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訴訟這顆「毒瘤」必須清除

2020-12-15 中工網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史洪舉

據12月11日澎湃新聞網報導,日前,最高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法院公布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處罰最重的虛假訴訟系列案件——黑龍江某房地產公司因與某工程承包公司合同糾紛被訴至該省高級法院,該院裁定查封該房地產公司名下268套房產。為阻卻法院查封,該公司組織部分購房者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該院裁定支持了第一批「購房者」異議請求,中止對案涉房屋的執行,後發現部分案件涉嫌虛假訴訟。法院最終撤銷相關判決,並對每件案件中的虛假訴訟行為分別處以罰款100萬元。

在很多人看來,虛假訴訟是陌生詞彙,但隨著經濟發展,糾紛增多,不排除一些人隱瞞真相,以捏造的事實提起訴訟,意圖騙取法院裁判文書,牟取不正當利益。虛假訴訟行為既是對他人合法權益的嚴重侵害,又是對法律權威和司法公信的極端蔑視,理當受到嚴厲懲戒。

每一份裁判都是法官嚴格適用相關程序,依據相關法律作出的司法成果。審判活動和裁判文書是法律授權和保護的司法行為,是對法律的延伸和具體適用。尤其是,生效裁判文書大多直接賦予部分當事人權利,克以部分當事人義務,並對其產生絕對的拘束力。

現實中,尊重審判活動,在訴訟中誠實守信應是每一個當事人的基本底線。如今,一些企業、人員在法官眼皮底下搞虛假訴訟,不僅反映出相關行為人毫無誠信可言,更折射出其對法律沒有絲毫敬畏,而是將其作為滿足不正當利益的工具。這是必須予以糾偏的事情。

應該認識到,虛假訴訟嚴重浪費司法資源,損害司法權威。近年來,隨著大量糾紛以訴訟形式湧入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而每一起審判活動都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虛假訴訟無疑將產生擠出效應,導致正常的訴訟和審判活動受到影響,降低審判效率,進而可能導致一些正常行使訴訟權利的當事人被拖延審判。

此外,虛假訴訟還可能侵犯無辜者的合法權益,比如債務人捏造債權債務並「合法」轉移財產,將導致真正債權人的權益得不到維護;債權人隱瞞債務已經全部清償的事實,提起訴訟要求履行義務,不僅可能導致已經清償債務者無端陷入訴訟,還可能導致其被列入失信人名單,甚至面臨更嚴厲的懲處……如果類似情況不時發生,難免導致公眾對司法公信產生合理懷疑。

虛假訴訟有多重危害,對始作俑者的懲戒不能手軟。敬畏規則不僅應該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遵紀守法,更應體現在對審判活動的尊重和訴訟活動中的誠實守信。在建設法治社會和誠信社會的今天,虛假訴訟的危害不比「報假警」和一些詐騙行為小。惟有以零容忍態度劍指虛假訴訟,不放過每一起惡行,對相關行為人予以拘留、罰款或者追究刑事責任,才可能產生更大的威懾效應,真正讓「法律不是兒戲,法庭不是說謊之地」深入人心。

編輯:肖天

相關焦點

  • 法院對虛假訴訟開出最大「罰單」
    於中谷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分別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大法庭公開開庭,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件作出宣判,並公布了相應的司法制裁和涉嫌刑事犯罪線索移送有關決定
  • 最高法召開「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新聞發布會
    同時,最高法院表示,針對民間借貸、執行異議等重點領域,要研究虛假訴訟行為產生的規律,總結出虛假訴訟識別要素和方法。虛假訴訟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司法秩序,侵害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危害極大。當前,虛假訴訟案件數量逐年增加,類型日趨廣泛,在民間借貸、以物抵債、破產、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執行異議之訴中反映尤為明顯,成為誠信社會建設中的一大「毒瘤」。
  • 最高法:2019年人民法院審結虛假訴訟犯罪案件826件
    郃中林指出,虛假訴訟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司法秩序,侵害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危害極大。當前,虛假訴訟案件數量逐年增加,類型日趨廣泛,在民間借貸、以物抵債、破產、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執行異議之訴中反映尤為明顯,成為誠信社會建設中的一大「毒瘤」。
  • 2017考研英語寫作經典範文:要清除假冒偽劣產品「毒瘤」
    2017考研英語寫作經典範文:要清除假冒偽劣產品「毒瘤」 消費者必須經常謹慎地去購買他們所需的貨物或服務, 否則他們會落入不法制假人所設的陷阱。   毫無疑問, 假冒偽劣產品極其有害。首先, 它們危害人民的健康, 引發了許多傷害事故。例如,偽劣藥品不僅使病人的病情惡化, 而且往往會威脅病人的生命, 更糟的是, 導致病人的死亡。其次, 假冒偽劣產品通常廉價出售。在許多情況下, 它們又幹擾了我國正常的經濟秩序, 影響了許多高質量產品的銷路。
  • 虛假訴訟,決不容忍!
    近日,惠州市檢察院、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公安局聯合會籤《關於在民事訴訟活動中防範和打擊虛假訴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虛假訴訟的範圍、打擊和防範重點、虛假訴訟案件線索發現及移送、查辦虛假訴訟各部門間協作配合及日常工作聯絡等方面達成共識。
  • 最高檢解密:虛假訴訟那些「隱秘的角落」
    記者日前從最高人民檢察院採訪了解到,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辦理民事虛假訴訟監督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今年上半年,各級檢察院共辦理虛假訴訟監督案件1105件,同比上升22.8%。隨著檢察監督效果日漸凸顯,虛假訴訟監督已逐漸成為做強民事檢察工作的著力點。目前虛假訴訟案件有哪些新變化?檢察機關在開展虛假訴訟檢察監督中面臨哪些困難?檢察機關如何應對?
  • 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嚴懲虛假訴訟 優化訴訟環境 讓虛假訴訟不再成為維護司法公信的「絆腳石」
    而虛假訴訟卻讓司法權威受到極大損害,加劇了社會誠信危機,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案件的終身負責制也無疑給法官埋下了一顆「暗雷」,虛假訴訟已然成為嚴重妨害司法秩序的「過街老鼠」。「過街老鼠」,2020年9月21日,太原中院對「嚴守審判紀律、嚴懲虛假訴訟、優化訴訟生態」工作做出部署,出臺《工作方案》,旨在用好法治管控「利器」,亮出「雙刃劍」,使兩級法院既要有敢於刀刃向內、從嚴治警的勇氣;也要有刀刃向外,與破壞訴訟生態的虛假訴訟堅決說「不」的魄力。
  • 虛假訴訟的典型情形及司法實務認定
    從各項制度的設立目的看,虛假訴訟行為不同於一般的民事欺詐、脅迫行為,其行為本身是以惡意串通,偽造證據、虛假陳述、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妨礙民事訴法程序,損害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權益,因此虛假訴訟行為是在挑戰司法權威,玩弄司法程序,此惡劣行為必須予以制止。
  • 最高法舉辦「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助力誠信社會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
    以上兩級法院在鴻基米蘭開發公司該批63件系列虛假訴訟案件中合計罰款6300萬元,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同時將各案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這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對虛假訴訟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和「重拳出擊」的決心。
  • 向虛假訴訟亮劍 東城法院創建「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
    虛假訴訟歷來是人民法院嚴厲打擊的對象,其不僅擾亂了正常的訴訟秩序,也嚴重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及社會公共利益,為此,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探索建立了「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9月23日上午,東城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該工作機制進行介紹,並發布運用該工作機制打擊虛假訴訟的典型案例。
  •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虛假訴訟案件宣判處理新聞發布會虛假訴訟,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司法秩序,侵害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陳喜平介紹,在這批系列虛假訴訟案件中,人民法院以雷霆手段,對有關組織造假的失信企業開出巨額罰單並將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正是為了厲行法治、刮骨療毒,樹立誠信交易、誠信訴訟的鮮明導向。針對該批系列虛假訴訟案件為何沒有能在執行異議審查或者一審審理時發現這一疑問,王富博回應,精準識別一直是虛假訴訟的治理難點。民事訴訟中,法官沒有偵查權,只能對證據進行書面審查。
  • 合謀虛構167萬元債務,兩男子因虛假訴訟被判刑!
    承辦法官明察秋毫、識破騙術,將這起民間借貸糾紛中涉嫌虛假訴訟的線索移交公安機關偵查,後檢察機關對彭某、趙某提起公訴。近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以虛假訴訟罪,對彭某、趙某二人判處刑罰。彭某與陸某系表兄妹關係,彭某與唐某系夫妻關係,二人正處於離婚訴訟中。
  • 明溪這對母子合謀虛假訴訟?獲判
    否認他人還款事實企圖通過虛假訴訟讓借款人還兩份錢得來的只能是法律的嚴懲基本案情2013年11月28日,張某急需用錢,遂讓好朋友連某向被告人鄭某借款之後涉案被害人到法院以不當得利為由向陳某、曾某、朱某等陌生人提起訴訟。涉案被害人向公安機關報案,陳某、曾某、朱某等人向公安機關供訴確實與被告人上官某、鄭某存在虛假訴訟的事實,2019年12月20日,被告人上官某、鄭某在明溪縣被抓獲歸案。
  • 最高檢解密:虛假訴訟那些「隱秘的角落」 2020/8/4(925)
    隨著檢察監督效果日漸凸顯,虛假訴訟監督已逐漸成為做強民事檢察工作的著力點。目前虛假訴訟案件有哪些新變化?檢察機關在開展虛假訴訟檢察監督中面臨哪些困難?檢察機關如何應對?就這些相關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 練就識破虛假訴訟的「火眼金睛」——隴南檢察機關監督焦某才等人虛假訴訟系列案紀實
    「虛假訴訟消耗司法資源,損害司法公信力與權威。加強對民事訴訟活動的監督,遏制虛假訴訟是檢察機關的職責所在,隴南檢察機關開展了一系列的專項監督,真正織密虛假訴訟『過濾網』,對擾亂司法秩序的行為 『亮紅燈』,形成嚴厲打擊不放鬆的 『檢察之力』。」隴南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魏剛用這句話點明了檢察機關打擊虛假訴訟的堅定決心。
  • 蘇仙:以案代訓 堅決杜絕虛假訴訟
    自開展整治虛假訴訟專項活動以來,蘇仙區法院制定了專項整治活動工作方案,成立了由院長為組長的專項整治活動領導小組,及時下發虛假訴訟的認定和注意事項等內容,加大對虛假訴訟的審查力度,重點對民間借貸、離婚析產、以物抵債、勞動爭議、公司分立(合併)、股權轉讓、與企業破產等領域以及其他可能是虛假訴訟案件進行排查,同時,加強全院各部門之間,以及與公安、檢察等部門的協調聯動,確保虛假訴訟專項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 虛假訴訟、作偽證、毆打證人……南陽公布八起懲戒訴訟失信人典型...
    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關於建立訴訟失信人名單與懲戒訴訟失信行為的若干意見(試行)》,南陽法院將訴訟失信行為劃分為濫用訴權、虛假陳述、偽造證據材料、冒用身份、惡意隱瞞、妨害執行、其他妨害訴訟活動行為7大類40種情形,基本涵蓋了各類失信訴訟行為,為制裁失信訴訟行為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指引,也為訴訟參與人及相關人員參與司法活動有哪些不可逾越的「紅線」進行了明確和提醒。
  • 紫雲法檢齊行動,打擊虛假訴訟
    9月8日,紫雲自治縣人民檢察院與紫雲自治縣人民法院召開了虛假訴訟工作聯席會,共同發揮職能,打擊虛假訴訟,維護司法規範。會議圍繞虛假訴訟的基本特點、案件辦理情況、認定標準以及防範對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 民間借貸中10種涉嫌虛假訴訟的認定
    如果出借人不能提交債權憑證,往往會給審判人員帶來虛假訴訟的表面印象。另外,虛假訴訟的證據一般為書證,虛假訴訟者為達到自己的非法目的,編制的書證形式上完全符合法定條件,被告也都沒有異議;但即使這樣,虛構的事實仍然代替不了客觀的事實,如果審判人員通過對證據的審查,發現書證有偽造可能的,即便雙方當事人對證據並無異議,也應產生該訴訟系虛假訴訟的合理懷疑。
  • 綺惠說法 | 隱瞞真相vs虛假訴訟
    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時專門強調了民事訴訟應遵循誠信原則,同時增加了兩條新規定,專門防範打擊虛假訴訟違法行為,即「第一百一十二條 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