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會變遷記

2021-02-23 保定廣播電視臺融媒體

       省政府所在地為省會,亦可稱「省治」,清代稱為省城,是一省的行政中心。中國的省會為國家一級行政區——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政府所在地不能稱省會,可稱政府駐地、制所。自治區政府駐地稱為「首府」。

舊時代的直隸省會

      封建時代,大名府是直隸的第一個省會。順治十六年在大名府設巡撫衙門,第二年巡撫衙門就遷往了真定府,以後又多次回遷。康熙八年(1669年),巡撫衙門由真定府遷往保定,保定從此成了直隸的省會。雍正二年(1724年),直隸巡撫改升直隸總督,總督署駐在保定城西北明代總兵署舊址。雍正八年總督暑遷入重修的原大寧都司署,即現在的總督署。

      一八七0年九月三十日,李鴻章從曾國藩手中接任直隸總督。時間不長,李鴻章就兼任了北洋通商大臣,十一月十二日的上諭稱:「將通商大臣衙暑(在天津),改為直隸總督行館。每年於海口春融開凍後,移駐天津,至冬令封河,再回省城」 保定。從此,天津、保定成了直隸省的季節性、移動性的省會。

      直隸從建省至今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沒有哪個省像直隸這樣,將省會駐地反覆頻繁地變更,給國人留下了「見異思遷」的名聲。

      中華民國成立後,一九二八年六月,改直隸省為河北省,首次稱河北,省會定在天津,當年十月省會即遷往北平。兩年後即一九三0年十月省會再次回到天津。一九三五年六月,天津改為中央直轄市,省會從天津回到保定。從民國成立到抗日戰爭曝發,二十五年間的省會,津—平—保搬遷三次,兩次光顧天津,共在天津二十年,北平、保定五年。

戰亂時的河北省會

      日寇入侵,河北淪陷,河北省政府成了流亡政府,居無定所。抗戰勝利後,河北省政府初在西安辦公,不久即遷往北平。不應該忘記的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抗日遊擊隊,已經在晉察冀、晉冀魯豫、冀中、冀南等地建立了根據地。每個根據地都有自己的相對穩定的政治活動中心。如晉察冀,活動中心在阜平。

      解放戰爭中,北方解放區在擴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了加強領導,支援全國解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打基礎,為今後的政權建設摸索、積累經驗。黨中央決定:將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個根據地撤消,合併成立華北人民政府。經過幾個月的籌備與努力,一九四八年九月正式成立了華北人民政府,政府駐地設在河北省平山縣王子村。

      一九四八年年底平津戰役結束後,北平、天津獲得了解放,黨中央決定成立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員會。華北人民政府也決定恢復河北的建制,建立河北人民自己的政府。一九四九年七月十二日和八月一日,在保定市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員會、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河北省政府)。這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自己的政府,省會確定在保定市。

      保定是冀中平原上的一個文化古城,歷史悠久是它的特點。保定缺少礦物資源,很難發展成工業城市。此時,國民經濟剛剛恢復,第一個五年計劃就要執行,工業發展是重點。省會在保定,不利於領導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所以,就有人提出將省會遷往發展中的石家莊,便於省的領導深入工業發展的第一線,領導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

      石家莊是黨中央從陝北轉移到華北的落腳地,是全國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又是中國共產黨中央進京執政的出發地。石家莊是共產黨從國民黨手中奪得的第一個城市。石家莊既為鐵路交通的樞紐,又是軍事要地,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建國初期的河北省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石家莊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發展重點,是一個以醫藥、紡織為基礎的新興工業城市。

      一九五四年一月八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向政務院請示,擬將省會搬遷到石家莊。經過中共華北局、政務院批准,河北省成立了遷移籌建委員會,石家莊市成立了省會遷建辦公室。當時初步預算省委、省政府編制3800人,建房115950平方米,投資1522.55億(舊幣)。為不影響國家預算,資金可從每年稅收超額留成中解決。建設工程,採取幾年分批進行,一九五七年全部竣工。

      當時石家莊的建設規劃明確,石家莊市橋西區是地、市政府所在地,是地、市的政治活動中心。鐵路以東是省的政治活動中心。現在的省博物館到科技大廈,南至裕華路,東起東大街,西至西大街,北至解放路(現在的中山路),由北向南依次為省政府大廈、省工會、省團委大樓。裕華路是建設規化中的省政府路。跟著省政府搬遷這股風,一九五六年省委黨校、省政法幹校、河北醫學院先後從保定遷到石家莊。

      一九五五年七月,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由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通過。河北省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也在九月被省人大正式通過。此時,距國家五年計劃完成只剩下了兩個年頭。一九五五年八月,經河北省委反覆研究,為了貫徹「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集中力量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暫緩停建了耗資巨大的省會搬遷工程。將節約資金用於了糧、棉的增產上。

      一九五八年二月六日,政務院笫七十次會議決定:將中央直轄市天津改為河北的省轄市,歸河北省領導。二月十一日全國人大一屆五次會議通過了這一決定。天津為省轄市已成定局。一九五八年四月十八日,河北省人大一屆七次會議,通過了省會搬天津的決議。四月十九日林鐵代表省委、省政府舉行了向保定人民的告別晚會,感謝保定人民多年來對省委、省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河北省政府離開保定,在天津市度過了八個春秋。

動亂中的河北省會

      一九六四年開始,美國對越南的侵略戰爭不斷升級和擴大,並將矛頭直接指向我國;同時中蘇關係緊張惡化,戰爭的危險加劇。為此,毛澤東同志根據時局發出了「備戰、備荒、為人民」的號召。天津是沿海城市,是海防前線,響應毛澤東「備戰、備荒、為人民」 的號召,省委、省政府一九六六年四月二十四日決定,省會回遷保定。這次回遷,為配和戰備需要,採取了「大分散,小集中」 的策略:「大分散」 指此次搬家安排不只是保定市,還有沿京漢線的各縣。「小集中」 指將省委的幾個部,省人委的幾個委(辦),省軍區搬進保定市,部分廳、局搬到所屬的事業單位和各縣。省商業廳、供銷社到定縣。水利廳在安國。省共青團去了清苑北大冉。

      這次搬遷的特點是,面向基層,深入第一線,實行機構、人員精減,改進領導作風。保定地、市的許多單位也相繼搬到了鄉下,深入農村第一線,心裡裝著備荒狠抓糧食生產。這一策略施實前先在新城、定興、定縣搞了試點。一九六六年五月一日,省委、省人委及省直各機關先後搬回了保定。一九六七年一月天津劃歸中央直轄市。

       「文化大革命」中的前兩年,河北省的省、市之間,軍、政之間,群眾組織之間,派與派矛盾重重,保定市武鬥不止,槍聲不斷。總之就是一個字「亂」 。一九六八年一月,北京軍區的支左解放軍,在北京軍區召開成立河北省革命委員會籌備會議,認為石家莊產業工人隊伍強大,石家莊又是鐵路交通的樞紐,交通方便,又有太行山作依託,便於備戰、備荒,可以作為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向中央建議:避開派性鬥爭激烈之亂地。在石家莊成立省革命委員會。一九六八年一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批准了河北省在石家莊成立革命委員會。二月三日河北省革命委員會在石家莊正式成立。

      河北省革命委員會在石家莊落腳,石家莊市成了新的河北省省會。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保定的亂相逐步得到了治理,省革委會主要領導人對保定還是有感情的,劉子厚等認為石家莊市城市規劃太小,房舍不足住房緊張,不宜做省會,省會應該遷回保定。中共華北局領導李雪峰則認為:石家莊有鐵路、公路交通方便,又有太行山作為依託,便於疏散、隱蔽,是理想的省會駐地。兩種意見各執一詞。一九七一年一月河北省委劉子厚等向中央請示,將省會搬回保定。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河北請示省會搬遷問題時,周恩來總理說:「河北省會不要再搬遷了,就地建設吧!」一錘定音使河北省省會留在了石家莊市。 

(劉澤軍)


新聞熱線:6796630

招商熱線:6796632

微平臺熱線:6796634


相關焦點

  • 河北:50多年換了11次省會,河北省會為什麼換來換去?
    然而有意思的是,河北省會的變遷,自近代以來卻十分頻繁。從1913年到1968年石家莊最終被定為省會之前,除開抗戰流亡期間,河北省會更換達11次之多。石家莊作為河北省會的歷史卻並不悠久,自1968年以來,至今也才半個世紀。事實上,自清代以來,多個城市都有過擔當河北省會的經歷。
  • 百餘年挪了十多次 河北省會怎麼成了「搬家公司」?
    事實上,近代以來,河北省會在政治、經濟和軍事多重作用下,經歷了十餘次變遷,最終才花落石家莊這樣一座位置有點偏、歷史不太長、規模不算大的城市。但是,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的大名不僅與河北東北部聯繫不便,和京師聯繫也並不方便,因此,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改直隸治所為經濟發達且近臨北京的保定,開啟了保定作為河北省會的歷史。保定並沒有風光多久。鴉片戰爭之後,由於直隸總督常到天津口岸交涉涉外事宜。漸漸地,天津成為了事實上的直隸省會。這一格局也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
  • 石家莊和唐山,新牌省會和重量級大哥之間的對比,誰是河北一哥
    說到我國的河北省,不得不說河北省省會變遷的歷史, 短短一百年間,北京、天津、保定、邢臺及石家莊建立了河北省會, 在石家莊不成為省會之前,還是一座安靜的小城,省會的地位直接把石家莊提升到了多個階段。石家莊是河北地區的交通樞紐,也是鐵路提升的城市,隨著鐵路的發展,石家莊從一個城市發展為一個城市,在河北省變遷的機會下,一躍成為省內特大城市,超越保定等老牌大城市。唐山在地震後重建,逐漸成為河北省內獨特的經濟領袖, 現在環渤海和曹妃甸的巨大發展,正是省內經濟的命脈, 唐山的工業實力更是省內獨佔的人。
  • 【輿知】江蘇省會的變遷
    夫省會者,一省之行政中心是也。很多省都經歷過省會的變遷。但清代才成型的江蘇省歷史不足400年,其省會變更之頻繁,著實令其它省無法望其項背。
  • 為什麼河北大學在保定,而不是在省會石家莊?
    在我國有很多大學以省份來命名,比如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等,而這些院校一般情況下是在省會的。而在眾多以省份命名的大學中,也有一些學校因為特殊的原因在其他的地級市而不在省會。河北大學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市,是一所「部省合作共建高校」,並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序列。那麼河北大學為什麼沒有在石家莊呢?說到這個得談一下河北省會幾十年的辛酸搬遷史,僅民國到1970年的幾十年間,省會就搬遷了11次。
  • 最尷尬的省會,全省錄取分數最高的5所大學,沒有一所在省會
    一般來說省會城市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方面都會稍微強一點,就像江西省會城市南昌就擁有唯一一所211高校南昌大學,而今天小編介紹得這個省會城市可以說是非常尷尬,全省錄取分數線最高的5所大學沒有一所在省會城市!
  • 全國唯一一個既沒有985,又沒有211的省會城市,還是高考大省省會
    一般來說,全國每一個省份的省會城市,都會有一所985或者211大學的。這也不難理解,畢竟省會是每一個省份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好大學坐落在這裡無可厚非!但是,我們發現,全國只有唯一的一個省份,還是高考大省,這個省的省會,即沒有985大學,也沒有211大學。
  • 國內最「善變」的省份,56年更換了11次省會,北京也曾在其中
    每個省都有省會城市, 省會相當於這個省的「名片」, 如果不是特別的情況,一個省不會改變自己的省會城市, 比如湖南的長沙,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地區中心城市,但很長時間都沒有變化, 但是,我國有省, 幾十年間,改變了十多個省會, 可以說是非常「善變」吧。
  • 河北省會石家莊擁有大學19本25專,高校數量河北省內第一!
    河北省省會石家莊,不知是自嘲還是外人給安的名號,反正國際莊這個名號是摘不下來了。這個原因主要由於北京天津的存在,整個河北省並沒有形成絕對的中心城市,而石家莊市作為後起之秀,歷史底蘊有些欠缺。畢竟全省總共11個地級市,有好幾個都做過省會。承德,熱河省省會。張家口察哈爾省省會。
  • 即將步入大學校園的學生注意了,這些以省命名的大學不在省會
    特別是以省命名的大學,有的不一定在省會城市。有些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會想當然的認為XX省XX大學的高校,校址一定是在省會城市。收到錄取通知書,才發現自己的學校不在省會城市。相對來說,福建省的省會城市沒有經歷過變遷,所以以福建命名的高校都在省會城市福州。
  • 河北「最惋惜」的城市,以前還是河北的省會,如今卻成為三線城市
    在一定程度上,河北是一個相對低調的省,這些年來它一直在悄悄地發展經濟,很少進行宣傳,其次河北省的主要城市在經濟上確實並不出色,因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河北是一個生存意識相對較低的省,河北的城市似乎沒有強烈的生存意識,河北「最惋惜」的城市,以前還是河北的省會,如今卻成為三線城市。
  • 這所河北的大學坐立於天津,是河北唯一的211大學,卻不被承認!
    還有幾個原因,則是方言,菜系,和省會(這個對「河北工業大學」影響最大)。河北不同範圍之內的人,說的方言完全不同。在北京一圈的,說的是略帶著方言的北京話;秦皇島人,說的是東北話;而西邊的張家口人,說的則是山西話。這麼多的方言,卻沒有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北話」,地理位置跨度又大,一個河北住在南邊的人,坐著飛機到了河北的北方,就像是跨了省一樣。
  • 河北省會高校大學生青春健康論壇舉辦
    為推動省會高校青春健康工作快速、高效、科學、健康地發展,12月12-13日,由河北省計生協指導、石家莊市計生協主辦、石家莊學院承辦的2020年河北省會高校大學生青春健康論壇在石家莊市舉辦。論壇還邀請了石家莊鐵道大學和河北醫科大學的專家分別以《直面青春 健康生活》《再談性與生殖健康》為題從社會學、醫學的角度舉辦了專題講座。此次論壇通過網絡向全省進行了直播,為省內各高校青春健康工作的整體推進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
  • 張家口涿鹿人出任河北銀行行長 在省會人士
    2007年1月省會涿鹿人參加振興地方經濟研討會 省會研究張家口文化專家認為 河北涿鹿縣位於桑乾河下遊,農業經濟發達,被稱為「塞北江南」,這裡的農業精耕細作
  • 河北第一強是唐山,沉默省會石家莊排名持續滑落
    石家莊石家莊為何被稱「國際莊」?石家莊是個弱勢省會在地理上,石家莊從來就不佔優勢,說是環京津大省的省會,但是石家莊偏居河北西南部,和北京之間隔著保定,西邊為山西。保定之名取自「保衛大都,安定天下」,歷來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門」;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
  • 1968年,河北省會由保定遷往石家莊,給石家莊帶去了多少好處?
    1968年2月,河北省會由保定市遷往石家莊市,省會的遷入為石家莊市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好處一:省會遷石對石家莊市帶來的最直接的利益就是給石家莊市帶來了一大批伴隨省會遷入的工業企業。1966年,河北省省會由天津市遷往保定市,兩年之後,又由保定市遷至石家莊市。由於此次省會搬遷在保定市停駐時間較短,所以一大批省直屬工業、企業直接由天津市遷到了河北省新省會石家莊市。
  • 中國總計有15個副省級城市,河南的省會鄭州為何不算?
    鄭州市是河南省的省會,相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截止2017年,鄭州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9000多億,超過了石家莊、西安、濟南、合肥等省會城市。在中部六省中,僅次於武漢和長沙。但是西安和濟南都是副省級城市,全國總計15個,鄭州為何不是副省級城市呢?
  • 河北省會風雨70年,從百年前的清朝漂泊至如今,為何更換十幾次?
    1928年,國民政府將直隸改名河北。此後數年間,河北的省會先是天津,後來又變成了北平。1930年中原大戰,張學良帶領東北軍佔領了平津地區,緊接著下令又將河北省會遷回了天津。後來,還是因為戰爭,河北的南宮逐漸成為了實際上的省會,南宮成了河北的敵後中心,得到八路軍的支持,兩軍也再次共商抗日大計。後來因為兩軍合作出現分歧,河北的省政府也就隨國民黨軍奔走於洛陽一代,就這樣,直到1944年,洛陽都是河北的省會。
  • 應該在省會卻沒在省會的高校之河北省
    比如說河北工業大學,它是位於天津,當然它有的也是位於該省,但是不在省會,是這種情況。你知道為什麼位於天津嗎?因為它本身就是在天津,因為河北省會原來在天津。這個時候其實我們要了解,就是說在69年分家的時候,河北省要了兩所大學,一個文科的河北大學,一個是理科的河北工業大學。但是我們因為河北工業大學它是個理工類,搬家很難,所以說它沒有搬走。
  • 巧記中國各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的方法
    《巧記中國各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的方法》                 作者辛正奇巧記中國各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的方法序號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記憶方法4河北省冀石家莊鉤子在石頭做的家裡(石家莊)用鉤子(形狀)擊(冀)中了河貝(河北)。5甘肅省甘蘭州骨頭(兩頭粗中間細)籃子(蘭州)裡有很酥的甘蔗(甘肅)和骨頭(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