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了--母語竟然會阻礙英語學習,英語到底該咋學

2021-02-18 袋鼠閱讀KangarooReading

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遷移廣泛存在於各種知識、技能與社會規範的學習中。

教育心理學所研究的學習遷移是狹義的遷移,特指前一種學習對後一種學習的影響或者後一種學習對前一種學習的影響。

順向遷移/前攝抑制:先前的學習對後來學習的影響。例如:溫故知新,舉一反三;

逆向遷移/倒攝抑制:後來的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學習了微生物後,對先前學習的動物、植物的概念理解會發生變化,循序漸進。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們需要考慮順向和逆向遷移來安排課程,從而讓學生的學習內容可以互相效力,讓學生對後續所學知識掌握得更容易,對之前學習的內容理解得更深刻。

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也叫「助長性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一般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幹擾或抑制作用。

(看著眼熟嗎?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點之一,趕緊拿小本本記一下)

學生對漢語的學習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對英語的吸收。這個過程就是母語的負遷移。

1. 詞彙使用

當學生在學習相近詞彙的時候通常會因詞典中簡單的中英翻譯而影響了理解,從而混淆了英文單詞的意思。例如ship和boat,ship指的是可出海的大船,而boat則指的是小木舟。

  boat                                                      ship

(《大貓》系列用書中因為圖文不符而在書末進行糾正,給《大貓》的嚴謹點讚!)

而還有很多學生在掌握了常規英文規律之後,則「妙筆生花」,例如工作-工人是work-worker,那麼cook是做飯,cooker總該是廚師了吧~

錯誤示範:I want to be a good cooker when I grow up.

正確示範:I want to be a good cook when I grow up.

2. 語法錯誤

「雖然…,但是…」作為漢語中常用的連詞,也常被學生誤用在英語表達中,成為「although…,but…」的高考試失分點。遺憾的是,正宗的英語「although」和「but」不能連用,不過把「but」換成「yet」問題就迎刃而解。

同樣還有常用表達:我認為這樣沒錯。中文思維下學生很容易翻譯成「I think it is not wrong.」而英語則會將否定提前,「I don’t think it is wrong.」

3. 文化差異

以恭維為例,中國人聽到「客氣話」的第一反應是臉上開心,嘴上否認。

「你的裙子好漂亮!」

「哎呀淘寶買的便宜貨~」

「你最近又瘦了!」

「沒有呀,我最近都不敢上稱了。」

然而外國人在這方面則顯得更加真實和坦率,所以當被恭維時,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表達感謝。「nice shoes」,「nice haircut」的時候不要急著謙虛,可以大大方方地表達對他們的稱讚說聲謝謝。

1. 尋找文化差異,總結差異從而杜絕胡亂表達

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整理不同場景下外國人的習慣表達,總結中英表達的差異,這樣有助於正確地英語交流。

例如:拒絕別人時表達得更委婉:「I'd love to, but…」;接收禮物時,可以當場拆掉並表示喜歡;尋求幫助時客氣地詢問「Could you please do me a favour...」等等。

2. 強化英語語言交際,杜絕中文思維

鼓勵孩子使用英語交流時,切莫捨本逐末地追求孩子發音準確或是語法使用正確無誤,而應該首先鼓勵他們培養英文思維

當我們在看到公交車時,第一反應是「公交車」,而後是「公交車的英文是bus」,然後再說出「bus」這個單詞。中文思考的過程阻礙了表達的流暢度。

培養英文思維,不但讓孩子溝通更順暢,也減少因中文思維而造成的不地道表達。

3. 閱讀-繞不開的成長之路

閱讀永遠是性價比最高的自我提升方式,沒有之一。同樣,大量的閱讀可以潛移默化地削弱母語帶來的負遷移。

好的文學作品不乏優美的辭藻、多樣的句式、新穎的敘事結構等,可以讓孩子學到豐富的表述方式;

優秀的繪本讀物自帶「窄式閱讀」的特點,在同一主題或同一風格的故事中反覆重複同一表達,從而讓孩子徹底掌握。強化學習將為孩子在英語學習初期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人稱的「他、她、它」在英語學習中通常會帶來成倍的煩惱,可以說是中國學生在寫作中和口語表達中遇到的第一個母語負遷移的衍化難點。

在閱讀繪本時,老師可以開發新玩法,例如以第一視角描述的故事,鼓勵孩子們用第三人稱來進行複述,幫助孩子轉換人稱概念,從而熟練第三人稱表達,久而久之培養孩子的交流自信。

母語負遷移不可避免,弱化它則有多條途徑。

跟準公眾號,一起探索閱讀教育~

袋鼠閱讀試用持續開放中~

進入公眾號後臺,點擊菜單欄右下角「申請試用


獲得試用帳號後根據使用指南進入學習頁面開始探索吧~

相關焦點

  • 你的英語學習方式對了嗎?母語式學法讓你事半功倍
    在娃學英語這條路上很多家長感嘆太難了千方百計引導孩子學英語......問題到底出在哪了?很多人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學習英語的方法就是背,刻苦地背單詞、背語法、記句子,卻脫離了語言用來溝通的本質,只會背不會用。如果再不跳出這個怪圈,恐怕孩子又要重蹈覆轍了!那麼什麼是科學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
  • 英語啟蒙把母語和英語一起學,會混淆嗎?
    很多爸爸媽媽都擔心「孩子年齡小,如果同時學2種語言,會不會把英語和母語混淆了?」爸爸媽媽千萬別小看孩子的潛力,只要方法得當,孩子完全有能力自由切換中英文表達。所以,家長不能因為「小問題」就放棄英語學習。
  • 純乾貨從母語學習,反思英語啟蒙之路
    3、英語啟蒙到底應該怎麼走,是不是比誰家孩子會的單詞多?當「花開有期」遇見寶寶一歲八個月還不講話,「焦慮」來了。當「靜待花開」遇到「別人家孩子可以說流利英語,黃多多8歲可以寫英文劇本了」,再也無法淡定了。
  • 常見的有人說幼兒年齡小,不能學英語,會影響母語學習?
    第二:如何孩子學英語後,會不會影響母語學習?其中,這位家長的指向也不是很明確哦,您指的年齡小是指3-6歲呢,還是之前。我們,先來回答家長提問潛藏的第一個問題?孩子太小,我們暫且理解為2.5歲左右,孩子太小要不要學英語?英語,對於我們來說,它是一種語言能力,不是一種技術能力。
  • 兒童過早的學習英語啟蒙,會干擾母語的學習嗎?
    學會一門外語,會讓人站在更高的層面去審視自己的母語,看待母語的文化,有利於批判思維的形成,而且還能使母語的表達更準確、更具邏輯性。歌德曾說過:「不懂外語的人就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母語。」學會一門外語,能加深一個人對母語的理解。
  • 如何讓英語能力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
    如何讓英語能力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我的英語不是很好,所以就把學好英語的希望寄托在了兒子的身上(笑,可憐我那娃),我為他規劃了雙語幼兒園到國際學校的培養路線,目前從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他的英語能力還不錯,日常跟外教老師交流發音都沒有問題。那在他整個的學習過程和學校的英語規劃教學中,我也學到了不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今天在這裡跟大家做個分享。
  • 我們的母語如何影響英語學習?
    外語學習中有一個「母語遷移」的概念,它是指學習者在學習外語時,母語的語言規則和表達習慣會被應用到第二語言的現象。
  • 錯過英語最佳啟蒙期,母語強勢的孩子怎麼學英語?
    說到學英語,不少家長認為:英語啟蒙越早開始越好。在他們看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中文已經是絕對強勢的母語存在,這時候才開始接觸英語,勢必幹擾英語的自然輸入。所以孩子英語啟蒙應該儘早嗎,到底是多早?到底什麼時候才是英語啟蒙的最佳時期?
  • 少兒學習英語不能忽視母語學習
    據CCTV-13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報導:紐約時間2016年5月5日,紐約州揚克斯(Yonkers)市市長Mr.MikeSpano在市政廳為中國民辦教育家魔奇英語董事長劉宏冰先生頒發了政府表彰獎原標題:少兒學習英語不能忽視母語學習媽媽很關心幼兒英語學習,但是魔奇英語認為,在0-6歲的階段,母語學習的重要性,一定大於英語學習。
  • 貴陽iShow國際英語 | 自然母語習得法
    目前對於英語口語比較弱的地區,特別是貴州。很多大學生中估計只有百分之四到八左右的大學生能開口說一些英語口語,那對於其他人來說,英語和英語口語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惡魔般的存在。每次說到英語,要麼就是:「我已經沒有救了」,「算了吧,反正以後不出國」,「學英語沒有必要」,"英語實在太難了"等等。反正每次說到英語就沒有什麼美好的回憶。那他們的英語還有救嗎?
  • 英語學習很難?了解下iEnglish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
    中國孩子在英語的學習上花費的時間少嗎?老師教授的英語知識少嗎?英語學習真的很難嗎?……iEnglish創始人趙亞松直擊痛點表示,我們最終很難掌握英語這項語言技能,關鍵在於方向不對。iEnglish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不刻意強調背單詞、學語法、背課文,這一全新理念的正式發布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 母語會牽制外語學習嗎?
    Jamie的英文水平也確實不高,他不是一個很有語言天賦的孩子,我們曾經也覺得是不是我們平時和他說中文太多。剛進小學後和她的老師交流過才讓我徹底放心。老師鼓勵我們在家只和他說中文,父母能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和孩子交流是最好的。她還提到「第一語言強的孩子學習第二語言是很有優勢的,父母和孩子說原汁原味的第一語言,那就是他的母語」。
  • 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談英語學習
    所以,經常會心頭一熱,就打算重新學習英語,先是購買一堆的學習資料,以及複讀機等各種學習工具,然後制定非常誘人的學習計劃,雄心勃勃的開始學習,似乎幾天就能夠把英語掌握。結果當然可想而知,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就會自動放棄了。甚至有的幾天就放棄了。也許,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整理書櫃的時候,又會將這些資料翻出來,忍不住又要開始學習英語,結果還是虎頭蛇尾,不久仍然放棄。
  • 從母語學習中,反思英語啟蒙之路!
    但是,在學習英語的路上,上輔導班、嘗試各種學習方法、背單詞學語法……辛苦得多,可是結果卻並不那麼盡如人意! 學習這些語句的好處就是:學了立馬就能用上!為了「用」所以才「學」,大大降低了遺忘率;而且會讓孩子很有成就感,大大提升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 爽哥英語:沒有中文翻譯,以學習母語的方式學習英語
    爽哥英語目標群體定位於英語水平零基礎至中級的人群,提供情景化學習模式,專注於提升英語聽說讀能力,特色是直接通過圖片來展現情景,沒有中間中文翻譯的步驟,促成用戶先天語音技能的開發。傳統的英語學習,都是通過中英互譯的模式來學習單詞,句子和語法,而爽哥英語採用的是情景化學習模式,以學習母語的方式教授一門新語言:即將書面和口頭文字,與表意的物體、動作和概念直接關聯起來,使用圖片為重心,從而確定字詞和短語的含義
  • 做孩子的英語學習規劃師:3-12歲,分四個步驟,10年英語學成母語
    ,很多寶媽寶爸都是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有的說要1歲半就開始學,有的說太早學不好,會讓孩子產生混亂,那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究竟如何做好孩子的英語學習規劃師呢?,如果想在這個時間進行英語啟蒙,對父母都要求非常高,這個階段主要靠生活中的對話來學習語言,而且雙語的孩子母語方面的成長會比一般的孩子慢一些。
  • 用符合母語學習習慣的方式學習英語,KISSABC在英語教學的路上從未...
    對於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而言,在使用其他國家語言表達的時候都不如用母語表達來的輕鬆自如。那麼大家記得自己是在幾歲的時候學會一口流利的母語嗎?很多人的回答似乎是自己一出生就會說,要麼是記事開始。這些都是模糊的表達。那如果問大家是從何時開始會說英語,大家就可以很清楚說出來時間,甚至還有可能說出第一次用英語和別人交流是什麼時候。
  • 把握少兒英語學習黃金期 伊萊英語營造母語環境
    把握少兒英語學習黃金期 伊萊英語營造母語環境 2017-07-25其實家長們忽略了一個根本問題,就是人類的語言學習不是越早越好,試想一個孩子在連漢語都不太會說的年齡,如何學好英語?  人類大腦中有一個掌管語言學習的「布羅卡斯區」,3-7歲期間是這個區域的靈敏期,此時被存儲的語言會被大腦認為是「母語」,有極大可能被迅速掌握並成為終身技能——這就是語言學習的「黃金期」。
  • 你沒看錯:蘇黎世保險公司專對母語是英語的員工「培訓英語」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講英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不少母語為英語的人發現,開會時,自己從小說到大的英語竟然還有人聽不懂!更要命的是,聽不懂的人似乎還佔多數,自己反而成了另類。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呢?面對這樣的文化衝擊,常用外語工作的人往往能展現出更高的認知度和適應力,儘可能選擇能讓更多非母語者理解的詞語和說法表達,而這正是不少母語者缺乏的。如何說大家聽得懂的英語?國際交流培訓機構英國約克公司為蘇黎世保險公司開設了專供母語是英語的員工學習的英語網絡課程。
  • 「Phonics」對非英語母語兒童有效嗎?
    熱衷於孩子英語教育的家長們一定聽說過大名鼎鼎的「Phonics」拼讀法(自然拼讀法),說不定也給孩子報了相關的英語課程,對於這個拼讀法的起源,以及是否真的對非母語的孩子有效,學習它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對於非母語孩子,兩個問題不容忽視:發音和口頭詞彙量。非母語和母語孩子語言學習的最大區別一個是「量」,一個是語言環境是否純正。沒有大量純正英語環境的浸泡,非母語孩子首先面臨一個發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