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虛假訴訟亮劍 東城法院創建「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

2020-09-24 北京東城法院

虛假訴訟歷來是人民法院嚴厲打擊的對象,其不僅擾亂了正常的訴訟秩序,也嚴重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及社會公共利益,為此,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探索建立了「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9月23日上午,東城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該工作機制進行介紹,並發布運用該工作機制打擊虛假訴訟的典型案例。


東城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波介紹,民間借貸由於合同法律關係相對簡單,證據偽造、變造較為容易,因此民間借貸糾紛成為了虛假訴訟的多發區。東城法院以審理民間借貸糾紛的天壇人民法庭為試點,探索建立了「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該機制綜合運用民事、刑事手段,內部源頭甄別、外部線索對接,內外聯動,刑民合力,打擊虛假訴訟,維護司法權威。

內部源頭甄別 全流程防控

據介紹,東城法院構建立案、審判、執行三位一體、全流程防控機制,從內部破解虛假訴訟「識別難」。

立案階段建立風險評估機制與跟蹤預警機制。逐案向當事人發放誠信訴訟承諾書,強化風險警示和宣傳。依託關聯案件檢索、信息篩查等信息化手段,進行關聯案件檢索,初步甄別異常案件,製作虛假訴訟提示單隨卷移送,向審判庭室發出預警。

審判階段以庭審為時間節點,做到前、中、後全面甄別防範。

開庭前嚴格依法審查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基礎信息材料、委託手續等,著重審核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真實身份及委託關係的真實性。重點關注當事人之間存在夫妻、親屬、朋友等親近關係或者有共同利益關係的、原告起訴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明顯不符合常理、被告下落不明或原告拒不提供被告聯繫方式等異常情況。案件疑似虛假訴訟的,依法傳喚當事人本人到庭接受詢問,並通知案外利害關係人參加訴訟。

庭審中按照庭室發布的要素式庭審筆錄展開法庭調查。以民間借貸案件為例,圍繞當事人身份關係、借貸合意、債權憑證、借款交付、出借人資金來源、借款人還款情況、擔保情況、涉訴情況等八項內容進行事實查明。對於雙方當事人配合默契、缺乏對抗性;原告代理人對案件事實陳述不清或拒不配合人民法院調查;案件證據不足,當事人雙方仍迅速達成調解協議,並請求人民法院出具調解書,或雙方達成和解協議仍堅決要求法院判決的;當事人一方對另一方提出的於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明顯不符合常理;案涉證據存在偽造、變造嫌疑;涉及以物抵債協議等異常情況重點關注。從訴訟主體、證據與案件事實的關聯程度、各證據之間的聯繫等方面,全面嚴格審查案件事實及法律關係的真實性,對異常案件進行全面體檢。特別是在「雲庭審」過程中,線上法庭並非法官與當事人面對面的物理空間,對虛假陳述等現象更要提高警惕,加大識別力度。

庭審後獨任法官、合議庭認為案件屬於或涉嫌虛假訴訟的,向庭長匯報。庭長認為有必要的,召開本庭室法官會議討論,必要時層報院長提請審判委員會審議,並報審判管理部門備案,定期層報至高院審判管理部門。經查明認定為虛假訴訟的案件,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符合起訴條件的,應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對虛假訴訟參與人,根據情況依法適用罰款、拘留等民事訴訟強制措施。後續執行階段加大與執行局的協調配合,將打擊、防範虛假貫穿於民事訴訟各個環節。

外部多方聯動 建立長效機制

王波副院長介紹,虛假訴訟案件通常各方串通,證據形式完備,線索隱蔽,法官在電話溝通、庭前談話等程序中對異常線索的詢問極易引起當事人的警覺,導致虛假訴訟的證據滅失,或者當事人再次合謀統一口徑進一步掩蓋事實,為後期虛假訴訟罪的偵辦帶來難度。

為此,東城法院將此類案件自覺納入檢察機關監督範疇,目前已與東城區檢察院建立對接機制,對案件線索聯合會商,共同研判,全覽案件事實、研判涉刑因素,固定相關證據。

同時,東城法院正在探索建立公、檢、法三位一體聯合防控機制,對於涉嫌虛假訴訟罪的案件,在初步固定證據的基礎上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偵查,檢察院及時跟進督辦,力促虛假訴訟案件重要證據的固定和全部事實的查清。特別對於虛增債務金額、製造虛假給付證據、毀匿還款證據的涉「套路貸」虛假訴訟案件,該類案件因具備民間借貸假象,當事人自行報案有一定難度,法院向公安機關移轉犯罪線索後,由檢察機關監督協調公安機關及時立案,案件進入刑事程序處理,保護當事人權益。

據悉,東城法院在2011年就啟動了「誠信工程」建設工作,「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是在此基礎上的創新,該機制已取得一定成效。發布會上,東城法院天壇人民法庭負責人姜在斌介紹了兩起運用該機制打擊虛假訴訟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

單方偽造借條虛構債務案

該案原告為北京某食品公司,被告系該食品公司離職員工魏某。食品公司訴稱,魏某曾向公司借款5萬元現金至今未還,故訴至法院,要求魏某償還借款。魏某辯稱,其從未向公司借過款,更沒有出具過借款確認書,借款確認書系原告公司偽造。

庭審過程中,食品公司向法院提交的證據為魏某籤字的借款確認單。承辦法官在閱卷的過程中發現該借條形式異常,該借條為一張A4紙的下半部分,其中關於本金、借款期限等內容部分為印表機機打文字,魏某的籤字雖為手寫籤名,但該處表述為「員工籤字」而非借條中常見的「借款人」籤字。證據形式上的異常引起了法官的懷疑。同時,法官了解到魏某曾因勞動糾紛起訴過食品公司,要求食品公司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

經過魏某的回憶,魏某曾經在領取工資的憑證上籤過名,原告提交的借款確認書上半張紙有可能是領取工資的相關內容,而借款確認書的內容系原告自行列印上去的。魏某隨即申請對借款確認書內容與「員工籤字」這四個字的一致性進行司法鑑定。東城法院依法準許魏某的鑑定申請,委託法大法庭科學技術鑑定研究所對借款確認書中的「員工籤字」四個字與其他列印字跡是否為同臺印表機一次性列印形成進行鑑定。鑑定機構出具的鑑定意見為:「員工籤字」的字跡與其他字跡不是一次性列印形成。食品公司及魏某對鑑定結論均予以認可。

東城法院於2019年6月18日作出民事判決,判決駁回原告某食品公司的訴訟請求。法院於同日作出決定書,對食品公司偽造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行為予以罰款5萬元。同時,東城法院將食品公司涉嫌虛假訴訟罪的犯罪線索移交公安機關,並由檢察機關進行全程法律監督。2020年8月19日,東城法院對食品公司經理馮某某虛假訴訟罪一案,作出一審刑事判決,判決被告人馮某某犯虛假訴訟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五千元。馮某某未上訴,現判決已生效。

案例二

雙方合謀串通虛構夫妻共同債務案

原告陸某(女)與被告彭某(男)系表兄妹關係,被告彭某(男)與被告唐某(女)系夫妻關係。也就是表妹起訴表哥和表嫂。原告陸某起訴要求被告彭某及唐某償還夫妻共同債務167萬元。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被告唐某辯稱原告陸某與被告彭某合謀虛構債務,並提交了本案立案三個月前,彭某與陸某的委託訴訟代理人之間的電子郵件往來截圖,內容為雙方商議如何聯合製造假案件、虛構債務的具體過程,包括案涉借條模板、本案起訴狀等內容。

經查,彭某與唐某正在其他法院進行離婚訴訟,彭某具有通過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以達到離婚訴訟中損害唐某利益的非法目的。因電子郵件證據極易刪除篡改,東城法院發現犯罪線索後與東城區檢察院及時會商,共同研判、固定證據,並由檢察機關協調公安機關高效立案,目前已對涉案人員批准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東城法院副院長王波表示,「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是發現犯罪線索、懲辦犯罪行為、淨化訴訟環境、維護司法權威的有力抓手,東城法院將進一步聯合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完善該工作機制,推動社會誠信建設。


供稿/郝笛

攝影/皮詩佳

編輯/楊晨暉

相關焦點

  • 東城法院:創建「民刑聯動」機制 懲防虛假訴訟
    為了防範和制裁此類行為,東城法院探索建立「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並於9月23日召開發布會,介紹該機制的主要內容及初步成效。 據東城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波介紹,民間借貸由於合同法律關係相對簡單,證據偽造、變造較為容易,因此民間借貸糾紛成為虛假訴訟的多發區。
  • 武夷山民事檢察監督亮劍首例虛假訴訟
    案外人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2019年3月,兩名案外人向武夷山市人民檢察院控告周某某、林某某、華X大酒店為稀釋債權,逃避債務,惡意串通,虛構事實,使武夷山市人民法院作出生效《民事調解書》,構成虛假訴訟,向我院申請監督。有貓膩!
  • 嘉興法院打擊虛假訴訟典型案例
    2020年,嘉興法院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落實最高法院關於懲治虛假訴訟的精神,構建防範和打擊虛假訴訟的長效機制,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助力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全市法院以虛假訴訟罪判刑31人,採取拘留、罰款等民事制裁28人,另有200餘件已移送公安,尚在偵查中。
  • 面對這種案件,法院會多加小心
    她同時提交了立案三個月前,被告彭某與原告陸某的委託訴訟代理人之間的電子郵件往來截圖,內容為原告被告雙方商議如何聯合製造假案件、虛構債務的具體過程,包括案涉借條模板、本案起訴狀等內容。法院調查發現,彭某與唐某正在其他法院進行離婚訴訟,彭某具有通過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侵害妻子唐某利益的嫌疑。因電子郵件證據極易刪除篡改,東城法院發現線索後,立刻聯繫東城區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及時立案。
  • 虛假訴訟,決不容忍!
    近日,惠州市檢察院、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公安局聯合會籤《關於在民事訴訟活動中防範和打擊虛假訴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虛假訴訟的範圍、打擊和防範重點、虛假訴訟案件線索發現及移送、查辦虛假訴訟各部門間協作配合及日常工作聯絡等方面達成共識。
  • 北京刑辯律師劉高鋒談:民間借貸中的虛假訴訟
    北京刑辯律師劉高鋒談:民間借貸中的虛假訴訟北京刑辯律師劉高鋒談:民間借貸中的虛假訴訟 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20修正)》( 法釋[2020]6號)第十九條規定了虛假訴訟的十一種情形,也就是法院在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時主要集中在對借貸發生的原因
  • 連雲區法院作出「虛假訴訟」罰款決定書,向虛假陳述說不!
    連雲區法院查明,被告陳某、房某夫婦向原告武某借款764000元,後陸續還款716700元,就其中房某轉帳給原告的一筆10萬元的還款,因收款人姓名有誤,被銀行退回房某帳號,房某明知原告未收到該10萬元還款,仍在庭審中作虛假陳述,稱其已向原告償還該10萬元。
  • 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嚴懲虛假訴訟 優化訴訟環境 讓虛假訴訟不再成為維護司法公信的「絆腳石」
    50%的股權,在陳某向法院申請執行過程中,王某向清徐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李某、陳某支付租金及違約金共計62萬元。、優化訴訟生態」工作做出部署,出臺《工作方案》,旨在用好法治管控「利器」,亮出「雙刃劍」,使兩級法院既要有敢於刀刃向內、從嚴治警的勇氣;也要有刀刃向外,與破壞訴訟生態的虛假訴訟堅決說「不」的魄力。
  • 最高檢解密:虛假訴訟那些「隱秘的角落」
    記者採訪了解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對虛假仲裁的防治,主要集中在法院強制執行環節。對此,東莞市檢察院探索監督路徑,就上述案件反映的仲裁程序問題,向湛江仲裁委發出了改進工作的檢察建議,湛江仲裁委予以採納。
  • 司法亮劍虛假訴訟,請聽專家怎麼說(附高院指導意見和相關案例)
    、服務大局的有效舉措,也是在司法審判中踐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重要方式,用集中宣判和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向虛假訴訟亮劍,同時向誠信行為舉旗。首先,通過制度改革,減少虛假訴訟發生的動因,形成有效預防機制。其次,強化虛假訴訟的識別和調查,強化法院的職權調查,以AI賦能方式建立針對虛假訴訟的關鍵風險點控制,同時引入檢察院的審判監督、第三方救濟的外部資源。最後,加強懲戒力度,完善虛假訴訟罪的有關規定,探索虛假訴訟侵權賠償,完善虛假訴訟中律師、公證、司法鑑定等法律服務人員的執業風險機制,倒逼法律服務行業建立虛假訴訟的內控機制。
  • 一紙檢察建議催生虛假訴訟共治新格局
    「上千起案例,數萬字良言,他們在追尋真相中提供善治之策;觸類旁通,破解難題,首發『三號建議』,為全國懲防實踐提供『安徽檢察樣本』。」上面的話來自安徽省2020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評審委員會為該省檢察院監督系列「假官司」案促進虛假訴訟治理檢察官群體擬定的推薦詞。
  • 法院對虛假訴訟開出最大「罰單」
    以上兩級法院在鴻基米蘭開發公司該批63件系列虛假訴訟案件中合計罰款6300萬元。據悉,這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同時將系列案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對虛假訴訟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和重拳出擊的決心。
  • 銀川市檢法兩院會籤《意見》共同向虛假訴訟「亮劍」
    為進一步開展虛假訴訟監督工作,日前,銀川市人民檢察院與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會籤《關於強化聯合防範和嚴厲打擊虛假訴訟行為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在防範和查處虛假訴訟案件過程中法院、檢察院依法運用調查、審判、抗訴、執行等多種手段,積極做好虛假訴訟查處工作;檢法兩家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共同研究、協調處理相關重大案件,並定期就虛假訴訟案件的防範和查處情況、典型案例進行交流。
  •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健全完善防範與打擊「套路貸」及虛假訴訟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
    堅決懲治「套路貸」、非法高利放貸及虛假訴訟等違法犯罪活動。強化協同辦案機制,提高涉嫌犯罪線索、材料的移送質量,通過掃黑辦向公安機關移送的同時,抄送檢察機關並及時向紀委監委、政法委報告有關情況,形成打擊「套路貸」、非法高利放貸及虛假訴訟的工作合力。2.堅持公正司法,嚴格依法辦案。
  • 衢州法院發布打擊虛假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處罰結果:龍遊法院已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依法對祝某某、夏某某在法庭的虛假陳述的虛假訴訟行為進行處罰,決定對祝某某罰款30000元,責令夏某某具結悔過。本案可能涉嫌高利放貸、暴力討債,依法移送相關部門處理。
  • 檢察機關同步啟動民事訴訟監督程序挖出50起虛假訴訟
    檢察官通過到法院調取李衛俊所涉民事訴訟案卷材料400餘冊,開展了一系列審查工作,發現李衛俊等人共向當地法院提起民間借貸、房屋租賃、買賣合同糾紛等民事訴訟113件,申請民事執行案件80件,涉案金額共計400餘萬元。
  • 假借訴訟侵佔他人合法財產 揭開「套路貸」虛假訴訟真面目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目前,很多「套路貸」違法犯罪行為多涉及虛假訴訟,不法分子通過虛假訴訟行為實現非法利益。李衛俊等「套路貸」虛假訴訟案就是一起這方面的典型案例。12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將該案作為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予以發布,詳解檢察機關如何依法開展監督,促進行業整治。
  • 泰州法院:專項治理「套路貸」虛假訴訟,源頭治理機制已基本形成
    12月10日,泰州中院聯合高港法院舉行「套路貸」虛假訴訟專項治理新聞發布會。高港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新聞發言人李平,副院長孫乃清,民事審判庭庭長周樹平參加新聞發布會。、仲裁、公證或者採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物,被害人往往被逼的四處躲藏不敢回家,有的失去工作,有的背負更多債務,社會危害極大。
  • 蘇仙:以案代訓 堅決杜絕虛假訴訟
    湖南法院網訊 12月29日,郴州市蘇仙區人民法院開展以案代訓警示教育活動,通過學習湖南省高院關於某法院原法庭庭長餘某濫用職權、受賄一案情況通報等文件精神,要求全院幹警要以此為戒,深刻汲取教訓,加大對疑似虛假訴訟案件的審查力度,堅決杜絕故意製造虛假訴訟案件等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