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黨內決不容忍結黨營私
中央:黨內絕不容忍搞團夥、拉幫結派 會議指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深化拓展。把黨的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紀律剛性約束,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內決不容忍搞團團夥夥、結黨營私、拉幫結派。
-
合謀虛構167萬元債務 兩男子因虛假訴訟被判刑
合謀虛構了167萬元債務,並向法院提起訴訟。承辦法官明察秋毫、識破騙術,將這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中涉嫌虛假訴訟的線索移交公安機關偵查,後檢察機關對彭某、趙某提起公訴。近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以虛假訴訟罪,對彭某、趙某二人判處刑罰。彭某與陸某系表兄妹關係,彭某與唐某系夫妻關係,二人正處於離婚訴訟中。
-
合謀虛構167萬元債務,兩男子因虛假訴訟被判刑!
承辦法官明察秋毫、識破騙術,將這起民間借貸糾紛中涉嫌虛假訴訟的線索移交公安機關偵查,後檢察機關對彭某、趙某提起公訴。近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以虛假訴訟罪,對彭某、趙某二人判處刑罰。彭某與陸某系表兄妹關係,彭某與唐某系夫妻關係,二人正處於離婚訴訟中。
-
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嚴懲虛假訴訟 優化訴訟環境 讓虛假訴訟不再成為維護司法公信的「絆腳石」
該虛假訴訟一旦成功,當事人可能獲得巨大的非法利益,而第三人卻會因此而失去相同的財產利益。案件審理過程中,合議庭法官抽絲剝繭,層層揭開虛假訴訟的隱秘「面紗」,避免了第三人的經濟損失,守護了司法權威,也讓無中生有、惡意串通的虛假訴訟者「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得到應有的法律懲罰。
-
向虛假訴訟亮劍 東城法院創建「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
虛假訴訟歷來是人民法院嚴厲打擊的對象,其不僅擾亂了正常的訴訟秩序,也嚴重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及社會公共利益,為此,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探索建立了「民刑聯動」虛假訴訟懲防工作機制。9月23日上午,東城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該工作機制進行介紹,並發布運用該工作機制打擊虛假訴訟的典型案例。
-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虛假訴訟案件宣判處理新聞發布會虛假訴訟,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司法秩序,侵害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等不誠信訴訟行為當前虛假訴訟案件數量逐年增加,類型日趨廣泛,在民間借貸、以物抵債、破產、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執行異議之訴中反映尤為明顯。據統計,2019年人民法院審結虛假訴訟犯罪案件826件,是2014年的118倍;被認定為虛假訴訟的民事案件2779件,是2014年的17.7倍。
-
蘇仙:以案代訓 堅決杜絕虛假訴訟
自開展整治虛假訴訟專項活動以來,蘇仙區法院制定了專項整治活動工作方案,成立了由院長為組長的專項整治活動領導小組,及時下發虛假訴訟的認定和注意事項等內容,加大對虛假訴訟的審查力度,重點對民間借貸、離婚析產、以物抵債、勞動爭議、公司分立(合併)、股權轉讓、與企業破產等領域以及其他可能是虛假訴訟案件進行排查,同時,加強全院各部門之間,以及與公安、檢察等部門的協調聯動,確保虛假訴訟專項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
紫雲法檢齊行動,打擊虛假訴訟
9月8日,紫雲自治縣人民檢察院與紫雲自治縣人民法院召開了虛假訴訟工作聯席會,共同發揮職能,打擊虛假訴訟,維護司法規範。會議圍繞虛假訴訟的基本特點、案件辦理情況、認定標準以及防範對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
虛假訴訟的典型情形及司法實務認定
民事商事審判領域存在的虛假訴訟現象,不僅嚴重侵害案外人合法權益,破壞社會誠信,也擾亂了正常的訴訟秩序,損害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但在司法實務中究竟如何認定屬於虛假訴訟?實務中又有哪些典型情形?虛假訴訟的法律後果是什麼?本文結合法律法規與實際案例對以上問題作出回答,並對實務中常見的虛假訴訟的典型情形給予單獨說明及審查提示。
-
練就識破虛假訴訟的「火眼金睛」——隴南檢察機關監督焦某才等人虛假訴訟系列案紀實
「虛假訴訟消耗司法資源,損害司法公信力與權威。加強對民事訴訟活動的監督,遏制虛假訴訟是檢察機關的職責所在,隴南檢察機關開展了一系列的專項監督,真正織密虛假訴訟『過濾網』,對擾亂司法秩序的行為 『亮紅燈』,形成嚴厲打擊不放鬆的 『檢察之力』。」隴南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魏剛用這句話點明了檢察機關打擊虛假訴訟的堅定決心。
-
虛假訴訟這顆「毒瘤」必須清除
為阻卻法院查封,該公司組織部分購房者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該院裁定支持了第一批「購房者」異議請求,中止對案涉房屋的執行,後發現部分案件涉嫌虛假訴訟。法院最終撤銷相關判決,並對每件案件中的虛假訴訟行為分別處以罰款100萬元。在很多人看來,虛假訴訟是陌生詞彙,但隨著經濟發展,糾紛增多,不排除一些人隱瞞真相,以捏造的事實提起訴訟,意圖騙取法院裁判文書,牟取不正當利益。
-
法院對虛假訴訟開出最大「罰單」
於中谷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分別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大法庭公開開庭,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件作出宣判,並公布了相應的司法制裁和涉嫌刑事犯罪線索移送有關決定
-
綺惠說法 | 隱瞞真相vs虛假訴訟
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時專門強調了民事訴訟應遵循誠信原則,同時增加了兩條新規定,專門防範打擊虛假訴訟違法行為,即「第一百一十二條 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嘉興法院打擊虛假訴訟典型案例
2020年,嘉興法院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落實最高法院關於懲治虛假訴訟的精神,構建防範和打擊虛假訴訟的長效機制,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助力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全市法院以虛假訴訟罪判刑31人,採取拘留、罰款等民事制裁28人,另有200餘件已移送公安,尚在偵查中。
-
連雲區法院作出「虛假訴訟」罰款決定書,向虛假陳述說不!
近日,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人民法院作出 「虛假訴訟」罰款決定書,依法對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作虛假陳述的被告房某作出罰款2000元的處罰決定。法院為了查明事實,向銀行調取了房某還款的銀行流水,證實原告未收到該10萬元,其後房某向法院承認其對該10萬元還款作了虛假陳述。連雲區法院認為,當事人故意作虛假陳述妨礙人民法院審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房某對其還款金額作虛假陳述,妨礙人民法院審理,依法應予處罰。
-
【微普法】走進虛假訴訟那些「隱秘的角落」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民商事領域虛假訴訟不僅嚴重侵害當事人或他人合法權益,損害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更對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什麼是虛假訴訟呢?俗稱打「假官司」,指案件當事人、訴訟參與人等,單方或者與另一方當事人惡意串通,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合法權益,妨害司法秩序的行為。
-
假借訴訟侵佔他人合法財產 揭開「套路貸」虛假訴訟真面目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目前,很多「套路貸」違法犯罪行為多涉及虛假訴訟,不法分子通過虛假訴訟行為實現非法利益。李衛俊等「套路貸」虛假訴訟案就是一起這方面的典型案例。12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將該案作為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予以發布,詳解檢察機關如何依法開展監督,促進行業整治。
-
關於虛假訴訟 且聽檢察官以案說法
近年來虛假訴訟發案率一直居高不下,這不僅損害了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合法權益,而且嚴重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破壞了正常司法秩序。《檢察院線》節目邀請到寶塔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曹慧關於虛假訴訟的內容、特點及危害以案說法。
-
柏鄉縣人民法院防範虛假訴訟風險告知書
為維護良好的司法審判秩序,維護司法誠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柏鄉縣人民法院自即日起向社會發布防範虛假訴訟風險告知書,並從即日起,在我院微信公眾號陸續發布一批虛假訴訟典型案例,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誠信訴訟,共同營造誠信、權威、公信的司法審判環境
-
最高檢解密:虛假訴訟那些「隱秘的角落」
記者日前從最高人民檢察院採訪了解到,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辦理民事虛假訴訟監督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今年上半年,各級檢察院共辦理虛假訴訟監督案件1105件,同比上升22.8%。隨著檢察監督效果日漸凸顯,虛假訴訟監督已逐漸成為做強民事檢察工作的著力點。目前虛假訴訟案件有哪些新變化?檢察機關在開展虛假訴訟檢察監督中面臨哪些困難?檢察機關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