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長沙方歌括》由清代醫家陳修園所著,是對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劑,以韻文的方式、總結、整理而成,是一本方劑的啟蒙讀物。本書由陳氏原文、注釋和解說三部分組成:注釋部分主要是對古今詞義不同的字、詞加以解釋,幫助讀者理解原文;解說部分則主要論述方劑的功用、主治及遣方用藥之理,以期闡述陳氏之學術思想。今天帶來的是卷五少陰方之桃花湯。
桃花湯
治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此方主之。又,少陰病二三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主之。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納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服。
歌曰 一升粳米一斤脂,脂半磨研法亦奇,一兩乾薑同煮服,少陰膿血是良規。
張令韶曰:少陰病下利膿血,桃花湯主之。此感少陰君火之熱,不病無形之氣化,而病有形之經脈也。《經》謂心之合脈也,又謂陰絡傷則便血。赤石脂色赤而性澀,故能止下利膿血;乾薑、粳米溫補中焦,以資養血脈之源,所以治之。《論》又云:少陰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此言二三日至四五日,值太陰主氣之期而脾絡不通,則為腹痛;脾絡不通不能轉輸,則為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則水谷不分,而為利不止;陰絡傷則為膿血。石脂為山之血脈凝結而成,故治經脈之病。下節言便膿血可刺者,所以申明病在經脈之義也。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加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