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入門——自學、初學古琴必讀的10大書籍

2020-12-15 百度百科

古琴入門——自學、初學古琴必讀的10大書籍

古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年歷史。琴作為一門藝術,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去學習,而學習沒有指導書籍是不行的。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指導書籍適合初學者學習。

《琴學備要(上下)》

作者顧梅羹

《琴學備要》(上下)(手稿本)分為總規、指法、手勢、曲譜、音律、論說六篇。主要內容包括:琴面的部件、琴底的部件、琴前後的部位、上弦的程序、琴位的安置、坐位的姿式等。本書從古琴簡介到練習曲,到手形,曲譜,手形還配有圖畫,內容非常全面,適合初學者學習。

《琴學門徑》

一本古琴入門指導書

《琴學門徑》是一本書籍,該書力求由淺而深,循序漸進,以這樣初學者和自學者的實際要求。前半部分基本上包含了古琴入門所應具有的常試,後部分選刊琴譜,一方面由易而難,另一方面也斟酌多方資料,務求令習者了解不同流派風格的琴曲。

《琴學入門》

由張鶴撰輯

《琴學入門》,屬於類型音樂,清同治三年(1864)撰輯。《琴學入門(套裝共3冊)》分為上下兩卷,上卷論琴,下卷為琴譜二集,收琴曲二十首。所收琴譜中,有十曲在指法減字譜的旁邊注有工尺譜字,其中又有五曲另備所謂音節譜,即在工尺字旁用貼拍的方法記寫琴曲的節奏。

《古琴演奏法》

作者是龔一

《古琴演奏法》,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2年出版的圖書。《古琴演奏法》是龔一先生三十餘年來從事古琴演奏和教學工作的一些經驗體會。書中他正式推出了五線記譜法,還為古琴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創作琴曲和傳統琴曲,充實了古琴教材。該書還配備了2張光碟,供大家使用學習使用,也是琴友們值得收藏的一精品。

《古琴演奏教程》

作者是張蔚君

《古琴演奏教程》是2010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從古琴的歷史、地位、本體、技法、演奏、琴論、審美和名曲等八個方面,全面而系統地論述了古琴的演奏藝術。

《琴史初編》

作者是許健

《琴史初編》,以朝代為序,從先秦至現代整體展現了我國琴史的嬗變軌跡。它從歷代琴曲、琴人、琴論等方面,介紹了古琴藝術的源流、琴家的生平和造詣、各種琴派的師承關係,以及主要琴曲的內容、創作背景和藝術風格。

《禮記·樂記》

第一篇音樂理論文章

《禮記·樂記》,總結概括了先秦儒家有關音樂藝術的理論,作為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其豐富的美學思想,對兩多千年來古典音樂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並在世界音樂思想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溪山琴況》

作者是徐上瀛

《溪山琴況》是中國古代古琴巨作。作於崇禎十四年年。「琴況」,即琴(琴音、琴樂)之狀況、意態(形)與況味、情趣(神)。徐上瀛根據宋崔尊度「清麗而靜,和潤而遠」的原則,按照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溪山琴況》是古琴音樂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對清代琴論與古琴藝術有很大影響。

《古琴叢談》

作者為郭平

《古琴叢談》,通俗易懂,脈絡清晰,能夠深入淺出地介紹古琴文化、琴曲及琴人等,不僅讓人能了解到古琴知識,還能了解古琴前輩的故事。

《楊氏琴學叢書》

由楊宗稷書寫

《楊氏琴學叢書》,共四十三卷,約七十萬言,收錄資料頗多。在《琴話》、《琴粹》部分提出「以琴傳聲,如鏡臨物然」,並分析這種反映「不外象形、諧聲、會意三端」。內容極豐富且好讀,除了有專業的古琴曲譜內容,還有讓人心生遐想的琴史、藏琴、閱琴、品琴故事。

作者:葛敬偉i

相關焦點

  • 古琴入門基礎指法和基本技巧,開啟你的音樂之路吧!
    古琴能不能自學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想學好,是不推薦自學的,畢竟有老師領入門,不容易走偏差;倘若只是自娛自樂一下,自學也是可以的。一、發自內心的喜歡古琴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真正的興趣,一般來說很難堅持。
  • 古琴可以自學嗎?
    古琴可以自學嗎?在現代社會,網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教學視頻。就促進了有一部分人會想著去自學古琴,但是也有對此很多人都心存疑慮。因為古琴來講,常用的指法多達近百種,指法的錯誤運用會造成古琴學習進度緩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古琴到底適不適合大家自學。
  • 度一線下古琴課程
    這裡是一個純粹的古琴空間,而非一個復古空間。我們致力於專業、精進的古琴教學,以琴為引,以茶、香、花事為襯,將傳統中生活的美感與風尚融入當今社會。十年來,度一琴館一直專心致力於構建以古琴藝術為核心的傳統文藝平臺,匯集琴界名家、專業師資力量,從入門到精進,打造古琴經典曲目、琴歌傳習等精品課程。
  • 古琴初學者如何快速入門?首選這套課程!
    零基礎·跟著楊青老師學古琴80節精美視頻,每天一節課零基礎入門輕鬆學古琴成人、少兒均可學習↓↓↓為此,我們特邀請古琴名家楊青老師開設《古琴基礎課程80講》,帶你零基礎初識古琴,學習古琴正確的彈奏方法,認識古琴學習誤區,具備古琴初級彈奏能力和一定的自學能力。
  • 古琴好學嗎?古琴學習要領
    而今古琴之風盛行,古琴藝術再次復興也燃起了很多古琴愛好者沉寂已久的愛琴之火,很多古琴愛好者蠢蠢欲動,欲立馬學之而後快,但多數信心不足者多以自己初次接觸古琴,苦於對古琴基礎一無所知而放棄學琴,認為零基礎學古琴會很難學,錯!大錯特錯!
  • 那些初學古琴的人注意了,學不好究竟是什麼原因
    古琴歷來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師生對彈」,即老師一句一句的教,學生一句一句的學,老師的一吟一猱,一綽一注,抹挑勾剔,輕重疾徐,在教琴的過程中,學生盡收眼底,回去如勤於練習,加以時日,便不難掌握。古琴講究輕重緩急,左手按令入弦,右手彈弦欲斷。梅庵王燕卿在《指法》中說,初學左按宜緊右彈宜重,久則用用不覺,出於自然。
  • 古琴多少錢一把?
    一把古琴的製作不但流程繁瑣而且大部分工藝耗時較為長久,從最開始的琴坯風乾,到琴體的試音和琴體上漆等流程上需反覆嘗試多次甚至十多次,一般來講,普通的練習琴也好,上萬甚至更高的收藏級古琴也罷,每一步的製作流程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一床最便宜的古琴從製作時間、工藝、材質、音色、手感等多方面來綜合考量,常規的普通古琴價格也在5000元左右。名家監製琴大部分都已經過萬了。
  • 初學古琴需要掌握這些基礎知識
    春秋末年的孔子既是思想家、教育家,又是一位音樂家,他不但會彈古琴,而且技藝嫻熟。他曾向師襄學彈《文王操》,能把樂曲內容完美地表現出來,並有著驚人的鑑賞能力。他教授的「六藝」之中的「樂」,就有彈琴誦詩的內容。他還作有《獲麟操》、《猗蘭操》等琴曲。西漢的大文學家司馬相如曾為卓文君彈唱《鳳求凰》,從而成就了一段美滿姻緣,被後世傳為佳話。東漢的蔡邕既是彈琴聖手,又是作曲名家,也是制琴大師。
  • 古琴入門——挑選篇
    現在古琴藝術再次復興,學習和愛好古琴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全國各藝術專業院校也陸續開設了古琴專業,有力的推動了古琴文化的普及和發展。因為古琴的製作和挑選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很多初學古琴的愛好者感到挑琴時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正確挑選。很多人花了錢,得到的卻是一張不能彈的琴,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金錢。
  • 學習古琴需要的基礎知識
    初學者古琴入門,我們今天講一下關於古琴初學者學習古琴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識。古琴的上手難度其實並不大,學習一個東西首先要了解它的來源,了解它的基本構造、了解它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才會更好、更快的使用好它,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學習古琴西藥的基本知識都有哪些。
  • 古琴入門基礎知識
    古琴上手入門其實而言難度並不大,初學古琴時可以事先了解一下古琴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文化內涵就可以了。在古代,「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四藝中居於首位。
  • 初學者如何挑選古琴
    初學者如何挑選古琴,因為對古琴的學習與認知不夠,對古琴聲音的辨識能力還不敏感,在挑選古琴的時候應該要從哪些方面著手呢?要有良好的買琴心理急於買琴,是很多初學者的常用的心理,憑藉對古琴的熱枕,希望快速買到一張好琴,陪伴自己成長與練習,於是草草買琴,高價買差琴,這樣子的情況屢見不鮮。初學古琴,不要急於買琴,先到古琴專賣店體驗一下,多聽聽古琴的音色,以及專業古琴人事的講解。
  • 古琴挑選攻略|怎麼去挑選一張好的古琴?
    其中,古琴是八音中『絲』的代表樂器。古人云:八音為弦為最,而琴為之首。千百年前,古琴就有著極為崇高的地位。到如今,在我們漢族的樂器中,古琴仍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古琴有著非常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但是作為樂器,古琴也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 無荼古琴院第45期丨古琴課程開課啦!
    60分鐘;每周二至周日  10:00-20:00,具體上課時間可在報名時約定;  教學內容:  (第一期十次課,零基礎入門)▲古琴的認識、古琴的歷史文化、基本樂理講解▲古琴的基本指法+開指練習曲▲右手八法練習、古琴左手按弦(關節)、泛音講解
  • 初學者要不要買古琴?
    古琴三病,指的是古琴的抗指、沙音、打板這三種。這三種問題在古琴這個樂器上來講比較常見和普遍的。簡單來講解一下什麼是三病和初學者應該如何挑選古琴。抗指:是左手按弦費勁,尤其是四五徽以下的跪指,用抗指琴來彈奏,對左手無名指簡直就是一種折磨,因此初學者在挑選古琴時需注意首先是弦能下指,琴弦離面不可過高,抗指會影響彈琴方法而累壞手指,如果一張琴音色不錯,而又稍微有一點抗指,可以考慮入手。沙音:造成沙音的原因是琴弦與琴面過低,即琴弦在振動時,觸到了琴面產生的「呲呲」雜音。沙音聲較微小,打板聲音大些。
  • 古琴到底可不可以自學?第二彈,追根溯源說流派
    古琴到底可不可以自學?其次我們從古琴的流派傳承來分析,古琴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琴師走向漢代樂府琴師和民間琴師並存,從魏晉時期的官派琴風與隱士琴風到南北朝時期的南琴獨秀、北琴式微。再到唐代的吳聲與蜀聲的不同描述,沈家聲、祝家聲的不同風格,再發展到江西譜與浙譜、北宋琴僧師徒的法脈延續、南宋浙派古琴的傳承有序、文人琴風的盛行。直到明代至民國以降,虞山派、廣陵派、九嶷派、諸城派、中州派、金陵派、泛川派、梅庵派等不同流派的風格傳承。
  • 澄觀·古琴|等候一年,只為一人
    哪怕疫情裡的遙遙無期,哪怕這一等便是一年多……從播下古琴夢種子的那天,我們就已堅定信念:莫問收穫,只管耕耘;用心灌溉,終將花開。2020年6月27日,一段值得銘記的時光,這是澄觀古琴中級班疫情後的新班首次開課。匯集了疫情期所有的翹首以盼,終於迎來驚喜相逢的時刻。
  • 古琴調音為什麼這麼重要?
    鋼琴演奏家在音樂會開始前我們會發現都要請專業的調律師調琴,可見演奏家對音準的重視,修習古琴首先要為古琴調音。中國古代制定音律時所用的生律法叫三分損益法。根據《管子》先益後損徵音最低和宮居中央的兩個條件,五弦古琴在分配五音定弦時,最低的一弦自然是是用最低音徵,這樣正符合由低至高和宮居五音正中的五弦排列順序。這當是正調以三弦為宮一弦為徽的來源。古琴常用五調有慢宮調、慢角調、正調、蕤賓調、清商調,現存的古譜中,用正調彈奏的琴曲為最多。琴書譜集中,凡寫著宮、商、角、徵、羽五音的,都是用正調仲呂均彈奏的同宮異調曲。
  • 2020年古琴學習要注意什麼?
    2020年轉眼已經4月有餘,今年的古琴練習與學習計劃想必很多人都已經或多或少的擱置了。那麼怎麼才能在今年更加快速的達到自己的學習與練習計劃呢?大德-仲尼式古琴1.已初學入門:初學入門已經學習完畢的琴友們,已經掌握了古琴最基本的指法與入門琴曲,建議不能去琴館上課的琴友們
  • 古琴到底可不可以自學?第一彈,從概率學角度分析
    古琴到底可不可以自學?這個問題絕對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可以用概率學的觀點來分析。從古到今,遍閱琴人琴家,自學成才者寥寥無幾。伯牙老師是成連,孔子學琴於師襄。唐代的董庭蘭學琴於陳懷古、歐陽修學琴於孫道滋。耶律楚才學琴於弭大用、苗秀實、萬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