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晶晶
近日,「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的話題被推上熱搜。一段老師上傳的聊天記錄中,家長連珠炮式「怒斥」老師——「我女兒還小,希望您不要教給她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女兒回家跟我說了,她們班主任在學校講懷孕的過程,還講男生和女生的區別,我女兒才9歲,是能聽這些事情的年紀嗎?」
老師認為,只是因為班裡有老師懷孕,有同學在問,她想正好藉機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招致家長不滿。
這一次,絕大多數網友站隊老師,「都9歲了還不普及嗎?我家孩子4歲就知道哺乳動物怎麼生娃了。」還有人直言不諱,「這樣的家長佔大多數才可怕,愚昧無知,還拒絕接受新的教育方式。」
也許,在這位對性教育高度敏感的家長眼中,只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與「性」絕緣的真空,捂住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孩子就永遠不會接觸到性。
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諸如此類動輒「談性色變」,戴著有色眼鏡,將「性教育」視作洪水猛獸,羞於啟齒、避而不談的家長不在少數。
2017年,小學二年級性教育讀本《珍愛生命》被家長舉報尺度太大
西方有句諺語,叫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指的是,人們在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會對某些顯而易見的事實保持沉默,裝作看不見。那些恥於談性的家長,正是將本該高度重視的兒童性教育,變成房間裡的大象,看作是「亂七八糟的東西」。
殊不知,性教育被部分家長看成洪水猛獸,針對未成年人的性侵害卻層出不窮。9月22日,有三則新聞先後登上熱搜,頗為耐人尋味——分別是:「三年超4萬人涉嫌性侵未成年人」「男主播疑似強姦幼女直播,自稱9000元買的破處驗貨」 ,還有一則就是「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
性侵害未成年人數字的增長,並不是近些年壞人越來越多,而是社會對於性知識的認識更為清晰,藉助微博、微信、短視頻平臺,曝光求助的手段越來越多,從而將一些原本難以發現的性侵害暴露出來。
然而,即便在2017年到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的相關侵犯未成年人犯罪中,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加起來超過4萬人,這一數字背後,仍有很多未成年人,正是家庭性教育的缺位,對性侵害行為缺乏認識,無法向外界求助,淪為沉默的羔羊。
還記得2017年,有一則猥褻女童的新聞曾轟動全網。在南京高鐵南站候車室,一名18歲的小夥子,將一名10歲小女孩抱坐在大腿上,將手伸進女孩的裙內,上下其手,摸女童的胸部。這則新聞讓圍觀者憤怒不已,甚至引發全網人肉該男子。事後證明,女童為猥褻者父母的養女,猥褻行為發生時,其父母也在場。
然而,與圍觀者的憤怒形成鮮明對比的,正是被侵害女童的冷漠,可見她對「哥哥」這種猥瑣的行為,已經習以為常,不知道何為性侵,更不知道面對不法行為如何保護自己。
現實生活中,家庭內部性教育的缺失,往往成為壓垮未成年性侵受害者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人父母者,本該是孩子性啟蒙的首任老師。如果父母自身的性觀念都不端正、無法脫敏,用對性知識三緘其口,來當作對孩子的保護,反而可能讓孩子因性知識的無知而遭受侵害。
更有甚者,一些父母對性話題避之不及,視為家中討論的禁忌。讓孩子產生錯誤的性觀念,在受到性侵害時,也不敢向父母求助,本身是性侵的受害者卻背負強烈的道德恥辱感,一旦揭發獸行,不僅無法得到父母的支持,反而成為家族的恥辱。
性教育讀本《珍愛生命》節選
進一步講,信息化時代,孩子很容易通過網絡獲得與性相關的信息。此前,媒體數次曝光過,犯罪分子打著「個性交友」「童星招募」等幌子,誘騙、脅迫未成年人進行「裸聊」或發送「裸照」「裸體視頻」等方式進行「隔空」猥褻的網絡侵害,直至發展為線下侵害。
是讓孩子在泥沙俱下的不良信息中,獲取錯誤的性知識,在受到性侵害時不知如何保護自己,還是讓家長端正性教育的觀念,不再將性話題視作洪水猛獸,做好兒童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師,這樣的選擇題,相信每位家長都知道何為正確答案。
性教育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必修課,家長們應當改變舊有的觀念,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學會兩性認知,不管是對於性別認識,還是自身保護都大有裨益。未知才會嘗試,已知才能保護。對於性知識有多無知,孩子面臨性侵害就有多危險。
希望「談性色變」的中國式父母越來越少,坦誠與孩子溝通性知識的家長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