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發布《關於處理超過最長學習年限博士生學籍的通知》,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59名博士生,對其學籍管理將作出分類處理。對沒有達到申請延長學習時間基本條件的博士研究生,處理方式為:轉碩、按結業處理、退學。
歷經千辛萬苦、通過重重考驗才讀到博士,可是還沒有畢業就被清退,確實令人惋惜。但清退逾期未畢業博士生,無疑可以起到督促、警示的積極作用。這告訴我們:博士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混」來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高校教育正向「嚴進嚴出」的趨勢轉變。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表示,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應該扭轉。畢竟,大學的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是有限的,要資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就必然要高標準嚴要求,對達不到要求的予以淘汰,暢通學生進出機制。這不但可以變壓力為動力,倒逼高校學生和教師集中精力做學術,增強學習主動性,而且有助於維護學歷學位的嚴肅性和含金量,更好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和促進高等教育健康發展。
當然,考慮到博士生的不易,在實際操作上,高校也要完善細化超時學生的處理辦法,並探索一些更人性化的措施。比如,建立學業預警制度,針對學生在求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採取必要的監督管理制度,及時「亮黃燈」,避免直接「亮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