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線與平行線基礎知識1-基本概念

2020-12-13 民哥聊數學

基礎知識

(1)相交線:兩直線相交,形成4個角。

〔1〕鄰補角:有1條公共邊,另1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稱為互為鄰補角,簡稱鄰補角。下圖中的角1和角2,角2和角3,角3和角4,角4和角1都是鄰補角。鄰補角和為180度

〔2〕對頂角:兩個角有1個公共頂點,且1個角的兩個邊是另外1個角兩條邊的反向延長線。如上圖,角1和角3,角2和角4是對頂角。對頂角相等

(3)垂線與垂足:兩條直線垂直相交是一種特殊的相交情況,其中一條線叫做另一條線的垂線,交點叫做垂足

(4)垂線的性質:〔1〕在同一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2〕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稱:垂線段最短。垂線段也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5)一條直線與另外兩條直線相交:〔1〕同位角:直線a分別與直線b和直線c相交,形成的角中具有下列位置關係:角位於直線b和直線c同側(或同方向),且兩角都位於直線a的同側(或同方向),稱為同位角。如下圖,角1和角5,角4和角8等都是同位角。〔2〕內錯角:兩個角位於直線b和直線c內側,且位於直線a兩側的兩個角。如下圖的角5和角3,角6 和角4都是內錯角。〔3〕同旁內角:兩個角位於直線b和直線c內側,且位於直線a同側的兩個角。如下圖角4和角5,角3和角6都是同旁內角。

相關焦點

  • 七年級數學總複習,相交線與平行線知識清單,讓它告訴你學習重點
    學數學如蓋高樓,基礎決定其高度。對於七年級數學如何夯實基礎?首先要能把每個知識點能如數家珍,看到知識點能聯想到典型的例題;其次看到題要能聯想到相關的知識點。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下相交線與平行線這章的知識點,並總結這張的經典例題。
  • 初中數學:相交線與平行線的這些知識你必須要搞明白?
    本文我們主要分享一下初中數學中相交線和平行線的相關知識,這部分屬於初中平面圖形的基礎知識,因而中考中考察的頻率也較低,難度一般,而本文主要是通過對相交線中的一些角的定義和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進行探究,後面我們會單獨講解平行線中的相關模型及其構造方法,來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希望能夠讓學生和老師有所感悟
  • 初中數學知識點七年級相交線與平行線重點概念
    我們今天將把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的重點概念及其性質進行總結,「牢記概念要有心,選擇判斷準沒錯」,並且方便大家記憶。鄰補角:如果兩個角有一條公共邊,並且它們的另一邊互為反向延線,具有這種關係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 開學考試在即,直擊相交線與平行線考點,學會舉一反三(一)
    今天和初一的同學們一起直擊相交線與平行線的考點,通過重難點題型的詳解,幫助同學們掌握本章的知識點,希望同學們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掌握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技巧。相交線與平行線主要有以下幾個考點。本題考查了點到直線的距離的基本概念,屬於基礎題型,難度不大。
  • 中考數學第一輪複習13,角、相交線與平行線考點梳理
    角、相交線與平行線作為初中幾何的入門課,在每年中考數學中所佔分值為2至10分,主要考察學生基本幾何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情況,主要考點有6個。預計2019年中考數學將側重考察角的相關計算和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我們先來梳理下這課題的主要考點。
  • 小學1-6年級數學基礎概念:角與平行線
    小學1-6年級數學基礎概念:角與平行線   什麼是角?   角的靜態定義:   具有公共端點的兩條不重合的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angle)。這個公共端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兩條邊。
  • 關於《相交線與平行線》的學習心得,你要這樣學才是厲害的
    《相交線與平行線》你要這樣學——學習方法淺談對於幾何的學習相信我們並不陌生,在七年級第一學期,我們已經接觸過幾何的知識即《幾何初步》,我們知道幾何是研究物體形狀、大小和位置關係的學科,同時也認識了很多幾何基本圖形
  • 初一數學複習 相交線與平行線必考知識點及題型
    初一必會模型1、三線八角;2、拐角模型(鋸齒形、鷹嘴型、鉛筆頭型);3、等積變換模型。|知識歸納|1.相交線鄰補角:若兩角有一條公共邊,它們的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關係的兩個角,互為鄰補角.對頂角:若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且兩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位置關係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
  • 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相交線與平行線1
    5.1 相交線知識點 鄰補角數學的知識可以說是緊密連接,環環相扣,在上冊課本教材的第四章我們認識了幾何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圓、圓柱、線段、角等,並具體了解了什麼是直線,什麼是線段,什麼是射線,角有哪些角?
  • 中考專題複習:第15講線段、角、相交線和平行線
    第15講線段、角、相交線和平行線考點分析1.直線、射線、線段2.角3.相交線4. 角的平分線與線段的垂直平分線5.平行線6.類型二 相交線【解後感悟】(1)理解兩直線相交,形成兩對對頂角,四隊鄰補角即可;(2)三線八角中,正確判斷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可運用「F」「Z」「C」型來判斷。
  • 七年級數學——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複習
    一、概念1、5角2線4角:對頂角(相對)、鄰補角(相鄰)3線8角:同位角(F)、內錯角(Z)、同旁內角(U)>4、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5、平行公理及其推論6、平行線判定方法的推論7、平移的性質2、模型思想基本模型:2線4角模型、3線8角模型、M模型(變式)模型思想的應用:①對較複雜的M模型變式,可分解為基本的M模型+內錯角或同旁內角;②較複雜的證明題可分解為簡單的幾個小模塊,如由角證平行
  • 中考數學診斷,線段,角,相交線與平行線,雖是基礎也瘋狂
    函數的基礎題型基本更新完了,有對基礎感覺理解不到位的同學或家長可以翻看前面的文章,也可以留言或私信你不會的題型,我看到了一定會為你解答,特別說明,我整理的都是基礎題型和基礎知識點,但我也強調先做好基礎在謀難題。
  • 2019年中考數學複習相交線與平行線
    · 相交線與平行線知識點 一、相交線: 性質:兩條直線相交,有且只有一個交點。 二、對頂角、鄰補角: 1.對頂角:如圖,直線AB和CD相交於點O,∠1與∠2有公共頂點O,它們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 第2章平行線與相交線 1餘角與補角
    第2章平行線與相交線 1餘角與補角 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4-03-11 15:39:14 [標籤:北師大版 七年級數學 電子教材 平行線與相交線]說兩句 第2章平行線與相交線 1餘角與補角
  • 寒假初一預科第一堂課:相交線與平行線
    相交線:同一平面內,兩直線相交,需要掌握的是領補角和對頂角的概念。領補角,顧名思義是相鄰並且互補的一對角,兩直線相交,則有四對領補角,兩對對頂角。對頂角相等,這是任何時候都可用的定理。因線相交而產生的角就要掌握: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兩條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要知道分辨,兩條直線只要被第三條直線所截,肯定會有內錯角,同位角,同旁內角的。如果兩直線是平行的,那麼,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 初一下數學知識點講解之相交線與平行線
    考點3:相交線、對頂角、鄰補角1. 相交線的定義:兩條不同的直線只有一個公共點叫做兩條直線相交,這個公共點叫做他們的交點。2.考點5: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難點)1. 同位角(1) 概念:兩個角都在兩條被截線同一方,並在截線的同側,這樣的一對角叫做同位角。(2) 位置特徵:在截線同側,在被截兩線同方向。
  • 初一數學:相交線與平行線知識點梳理匯總
    初一上學期最後一章我們學習了線段,射線直線和角,算是對圖形的一個基本認識,下學期我們在此基礎上將接觸相交線所形成的六類角,及一些關於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基礎證明。這一章相當於整個初中階段幾何證明的啟蒙階段,後面即將學習的全等三角形的證明,特別是初二下學期接觸到的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證明,都和這一章息息相關。這一章的難點在於邏輯推理,也就是證明題。初一的同學剛開始學證明題時,很多時候不知道從哪裡入手,其實證明題說白了就是論述題,也就是說要有理有據。結論和原因是互相依存的,你說是這樣,為什麼這樣,要講出道理來。
  • 初中數學七年級相交線與平行線-6-平行線的判定
    大家好,上節課我們一起了解了平行線的概念、平行推論以及平行線的畫法,那麼在這基礎之上,再結合之前學的角(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我們一起認識平行線的判定。5.2.2 平行線的判定我們之前已學過平行線的畫法,是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出來,我們看圖,大家回想平行線的畫法,
  • 《平行線》說課稿
    一、 教學背景: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 5.2.1 平行線是在學生已基本了解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它是幾何的基礎知識,為平行線的性質、判定及應用的學習打下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由此 重點: 本節教學的重點是平行線的畫法和表示法。
  • 初一數學平行線的概念及平行公理的理解,常用的作圖語言總結
    現實中的平行現象平行線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相交(無交點),那麼稱這兩條互相平行。平行符號「‖」。如直線a與直線b平行,記作a‖b。概念注意事項:(1)平行線無論怎樣延伸都不相交(2)今後遇到線段、射線平行時,指線段、射線所在的直線平行(3)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只有兩種:相交和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