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做皇帝不到一年,能做什麼好事,為何有極高的評價?

2020-12-24 騰訊網

朱高熾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如果要不是他的父親造反,他恐怕這一輩子都與皇位無緣,可他的父親朱棣偏偏發動了靖難之役,自己做了皇帝。

可是,朱高熾的身體並不好,他做了皇帝還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了。可是雖然在位時間不久,但是他在歷史上有著極高的評價,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這一點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在怎樣也不到一年,這中間還要除了朱棣的後事,以及登基事宜等等,一切都就緒了,其實真正用在國事上時間會更短。

他做了什麼事,在史書上竟然能夠留下如此重要的一筆。這不是讓很多在位數十年的人汗顏嗎?

我們知道朱棣在位22年的時間裡,大部分都在徵戰,甚至還御駕親徵了五次。可以說每次朱棣不在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朱高熾監國,這麼多年裡,朱高熾監國時間長達八年又八個月,將近一半。

朱棣能夠開創永樂盛世,這裡面是有朱高熾的功勞,否則,如此窮兵黷武,估計早就和隋煬帝一樣,惹得天怒人怨了。

即便如此,在朱棣時期,還是爆發了農民起義,只不過最終被鎮壓了。

朱高熾登基後,採取了與朱棣明顯不同的政策,也開啟了一系列改革。

我們一般提到某些盛世,基本上都會是改革官職,休養生息,甚至輕徭薄賦,其實朱高熾做的也不見得有多少。

他無外乎也就是改變了整個朱棣時期的傳統政策,撥亂反正,廢除了一些酷刑,赦免了一些建文帝時期的犯人。

改革了內閣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

其實以上這些,很多皇帝都會做,可是,朱高熾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在與他和文官的關係非常融洽。

朱棣在的時候,創立了內閣制度,開啟了文官之治。但是當時大學士很少有參政的機會,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個顧問的角色,不過從朱高熾開始,內閣的地位日益受尊崇。

朱高熾崇尚儒學,褒獎忠孝,這在文官看來,是很難得的,尤其是他在考察官員時,特別重視儒家道德和個人品德。

他還在京城思善門外建弘文館,常與儒臣終日談論經史。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知道歷史上很難有皇帝能夠和他們靜下心來,聊聊天。

雖然朱高熾英年早逝,但是他的很多政策,並沒有消失,反而留了下來。甚至他提拔的內閣三楊,對明宣宗以及明英宗早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大胖子朱高熾為何當了一年皇帝就駕崩?朱高熾:體重超標壓斷龍氣
    朱高熾是朱棣的兒子,他其實是一位潛力不錯的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很高。但就是這麼皇位,才繼位一年不到就駕崩了,屬實可惜。難道這其中有什麼陰謀其實原因是非常簡單的,朱高熾永樂二十二年(1424)繼位時已經多少歲了呢?
  • 朱高熾登基不到一年便暴斃,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
    朱高熾在明朝十幾位皇帝當中,是很有意思的一位。在位時間極短,但是後世的評價卻很高。而朱高熾的死亡在歷史上也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疑點。朱高熾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叫做「九月之君」,意思是從他從47歲起當皇帝直到他死去,才僅僅在位九個月。
  • 明仁宗朱高熾之死,做了九個月皇帝,正值壯年為何突然駕崩?
    朱高熾,歷史上評價挺高的,說他勵精圖治,改革弊政,開創了仁宣之治良好局面。 然而可惜的是,朱高熾僅僅當了九個月皇帝,寶座都沒捂熱,就突然駕崩了,時年四十七歲。
  • 在位不到一年!他的歷史評價為何堪比唐太宗、宋太祖和康熙大帝?
    時間代表不了一切,行動才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皇帝不在於在位多少時間,能給國家、百姓做出巨大貢獻,就是老百姓秤桿上的星星。歷史上就有這麼一位皇帝,雖說在位的時間不到一年,但是他卻名列「仙班」,位置堪比漢武大帝。他的名字就叫朱高熾。朱高熾是明朝第四任皇帝,1378年出生於北京,明成祖朱棣的長子,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勺,被朱棣視若珍寶,未來君主的第一候選人。朱高熾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仁宗。
  • 朱高熾:在位時間短,卻開創了明朝的盛世
    老爹活得太久,自己當皇帝的時間就不見得有那麼多,這在歷史上也不是一次兩次出現了,比如著名的永樂皇帝,他在位時間就很長,這也導致他死之後,繼位的兒子朱高熾上臺不到一年就去世。由於他在位時間極短,後世對於這位明仁宗的印象並不深,可他的評價卻相當高,他開創了著名的仁宣之治,幫助明朝走上巔峰,他的兒子也延續了盛世,這對父子倆也成為明君的典範。
  • 為什麼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歷史評價卻很高?
    為了讓朱高熾成功減肥,據說朱棣將失職多送食物的供膳官剁成肉醬······這恐怕是朱棣對朱高熾身心最大的摧殘了吧。練騎射朱高熾欲哭無淚,他胯下的戰馬也是如此。雖然朱高熾在位不及一年,但是他自永樂中後期,就開始長期監國。時人評價,東宮監國,朝無廢事。也正是因為朱高熾在日常政務處理中所積累出諸多經驗,所以才有能力在朱棣去世後,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並撥亂反正。
  •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到十個月,駕崩突然,他究竟是怎麼死的?
    明朝的皇帝,除了一月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就屬仁宗朱高熾在位時間最短了,朱高熾在位不到十個月,駕崩的比較突然,因此野史常有各種對仁宗死因的猜測,那仁宗朱高熾究竟是怎麼死的呢?朱高熾的形象,在近期的熱播劇《大明風華》中還是比較貼切的,不僅身形較胖,而且喜靜厭動,又因腿有腳疾行動不便,常需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但也總是跌跌撞撞,這對於一生嗜武的成祖來說,太子如此虛弱不堪,且過於仁厚而無掌權之術,是否能勝任皇帝之位,實在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 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便而暴斃,何以稱仁?
    朱高熾從小有小兒麻痺症,朱棣不是很喜歡他,一度想改立二兒子做太子。後來主要是考慮到朱高熾在靖難戰役時守北京城的功勞,以及對皇太孫朱瞻基的喜愛,才讓其太子之位相保。朱瞻基的繼承權是朱棣欽定的,不是朱高熾自己選的,故有「皇太孫」之稱,可見朱棣對這個孫子的喜愛之情。
  • 朱高熾:被父親支配的恐懼
    畢竟他朱棣向來就不是囿於傳統的人,否則按照什麼立嫡立長的破規矩,皇帝之位哪兒有他朱棣什麼事呢。02孩子是最敏感的,他們能在察言觀色中感受到父母的態度,家庭的氛圍,何況在封建帝王之家的父親從來都不會刻意掩飾自己的態度。從小朱高熾就知道父親不喜歡自己,嫌棄自己太胖。朱棣曾經一度勒令朱高熾減肥,要求膳食官減少朱高熾的飲食供應,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節食減肥。
  • 大明王朝之最窩囊的太子(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
    可就是咱們這位鼎鼎大名的成祖皇帝卻不怎麼待見這個嫡長子朱高熾。 朱高熾在8歲的時候隨父親朱棣進京朝拜,朱元璋見到這個孫子喜歡的不得了,從早稀罕到晚,或許是因為小時候的朱高熾胖嘟嘟的很是可愛,很討祖父的歡心,其實據史料記載,朱高熾從小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和太祖對話都能對答如流,還經常引用儒家經典中的名句名篇,這使得太祖和孝慈高皇后都非常高興,認為朱棣輔導得很好,孩子將來一定大有所成。
  • 明仁宗朱高熾為何在位不到一年就突然離世?
    但由於朱棣過於強勢和嫌棄,以致於朱高熾在老爹面前一直都是謹小慎微。古代都是父為子綱的,爹再不好,做兒子的也只能受著,不像現在可以拍拍屁股離家出走。如果只是做一個燕王世子,將來繼承王位變成燕王,可能朱高熾的生活還不至於太糟糕。可是偏偏老爹是個不省心的,一激動把皇位奪過來了。朱高熾就從燕王世子一躍成為了皇太子,一當就是20年。這20年的太子生涯,著實不好過。
  • 從出生起就註定是明君的朱高熾,在位僅10個月,卻能夠流芳百世
    在明朝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特殊的「短命皇帝」,雖然說他僅僅在位十個月的時間,但是他,卻成為了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君主,而每當後人提到他的一些政策改革事業時,也都會對其予以極高的評價。那麼,這個從出生開始就註定是明君的皇帝到底是誰?在其在位期間,又為整個國家和百姓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呢?
  • 明仁宗朱高熾為何被稱為史上最可愛的胖子?
    在明朝歷史上,朱高熾儘管在位不滿一年就暴斃,但卻為何被稱為「仁宗」皇帝?關於這個問題,由湯唯和朱亞文主演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倒是進行了很好的詮釋。接下來,我們就通過這部劇來走近朱高熾,走近歷史上著名的明仁宗。
  •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間不足十個月,死因成謎
    明朝不如唐朝恢宏,也不及宋朝風雅,就連皇帝似乎也少了些特色,常常被人提起的大多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永樂大帝朱棣、被敵人抓走的明英宗朱祁鎮……,可是很少有人在意明仁宗朱高熾,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太子,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
  • 這位皇帝雖然在位的時間很短,但是世人對他的評價卻很好
    這位皇帝雖然在位的時間很短,但是世人對他的評價卻很好。朱高熾是朱棣的大兒子,自小就做事沉著、遇事冷靜、不想其他人那麼浮躁。他雖然不善運動所以導致體型較胖,但是很善於讀書,在文學方面頗有成就。但是治理國家需要的不是武力,而是頭腦,朱高熾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使他在文人中得到了很多的支持,也為他之後繼位打下了基礎。朱高熾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讓很多人改變了對他的看法。朱高熾的兄弟們對這個聰明有才的大哥十分嫉妒,常常在朱棣面前污衊他,讓他吃了不少苦頭。
  • 朱高熾為何盛年而崩?原因撲朔迷離,矛頭直指兒子朱瞻基
    雖然因為「腰腹數圍」與性格差異,他並不為父親朱棣所喜,甚至屢有廢立之心,但事實上作為燕王世子、永樂帝的太子以及後來的明朝第四位皇帝,他在襄助父親靖難成功、固守北平;治理國家、安撫百姓之上可謂是功勳卓著。
  • 朱棣之子朱高熾,可愛的吃貨皇帝,仁愛世人卻差點被廢
    有這麼一位皇帝,雖然仁德愛民,但他在明朝的歷史上並不顯眼。他就是明仁宗。小編猜想,也許是相比較他前後的存在感超強爸爸和兒子(爸爸是朱棣,兒子則是功過皆精彩的"蟋蟀仁君"朱瞻基)而他,則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在任期上待了十個月就駕崩的仁德皇帝。
  • 朱棣明明更喜愛朱高煦,可為何最後偏偏將皇位傳給了朱高熾?
    圖片來源於網絡:嫡長子制度2、嫡長子的特殊優勢其實,嫡長子繼承制還存在另外一個特殊的優勢,嫡長子的母親之所以能成為皇后,很大程度和自己的家世乃至背景有關係,當然,這其中不排除出自小門小戶的皇后。圖片:王政君成為皇后劇照二、朱棣的糾結本來朱棣和皇位是沒什麼交集的,但是因為靖難之役的緣故,他得以推翻明朝的建文皇帝,明成祖做了皇帝以後,對於皇位的傳承問題產生了糾結,糾結的原因很簡單,他想冊立朱高煦為繼承人,卻又不得不選擇冊立自己十分不喜愛的朱高熾。
  • 蟋蟀皇帝朱瞻基,為何在位10年便英年早逝?原因令人唏噓
    看過影視劇《大明風華》的人,想必一定對裡面既能玩又很聰明的朱瞻基印象深刻吧,他所表現出來的灑脫,並不像其他的皇帝,迷上藝術就忘了正事,以至於最後落得亡己亡國的下場,相反的,他是既可以玩好藝術,卻也能做好皇帝。縱觀歷史長河中400多位皇帝,能像他一樣的恐怕寥寥無幾。說起明朝的皇帝,還真是個個有特色。
  • 朱高熾只在位9個月的時間,這跟他兒子朱瞻基有關?肥胖才是主因
    還真有咒自己兒子早點死的。為此朱高熾非常隱忍,愣是把朱棣給熬死了,自己也沒死。不過他這身體其實也是強撐著熬到了登基,僅僅做了9個月皇帝後,朱高熾也掛了。關於朱高熾的死,那野史正史猜測等等版本實在是太多了。正史說,朱高熾是胖死的。朱高熾登基的時候,已經46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