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性教育不等於沒有性侵害,家長們醒醒吧

2020-09-23 狐度工作室

文 | 白晶晶

近日,「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的話題被推上熱搜。一段老師上傳的聊天記錄中,家長連珠炮式「怒斥」老師——「我女兒還小,希望您不要教給她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女兒回家跟我說了,她們班主任在學校講懷孕的過程,還講男生和女生的區別,我女兒才9歲,是能聽這些事情的年紀嗎?」

老師認為,只是因為班裡有老師懷孕,有同學在問,她想正好藉機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招致家長不滿。

這一次,絕大多數網友站隊老師,「都9歲了還不普及嗎?我家孩子4歲就知道哺乳動物怎麼生娃了。」還有人直言不諱,「這樣的家長佔大多數才可怕,愚昧無知,還拒絕接受新的教育方式。」

也許,在這位對性教育高度敏感的家長眼中,只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與「性」絕緣的真空,捂住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孩子就永遠不會接觸到性。

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諸如此類動輒「談性色變」,戴著有色眼鏡,將「性教育」視作洪水猛獸,羞於啟齒、避而不談的家長不在少數。

2017年,小學二年級性教育讀本《珍愛生命》被家長舉報尺度太大


西方有句諺語,叫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指的是,人們在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會對某些顯而易見的事實保持沉默,裝作看不見。那些恥於談性的家長,正是將本該高度重視的兒童性教育,變成房間裡的大象,看作是「亂七八糟的東西」。

殊不知,性教育被部分家長看成洪水猛獸,針對未成年人的性侵害卻層出不窮。9月22日,有三則新聞先後登上熱搜,頗為耐人尋味——分別是:「三年超4萬人涉嫌性侵未成年人」「男主播疑似強姦幼女直播,自稱9000元買的破處驗貨」 ,還有一則就是「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

性侵害未成年人數字的增長,並不是近些年壞人越來越多,而是社會對於性知識的認識更為清晰,藉助微博、微信、短視頻平臺,曝光求助的手段越來越多,從而將一些原本難以發現的性侵害暴露出來。

然而,即便在2017年到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的相關侵犯未成年人犯罪中,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加起來超過4萬人,這一數字背後,仍有很多未成年人,正是家庭性教育的缺位,對性侵害行為缺乏認識,無法向外界求助,淪為沉默的羔羊。

還記得2017年,有一則猥褻女童的新聞曾轟動全網。在南京高鐵南站候車室,一名18歲的小夥子,將一名10歲小女孩抱坐在大腿上,將手伸進女孩的裙內,上下其手,摸女童的胸部。這則新聞讓圍觀者憤怒不已,甚至引發全網人肉該男子。事後證明,女童為猥褻者父母的養女,猥褻行為發生時,其父母也在場。

然而,與圍觀者的憤怒形成鮮明對比的,正是被侵害女童的冷漠,可見她對「哥哥」這種猥瑣的行為,已經習以為常,不知道何為性侵,更不知道面對不法行為如何保護自己。

現實生活中,家庭內部性教育的缺失,往往成為壓垮未成年性侵受害者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人父母者,本該是孩子性啟蒙的首任老師。如果父母自身的性觀念都不端正、無法脫敏,用對性知識三緘其口,來當作對孩子的保護,反而可能讓孩子因性知識的無知而遭受侵害。

更有甚者,一些父母對性話題避之不及,視為家中討論的禁忌。讓孩子產生錯誤的性觀念,在受到性侵害時,也不敢向父母求助,本身是性侵的受害者卻背負強烈的道德恥辱感,一旦揭發獸行,不僅無法得到父母的支持,反而成為家族的恥辱。

性教育讀本《珍愛生命》節選


進一步講,信息化時代,孩子很容易通過網絡獲得與性相關的信息。此前,媒體數次曝光過,犯罪分子打著「個性交友」「童星招募」等幌子,誘騙、脅迫未成年人進行「裸聊」或發送「裸照」「裸體視頻」等方式進行「隔空」猥褻的網絡侵害,直至發展為線下侵害。

是讓孩子在泥沙俱下的不良信息中,獲取錯誤的性知識,在受到性侵害時不知如何保護自己,還是讓家長端正性教育的觀念,不再將性話題視作洪水猛獸,做好兒童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師,這樣的選擇題,相信每位家長都知道何為正確答案。

性教育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必修課,家長們應當改變舊有的觀念,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學會兩性認知,不管是對於性別認識,還是自身保護都大有裨益。未知才會嘗試,已知才能保護。對於性知識有多無知,孩子面臨性侵害就有多危險。

希望「談性色變」的中國式父母越來越少,坦誠與孩子溝通性知識的家長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請不要在發生兒童性侵害時,才想起性教育丨科普全面性教育
    近日,從韓國「N號房事件」到高管性侵少女,國內外頻頻爆出的兒童性侵事件,再一次將大眾的目光引向性教育。然而,預防兒童性侵害只是性教育的一部分內容,不是全部。作為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我們也真的不希望大家只有在媒體報導兒童性侵害的嚴重事件時,才想起性教育。性教育不等於防性侵教育,它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
  • 兒童性教育,家長們該怎麼教?
    當孩子問道「女孩的小雞雞在哪裡」時,家長直接回答「女孩沒有小雞雞」是不可取的。因為,在孩子的觀念中,「沒有」是不好的事情,這樣回答容易導致男孩產生優越感,女孩產生自卑感。更好的回答是:「女孩也有小雞雞,但是長得和男生不一樣,名字也不一樣。」
  • 預防性侵害,不是光靠給孩子讀性教育繪本就能解決
    預防性侵害,父母不妨站在人格層面進行思考。當我們作為成年人,擁有更強大的權力時,我們是把孩子看作充滿自主精神、渴望愛和尊重的個體,還是把他們看成是對許多事情不了解的小傻瓜,一個在智慧上低等於我們的生命?唯有成為「人」,孩子才能夠重視自己的感受,不輕易被羞辱擊倒,也不會把別人當作無生命的工具進行凌辱和取樂。
  • 荷蘭報導的中國性教育課堂:難以啟齒的問題,沒有一個被迴避
    報導中寫到:「從網絡性愛到亂倫,從縱慾狂歡到SM:在性學家方剛的性教育營裡,沒有一個主題是被迴避的。」在中國的文化背景裡,「性」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家長都知道要重視,卻總是無法自然的孩子談論性教育的話題。
  • 荷蘭報導的中國性教育課堂:難以啟齒的問題,沒有一個被迴避
    報導中寫到:「從網絡性愛到亂倫,從縱慾狂歡到SM:在性學家方剛的性教育營裡,沒有一個主題是被迴避的。」在中國的文化背景裡,「性」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家長都知道要重視,卻總是無法自然的孩子談論性教育的話題。
  • 還在對「性教育」避而不談?兒童性教育宜早不宜遲
    許多家長紛紛投訴覺得自己孩子還小,不應該過早接觸性知識,但是廣大網友們卻持不同意見。1 不給孩子性教育,危險並不會遠離2018年媒體曝光性侵兒童案例317起,受害兒童逾750人,平均每天就有2名兒童被性侵。有專家表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其隱案比例是1:7。
  • 你有沒有給孩子進行過性教育?
    還記得小時候,只要有談論到相關話題的時候,大人們總喜歡轉移話題,或者對我們說:「你小孩子不要問這麼多」類似的話,讓我們對於性這個東西知之甚少,有些人甚至是到長大成人,結婚了以後,才真正的了解到它到底是什麼意思。不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現在學校也會開展性教育的系列課程,告訴孩子性到底是什麼,讓孩子提高相關方面的防範、法律意識。
  • 荷蘭報導的中國性教育課堂: 從「網絡性愛」到「亂倫」, 沒有一個被迴避
    越早給孩子進行性教育,越能給孩子提供更多的保護,家長們面對這個話題的時候卻總是難以啟齒。但是報導裡提到在性教育青春營裡,老師和孩子能自如的談論關於「性」的任何話題,給孩子提供了一個能學習正確性知識的場所。性是私密的,但不可恥,希望以後這樣開放的教育能多一點。
  • 《未成年人保護法》大修,提及「性教育」,家長必須了解的新動態
    此次修訂亮點頗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我們聯繫到一些關注中國性教育發展的人士,聽了聽ta們的看法。,不同於以往的「青春期教育」以及「衛生教育」,也表現出了我們的國家在轉型過程中對於「性」以及「性教育」態度的逐漸放開;但是,我們依舊不得不意識到定義「性教育」的權利,起碼在法律解讀方面,依舊沒有掌握在大部分相關的學者和實踐者們手裡。
  • 沒有性教育的家教,孩子的成長多危險!「家長必看」
    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表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其隱案比例是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不厭其煩地要求孩子做好這個做好那個,希望TA們乖、聽話,讀書能夠品學兼優,能夠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不隨意做父母不喜歡的事情。我們還從小就對TA進行灌輸: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甚至還告訴TA們,身體的隱私部位不能隨便被人看和摸。可是,我們卻不敢告訴TA們男女生殖器官的區別,以及強姦、未成年之間發生關係等對身體的傷害。
  • Oral Sex、Anal Sex,美國大尺度性教育華裔家長受不了!起底中美性教育
    ;小學沒有什麼相關的啟蒙課程,性啟蒙的讀本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巴黎聖母院》…… 或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關係,父母和師長在孩子面前對於性一直有些羞於啟齒。《星島日報》最近就報導了這樣一件事,灣區的Cupertino聯合校區(CUSD)最近給家長發送了一份問卷調查,內容是對今年秋天即將給七年級孩子使用的性教育教材徵詢意見,並確認孩子是否會參加性教育課程。 本來是件好事,但在華裔家長之間引起了許多爭議。
  • 12歲男孩穿女裝離奇死亡,背後是千萬家長性教育的缺失
    在《重要的性影響孩子一生—41個常見性教育問題解析》這本書中,作者通過一些案例給家長們科普了性教育,幫助家長從容對孩子的"性"問題。二.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的性教育由於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心理髮育的不同,每個階段他們對性教育理解程度也不一樣,因此,家長應該在合適的年齡講合適的性知識。0~3歲的孩子主要是對性別的認知,家長們可以買一些幼兒繪本,教會孩子辨別男生女生。
  • 守護童年 護航成長——周寧縣實驗幼兒園開展《預防兒童遭受性侵害》專題講座
    為提高家長、老師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認識,了解開展防性侵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實盡到保護義務,我園於11月24日晚上19:00,邀請法制副校長闕朝祝、阮思俊警官來園對家長和老師開展《預防兒童遭受性侵害》專題講座。
  • 「性教育的尺度怎麼把握?」每個糾結的家長,都建議看看這本書
    這幾年,性教育的話題備受家長關注。之前我們推薦了一系列的性教育繪本,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很受用,但也有爸爸媽媽留言說:「《我是從哪兒來的》這本書裡的內容會不會太直白了?」「尺度有點大,說不出口…」「我覺得沒必要這麼早就講這些吧」「孩子知道得太多了,會不會性早熟?」
  •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 你有沒有給孩子正確的性教育
    兒童遭受侵犯讓公眾憤怒、心痛,更給所有家長敲響警鐘!你有沒有給孩子正確的性教育?你有沒有告訴TA面對侵犯時如何保護自己?對於兒童性侵害,我們有多無知,孩子就有多危險!  今天是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我們需要關注對兒童的性教育,做好全面系統的性教育才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 啟蒙性教育:媽媽和兒子一起洗澡 性教育不能等到青春期才進行
    據有關部門統計,85%的兒童性侵害案件正是孩子身邊熟悉、親近、依賴、尊重的人所為,陌生人性侵害兒童的案件僅佔15%。  網友和老百姓大多痛罵犯罪者的禽獸不如,但辦案人員卻同時提醒,預防兒童受到性侵害,加強兒童性教育已刻不容緩。  兒童和家長普遍對熟人無防範心  上周,記者讓市區某小學五年級的孩子畫一畫心目中壞人的形象。
  • 性教育困擾家長,學校是該跟進了
    「我女兒在一些宣傳頁上,看到女性用品,問我幹嘛用的,我真不知道怎麼回答」……近二十位家長圍坐在一起,述說各自遇到的難題。這是杭州一個少年性教育夏令營課堂中的一幕。記者旁聽了三天的課程,發現面對性,家長們比孩子更焦慮,即便是那些在性教育方面做了不少準備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提問時,也會不知所措。  上述家長的吐槽或說是煩惱,在現實當中估計不少家長都碰到過。
  • 《重要的「性」影響孩子的一生》:缺失的性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即便社會發展速度加快,人們在網絡上可以了解到以往根本無法觸碰的信息,但是對於性教育,大家還是存在一逃避的態度。甚至家長們會在內心安慰自己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都懂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有的人對性教育的觀念甚至缺失到婚後還不懂,這就有些令人震驚了。隨著網絡的發展,網民數量急劇上升,而網民群體的年齡也在呈向小向老的趨勢發展,網民低齡化和網民老齡化是社會的進步。
  • 塗磊給4歲娃上性教育課,值得所有家長去反思
    正是由於家長沒有及時對孩子進行健康的性教育,讓孩子沒有一點自我保護意識,或是保護意識薄弱,這就等於給了壞人可乘之機,小孩子被侵犯和猥褻的事情就更容易發生。性教育不可盲目而行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健康性教育時,性教育專家認為下面幾方面的內容要注意:1.合適的年齡一般六個月大的孩子都會對周圍的事物開始有一定的認知,所以孩子在2到3歲之前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性別意識,
  • 老師給孩子講性教育,家長怒懟:這是9歲能聽的嗎?我要找你校長
    雖然現在的年輕家長對於性教育都是已經非常旗幟鮮明的支持了,但是目前孩子正在上學的家長們當中,卻有相當一部分思想並沒有得到充分的解放,而是依然固守著傳統的對性的汙名化的態度,而在這種不認同不合作的態度之下,對於孩子的性教育自然千難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