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胖子朱高熾為何當了一年皇帝就駕崩?朱高熾:體重超標壓斷龍氣

2020-12-25 世間人說

朱高熾是朱棣的兒子,他其實是一位潛力不錯的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很高。但就是這麼皇位,才繼位一年不到就駕崩了,屬實可惜。難道這其中有什麼陰謀

其實原因是非常簡單的,朱高熾永樂二十二年(1424)繼位時已經多少歲了呢?46歲,很驚訝吧,而46歲恐怕已經不能再稱之為壯年吧。畢竟說「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40歲以後男人的精力就會慢慢的下降。

而朱高熾繼位時已經46歲,精力早已大打折扣,不能和二十幾歲的精神小夥相提並論了。46歲似乎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年紀,但是放在平均壽命只有六十歲左右的明代,46歲足以是一個坎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必須得考慮到朱高熾作為一個皇族的生活方式,朱高熾是有名的大胖子皇帝,而且還是那種不喜歡動,喜歡靜的宅男級胖子。當然,按照他的體重,想要迎風奔跑也很困難,朱高熾身體肥胖到需要兩個侍衛攙扶才能行動,即便如此也是步履蹣跚。

為此朱高熾還出過洋相,《明史·朱高煦傳》就記載了朱高熾有一回和朱高煦一起去拜謁孝陵時不慎跌倒的情景:

祖嘗命同仁宗謁孝陵。仁宗體肥重,且足疾,兩中使掖之行,恆失足。

我估計他的體重應該在300斤以上,一個人的體重能夠達到這個量級,一般很少是因為胡吃海喝造成的,而是身體出現了問題。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肥胖症」,由於身體的代謝出現了問題,所以攝入的熱量無法有效被消耗掉,因此堆積下來成為脂肪。

瘦子之所以吃不胖,是因為代謝過快,攝入的熱量又無法轉化成為脂肪。所以說不管是過瘦,過胖都是一種疾病。朱高熾如此龐大的肥胖體型,顯然增大了容易患上「三高」的風險,以及其它潛在病因。

所以最後朱高熾是怎麼死的呢?就是猝死的,對於他的死因猜測還有點多,無非就是縱慾、過於操勞之類的,其實總和起來就是他的身體不堪重荷,最終導致猝死。雖然朱高熾是一個行動不便的大胖子。

但他卻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子女遍地開花的皇帝,他生育了10個兒子7個女兒,繁殖能力算是很強的了。都說生命在於運動,而朱高熾作為一個大胖子,連活動都有所困難,自然不必奢望他有什麼健身運動。

過於肥胖的身體,以及縱慾過度的生活,都為他以後的猝死埋下了隱患。也因為身體肥胖,朱高熾並不討朱棣的喜歡,至少早年朱棣還沒有奪得大明江山時,崇尚武力的朱棣對朱高熾並不是十分欣賞。

尤其在發動靖難之變時,朱棣的內心更加希望自己的兒子更加隨著自己上陣殺敵,但因為朱高熾的身體條件不允許而作罷。這也導致後來朱高煦參與到奪嫡之爭中,早年朱棣也曾激勵朱高煦說:

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明通鑑·卷十三》

話外之音自然是讓朱高煦好好表現,朱高熾的身體不好,萬一出現個什麼情況,世子的位置就是你的。但是朱高煦這個人沒有掌控好,犯了很多錯誤,最後導致朱棣奪得天下,心想打天下是一回事,治理天下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性格仁厚的朱高熾為太子,而朱高熾確實也是一個有能力的皇帝,如果不是因為身體原因,相信永樂之後明朝在他的治理下還會更加強大。但他登基為帝時確實年紀已經很大,46歲對於這個大胖子來說是一道坎,身體裡的隱疾最終在他當上皇帝不久便爆發。

不能不說是一種湊巧。

關注【圍爐言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相關焦點

  • 明仁宗朱高熾之死,做了九個月皇帝,正值壯年為何突然駕崩?
    朱高熾,歷史上評價挺高的,說他勵精圖治,改革弊政,開創了仁宣之治良好局面。 然而可惜的是,朱高熾僅僅當了九個月皇帝,寶座都沒捂熱,就突然駕崩了,時年四十七歲。
  • 明仁宗朱高熾為何被稱為史上最可愛的胖子?
    在明朝歷史上,朱高熾儘管在位不滿一年就暴斃,但卻為何被稱為「仁宗」皇帝?關於這個問題,由湯唯和朱亞文主演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倒是進行了很好的詮釋。接下來,我們就通過這部劇來走近朱高熾,走近歷史上著名的明仁宗。
  • 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便而暴斃,何以稱仁?
    朱高熾從小有小兒麻痺症,朱棣不是很喜歡他,一度想改立二兒子做太子。後來主要是考慮到朱高熾在靖難戰役時守北京城的功勞,以及對皇太孫朱瞻基的喜愛,才讓其太子之位相保。朱瞻基的繼承權是朱棣欽定的,不是朱高熾自己選的,故有「皇太孫」之稱,可見朱棣對這個孫子的喜愛之情。
  • 明仁宗朱高熾真心喜歡兒子朱瞻基嗎?
    朱瞻基一出生就深受爺爺成祖朱棣的喜愛,更是將他培養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可能隔代親的原因,爺爺深愛這個大孫子。當然朱瞻基也從小聰慧、能文善武,朱棣遠徵蒙古,還不忘帶著這個孫子,教他帶兵打仗知識。後來朱棣更是聽從當時文學大儒解縉的勸告,以「好聖孫」說服朱棣封朱高熾為太子。
  • 朱高熾為何盛年而崩?原因撲朔迷離,矛頭直指兒子朱瞻基
    雖然因為「腰腹數圍」與性格差異,他並不為父親朱棣所喜,甚至屢有廢立之心,但事實上作為燕王世子、永樂帝的太子以及後來的明朝第四位皇帝,他在襄助父親靖難成功、固守北平;治理國家、安撫百姓之上可謂是功勳卓著。
  •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到十個月,駕崩突然,他究竟是怎麼死的?
    明朝的皇帝,除了一月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就屬仁宗朱高熾在位時間最短了,朱高熾在位不到十個月,駕崩的比較突然,因此野史常有各種對仁宗死因的猜測,那仁宗朱高熾究竟是怎麼死的呢?朱高熾的形象,在近期的熱播劇《大明風華》中還是比較貼切的,不僅身形較胖,而且喜靜厭動,又因腿有腳疾行動不便,常需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但也總是跌跌撞撞,這對於一生嗜武的成祖來說,太子如此虛弱不堪,且過於仁厚而無掌權之術,是否能勝任皇帝之位,實在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 朱高熾登基不到一年便暴斃,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
    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熾的弟弟朱高煦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但是朱高熾只有守護北平這一仗打的還算不錯。因此朱棣在當上皇帝的第一件事,想的便是讓朱高煦當上太子,而朱高煦本人也非常得意,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回報。然而朱棣在一眾大臣的勸住下再三權衡,還是選擇了立大兒子朱高熾為太子。
  • 朱高熾做皇帝不到一年,能做什麼好事,為何有極高的評價?
    朱高熾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如果要不是他的父親造反,他恐怕這一輩子都與皇位無緣,可他的父親朱棣偏偏發動了靖難之役,自己做了皇帝。 可是,朱高熾的身體並不好,他做了皇帝還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了。可是雖然在位時間不久,但是他在歷史上有著極高的評價,這是為什麼呢?
  • 朱棣之子朱高熾,可愛的吃貨皇帝,仁愛世人卻差點被廢
    有這麼一位皇帝,雖然仁德愛民,但他在明朝的歷史上並不顯眼。他就是明仁宗。小編猜想,也許是相比較他前後的存在感超強爸爸和兒子(爸爸是朱棣,兒子則是功過皆精彩的"蟋蟀仁君"朱瞻基)而他,則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在任期上待了十個月就駕崩的仁德皇帝。
  • 朱高熾:被父親支配的恐懼
    結果朱高熾的體重根本沒有什麼變化,仔細一查才知道,膳食官心疼朱高熾餓得難受,偷偷給朱高熾送吃的。朱棣大怒,直接把這個膳食官剁成了肉醬。在中國古代傳統的父子關係中,父親永遠是嚴厲、強勢、霸道的,在家庭中擁有無上的權威,扮演著教訓人的角色,缺乏關愛的溫度與色彩。父親也很少與兒子進行溝通,只會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兒子身上,稍有衝突,就是棍棒伺候。
  • 大明王朝之最窩囊的太子(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
    可就是咱們這位鼎鼎大名的成祖皇帝卻不怎麼待見這個嫡長子朱高熾。 影視劇中的朱高熾 1378年8月16日朱高熾出生在北京的燕王府,母親是永樂皇帝的原配,仁孝皇后徐氏,這仁孝皇后可不是一般的人,父親徐達是大明朝開國功臣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 朱高熾:在位時間短,卻開創了明朝的盛世
    老爹活得太久,自己當皇帝的時間就不見得有那麼多,這在歷史上也不是一次兩次出現了,比如著名的永樂皇帝,他在位時間就很長,這也導致他死之後,繼位的兒子朱高熾上臺不到一年就去世。由於他在位時間極短,後世對於這位明仁宗的印象並不深,可他的評價卻相當高,他開創了著名的仁宣之治,幫助明朝走上巔峰,他的兒子也延續了盛世,這對父子倆也成為明君的典範。
  • 為什麼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歷史評價卻很高?
    為了讓朱高熾成功減肥,據說朱棣將失職多送食物的供膳官剁成肉醬······這恐怕是朱棣對朱高熾身心最大的摧殘了吧。練騎射朱高熾欲哭無淚,他胯下的戰馬也是如此。雖然朱高熾在位不及一年,但是他自永樂中後期,就開始長期監國。時人評價,東宮監國,朝無廢事。也正是因為朱高熾在日常政務處理中所積累出諸多經驗,所以才有能力在朱棣去世後,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並撥亂反正。
  • 明仁宗朱高熾活學漢武帝一招以小制大把大明推向鼎盛
    歷經千辛萬苦的大胖子朱高熾終於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事實證明,這個體態臃腫的大胖子確實是一個仁厚寬人的皇帝,在他那肥胖殘疾的外表下,是一顆並不殘疾的,溫和的心。他登上皇位後,立刻下令釋放還在牢房裡面堅持學習的楊溥,並將其召入內閣。此時楊士奇和楊榮已經是內閣成員。
  • 大明風華:朱高熾用死化解了朱瞻基的戾氣與怨憤,胡善祥藏男人?
    張挺執導,根據蓮靜竹衣同名小說改編小說《六朝紀事》改編,湯唯,朱亞文,王學圻,俞灝明,梁冠華,鄧家佳,喬振宇聯袂主演的古裝權謀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該劇通過湯唯飾演的孫若微的視角,見證了明朝六帝五朝發生的故事,包括靖難之役,土木堡之役,奪門之變,見證了大明朝的榮辱興衰。
  • 朱高熾只在位9個月的時間,這跟他兒子朱瞻基有關?肥胖才是主因
    當年蘇東坡40出頭就稱呼自己為老夫聊發少年狂了,可見朱高熾也可以稱呼自己老夫了。這個歲數,再加上300多斤的體重加持,朱高熾的身體能好到哪裡去呢?他自幼便體弱多病,稱帝以後,這身體就越來越不像樣子了。太祖高皇帝奄有四海,太宗文皇帝再造寰區。然猶翼翼兢兢,無敢豫怠。先皇帝嗣統未及期月,奄棄群臣。
  •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間不足十個月,死因成謎
    明朝不如唐朝恢宏,也不及宋朝風雅,就連皇帝似乎也少了些特色,常常被人提起的大多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永樂大帝朱棣、被敵人抓走的明英宗朱祁鎮……,可是很少有人在意明仁宗朱高熾,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太子,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
  • 大明風華朱高熾朱瞻基父子開創仁宣之治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長子,母為仁孝文皇后徐氏,他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世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號洪熙。在位雖不到一年但歷史盛讚朱高熾是一個開明的儒家君主,他像他模仿的古代聖王那樣,堅持簡樸、仁愛和誠摯的理想。
  • 從出生起就註定是明君的朱高熾,在位僅10個月,卻能夠流芳百世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曾經出現過許多性格迥異的皇帝,而在他們不同政策改革的影響之下,中國社會的發展環境也有著相應的變化。一般來說,性格較為保守的皇帝能夠以十分平和的方式來推進政治統治,而在這些人的政策改革之下,民眾們也有了更加穩定的生活。
  • 明仁宗朱高熾為何在位不到一年就突然離世?
    朱高熾的死因應該是長期心理與精神壓力的壓抑得到釋放後,縱慾過度導致的猝死。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卻因為腿腳不好加上過度肥胖並不得朱棣的喜愛。礙於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即使不喜歡也被封為了燕王世子。但由於朱棣過於強勢和嫌棄,以致於朱高熾在老爹面前一直都是謹小慎微。古代都是父為子綱的,爹再不好,做兒子的也只能受著,不像現在可以拍拍屁股離家出走。如果只是做一個燕王世子,將來繼承王位變成燕王,可能朱高熾的生活還不至於太糟糕。可是偏偏老爹是個不省心的,一激動把皇位奪過來了。朱高熾就從燕王世子一躍成為了皇太子,一當就是20年。這20年的太子生涯,著實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