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到底可不可以自學?第二彈,追根溯源說流派

2020-12-15 關中琴茶非遺故事

古琴到底可不可以自學?其次我們從古琴的流派傳承來分析,古琴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琴師走向漢代樂府琴師和民間琴師並存,從魏晉時期的官派琴風與隱士琴風到南北朝時期的南琴獨秀、北琴式微。再到唐代的吳聲與蜀聲的不同描述,沈家聲、祝家聲的不同風格,再發展到江西譜與浙譜、北宋琴僧師徒的法脈延續、南宋浙派古琴的傳承有序、文人琴風的盛行。直到明代至民國以降,虞山派、廣陵派、九嶷派、諸城派、中州派、金陵派、泛川派、梅庵派等不同流派的風格傳承。每一個流派都有自己獨特的指法和演奏風格、有自己的傳譜也有自己的教學方式,無論是哪一個流派都已經形成了師與徒之間口傳心授的傳承模式,既穩定又保證了教學效果。同時也因為口傳心授的教學與限定範圍的傳播,很多自學者都只能吉光片羽、支離破碎的了解一些大概,甚至有相悖的信息。因此從風格延續、琴脈傳承的角度說,自學古琴很難理解並掌握每個古琴流派的技法精髓和風格況味。如果古琴失去了流派特點,也就漸漸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這樣學與不學,意義又何在呢?

相關焦點

  • 古琴到底可不可以自學?第一彈,從概率學角度分析
    古琴到底可不可以自學?這個問題絕對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可以用概率學的觀點來分析。從古到今,遍閱琴人琴家,自學成才者寥寥無幾。伯牙老師是成連,孔子學琴於師襄。唐代的董庭蘭學琴於陳懷古、歐陽修學琴於孫道滋。耶律楚才學琴於弭大用、苗秀實、萬松老人。
  • 古琴可以自學嗎?
    古琴可以自學嗎?在現代社會,網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教學視頻。就促進了有一部分人會想著去自學古琴,但是也有對此很多人都心存疑慮。因為古琴來講,常用的指法多達近百種,指法的錯誤運用會造成古琴學習進度緩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古琴到底適不適合大家自學。
  • 古琴四大流派名家匯聚西安,雅樂飛揚動心弦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絲路琴韻,匯聚長安,四大流派,樂動古城。12月12日晚,陝西廣電大劇院琴音飛揚,掌聲不斷。由陝西廣播電視臺主辦、陝西新聞廣播(FM106.6 AM693)、西安美術學院古琴學會承辦,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擔任指導的「絲路琴韻匯長安」——2019古琴音樂會在這裡盛大舉行。
  • 「古琴」為什麼不能叫「古琴」?
    對於「古琴」這個叫法,看著不爽,聽著還是不爽,而且已經不爽很久了。為什麼說「古琴」不能被叫作「古琴」呢?有人說「古琴」的「古」代表的是起源的遠古,那更為久遠的壎為什麼不叫「古壎」呢?再說,也沒有把簫叫做「古簫「的吧?
  • 古琴入門——自學、初學古琴必讀的10大書籍
    古琴入門——自學、初學古琴必讀的10大書籍古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年歷史。琴作為一門藝術,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去學習,而學習沒有指導書籍是不行的。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指導書籍適合初學者學習。本書從古琴簡介到練習曲,到手形,曲譜,手形還配有圖畫,內容非常全面,適合初學者學習。《琴學門徑》一本古琴入門指導書《琴學門徑》是一本書籍,該書力求由淺而深,循序漸進,以這樣初學者和自學者的實際要求。前半部分基本上包含了古琴入門所應具有的常試,後部分選刊琴譜,一方面由易而難,另一方面也斟酌多方資料,務求令習者了解不同流派風格的琴曲。
  • 古琴傳人龔一:古琴裡有中國古代文人的審美
    正因為如此,2003年中國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 宋俊華(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教授)  古琴裡有中國古代文人的審美  古琴藝術是反映生活、反映社會的,可以說是了解古代音樂發展的一個佐證。
  • 古琴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覓一靜夜,尋一靜室,推窗,賞明月如風,品一抹茶香,再為自己彈上一曲古琴。但......你真的會古琴嗎???......每次提起了興趣,又被現實打敗。-「我不知道去哪找古琴老師」-「哎,也不知道這老師靠不靠譜」-「我太忙了,只能自學」-「這古琴課怎麼這麼貴呀」......
  • 大年聊古琴 - 古琴在什麼情況下不能彈
    話說古人彈奏古琴時規矩大了,他們總結了幾種不便彈琴的狀況。下面聽我給大家解讀一下。1、疾風甚雨不彈。這話說的有道理,您說外面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電閃雷鳴的,氛圍是不對啊,所以就不要彈琴了。2、於塵市不彈。您想啊,您要是在鬧市彈琴,剛彈兩聲,便傳來了「磨剪子呦,戧菜刀」的叫喊之聲,實在是大煞風景,所以不彈也罷。
  • 從高山流水到今人多不彈,看看古琴到底經歷了什麼!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年歷史。古琴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神農式、仲尼式、列子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劍式等。古代的文人都愛彈奏古琴,但是現在卻很少有人去彈奏,甚至有些人認為古琴很難聽,這是因為。古琴更加強調個人主義色彩。而且,因為古琴是文人最熟悉的樂器,平常得如同日常之書墨紙筆,那有什麼好寫的?
  • 彈古琴,左手更重要?
    雖然古琴只有七根弦,但每根弦上都有十三個明徽(還有不少暗徽),而古琴的音準由左手的取音位置決定,位置相差半毫米,音準就有誤差,由於古琴琴弦又比較長,從右看向左,視覺會有偏差,這時初學者會發現,一味依賴眼睛找音準變得有點「不靠譜」了,這就要求我們在彈琴時眼、耳、手,協調配合。而右手的位置即使有較大的誤差,也不會影響音準。
  • 為什麼會有古琴流派之分?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 ;可見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 古琴大師龔一論「琴道」一半在彈奏之功 一半在琴聲之外
    A 演奏 彈奏前對樂曲內容「深呼吸」習琴剛入手很容易,花點時間在「抹挑勾剔」上,很快可以有收穫,可是易學難精。78歲的古琴大師龔一,結合前一天晚上在觀賞紹興古琴愛好者們演出中的感受,跟大家分享了「怎樣彈好古琴」的理念。
  • 胡錦蓉 古琴妙在可以釋懷
    古琴讓我遠離荒蕪父親和我的古琴老師喻紹澤先生,是我生命中的兩座高山,因為有他們,我的少年時期雖在「文革」中度過,卻並不混亂、荒蕪。能從小跟喻老師學琴,受到他人格的影響,非常幸運。父親和喻老關係特別好,他們相互欣賞甚至可以說相知。父親1947年大學畢業,儘管是在英國教會學校讀書,但他其實是個傳統文人。他與喻老特別投緣,兩人都飽讀詩書又精通英語。
  • 小蘭幽學古琴|怎樣彈好泛音
    古琴有三種音色:散音、按音、泛音。散音如大地般沉穩,按音如人在吟唱,泛音如天籟之音。散音即空弦音;按音即左手按弦得音;泛音即左手快速的點弦得音。說到泛音那就要先說說基音。基音就是振動體固有的振動頻率。拿古琴來說就是散音。那這個弦在振動的時候除了整體振動之外,振動體的部分也在振動。這些振動的音就是泛音。比如,弦的一半單獨振動,弦的三分之一單獨振動等等。這些單獨振動產生的音就是泛音。
  • 記譜軟體輔助古琴學習
    以前筆者推薦過一些手機上能輔助古琴學習的軟體,如節拍器、調音器、跟彈等APP,這些有安卓版也有蘋果版的,都非常適合零基礎古琴愛好者使用,但對古琴和樂理有些基礎後
  • 古琴與古箏的區別
    其三,音域、音色、表現力上的區別  古琴雖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寬達四個多八度,藉助面板上的十三個"琴徵",可以彈奏出許許多多的泛音和按音。琴體總長度為3尺6寸5分(折合約1225mm),以象徵一年有365天,琴面呈拱弧形,代表天,琴底平,則代表地,以此印證「天圓地方」之說。古琴共有十三個徵位,裝飾以金玉的圓點來標示其泛音音位,演奏時以指觸弦,即十三音也。
  • 古琴漸熱 古琴界「大師雲起」亂象如何破
    1979年,全中國彈古琴者不足百人,陳雷激成為最年幼的一個專業學生,稀有」確實是在情理之中。「上音附中畢業後,陳雷激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繼續古琴專業的本科學習,1989年大學畢業後旅居法國,攻讀了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Reims音樂學院及Ruerl-Malmaison音樂學院的指揮專業。
  • 十大古琴名曲你知道多少?
    十大古琴名曲你知道多少?在中國樂器文化中,古琴是其中之一,很多人或許都對古琴的了解少之甚少,特別是中國的十大古琴名曲,很多人幾乎都沒聽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十大古琴名曲,一起看看吧。《瀟湘水雲》浙派古琴始人郭沔瀟湘水雲是一首中國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無射均(緊五弦)定弦。作者為南宋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浙派古琴的創始人郭沔。《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廣陵散《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它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 自走棋流派總結第二彈!
    前段時間小編總結了DOTA2自走棋的一些流派,很多網友表示:不夠,我還要!因此小編又絞盡腦汁為大家帶來流派總結第二彈,希望大家在自走棋的道路上能夠越陷越深,不,是越下越好!1、 召喚流小鹿、大樹、先知、利爪德魯伊、狼人、劇毒術士、冰女、潮汐、大娜迦這個流派德魯伊是關鍵,需要儘快搜到,成型後入人很厲害,不過後期有些疲軟。
  • 盤點演藝圈那些個會彈古琴的明星大咖們
    其中的古琴片段,為了保證效果,她苦下功夫和浙江琴家徐曉英老師學琴。4、梁朝偉 金城武在電影赤壁中,梁朝偉扮演周瑜,其中有和金城武鬥琴對彈的片段,雖然這個片段有中央音樂學院專業古琴琴師後期配音。但作為赤壁這部片子的經典和高潮劇情,因此兩位主演專門對古琴進行了學習。這樣才有了電影裡劍拔弩張又驚心動魄的琴鬥的精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