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登基不到一年便暴斃,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

2020-12-13 敏敏的歷史枕邊書

朱高熾在明朝十幾位皇帝當中,是很有意思的一位。在位時間極短,但是後世的評價卻很高。而朱高熾的死亡在歷史上也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疑點。

朱高熾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叫做「九月之君」,意思是從他從47歲起當皇帝直到他死去,才僅僅在位九個月。是什麼原因導致他這麼短命呢?

洪武十一年的時候,一個大胖小子出生在燕王府,這是朱棣的第一個孩子,朱棣給他取名叫做朱高熾。朱高熾的母親是朱棣的原配夫人徐氏,徐氏是明朝著名的開國元帥徐達的大女兒。這個孩子的出生使得夫妻二人相當高興,但是隨著朱高熾的一天天長大,朱棣對他的喜愛逐漸轉向了對其他孩子身上。

原因是朱高熾實在是太胖了,胖的都需要兩個人一邊架住胳膊才能行走。說相聲的孫越也很胖,但是他們的區別是孫越不僅能自己走還能跑,而朱高熾不僅胖而且虛,跑這個字離他有點遠。

朱棣是一個打仗的行伍出身,對於只知道念書和喘氣的大兒子明顯沒那麼喜歡。但是索性朱高熾恰恰表現出了良好的學習天賦和對政事的處理能力,這一點正是朱元璋所喜愛的。每次朱元璋交給他的任務不僅能圓滿的完成還能發表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例如,朱元璋派朱高熾去檢閱軍隊,朱高熾覺得應該讓士兵早上吃飽飯在檢閱,這一點便體現出了皇帝對士兵的愛戴,小小年紀便懂得收買人心,不得不讓朱元璋高看一眼。

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熾的弟弟朱高煦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但是朱高熾只有守護北平這一仗打的還算不錯。因此朱棣在當上皇帝的第一件事,想的便是讓朱高煦當上太子,而朱高煦本人也非常得意,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回報。然而朱棣在一眾大臣的勸住下再三權衡,還是選擇了立大兒子朱高熾為太子。

在永樂二年這一年,朱高熾正式作為了皇儲,他的幾個弟弟則是被封為了王爺。在太子這個職位上,朱高熾可謂是盡心盡力,表現的也是近乎完美。一方面朱高熾本身就是一個適合坐天下的皇帝,另一方面他的弟弟們智商和情商都不如他,因此數次危機都能被他完美的化解。

然而,太子並不是一個安穩的職業。第一次挑戰則發生在永樂十二年,那一年朱棣親徵漠北還朝,這本是一件大喜事,但是身為監國的太子派出的迎接大臣遲遲沒有趕到皇帝的面前,直到快進入北京城的時候才迎接到了皇帝。這對於凱旋而歸的皇帝來說是一種怠慢,在別有用心的人的眼中這是一種對皇帝的大不敬。因為此事,朱高熾身邊的大臣楊士奇和楊傅等人被一擼到底放進了監獄。

第二次挑戰發生在永樂十四年,他的弟弟朱高煦實在是憋不住了,一想著皇帝的位置與他越來越遠,於是把心一橫乾脆弄點兵器和人馬起兵反了得了。但是朱棣何許人也,這種小手段還能逃過他的眼睛嗎?於是命人將他的護衛削去大半,並且把他趕到山東當藩王。我想這在歷史上是謀反的人裡邊下場最好的一個吧!

經過了朱高煦謀反事件後,朱高熾日子反倒沒有什麼大的改觀。相反朱棣的疑心病越來越重,生怕這個大胖子也做出一些什麼出格的事。

永樂十八年的時候,朱高熾帶領著二十多個廚子來到了北京打算改善一下夥食,省的吃不慣北方的東西。但是這個小事情卻被朱棣挑出了毛病,朱棣認為他的排場過大,而且不向自己事先匯報。於是一氣之下,將廚子沒收,每天只給朱高熾吃兩頓飯,多了是一點沒有。但是,就這樣餓了這麼久朱高熾也沒有瘦,看來胖瘦並不是單純的吃多少而決定的。

這樣的日子到了永樂二十二年終於徹底結束了。這一年的八月十五日朱高熾正式登基當皇帝,朱高熾和朱棣的行事風格完全相反,既不好大喜功,也不窮兵黷武。頒布了很多有利於民生的條例,例如減免賦稅,取消了花費巨大的遠航。在對待大臣的問題上,赦免了許多前朝因言獲罪的大臣。那些由於當過建文帝舊臣而被朱棣殺死的人被朱高熾進行了平反和撫慰,並派自己的兒子朱瞻基親自去南京處理這件事,他的核心智囊團也全部當上了內閣大臣。

在洪熙元年五月十一號這一天朱高熾感覺身體不舒服。但是在這之前朱高熾就感覺到了自己活不久了,一方面是自己已經是中年人了,在古代也算是高齡了。另一方面自己一直以來身子比較虛胖行動不便,所以有人傳說在他看星象的時候便算出了自己命不久矣。

五月十三號這一天朱高熾突然病死了宮中,有人說他是被毒死的,也有人說他是心臟病發作而死。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朱高熾也是比較喜歡亂吃丹藥,這無疑是在他本就虛弱的身體上加重了他的負擔。由於死得倉促,不到一年連陵墓都沒有建好,之後也是草草的修建了一下,這倒也符合他明君的人設。

相關焦點

  • 朱高熾做皇帝不到一年,能做什麼好事,為何有極高的評價?
    朱高熾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如果要不是他的父親造反,他恐怕這一輩子都與皇位無緣,可他的父親朱棣偏偏發動了靖難之役,自己做了皇帝。 可是,朱高熾的身體並不好,他做了皇帝還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了。可是雖然在位時間不久,但是他在歷史上有著極高的評價,這是為什麼呢?
  • 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便而暴斃,何以稱仁?
    朱高熾從小有小兒麻痺症,朱棣不是很喜歡他,一度想改立二兒子做太子。後來主要是考慮到朱高熾在靖難戰役時守北京城的功勞,以及對皇太孫朱瞻基的喜愛,才讓其太子之位相保。朱瞻基的繼承權是朱棣欽定的,不是朱高熾自己選的,故有「皇太孫」之稱,可見朱棣對這個孫子的喜愛之情。
  • 大胖子朱高熾為何當了一年皇帝就駕崩?朱高熾:體重超標壓斷龍氣
    朱高熾是朱棣的兒子,他其實是一位潛力不錯的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很高。但就是這麼皇位,才繼位一年不到就駕崩了,屬實可惜。難道這其中有什麼陰謀其實原因是非常簡單的,朱高熾永樂二十二年(1424)繼位時已經多少歲了呢?
  • 為什麼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歷史評價卻很高?
    為了讓朱高熾成功減肥,據說朱棣將失職多送食物的供膳官剁成肉醬······這恐怕是朱棣對朱高熾身心最大的摧殘了吧。練騎射朱高熾欲哭無淚,他胯下的戰馬也是如此。雖然朱高熾在位不及一年,但是他自永樂中後期,就開始長期監國。時人評價,東宮監國,朝無廢事。也正是因為朱高熾在日常政務處理中所積累出諸多經驗,所以才有能力在朱棣去世後,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並撥亂反正。
  • 朱高熾為何盛年而崩?原因撲朔迷離,矛頭直指兒子朱瞻基
    在《大明風華》中,我們認識了梁冠華老師扮演的朱高熾,在憨態可掬的外表下,隨著劇情的推進,這位太子爺憂國憂民、為國家鞠躬盡瘁、敢於直言的形象也躍然紙上,而在歷史上這位太子也確實如此,從其廟號仁宗,便可見一斑。
  • 明仁宗朱高熾為何在位不到一年就突然離世?
    朱高熾的死因應該是長期心理與精神壓力的壓抑得到釋放後,縱慾過度導致的猝死。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卻因為腿腳不好加上過度肥胖並不得朱棣的喜愛。礙於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即使不喜歡也被封為了燕王世子。永樂十二年,朱棣北伐回京,朱高熾接聖駕晚了一步,同時他的奏疏有些詞語欠妥,令朱棣非常不滿,認為太子這是怠慢自己。幾天之後,朱棣就不由分說,將太子屬官楊士奇等人都抓起來關進大牢,好在楊士奇把太子接駕遲疑一事攔在了自己身上,才給太子解了圍。永樂十六年,朱高熾因為給一個立過軍功的犯人減刑,再一次遭到朱棣的猜忌。
  • 明仁宗朱高熾為何被稱為史上最可愛的胖子?
    在明朝歷史上,朱高熾儘管在位不滿一年就暴斃,但卻為何被稱為「仁宗」皇帝?關於這個問題,由湯唯和朱亞文主演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倒是進行了很好的詮釋。接下來,我們就通過這部劇來走近朱高熾,走近歷史上著名的明仁宗。
  • 明仁宗朱高熾真心喜歡兒子朱瞻基嗎?
    說到朱高熾,作為明成祖朱棣的長子。從小就是不討老爹喜歡的孩子,相對於自己的弟弟們朱高煦和朱高燧,自己就是朱棣「眼不見心不煩」的存在。當然朱高熾也是因為兒子朱瞻基的原因,才有後來被冊封為皇太子榮登皇位。朱瞻基一出生就深受爺爺成祖朱棣的喜愛,更是將他培養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可能隔代親的原因,爺爺深愛這個大孫子。當然朱瞻基也從小聰慧、能文善武,朱棣遠徵蒙古,還不忘帶著這個孫子,教他帶兵打仗知識。後來朱棣更是聽從當時文學大儒解縉的勸告,以「好聖孫」說服朱棣封朱高熾為太子。
  •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到十個月,駕崩突然,他究竟是怎麼死的?
    明朝的皇帝,除了一月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就屬仁宗朱高熾在位時間最短了,朱高熾在位不到十個月,駕崩的比較突然,因此野史常有各種對仁宗死因的猜測,那仁宗朱高熾究竟是怎麼死的呢?帶著父皇深深的擔憂,朱高熾依然在眾多擁護他的文官們不遺餘力的為成祖做心理工作下,穩住了儲位,並順利的於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登基即位,這一年成祖病逝於第六次北徵回師途中,英國公張輔、內閣首輔楊榮等人為了避免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乘機作亂,決定秘不發喪,並提前安排皇太孫朱瞻基出城迎喪,由於大臣們的精心安排,總算沒有出現什麼叛亂,皇位得以平穩過渡。
  • 大明王朝之最窩囊的太子(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
    太祖朱元璋還對朱高熾及朱棣說了一句「好聖孫」,正是因為爺爺的這句話才保住了他皇太子的地位,最終順利登基成為「明仁宗」。 影視劇中的朱高熾 朱棣在次子三子四子出生後,對於嫡長子朱高熾就不怎麼待見,因為什麼呢?
  • 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麼?
    明宣宗朱瞻基是朱高熾的長子,母親是張太后,也是朱棣最喜歡的好聖孫,他28歲繼位,是明朝第五位皇帝。 朱瞻基的能力、素質以及治國才能也是出類拔萃,是臣民共仰的明主,在明代諸多帝王中並不多見,文治武功皆有建樹,是明代少有的賢君,而且身體看起來非常健壯,可是他卻在38歲暴斃,僅僅在位十年。
  • 朱棣因為三個字立朱高熾為太子_中國歷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篡位登基後,很快便面臨一個現實而緊迫的難題: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將來該由誰繼承?換句話說,該選擇誰來做太子?本來,這不是一個問題的問題,因為早在他當燕王的時候,便已經確立嫡長子朱高熾為世子,而世子自然是太子的「鐵定人選」。再說,朱高熾天性仁孝、端重沉靜,在朝廷內外的風評極佳,不僅讓朱棣讚許有加,還是群臣屬意的對象。朱高熾被立為太子,似乎是水到渠成之事。
  •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間不足十個月,死因成謎
    明朝不如唐朝恢宏,也不及宋朝風雅,就連皇帝似乎也少了些特色,常常被人提起的大多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永樂大帝朱棣、被敵人抓走的明英宗朱祁鎮……,可是很少有人在意明仁宗朱高熾,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太子,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
  • 蟋蟀皇帝朱瞻基,為何在位10年便英年早逝?原因令人唏噓
    聰慧過人的朱瞻基朱瞻基從小就深受朱棣的喜愛,不僅給他請最好的老師,還親自教導他,再加上朱瞻基聰慧過人,所以少年的他便已是文武兼修的全才。朱棣也總是將他帶在身邊,教他如何帶兵打仗,教他體會民間的百態,懂得得農民的艱辛,讓他以後做一位愛民的好皇帝。
  • 朱高熾只在位9個月的時間,這跟他兒子朱瞻基有關?肥胖才是主因
    為此朱高熾非常隱忍,愣是把朱棣給熬死了,自己也沒死。不過他這身體其實也是強撐著熬到了登基,僅僅做了9個月皇帝後,朱高熾也掛了。關於朱高熾的死,那野史正史猜測等等版本實在是太多了。正史說,朱高熾是胖死的。朱高熾登基的時候,已經46歲了。這個年紀在古代來說,其實也算不小了。
  • 紫禁城第一個登基的皇帝,在位僅300多天,卻被奉為聖人,名字耳熟
    朱棣當然不是紫禁城登基的第一位皇帝,他的兒子朱高熾才是。朱棣兩個年幼的兒子朱高燧和朱高煦因為和他有著相似的愛好,顯然更受朱棣器重。面對父親的猜忌與弟弟的野心,朱高熾唯有兢兢業業,不犯一點錯誤。 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1414年,朱棣打仗回來,朱高煦誹謗兄長未完成任務,有苦難言的朱高熾被罵的狗血淋頭,身邊最重要的兩個心腹還被囚禁起來。幸好,朱棣並未因莫須有的罪名將大兒子的太子之位廢除,因為朱高熾繼續在這個位置上熬著。
  • 從出生起就註定是明君的朱高熾,在位僅10個月,卻能夠流芳百世
    那麼,這個從出生開始就註定是明君的皇帝到底是誰?在其在位期間,又為整個國家和百姓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呢?這個特殊的明君就是朱高熾,他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在史書記載中,朱高熾生性端莊、沉靜,且非常喜愛讀書,對於一位皇位繼承人來說,這樣的性格是非常難得的,而這樣的仁愛性格也讓他深得朱元璋的喜愛。
  • 明仁宗朱高熾到底是怎麼死的?真的像人們說的,被人謀殺的嗎?
    不過,可惜的是,朱高熾在位的時間實在太短。從1424年9月即位,到1425年5月去世,前後還不到一年。其實,關於朱高熾的死亡,有很多說法,我先和大家說一下主要是哪幾種說法。明宣宗朱瞻基劇照第1:朱瞻基的太子位一直很穩!
  • 在位不到一年!他的歷史評價為何堪比唐太宗、宋太祖和康熙大帝?
    歷史上就有這麼一位皇帝,雖說在位的時間不到一年,但是他卻名列「仙班」,位置堪比漢武大帝。他的名字就叫朱高熾。朱高熾是明朝第四任皇帝,1378年出生於北京,明成祖朱棣的長子,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勺,被朱棣視若珍寶,未來君主的第一候選人。朱高熾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