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坦言:孩子的成功離不開「拼爹」,好父親是孩子成功關鍵

2020-10-03 羊駝媽媽

執筆:小夢

定稿:筱沐

「父親給予男孩以榜樣的力量,給女孩以安全感。」

都說父愛如山,沉穩又不張揚,總是在默默地守護著你,但其實父愛並沒有這樣悄無聲息,因為父愛和母愛相比,他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父親是很多男孩子的榜樣,不信你看看現在的自己是不是和你爸爸一模一樣,不管是舉手投足,還是為人處世都是和爸爸一模一樣。

而父親對女孩的影響那就是安全感,你要看到一個女孩被寵成公主,那你就會發現他身邊的男孩子一定都是有禮貌並且還會包容他的。

這就是父親對女孩的影響。

「你只不過是我生物學上的爸爸」

這是小靜和他爸爸說過最重的一句話,她是一個女孩子,從她有記憶開始他就沒怎麼和爸爸說過話,因為爸爸平時也不和他說話。

一直到初中很多人都以為她是單親家庭,因為小時候就被人嘲笑成:「你是一個沒爸爸的野孩子」,明明很委屈卻也不敢對父親有任何抱怨。

一直到現在她都快認為自己沒有爸爸了,因為沒有享受過父愛,所以在大學畢業後談了一個比自己大12歲的男朋友,媽媽讓帶回家看看。

結果剛進門就被爸爸罵了,男朋友先走了,爸爸說:「你趕緊跟我分手,你不分手就別想再出家門」,小靜崩潰了說:「你只不過是我生物學上的爸爸,你管不著我,從小到大你管過我嗎?你算是我的誰現在出來管我?

北大教授坦言:孩子的成功離不開「拼爹」,好父親是孩子成功關鍵

此「拼爹」非彼「拼爹」

我們說的這個拼爹並不是貶義詞的拼爹,也不是拼說的爸爸有錢,而是拼的是誰的爸爸更認真負責,我們都說爸爸是家裡的頂梁柱。

他們只要賺錢養家就好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爸爸的陪伴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這裡認真負責的爸爸不會只賺錢,而忽略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只有這一次,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你怎麼彌補也沒用,但是你賺錢的機會什麼時候都可以,能想明白的爸爸才是真正的好父親。

而每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這樣一個好父親,他們不吝嗇時間陪伴孩子,他們有時間就會把更多的時間全部給孩子。

之前一個北大教授就說過:「孩子的成功離不開「拼爹」,好父親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為什麼說好父親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1. 爸爸更有威嚴

要知道現在很多孩子都喜歡和媽媽皮,媽媽說什麼都想要回頂回去,因為媽媽在他們心中是一個會寵愛自己的人。

但是爸爸不是,從小爸爸在他們心中就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有威嚴並且還非常嚴肅,所以爸爸要是能陪伴孩子,孩子自然就會更加認真地做功課。

並且爸爸發話也更好用,比如孩子挑食,爸爸要是說讓他吃他幾乎就會乖乖吃掉,但是要是媽媽說,那幾乎就是鬼哭狼嚎的撒潑耍賴。

所以一個有禮貌有教養的孩子就是一個成功孩子必備的,那麼一個願意陪伴孩子的爸爸就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2. 爸爸更容易給孩子自信

一個成功的孩子一定是離不開自信的,你見過哪個成功人士總是膽小如鼠,他們都是做任何事情都很有自信,就算是失敗了會爬起來總結經驗,不會就地不起。

他們的自信來源就是爸爸,因為爸爸就像是他們的精神支柱。

因為感覺不管這麼樣都有爸爸在身後支持著你,所以他們敢做敢想,這樣的孩子不成功都沒有道理,不過爸爸給還自信的方式就是可以無時無刻的陪伴孩子。

最基本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出現,而不是什麼事情都需要媽媽解決,我看過這樣一幕,很多男孩子要是遇到事情媽媽來的都會不哭不鬧,但是在看到爸爸那一刻都會崩潰大哭。

這大概就是爸爸的力量吧,爸爸是一個值得依靠的存在。

請你做一個這樣的爸爸

1. 放下手機

很多爸爸下班回家後,就是往沙發上一趟,然後玩著手機,孩子不管和妻子也沒有什麼交流,就好像是回到賓館一樣,沒有家的樣子。

這樣的氛圍孩子看在眼裡也是會覺得這個家沒有溫馨的樣子,甚至孩子長大以後也會變成和你一樣,回到家裡直接玩手機什麼也不做。

因為他們眼中的男人就應該是這樣的,所以你影響的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2. 不發脾氣

不管你和妻子有任何事情,請你記住儘量不要發脾氣,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因為媽媽脾氣和爸爸發脾氣是完全不同的,在孩子眼中和對孩子的影響。

爸爸發脾氣會讓孩子覺得可怕,甚至以後他們也會有暴躁的傾向,這樣你的孩子就會想你一樣沒什麼能耐,但是有一身的脾氣,這樣的人幾乎成不了大事。

所以請你做一個紳士的爸爸,能給孩子做榜樣的爸爸。

你們家孩子爸回家第一件事做什麼?你們認為陪孩子重要還是掙錢重要?歡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80%優秀的孩子靠「拼爹」,優秀孩子背後都有好父親
    現代社會中,「拼爹」逐漸演變成貶義詞,很多人認為「拼爹」有「三拼」,拼的是金錢、權勢、地位。北大教授在一次演講卻表示:大多數優秀孩子成功都是靠「拼爹」。啥?拼爹?許多家長聽到這表示震驚,且聽我慢慢解釋。
  • 北大教授:優秀孩子背後的好爸爸,原來這才是「拼爹」
    想必大家都聽過「拼爹」這個詞吧,在大眾心中,拼爹是個貶義詞。側面反映了孩子資質平庸,只能依靠爸爸的力量,然後有所成就。確切的說,是依靠父親的財力物力和人脈堆積出來的成就。只是在北大教授的演講中,大家對「拼爹」這個詞有了重新的認識。
  • 90%優秀的孩子靠拼爹,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好爸爸
    雖然說母親在一個家庭中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個家庭中父親這個角色是缺位的話,那孩子的成長必將受到極大的影響。清華教授:90%優秀的孩子靠「拼爹」,好爸爸締造孩子一生有位清華教授,之前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在眾多優秀的孩子中,有90%的孩子,成功都是靠「拼爹」。
  • 北大教授:多數優秀孩子靠「拼爹」,主要拼這3點,父親值得一看
    但一場北大講座中,有教授卻指出:80%的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其實都靠「拼爹」。很多人十分詫異,「拼爹」一詞的出現,背後是許多自己不想努力、凡是只想靠別人解決的孩子,同時也是助長社會不良風氣、對他人不公平的體現,堂堂北大教授為什麼認為孩子的優秀是靠「拼爹」呢?
  • 北大教授:如今是「拼爹」的時代,父母不要搞錯背後的含義
    如今的社會環境,已經不是僅僅靠孩子努力就可以得,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選擇依靠父母,因此,「拼爹」這個詞變成了現在的流行詞。很多人都把「拼爹」這個詞理解為,拼的是父親的金錢、地位和權力,但事實上「拼爹」可並不是這個意思。
  • 北大教授:如今是「拼爹」的時代,父母不要搞錯背後的含義
    如今的社會環境,已經不是僅僅靠孩子努力就可以的,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選擇依靠父母,因此,「拼爹」這個詞變成了現在的流行詞。很多人都把「拼爹」這個詞理解為,拼的是父親的金錢、地位和權力,但事實上「拼爹」可並不是這個意思。
  • 新型「拼爹」悄然興起,北大教授指出了爹的重要性,爸爸:展示
    拼爹是貶義詞,但如今它「改頭換面」的回來了,拼爹被重新定義。從前的拼爹是拼地位、拼金錢、拼權勢,如今的拼爹就拼教育、拼陪伴、拼格局。寶寶在這個世界誕生之後,是最純潔的存在。有人說性本善、有人說性本惡。北大教授指出了爹的重要性,爸爸:懂了,展示易先生是個工作狂,妻子在家做全職太太,易先生自覺的背負起了家裡「頂梁柱」的責任。易先生想,既然妻子全職帶孩子,自己就不用管孩子了,只管掙錢養家就好了。
  • 北大教授坦言:及時地「報復」孩子,也是一種極好的教育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成功當上父母,而有了孩子之後,除了高興之外我們更要考慮接下來的就是如何教育孩子。 其實絕大多數家長都不知道的是,在很多情況下,及時地「報復」孩子,也是一種極好的教育方式,既不會想打罵教育一樣,讓孩子變得逆反,也不會像講道理一樣,讓孩子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 孩子熬夜玩遊戲,父親逼他「吃手機」:真正的教育是「拼爹」
    第一個故事,是某父親因為孩子熬夜玩手機,逼孩子把手機吃下去,稱「不吃下去就死路一條」。此外,他還在班級群裡宣稱「揍孩子揍到胳膊酸巴掌疼,孩子被打到吐血」。而這些性格上的特質,幾乎一定可以影響到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功,進而影響到人生的幸福與否。所以說,真正的教育是「拼爹」,這句話說得很對。拼爹,不僅是拼教育資源,拼人脈權勢,更是拼原生家庭,拼幸福指數。
  • 這三類父母,更容易讓孩子成才成功
    孩子長大後是否能成才成功,一部分取決於孩子自己的努力,另一部分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在這個拼爹的時代,或許有錢人的孩子就能過上好的生活,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少付出努力就能取得成功,但現實生活中總有很多彎道超車的例子,普通人的孩子也能比富家孩子更加優秀。
  • 哈佛教授提醒:專注力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家長要儘早培養孩子
    科學研究數據表明,專注力強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埃倫·蘭格曾有一本著名的書叫做《專注力》,她曾在書中說道原因就是這個孩子的智商特別高,特別的機靈,記性也特別的好,小區這邊所有的業主的名字他都能記住,所以小區的父母們都特別羨慕生了這個神童的家長。但是這個神童身上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專注力不夠。
  • ​84歲鍾南山飆英文刷屏: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親的參與
    有一位事業成功的父親,兒子非常叛逆、誤入歧途。他千方百計聯繫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說:「李老師,我這兒子老偷錢,我想領他來見見你。」了解到他的情況,李教授在電話裡回道:「你兒子不用來,你來就行。」什麼意思?孩子的問題背後,其實是父親的問題。
  •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成功的關鍵不僅是智商,更是「恆毅力」
    起初,馬飛並不是一位優秀的學生,相反,在同學和教導主任的眼裡,他是一名實實在在的「差學生」,不僅課業成績不夠好,就連平常的表現也讓人頭疼。可是,是怎樣的情況,讓這麼一位「壞學生」,成為了高考前,整個中學裡唯一有希望考取清華北大的人呢?是毅力讓曾經的「差生」馬飛,成為了天之驕子。
  • 選擇「拼爹」結果各不同
    但這些僅是一些家庭教育孩子的外在條件,決定孩子成長和成才最關鍵的應該是父親的格局和以身作則的家教,現在身邊有些家長卻總是不以為然,會覺得孩子還小,現在學不好長大就自然會了;小孩子小不懂事說白了就是說父親對孩子的愛,就是告訴孩子何為正道。而子女未來的路,取決於父親的眼界和格局。好的家教與門風,需要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言行來主導孩子,這樣的行為勝過千言萬語。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是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下的父母對孩子在品性、習慣、性格等方面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決定孩子未來的路能走多遠,可能跟成績無關、金錢能力家境無關,卻與家教與門風有關。
  • 牛娃養成路上,如何科學的「拼爹」?
    在美國,還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拼爹」例子——林書豪式的「拼爹」!但林家的拼爹,走得不是歪門邪道,而是踏踏實實的父子同行。 今天,當我們走到要考慮讓孩子出國讀書這一步,我們就必須明白,科學的拼爹,才能真正架起孩子通向成功未來的階梯。
  • 雙胞胎學霸被北大和清華錄取,父親坦言:抓住小學就抓住了關鍵
    陳定一,陳弘一的優秀,自然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哥倆成長在一個教師家庭中,父親陳天治在上蔡北大公學實驗學校任教,所以說,小學階段,才是培養良好習慣和各方面能力的黃金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父母要對孩子做好及時的糾正和引導,鼓勵孩子表達,傾聽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強大的內心。為什麼很多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後,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原本聽話懂事的孩子越來越叛逆,心思敏感、脆弱多疑,逃課打架,抽菸說髒話,學習成績大幅度下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學時期的性格和價值觀沒有引導好。
  • 天鵝閱讀:孩子未來能否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讓孩子將來能夠有所成就,這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其實,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力,關鍵在於父母如何引導。媽媽聽了,笑著說:「好啊,你到月亮上好好玩吧,不過一會兒要記得回家吃晚飯啊!」兒子一聽,玩得更加起勁了。多年以後,這個孩子真的實現了自己小時候的夢想,他就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
  • 教育孩子的最大成功:孩子也為你鼓掌
    同樣是ju的故事,如果媽媽自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那麼就沒有後面茁壯成長的豆芽了,正是媽媽也是成長型思維模式才能在孩子好奇的時候帶著孩子一探究竟,儘管失敗了兩次。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最關鍵的研究成果是: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可以改變的。也就是說,成長型思維是可以教育和培養的。那麼培養的重任自然是父母,怎麼培養?
  • 一清華、一北大,雙胞胎兄弟書寫高考傳奇!他們的成功秘訣何在?
    一清華、一北大,雙胞胎兄弟書寫高考傳奇!他們成功的秘訣何在?今年,這哥弟倆分別考出了687分、685分的好成績。因為成績優秀,哥哥被清華大學錄取,選擇的是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專業;弟弟被北京大學錄取,選擇的是北大的工科實驗班。
  • 清華教授坦言:家長在這幾方面對孩子越「狠」,他長大越容易成功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那麼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才能取得成功呢?那麼怎樣才算是成功呢?成功包括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著名哲人拉爾夫福特曾說過:「成功,是內心的造就」。前不久,有位清華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指出:家長在這幾方面對孩子越狠,他們將來越容易成功,一起來看看吧,相信對各位父母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