,不敢學,怎麼辦?乾脆就把大家比較容易學習的時方拿出來,大概不下3000首。本來陳修園老先生看不上這些方子,但是覺得如果大家能夠學會這些方子來治病,不也是很好嗎?不要畫虎不成反類犬,高不成低不就,起碼把時方學會還是可以治病救人的,所以他就挑選了一些比較精純的,而且是大家都知道的時方,這樣就容易推廣,總共108首,做成歌訣,就是方歌,分成十二劑,便於大家查閱,而且採集了很多醫家的論述,再加上陳老先生自己二十多年臨症,自己體會到的一些妙處都寫在這些方歌后面,命名為《時方歌括》。 

        智力在中等以上的人就可以讀懂這本《時方歌括》,陳修園老先生自己說,這本書就是為他們寫的,不要求對方有太高的智商,徐可引以語上之道也,慢慢把你引到很高的醫道上來,就是把你引到經方經典上來,所以《時方歌括》這本書是由淺入深引導大家的書。  本來陳修園為了推廣《時方歌括》這本書,不寫自己的名字,寫的是葉天士的名字。大家知道,清代第一高手是葉天士,名氣太大了,雖然當時葉天士已經去世了,但是還是託葉天士的名,其實葉天士這輩子沒有寫過什麼書,但是陳修園託名葉天士就是為了使這本書能夠廣泛流傳。古代的人有意思,自己花錢印書,然後還寫上別人的名字,就是為了能讓書廣泛流傳,既不要版權,也不要稿費,自己還搭錢印書。如果不是好東西,幹嘛要自己搭錢印呢?  

        雖然《時方歌括》講的是時方,但是它治什麼病、治的方法都是遵循古訓,沒有誇誇其談,而且他還把時法列於前,仲師法列於後,把咱們容易接受的寫在前邊,把張仲景最經典的方法寫在後頭。《醫學三字經》也是這麼寫的,大家讀《醫學三字經》就會有這個體會,前面都是給你講時方,後面給你講的都是經方,陳修園老先生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引導你一步一步走上醫道正軌。如果一下子就給你講經方,估計你理解不了,因為中醫這門學問確實是很深的。  一般的書陳修園看不上,比如市面上流行的《萬病回春》、《古今醫統》,大家平常愛看的這些流行書、暢銷書,中醫保健這些書,陳修園覺得這些書雖然列的很詳細,但是真正得了病去查,又對不上。大家讀現在的中醫藥大學教材也有同等的感覺,講得非常詳細,但是真正遇到病了,又手足無措。在座的可能有中醫藥大學畢業,你們上學的時候,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覺得講的挺詳細的,一個病分多少種類型、開什麼方,講的特詳細,以為背下來就會看病,結果到臨床上一看,沒有一個病人跟自己學的一模一樣,然後就迷茫了,不知道該怎麼治病了。很多學醫的人都有這種迷茫的感覺,實際上古人也有,什麼原因?因為沒學經典,只有學習了經典,才能抓住疾病的規律,所以《內經》、《難經》、《傷寒》、《金匱》就這麼幾句話,何所不包?所以有人就感嘆病人怎麼就照著《傷寒》、《金匱》得病的呢?他得病怎麼還跟1800年前的《傷寒》、《金匱要略》講的一樣呢?因為經典抓住了疾病的規律了,所以萬病不離其宗,而我們現在很多書寫得很複雜,實際上根本沒抓住規律。所以《時方歌括》這本書雖然很薄,但是它是本著經典來的,而且還概括的非常詳盡,但是《時方歌括》一涉及到《傷寒》、《金匱》的方子,陳修園就不講了,為什麼?留著以後讀原典再去理解。

        請點擊下面」閱讀原文「進行跳轉,然後在跳出的頁面中選擇如下圖所示的「節目」選項即可收聽

 

相關焦點

  • 長沙方歌括——葛根湯
    導讀:《長沙方歌括》由清代著名醫家陳修園所著,是對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劑,以韻文的方式,總結、整理而成。它最大的優點是歌裡不僅包含了方劑中藥物的組成,而且有劑量,是學用經方非常好的基礎材料。本文摘取人民衛生出版社《長沙方歌括白話解》中的《長沙方歌括》全文,給大家收藏學習。
  • 每天學一首方歌:《長沙方歌括》之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導讀:《長沙方歌括》由清代醫家陳修園所著,是對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劑,以韻文的方式、總結、整理而成,是一本方劑的啟蒙讀物。
  • 每天學一首方歌:《長沙方歌括》之枳實梔子豉湯
    導讀:《長沙方歌括》由清代醫家陳修園所著,是對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劑,以韻文的方式、總結、整理而成,是一本方劑的啟蒙讀物。
  • 每天學一首方歌:《長沙方歌括》之麻黃升麻湯
    導讀:《長沙方歌括》由清代醫家陳修園所著,是對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劑,以韻文的方式、總結、整理而成,是一本方劑的啟蒙讀物。
  • 每天學一首方歌:《長沙方歌括》之桃花湯
    導讀:《長沙方歌括》由清代醫家陳修園所著,是對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劑,以韻文的方式、總結、整理而成,是一本方劑的啟蒙讀物。
  • 每天學一首方歌:《長沙方歌括》之牡蠣澤瀉散
    導讀:《長沙方歌括》由清代醫家陳修園所著,是對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劑,以韻文的方式、總結、整理而成,是一本方劑的啟蒙讀物。
  • 每天學一首方歌:《長沙方歌括》之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導讀:《長沙方歌括》由清代醫家陳修園所著,是對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劑,以韻文的方式、總結、整理而成,是一本方劑的啟蒙讀物。
  • 跨年日出·括蒼山之旅 戶外活動
    括蒼山日出 | 喬峰攝15:00 到達括蒼山頂,漫步括蒼山,等待日落17:00 晚飯,結束後自由活動,小夥伴一起粗來拍星軌銀河Day Two 1月1日新年晨光05:30 起床,看日出09:00 準備下山11:00 到達臨海古城,紫陽古街覓食,拍攝人文大片14
  • 《現代漢語詞典》釋義括註裡的「多見於」和「多用於」
    被釋詞如果有語體、文體風格或感情色彩上的偏好,也可以括注說明。「多用於」的賓語表示風格、色彩的,如:「公文等」「法律文件」「輓聯、花圈等的上款」「送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題的上款」「司法上」「不好的方面」「壞的方面」「文學藝術」「譏諷或調侃」「貶義」「所尊敬的人」「請帖」「稱頌」等。
  • 每天學一首方歌:《長沙方歌括》之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
    導讀:《長沙方歌括》由清代醫家陳修園所著,是對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劑,以韻文的方式、總結、整理而成,是一本方劑的啟蒙讀物。
  • 113首傷寒方歌,強烈建議收藏
    葛根湯類方歌(三首)一、葛根湯:葛根桂枝加葛黃,無汗項背几几強。二陽合病下利治,剛痙無汗角弓張。二、葛根加半夏湯:葛根加夏病二陽,下利嘔逆表邪強。疏表解肌利腸胃,合病治法好思忖。梔子豉湯類方歌(七首)一、梔子豉湯:梔子豉湯治虛煩,懊憹倒置不得眠。嘔吐少氣加姜草,胸窒結痛藥不添。
  • 從西城括田所的創設,看北宋土地兼併之禍!
    括田所,或稱西城括田所、城西括田所,是北宋徽宗時掌管括刷「公田」的專設機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創設,先後由宦官楊戩、李彥主持,以查驗百姓田契之名,行搜刮、強奪民田,彌補朝廷財政虧空,滿足皇室揮霍之實。
  • 山下35℃,山上18℃,夏天一定要去括蒼山露營看星星!
    括蒼山一年四季都可露營,夏天是最熱鬧的一季。括蒼山位於臨海市括蒼鎮,距離市區比較遠,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6米,不僅是臨海市第一高山,也被稱為「浙東南第一高峰」。括蒼山露營區域是在山頂,現在括蒼山景區旅遊設施規劃地比較完善,不用跋山涉水,乘坐汽車或者自駕沿著張米線,就能直達括蒼山頂。主峰米篩浪前有一塊曙光碑,碑前有一塊開闊的平地,帳篷基本上都安札在這裡。
  • 曾在海上繳獲土匪槍枝 括蒼支隊老隊員 周夏傑離世
    11月21日下午,括蒼支隊最早的
  • 「村歌」剛寫完歌詞,委託方卻突然變卦,單方解除權有效嗎?法院...
    2019年3月18日,該村工作人員與歌曲的作詞人陳某通過電話進行了一次通話,主要內容為告知作詞人被告將與原告終止村歌創作的協議,並請作詞人立即終止歌詞的創作。2019年3月20日,被告書面函告原告解除《創作村歌協議》,要求原告終止後續工作的開展。
  • 一「括」抵千言 —— Angular 2中的綁定
    比如<input type="checkbox" checked />上的checked:當它作為Attribute使用時,無論你對它怎麼賦值,它都是選中狀態,這是因為它的語義是只要「出現」就表示選中,而無論取值是什麼;但當它作為Property使用時,我們可以對它賦值為true或false,它們會正確的選中/取消選中這個檢查框,如<input type="checkbox
  • 老中醫總結,治療脾胃病的「三味方」!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本文主要介紹毛德西教授治療脾胃病「三味方」
  • 外星女生柴小七方烈唱的歌叫什麼 插曲愛不離口歌詞完整版
    由企鵝影視、中聯傳動出品,天津有容有樂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製作的奇趣鹹寵劇《外星女生柴小七》已經播出有一段時間了,在裡面有一首歌特別好聽,是電視劇裡面的角色方烈唱的,那麼這首歌叫什麼呢!  外星女生柴小七方烈唱的歌叫什麼  方烈是鄰家暖男的人設,有著高高的個子,喜歡自由,時常在酒吧裡唱歌,在一次意外中遇到了外賣小妹柴小七,因此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裡面也是才藝很棒的,還會唱歌,那麼他唱的歌叫什麼呢?  據悉,這首歌是這部電視劇的插曲,叫《愛不離開》。
  • 「村歌」剛寫完歌詞,委託方卻突然打電話讓作詞人立即終止創作...
    文創公司受其他單位委託創作「村歌」,籤了合同後,對方又要解除合作,但是歌詞已初步完成。此時文創公司能要求對方給付部分款項嗎?6月4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公眾號通報了這樣一起案件。2019年3月13日,原告海寧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被告海寧市某合作社籤訂了一份《創作村歌協議》,約定被告委託原告創作一首中新村之歌,製作總費用合計68000元,包括了歌曲的詞曲創作費、MIDI製作費、錄音棚租費、歌手演唱費、音頻壓縮處理費、錄音師勞務費、後期製作費、差旅費、發票稅金、母帶費等費用。
  • 經方與時方之爭
    所謂「經方與時方之爭」,我認為主要是唐宋以來以孫思邈、許叔微、金元四家以及明清醫家對當時墨守前人成方的風氣的批評和清代以徐靈胎、陳修園為代表的醫家對仲景方之外醫方的摒斥和非議。醫之有方,從現存文獻看,至少可以追溯到漢代以前,《內經》載有藥物的處方13方,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西北出土的《流沙墜簡》、《武威漢代醫簡》、《居延漢簡甲篇》,載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