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小行星原來是六十年代火箭助推器

2020-12-22 帝都大閒人

美國宇航局(NASA)12月2日證實,今年8月發現的小行星2020 SO,其實是五十多年前發射的一個火箭助推器。

今年8月,位於夏威夷的泛星計劃(Pan-STARRS)望遠鏡發現一個在地球附近繞行的物體,9月認定它是一顆小行星,將它命名為2020 SO。

但是NASA近地物體研究中心(CNEOS)負責人喬達斯(Paul Chodas)覺得它的軌道有些不尋常,懷疑它是一個人造物體。經過初步計算,他發現這個物體在1966年曾近距離飛掠地球一次,而那時它與地球的距離非常地近,因此喬達斯認為2020 SO很可能是地球上發射的那個物體再次造訪地球。

於是他找到亞利桑那大學月球與行星實驗室(Lunar and Planetary Laboratory)的雷迪(Vishnu Reddy)合作展開研究。雷迪專長小行星分類,以及為美國空軍追蹤太空垃圾。

他們用位於夏威夷的紅外線望遠鏡,捕捉到一個1977年發射的半人馬座火箭D(Centaur D)的一節助推器的照片。研究組設法又拍攝了兩張它們在可見光波段的照片。對比顯示,這些照片和2020 SO的契合度很高。

「找不到契合度比這更高的了。」雷迪說:「半人馬座所有的火箭用的都是一樣的不銹鋼和塑料。」

他們證實,2020 SO正是1966年勘察家2號(Surveyor 2)登月任務使用的半人馬座火箭的助推器。那次任務在快到月球的時候,三個推進器中的一個沒能點燃,導致飛船翻滾失控,於1966年9月23日墜毀在月球上。

喬達斯(Paul Chodas)說:「這是又一個展示我們近地物體研究中心軌道分析和預測所達到的精確度的例子。我們可以把一個今天新發現的物體的軌道和54年前發射的物體關聯起來。」

2020 SO上個月起進入一個較寬的、不規則的軌道繞行地球,12月1日達到距離地球最近的地點——僅5萬476公裡,並將於明年3月離開地球,飛向繞行太陽的軌道,下一次將於2036年返回地球。

相關焦點

  • NASA證實新發現的迷你月亮是六十年代的火箭推進器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今年9月份發現了一個神秘物體。如今這個神秘物體——代號「2020 SO」,已經成為地球的新一個「迷你月亮」。根據NASA在夏威夷莫納克亞山的紅外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以及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開展的軌道分析,NASA於12月2日證實,該物體是一枚60年代的火箭,來自於勘測者2號探月任務,於50多年前發射升空。這張1964年的老照片展示了即將對接宇宙神火箭的半人馬號末級火箭。
  • 為了解開月球神秘面紗,最邪惡的人,自製火箭
    正當布希和門澤爾在東海岸研發「微分分析器」時,在海岸的另一邊,批先鋒化學家和自學成才的火箭工程師們正在進行另外一些研究。最終,他們的研究促使了真正的「月球火箭」的產生。這項研究由匈牙利人西奧多馮·卡爾曼主持。這一小批持異議的科學家參與了火箭燃料和引擎技術的研發,對30年代及40年代軍方採用噴氣作為動力的重型飛行器的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 51天後SpaceX火箭助推器再升空!成功發射韓軍用通信衛星
    7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一SpaceX旗下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一顆韓國衛星送入軌道。火箭發射升空後,一級助推器降落在大西洋的無人駕駛船上,而火箭整流罩的兩個部分均通過回收船順利回收。
  • 一個神秘物體正飛速奔向地球,下午到達,NASA還不確定是什麼
    在黑暗無垠的太空中,一個神秘的物體正向地球飛馳而來,將在美國東部時間12月1日凌晨3:50,北京時間今天下午15:50抵達離地球最近的地方,但美國宇航局(NASA)還沒有最終確定它是什麼東西。這個神秘的物體於今年9月17日在夏威夷茂宜島被哈雷阿卡拉天文望遠鏡發現,長約10米,寬4.6米。
  • 不走尋常路的魔改:加裝火箭助推器的C-130運輸機
    24 來源: 五福你咋咧 舉報   C-130「大力神」是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研製的四發渦槳多用途戰術運輸機
  • 星際探測器啟動,目標金屬小行星,SpaceX獵鷹重型火箭任務首秀
    全球領先的空間解決方案供應商Maxar Technologies公司表示,已經首次為NASA的Psyche小行星探測器啟動能源系統,這使這顆小行星探索器更加接近SpaceX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的首次發射任務。
  • 宇宙到底有多神秘?小行星16Psyche:估值10000萬億美元
    然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天文學家在太陽系裡一個完全未知的領域——柯伊伯帶看到了更多的天體。柯伊伯帶是海王星之外聚集著大量多冰、多巖石天體的區域。在這個區域有大量的大型天體。如果柯伊伯帶的發現對我們有任何啟示,那就是太陽系比我們之前所想像的大得多。
  • 美日發布共同登月宣言,將在2020年代下半段將日本太空人送到月球
    神秘的月球目前為止,也僅僅只有美國人成功登陸過月球,連同期強大的蘇聯都沒有實現過。國際空間站看地球可能很多人有疑問,日本的航天技術雖然不弱,火箭技術也很牛,特別是在小行星探測方面,更是領先全球。但是在火箭運力方面,日本的H2B火箭只有不到20噸的LEO能力,距離要把人類送上月球也差太遠了。即使日本的下一代H3火箭,也沒有能力將人送到月球軌道,那麼日本何來的底氣在中俄前面進行登陸月球呢?
  • SpaceX慶祝首次回收助推器5周年 今年連續成功20次
    12月22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剛剛完成了2020年的最後一次發射,其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再立新功。這也是SpaceX獵鷹助推器第20次成功回收,打破了該公司此前自己保持的紀錄,並以此慶祝其首次成功回收助推器5周年。
  • 一顆矮行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潛伏在我們的太陽系中
    太陽系的某個地方有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它向地球投擲了一塊大石頭。 這顆神秘太空巖石的證據來自2008年在蘇丹空爆炸的一顆鑽石流星。
  • 六十年代精品文,她帶空間穿回六十年代,小日子安排得風生水起!
    她帶空間穿回六十年代,小日子安排得風生水起!大家都喜歡看內容很精彩的小說,希望各位在小編的分享這裡找到喜歡的小說,喜歡的就點擊書籤加入書架閱讀吧!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她帶空間穿回六十年代,小日子安排得風生水起!
  • SpaceX的「六手」獵鷹9號助推器再出徵,將於今天發射SXM-7衛星
    已經有六次飛行歷史的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定於美國東部時間周五上午11點21分第七次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40號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SpaceX是航天創新領域的領導者,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重複使用軌道級火箭助推器來降低衛星發射成本的航天公司。
  • 獨特隕石研究發現:穀神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正「潛伏在」太陽系中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一直在對2008年在蘇丹上空爆炸的一顆神秘隕石進行研究。據美國宇航局(NASA)估計,這顆隕石在撞擊前被發現時重約9噸,直徑近13英尺(約4米)。隕石進入大氣層並撞擊地球表面後,研究人員前往蘇丹沙漠收集其殘骸進行研究。其中一塊碎片表明,這顆隕石很可能是從一顆巨大的小行星上斷裂下來的,這顆小行星的大小與矮行星穀神星相當。
  • SpaceX的獵鷹9號助推器B1051第七次升空,成功部署SXM-7衛星
    獵鷹9號火箭第七次發射升空將SXM-7衛星送入太空的第一級助推器被確認為B1051。它的軀幹上布滿了多次重返地球大氣層所留下的焦痕。SpaceX第七次成功回收了火箭的第一級助推器B1051在將SiriusXM公司的SXM-7衛星送入軌道大約9分鐘後,SpaceX第七次成功回收了火箭的第一級助推器B1051。
  • SpaceX成功進行2021年首射 二手助推器完成第50次發射
    高達70米的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的40號發射臺升空,標誌著進入2021年的首次發射。大約8.5分鐘後,火箭助推器降落在SpaceX的無人回收船「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上,當時後者就駐留在大西洋中。 執行此次發射的助推器編號為B1060,這是其第四次執行發射任務。
  • 通俗比較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的優缺點
    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是因為燃料不同而區別的。兩種火箭各有優缺點!一、固體火箭先說固體火箭,就是用固體火藥為燃料的火箭。這種火箭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炮仗。很多網友說自己家的竄天猴和二踢腳就是固體火箭,這個說法還真沒毛病。
  • 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是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截至2019年3月10日,長徵系列已先後有17型基礎級火箭和5型上面級投入使用,成功將506個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
  • 如果直徑1公裡小行星三個月後撞擊地球,有什麼靠譜的方法避免?
    其實這個話題的關鍵並非是1KM小行星的威力有多大,而是它到底會不會撞上地球!因為小行星的軌道會受到太多的因素影響,假如原本將於地球擦肩而過,結果卻因為人類的瞎折騰反而一頭撞上地球,這絕對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 小行星叫16Psyche,由黃金組成,足以使每個人成為富豪
    有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比火星還要近的小行星,這顆名為16Psyche的小行星距離地球約為3.7億公裡,直徑在200公裡左右,這顆星球內部的主要成分是金、鉑金等物質,倘若將這顆行星上的黃金開採完畢,按現有的黃金價格來看,可值700000000000000000000美元,這意味著地球上每個人都可分到900億美元,歐洲太陽採礦公司的負責人斯科特摩爾對此表示這顆小行星上的大量黃金可能會讓黃金行業陷入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