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忘百優,一醉解千愁 常喝酒的你,知道酒桌上的行酒令嗎?

2020-12-13 柒月愛生活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李白

談古論今,關於喝酒的奇聞樂事那是數不勝數。有很多優美的詩篇、傳世的名作也都是在古人飲酒之後創作出來的。既然有喝酒這一說,自然就少不了行酒令了。

如晉代的書法家王羲之,在閒暇之時與好友會坐於會稽山之蘭亭。

據《蘭亭序》中所說,那日風向不定。一眾文人墨客就坐在小河的兩岸,把盛滿酒的杯子放到河中間任風吹來吹去。酒在誰的面前停下了,誰就喝了杯中酒。這也算是很早的行酒令了。

一晌下來,都喝的痛快。酒酣意足之後,揮毫就作下了有著天下第一行書美譽的《蘭亭序》。

眾所周知,唐代大詩人李白愛飲酒尤其流傳下來關於酒的名作居多。如:君王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寫透了瀟灑。

自古聖賢多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道盡了滄桑。李白在喝酒時喜歡彈琴唱曲與好友助興,吟詩作對,美酒相伴倒是快哉。

相對於古人的詩情畫意,現代的行酒令就有另一番風味了。在我的鄉下,人多的酒席上大多有魚。老家素有頭三尾四之說,喜宴上魚頭酒和魚尾酒是必不可少的。還有一種最流行的就是猜枚了,一般鄉下酒席朋友親戚相聚,喝的興起便會猜上幾圈。

記得在職業學校跟同學喝酒時玩逢七過的,就是挨著報數。中間喊到七或者七的倍數是不能喊出來的,如果喊錯了那必定是罰酒一杯了。現在周末時候,也會約上幾個好友一聚。花生涼菜熟食擺幾樣,酒提個三兩瓶。幾口菜下肚,一翻酒暢飲。年輕朋友圍坐,彈吉他唱歌。聊人生說理想,也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

俗話說三裡不通俗,十裡不同風。每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那麼飲酒的規矩就大不相同了。要是你去蒙古包做客的話,進門不要放下隨身攜帶的背包或者行李。這樣主人會認為你晚上要住在這裡,那麼開席的時候自然少不了灌酒。酒量弱的,那可不就走不動留宿了嗎。

在貴州的黔東南,當地人以美酒來迎接貴賓最出名的當屬那個高山流水了。十幾個姑娘端著盛滿酒的酒碗,站一排。擺出兩側高中間逐漸底的架勢,一碗倒一碗僅僅相扣,最終全倒進客人手捧的海碗裡。十來個姑娘的酒全喝完,那沒有很好的酒量是不能承受的。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酒文化尤其是和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其實你仔細回味不難發現,社會應酬需要喝酒,朋友聚會需要喝酒。開心的時候喝酒慶祝,傷心了借酒澆愁。總之,隨著生活的需要酒已經和我們難捨難分了。

美酒雖好,但不可貪杯哦。大家還知道哪些有關喝酒的風俗與行酒令呢,在評論裡分享吧。

相關焦點

  • 關於喝酒的那些事|為什麼「敬」也三杯,「罰」也三杯?
    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杯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無論怎樣,人在社會生活中都要直接或間接地與酒搭上關係。這種關係的物化表現就是酒趣。酒趣富於酒令之中,酒令則純是以文化入酒的,是酒文化中的文化精粹。在眾多酒文化中不可不提的一定有敬酒和罰酒這兩項,我們知道一般敬酒需要「敬」三杯,但是罰酒也需要「罰」三杯你知道嗎?
  • 酒桌上的遊戲規則
    文|馮軍山 昨晚與友人小聚,席間談起了以前聚會喝酒時我給他們出的行酒令遊戲,雖然時間已久,但仍然回味無窮。那個遊戲的規則是這樣的,一桌人,每人隨機抽取一張撲克牌,自己不能看,直接貼在腦門上。每一個人除了自己腦門上的撲克之外,能看到其他人撲克的點數。遊戲規則是:A最大,2最小,每一輪比較下來,點數最小的那個人要喝酒三杯。如果你覺得你的有可能最小,你可以申請喝一杯酒,然後從牌堆裡抽取一張新牌,再貼到腦門上。
  • 古人喝酒划拳時都愛吆喝,五魁首啊、六六六,這些到底都啥意思?
    就比如李白,在當時號稱千杯不醉,杜甫用一句「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說盡了我們詩仙李白對酒的喜愛,更不用說他自己喝酒所作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可謂流傳千年。可以見得,酒這玩意對古人的吸引到底有多大,無論好事壞事,古人都喜歡喝酒,畢竟「一醉解千愁」嘛。
  • 喝酒時「前三杯」的講究,你知道嗎?搞不好是會得罪人的
    在很多影視劇中都能看到,敬酒要連敬三杯,罰酒也要自罰三杯,這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所體現。喝酒誰都會喝,那麼你知道喝酒的講究嗎?搞不好是會得罪人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下,喝酒時"前三杯"的講究。
  • 古有一醉解千愁,今有一笑解千愁
    古有一醉解千愁,今有一笑解千愁。生活嘛,不就是笑笑別人,再讓別人笑笑嘛,多大點事兒。生活沒那麼多的苦水,都是自己看得太累了。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會有很多煩惱。但是,痛苦和快樂取決於你的內心。再重的擔子,笑著也是挑,哭著也是挑。再不順的生活,微笑著撐過去了,就是勝利。
  • 酒桌上的「自罰三杯」是啥意思?很多人不知,卻不小心「得罪」人
    酒桌上的「自罰三杯」是啥意思?很多人不知,卻不小心「得罪」人!說到我們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是比較悠久的,而且對於我們中國的很多人來說,對於酒也是絕對不可拒絕的,畢竟我們也都知道,在餐桌上吃飯的時候,對於很多男性朋友們也是絕對離不開酒的存在,酒的種類在我們生活中也是非常多的,就比如說啤酒,白酒,紅酒,但是不管在哪個地方基本上也都是可以見到酒的身影,而且在喝酒的時候,酒桌上面也是有著很多的禮儀,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自罰三杯這個說法,其實對於這個說法,也就是說我們在喝酒的時候說到的前三唄
  • 「酒品就是人品」,酒桌上這三種人不可深交,轉頭就會害了自己
    古語云:「三杯和萬事,一醉解千愁。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可以喝完酒就變成至交好友的,有的人在酒桌上和你稱兄道弟,現實中就背信棄義,乃是真小人也。在酒桌上這三種人我們一定要遠離他,酒場上逢場作戲可以,絕不可深交,否則就會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一.一直勸酒,逼人喝酒的人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 盤點簡單又有趣的行酒令遊戲,風靡於酒桌之上
    行酒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一種特有的助興方式,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在古代,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做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
  • 跟領導喝酒,光海量可不行,送你這幾個萬能敬酒詞,升職加薪就是
    敬酒詞大家都不陌生,是我們現在酒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敬酒詞起源的追溯 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候的王國貴族、諸侯大夫,每逢酒宴都要"當筵歌詩"、"即席作歌"。
  • 揭發酒桌套路:為什麼酒過三巡好辦事?敬酒、罰酒都要連喝三杯?
    「三」在中國酒文化裡有著特殊的含義,在酒桌上,不論是進酒還是罰酒,都要連喝三杯。想要聽到對方說真心話,也要酒過三巡後才會吐露。這背後到底有什麼講究,隱藏了什麼秘密?身為一名知酒明禮的好孩子,酒小胖今天就和各位老鐵們聊聊。
  • 「史上最嚴禁酒令」丨今天是工作日,不能喝酒!
    少數官兵動機不純,認為平時多在一起吃喝廣交朋友,日後有事眾人幫助,把吃喝作為一種「長期投資」:有的逢年過節三五好友要「一起聚聚」;有的過生日、家屬來隊要邀戰友上飯店「風光風光」;有的碰到不常見面的老鄉也要上酒店「意思意思」;也有的受到幫助就以酒酬謝「略表寸心」;還有的官兵受到「來而不往非禮也」的傳統道德影響,被動地參與進來,相互宴請吃喝……在這「變味」的酒文化的作用下,違規宴請不僅導致了「舌尖上的浪費
  • 喝酒時,真有「千杯不醉」?這6個小妙招,助你在酒桌上暢行無阻
    這6個小妙招,助你在酒桌上暢行無阻說起酒,那我們這個人就很愛喝了,而且中國的酒文化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古代的文人就很喜歡喝酒,而且他們有很大的詩詞歌賦,也都是在喝酒的時候做出來的,現如今,隨著時間的發展,喝酒好像就已經成為了答辯人人應酬的一種主要方式,在酒桌上,很多的單子或者是合同就可以一下子解決了,在酒桌上最容易籤單的人就是很 能喝酒的,有一些人在酒桌上就看起來千杯不醉
  • 河南人不僅會喝酒,更會勸酒,現在喝酒的人還在,勸酒的人咋沒了
    「敬一個、端兩個」這是河南人喝酒的風俗,在河南人的酒桌上,敬酒之前首先要把自己杯中酒清乾淨了,敬酒時再來句「我幹了,你隨意」。雖然嘴上說著隨意,但是敬的酒卻一定要喝完,這表示著對敬酒者的尊重。在坐席的時候,擺盤也很講究。
  • 同事之間關係再好,酒桌上喝酒聊天也要牢記這3點,不要引火燒身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便是在酒桌上和同事喝酒需要注意的幾個點,同事之間關係再好,酒桌上喝酒聊天也要牢記這3點,不要引火燒身一、不談其他同事或者公司的私事首先分享一個真實的酒桌經歷,我的同事和另外一個同事關係非常好,他們經常聊關於公司的話題,兩個人都對公司的管理制度不滿
  • 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頓酒!這些酒桌上的禮儀你都知道嗎?
    現在社會很多人的社交都離不開飯桌,而有句話說得好:「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頓酒」,就是說想要與人交往、刷好感度,整那麼多虛的效果來得太慢,還不如直接酒桌上對酌談人生。好酒好菜一桌子,好言好語一籮筐。敬酒、勸酒、拼酒,三杯兩盞下肚後,經過這頻繁的交流與互動,自然陌生感會快速被消除,一頓酒下來,大家就變成推心置腹的知己了,比一味地虛握手、拘謹地交談的進展要快得多!當然,在這之前,你需要對一些酒桌禮儀有所了解,以免一開始就給了別人不好的印象,反而弄巧成拙!
  • 喝酒的時候,常聽「前三杯」有啥講究?如果不知道,可能會尷尬的
    喝酒的時候,常聽「前三杯」有啥講究?如果不知道,可能會尷尬的!現在人們的生活是過得越來越好了,我們也知道,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的時候,在下班了以後,都會約上幾個朋友一起去夜市,他上面吃燒烤喝啤酒,真的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了。
  • 喝酒時說的「前三杯」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可能會得罪人,了解一下
    推薦語:酒是中國傳統文化,很多時候總是少不了,了解一些酒桌常識,來看看...下文轉載自作者:小鮮肉美食喝酒時說的「前三杯」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可能會得罪人,了解一下!大家好,很開心跟大家又見面了。今天我接著跟大家聊一聊關於美食的那些事兒。首先非常感謝大家能夠在百忙之中抽空看看我的這篇文章,說到喝酒,相信在現在的大多人都比較感興趣的事情吧,特別是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在吃飯的時候喝一些酒不僅能夠起到助興的作用,而且也是越喝越開心呢。但是喝酒在很多中老年人眼裡就不一樣了。就比如說在我們古代喝酒就是非常有講究的一個事情,一般在招待客人的時候都會用白酒來招待。其中的原因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 酒桌文化:敬酒詞篇
    中國酒桌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帶給大家一篇在酒桌上經常用到的敬酒詞1、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2、你不醉我不醉,馬路牙子誰來睡3、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需盡歡4、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杯約對門,喝酒喝個雙5、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6、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 王翔南論壇:話說一醉解千愁
    到心頭,三杯滌盡胸中垢和顏潤色,延年益壽,一醉解千愁。」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後喝點兒小酒,看起來是不錯的減壓方式,似乎可以很有效地幫助你放鬆身心。但真相是怎樣的呢?儘管偶爾喝酒沒什麼問題,但專家說,飲酒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你的健康造成危害。
  • 不要以為酒量大就自以為是,如果讀書少在古代你都不好意思上酒桌
    不要以為酒量大就自以為是,如果讀書少在古代你都不好意思上酒桌眾所周知,「酒文化」在全世界都十分盛行,其歷史源遠流長,不少文人學者都曾寫下過品評鑑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鬥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毫不誇張的說,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