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是貶義詞,但如今它「改頭換面」的回來了,拼爹被重新定義。從前的拼爹是拼地位、拼金錢、拼權勢,如今的拼爹就拼教育、拼陪伴、拼格局。
寶寶在這個世界誕生之後,是最純潔的存在。有人說性本善、有人說性本惡。
其實善與惡都是後天價值觀影響下的表現,家長教育孩子善,那孩子就是善的;家長教會孩子惡,那他就是惡的。
家庭教育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教養、品行、性格等等,而父親在家裡又是不可或缺的權威存在,父親應該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作用。
易先生是個工作狂,妻子在家做全職太太,易先生自覺的背負起了家裡「頂梁柱」的責任。
易先生想,既然妻子全職帶孩子,自己就不用管孩子了,只管掙錢養家就好了。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妻子精力不足,易先生問起孩子的時候,孩子成績都不怎麼好,而且很調皮,有點不服管教。
為了讓孩子更好,易先生也覺得自己應該是保持嚴父形象,易平日管教孩子總是很嚴厲,並經常說教他。
事情並沒有什麼起色,易先生逐漸發現,兒子在自己面前「假裝乖巧」,在背後「拼命作妖」。
一時間易先生竟然有些挫敗,覺得自己身為父親如此失敗,明明想要好好教育孩子的,結果卻完全與自己想的背道而馳。
直到有
一天,易先生在朋友圈看到北大教授的演講,才幡然醒悟自己究竟錯在了哪裡,不合格的父親形象,自己竟然全佔了。
1)兒時不管不問
「喪偶式婚姻」從這說起,父親完全撒手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漠不關心。
認為自己是家裡「掙錢的」,只要給錢,當全職主婦的媽媽帶孩子就好了,根本不用自己操心。但是這些父親沒有意識到的是,自己的存在孩子心裡是多麼的重要。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應該整整齊齊,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父親在平日應該多參與家庭活動和對孩子的教育。人只能活一次,童年的缺失後面再怎麼彌補都於事無補。
2)對手機比對孩子親密
現在低頭族越來越多,丈夫工作完回家,總是以自己工作太累需要休息為由,拿起手機不是打遊戲就是刷視頻。
玩手機那可真叫一個「渾然忘我」,孩子放在一邊不管不顧,房間裡除了手機都沒有聲音。
沒有和妻子聊聊今天的見聞、沒有和孩子嬉戲打鬧的聲音,生活沒有一絲煙火氣息。
3)錯誤的教育
父親長期缺席孩子教育,每當發現問題就開始扮演嚴父的形象,教育甚至打罵孩子。
這樣會加劇孩子的心理陰影,父親在孩子中的形象也不再是「父愛如山」,而是「父愛如火山爆發」。
1)拼教育
父親在孩子的教育中是媽媽不能取代的存在,父親身上特有的堅韌、勇敢等男性有的品質是媽媽沒有。
爸爸多和孩子玩,孩子將來會更勇敢更有責任感,想像力會更豐富。
2)拼陪伴
和諧友愛的家庭氛圍,對培養孩子的包容感更有利,孩子也會更活潑,將來能更快的融入社會。
3)拼格局
父親是孩子眼中超人一樣的存在,父親的格局對孩子兒時的影響不可小覷。
孩子在和父親相處的過程中,孩子能更多的看到,父親是怎樣處理事情的。
相信媽媽們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兩個小孩子在一起爭的面紅耳赤,就是想證明自己的爸爸更厲害,這就是父親在孩子身上的影響力。
所以說,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哦,希望爸爸們儘量不要缺席寶寶的成長,放下手機,多陪孩子玩一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